CN204216273U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 - Google Patents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16273U CN204216273U CN201420671462.1U CN201420671462U CN204216273U CN 204216273 U CN204216273 U CN 204216273U CN 201420671462 U CN201420671462 U CN 201420671462U CN 204216273 U CN204216273 U CN 2042162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aging groove
- plug
- main casing
- insulating body
-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4859 Gamochaet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27 cell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其包括主壳体,主壳体设有接合槽,主壳体上设置有弹性固定组件,弹性固定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连接部、弹性部及卡勾部;主壳体包括相互卡合的上壳体及下壳体,下壳体内凸伸设置有卡持块,卡持块上开设有卡持槽,弹性固定组件卡置在卡持槽内,下壳体一侧开设有与卡持槽连通的按压槽;卡持块一侧开设有与接合槽贯通连接的滑口,卡勾部从滑口处凸伸入接合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壳体内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弹性固定组件,并对应容置在卡持槽内,通过按压部的动作带动弹性固定组件的弹性部产生形变,进而带动卡扣部动作,使得插头的固定扣能与卡勾部更容易地对接或脱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子消费产品越来越丰富,电子产消费产品的自身电池容量有限,不能长时间使用,因此电子消费产品都会需要对电池时行充电的充电器。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所使用的电插孔具有不同的规格,所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插头装置到了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就无法使用,当人们旅行时通常需要购买与其目的地规定相适应的充电器才能对电子消费产品时行充电;当旅行地区较多时,可能需要携带多个充电器,同时当旅行结束后废弃不用又造成资源浪费,这就给那些需要经常在各个国家往来的人士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多功能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其通过弹性固定组件将插头进行有效卡固,可轻易组装及拆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设有接合槽,所述接合槽用于卡置插头,所述主壳体于接合槽内设置有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用于和插头进行对接而导通电源,所述主壳体于接合槽内还设置有弹性固定组件,所述弹性固定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连接部、弹性部及卡勾部,所述卡勾部于所述连接部末端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主壳体包括相互卡合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一侧开设有与卡持槽连通的按压槽,所述下壳体内凸伸设置有卡持块,所述卡持块上开设有卡持槽,所述弹性固定组件卡置在所述卡持槽内;所述卡持块一侧开设有与接合槽贯通连接的滑口,所述连接部及弹性部分别容置 在所述卡持槽内,所述卡勾部从滑口处凸伸入接合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内侧壁于接合槽内凸伸设有卡持凸块,所述卡持凸块中部凸设有卡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齿于接合槽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内侧壁分别于卡持凸块两侧间隔设置有限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勾部呈L状,所述卡勾部末端具有一扣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块于卡持槽两侧槽壁上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接触端子设置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一端向上弯折延伸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末端延伸形成接触部,所述卡持部卡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接触部凸伸入接合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固定组件为塑胶材质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一侧设有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卡置在所述接合槽内,所述绝缘本体一侧中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接触端子容置在所述插孔内;所述绝缘本体一侧下方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于一侧槽壁凸伸设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外侧端面为斜面部,所述卡勾部卡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扣卡持对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与接合槽间隔设置,所述容置空间内安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一侧。
一种插头,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一侧设有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一侧下方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于一侧槽壁凸伸设有固定扣,所述绝缘本体另一侧上方向下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绝缘本体上于固定槽内凸伸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中部凹设有卡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通过在主壳体内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弹性固定组件,并对应容置在卡持槽内,通过按压部的动作带动弹性固定组件的弹性部产生形变,进而带动卡扣部动作,使得插头的固定扣能与卡勾部更容易地对接或脱离;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电源插座规格来更换插头,而且 插头与主壳体间可便捷地进行组装及拆卸,故可为经常出国或旅行的人来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包括主壳体及插头200,所述主壳体100设有接合槽300,所述插头200卡置在所述接合槽300内;所述主壳体100包括相互卡合的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所述接合槽300由上壳体110与下壳体120围设形成。
