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7621U - 一种智能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炭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07621U CN204207621U CN201420689306.8U CN201420689306U CN204207621U CN 204207621 U CN204207621 U CN 204207621U CN 201420689306 U CN201420689306 U CN 201420689306U CN 204207621 U CN204207621 U CN 2042076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coal
- air
- control device
- air outlet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5000021168 barbecu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71 so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 Y02A40/924—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A40/928—Cooking stoves using biomas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炭炉,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炭盒和点炭装置,所述的点炭装置包括有风道、风机和控制装置,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腔底部,该风道包括有一个入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风机的排气端连接在所述风道的入风口上,所述炭盒设置于所述风道的上方,所述炭盒的底部开设有可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孔,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风机转动,该控制装置还具有可实现所述风机启动和停转的开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炉体内设置风道,利用风机可以将风通过风道吹入炭盒内,实现快速点炭的目的,而且风机和风道的整体布置结构较之现有的齿轮装置更为简单,可以将炭炉的体积做的更加小巧紧凑,也方便携带;另外,控制装置和开关可以实现自动点炭功能,不用人工操作,点炭更加方便省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炉,特别是一种可智能控制炉火大小的炭炉。
背景技术
炭炉/碳烤炉是使用木炭为原料做烧烤用的一种炉子,烧烤时,需要先将部分木炭点燃,然后往炭炉中加入一半点燃的木炭和一半未点燃的木炭,需加火时,只需继续往炭炉中加入生碳即可。
目前,炭炉/碳烤炉的点炭方式一般由以下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方法是,放一块固体酒精在炭盒底部,然后把炭呈金字塔状堆在固体酒精上,用火柴或者点火枪点燃木炭,最后用鼓风机对着炭盒进行鼓风;这种点炭方式大概要用时一个小时左右才能把炭点燃,不仅操作繁琐,耗时较长,而且也不环保。另一种方法是,把炭放入引火桶,在引火桶底部放入助燃物,用火柴或者点火枪点燃,最后用鼓风机对着炭盒进行鼓风;这种点炭方式一般也需要用半小时左右才能把炭点燃,虽然时间上比上一种点炭方法有所减少,但是点炭设备体积大且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于户外便携使用。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ZL201220224383.7的中国实用新型《烧烤炉的快速生火装置》提供了一种烧烤炉的快速生火装置,该快速生火装置由变速齿轮箱、摇把、风扇和烧烤炉组成的烧烤炉的快速生火装置,其特征是:在烧烤炉一端设置一带摇把的风扇,风扇和摇把之间再设置有变速齿轮箱。该专利采用了机械齿轮传动结构,通过手摇方式实现炭炉的快速生火,大大缩短了点炭时间,提高了木炭的燃烧效率,但是,该专利结构中所用到的变速齿轮箱结构也相对复杂,整体体积无法做到小巧紧凑,而且该专利需要手动配合实现点炭,智能化程度低,很难很好地控制燃烧温度,操作起来不方便,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改进。
另外,现有炭炉/碳烤炉多为碳网加烤炉腔体组合而成,在碳燃烧的过程中无法控制燃烧的温度,经常会导致因燃烧温度过高而把食物烤焦,或者因为燃烧温度过低而导致食物烤不熟的情况,这种炭炉/碳烤炉既不卫生也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且操作简单环保的智能炭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炭炉,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炭盒和点炭装置,所述的点炭装置包括有风道、风机和控制装置,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腔底部,该风道包括有一个入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风机的排气端连接在所述风道的入风口上,所述炭盒设置于所述风道的上方,所述炭盒的底部开设有可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孔,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风机转动,该控制装置还具有可实现所述风机启动和停转的开关。这里的控制装置为常规技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用于控制风机工作的电子电路实现,简单地,可以为一个开关电路,也可以为继电器电路,或者为单片机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开关为可实现加热温度设置的旋钮开关,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当所述炉体内腔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风机停转;当所述炉体内腔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风机重新转动。于是,温度传感器能够随时检测炉体内的温度,控制装置可以获得炉体内的实时温度,当木炭燃烧过旺时,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最高温度控制风机停转,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烧焦食物,影响口感。
为了达到最佳的出风量,提高点炭效率和成功率,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直径范围为5mm~30mm。若风道的出风口直径小于5mm,则出风口的风量过小,木炭受热面积小,会延长点炭时间;若风道的出风口直径大于30mm,则出风口直径过大,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容易吹散,也会降低