具体地,所述上壳体110内侧壁于接合槽300内向下凸伸设有卡持凸块111,所述上壳体110内侧壁分别于卡持凸块111两侧间隔设置有限位块112,所述限位块112用于对插头200进行定位,当插头200插反时限位块112也会起到防呆作用提醒用户;所述卡持凸块111中部凸设有卡齿113,所述卡齿113于接合槽300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114,所述导向斜面114用于将插头200方便顺利地滑入接合槽300内并与卡齿113直接卡合。
所述主壳体100于接合槽300内设置有两接触端子400,所述接触端子400用于和插头200进行对接进而导通电源;具体地,所述接触端子400呈L状,所述接触端子400设置有焊接部410,所述焊接部410一端向上弯折延伸有卡持 部420,所述卡持部420末端延伸形成接触部430,所述接触部430凸伸入接合槽300内,用以和插头200进行对接进而导通电源。
所述主壳体100于接合槽300内还设置有弹性固定组件500,所述弹性固定组件500用于进一步地对插头200进行卡扣,使得插头200更稳固地卡持在接合槽300内。
具体地,所述弹性固定组件500为塑胶材质构造,所述弹性固定组件500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510、连接部520、弹性部530及卡勾部540,所述按压部510、连接部520及弹性部530依次连接,所述弹性部530为波纹型构造,用以将弹性固定组件500所产生的形变力分散,进而降低弹性固定组件500由于自身形变所造成的损坏;所述卡勾部540于所述连接部520末端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卡勾部540呈L状,所述卡勾部540末端具有一扣勾541,所述扣勾541用于在插头200滑入接合槽300内后对插头200进行限位,使得插头200稳固地卡持在接合槽300内,避免插头200松动带来的电连接不良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所述下壳体120上开设有容置空间121,所述容置空间121与接合槽300间隔设置,所述容置空间121内安置有电路板122,所述容置空间121内凸伸设置有卡持块123,所述卡持块123上开设有卡持槽124,所述卡持块123于卡持槽124两侧槽壁上方开设有限位槽125,所述卡持块123一侧开设有与接合槽300贯通连接的U形滑口126,所述下壳体120一侧开设有与卡持槽124连通的按压槽127,所述弹性固定组件500卡置在所述卡持槽124内,由于弹性固定组件500采用绝缘塑胶材质制造,使得在用户操作过程中弹性固定组件500与电路板122上的电器元件接触也不会造成干扰。
具体地,所述按压部510容置在所述按压槽127内,所述连接部520及弹性部530分别容置在所述卡持槽124内,所述卡勾部540从滑口126处凸伸入接合槽300内,所述滑口126对所述卡勾部540进行限位,防止弹性固定组件500从卡持槽124内脱离出去;所述接触端子400与所述电路板122电性连接,所述焊接部410固定在所述电路板122上,所述卡持部420卡置在所述限位槽125内,以防止插头200与接触端子400对接时造成连接松动,进而影响电连接 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22上电性连接有USB接口128,所述USB接口128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00一侧,以供外接电子装置进行充电,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所述插头200包括一绝缘本体210,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20,所述绝缘本体210卡置在所述接合槽300内,其中,所述导电端子220的数目以及形状可根据各国插座规格而设计,并不受限于图中所示的插头形式。
具体地,所述绝缘本体210另一侧上方向下开设有固定槽211,所述绝缘本体210上于固定槽211内凸伸设有固定臂212,所述固定臂212中部凹设有卡槽213,所述固定臂212通过导向斜面114与所述卡持凸块111对接,所述卡齿113卡置在所述卡槽213内,所述限位块112与所述固定槽211两侧壁贴合设置,使得当插头200插反时会由于限位块112的防呆作用提醒用户,方便用户及时发现操作问题。
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中部开设有插孔214,所述接触端子400容置在所述插孔214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孔214的横截面积比接触端子400的接触部430横截面积要大,使得接触端子400可匹配不同的型号的插头200,同时也使得同一插头200能匹配不同型号的主壳体100,大大拓展了本产品的使用范围。
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下方开设有容置槽215,所述容置槽215内于一侧槽壁凸伸设有固定扣216,所述固定扣216外侧端面为斜面部217,所述卡勾部540卡置在所述容置槽215内并与所述固定扣216卡持对接,具体地,所述插头200滑入接合槽300内时,所述固定扣216通过斜面部217的导向作用与卡勾部540对接卡持,使得插头200稳固地卡持在接合槽300内,避免插头200松动带来的电连接不良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头型号,将插头200的绝缘本体210和接合槽300进行对接,此时,接触端子400的接触部430对应插入插头200的插孔214内,限位块112与所述固定槽211两侧壁贴合设置,插 头200的固定臂212通过导向斜面114与卡持凸块111对接,卡齿113则卡持在固定臂212中部设置的卡槽213内,使得卡持凸块111与固定臂212相互对接;同时,卡勾部540在插头200的固定扣216的挤压作用下首先于滑口126另一侧移动,固定扣216通过斜面部217的导向作用与卡勾部540对接卡持,而后卡勾部540回位通过扣勾541将固定扣216进行卡持,以进一步对插头200进行限位,使得插头200稳固地卡持在接合槽300内,避免插头200松动带来的电连接不良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行拆卸时,首先,用户按压弹性固定组件500的按压部510,此时,弹性部530会由于挤压作用产生形变,连接部520也会一同随着弹性部530的压缩方向动作,带动卡勾部540朝滑口126一侧动作,使得卡勾部540与插头200的固定扣216脱离卡持;同时,对插头200施力从接合槽300内拉离,固定臂212也会因为外力从相互卡持的卡持凸块111上脱离,完成将插头200从接合槽300内脱离的目的,操作简单便捷;当插头200从接合槽300内拆卸出来后,松开按压部510,弹性部530则回复原状态,即可使弹性固定组件500回复至原本位置,以供下次组装插头200之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通过在主壳体100内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弹性固定组件500,并对应容置在卡持槽124内,通过按压部510的动作带动弹性固定组件500的弹性部530产生形变,进而带动卡扣部动作,使得插头200的固定扣216能与卡勾部540更容易地对接或脱离;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电源插座规格来更换插头200,而且插头200与主壳体100间可便捷地进行组装及拆卸,故可为经常出国或旅行的人来很大的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包括主壳体(100),所述主壳体(100)设有接合槽(300),所述接合槽(300)用于卡置插头(200),所述主壳体(100)于接合槽(300)内设置有接触端子(400),所述接触端子(400)用于和插头(200)进行对接而导通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0)于接合槽(300)内还设置有弹性固定组件(500),所述弹性固定组件(500)包括一体成型的按压部(510)、连接部(520)、弹性部(530)及卡勾部(540),所述卡勾部(540)于所述连接部(520)末端向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主壳体(100)包括相互卡合的上壳体(110)及下壳体(120),所述下壳体(120)内凸伸设置有卡持块(123),所述卡持块(123)上开设有卡持槽(124),所述弹性固定组件(500)卡置在所述卡持槽(124)内,所述下壳体(120)一侧开设有与卡持槽(124)连通的按压槽(127);所述卡持块(123)一侧开设有与接合槽(300)贯通连接的滑口(126),所述连接部(520)及弹性部(530)分别容置在所述卡持槽(124)内,所述卡勾部(540)从滑口(126)处凸伸入接合槽(3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0)内侧壁于接合槽(300)内凸伸设有卡持凸块(111),所述卡持凸块(111)中部凸设有卡齿(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113)于接合槽(300)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1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0)内侧壁分别于卡持凸块(111)两侧间隔设置有限位块(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部(540)呈L状,所述卡勾部(540)末端具有一扣勾(54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块(123)于卡持槽(124)两侧槽壁上方开设有限位槽(125),所述接触端子(400)设置有焊接部(410),所述焊接部(410)一端向上弯折延伸有卡持部(420),所述卡持部(420)末端延伸形成接触部(430),所述卡持部(420)卡置在所述限位槽(125)内,所述接触部(430)凸伸入接合槽(30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组件(500)为塑胶材质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00)包括一绝缘本体(210),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20),所述绝缘本体(210)卡置在所述接合槽(300)内,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中部开设有插孔(214),所述接触端子(400)容置在所述插孔(214)内;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下方开设有容置槽(215),所述容置槽(215)内于一侧槽壁凸伸设有固定扣(216),所述固定扣(216)外侧端面为斜面部(217),所述卡勾部(540)卡置在所述容置槽(215)内并与所述固定扣(216)卡持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0)上开设有容置空间(121),所述容置空间(121)与接合槽(300)间隔设置,所述容置空间(121)内安置有电路板(122),所述电路板(122)上电性连接有USB接口(128),所述USB接口(128)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00)一侧。
10.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210),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20),所述绝缘本体(210)一侧下方开设有容置槽(215),所述容置槽(215)内于一侧槽壁凸伸设有固定扣(216),所述绝缘本体(210)另一侧上方向下开设有固定槽(211),所述绝缘本体(210)上于固定槽(211)内凸伸设有固定臂(212),所述固定臂(212)中部凹设有卡槽(2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71462.1U CN204216273U (zh) | 2014-11-10 | 2014-11-10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71462.1U CN204216273U (zh) | 2014-11-10 | 2014-11-10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16273U true CN204216273U (zh) | 2015-03-18 |
Family
ID=52984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71462.1U Active CN204216273U (zh) | 2014-11-10 | 2014-11-10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162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2456A (zh) * | 2014-11-10 | 2015-02-18 | 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 |
-
2014
- 2014-11-10 CN CN201420671462.1U patent/CN2042162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2456A (zh) * | 2014-11-10 | 2015-02-18 | 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67076B2 (en) | Standby battery product and stackable charging system thereof | |
CN204216273U (zh)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及插头 | |
CN202564981U (zh) | 充电器 | |
CN204190414U (zh) | 一种接触式消防机器人充电装置 | |
CN104362456A (zh) | 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 | |
CN204156916U (zh) | 充电式手机保护套 | |
CN204947635U (zh) | 手机充电座 | |
WO2021017536A1 (zh) | 一种机器人充电接口 | |
CN203193040U (zh) | 两用电源适配器及锂电池包 | |
CN204013187U (zh) |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开关电源 | |
CN205544462U (zh) | 一种环境仪挂墙式充电装置 | |
CN204538774U (zh) | 多接口移动电源 | |
CN202009116U (zh) | 带usb接口充电器的交流插座 | |
CN207338788U (zh) | 一种新型智能化充电枪头 | |
CN202905823U (zh) | 下插式锂电池 | |
CN202434821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源转换器 | |
CN202260573U (zh) | 卡片式无线定位终端充电系统 | |
CN214901530U (zh) | 一种充电线可拆卸的移动电源 | |
CN203260855U (zh) | 一种多功能usb插座 | |
CN202019091U (zh) | 充电组合式插座 | |
CN210490499U (zh) | 共享充电宝 | |
CN203225265U (zh) | 太阳能充电器 | |
CN201681985U (zh) | 电池盒 | |
CN201663207U (zh) | 一种插脚充电器 | |
CN210922354U (zh) | 一种防暴枪握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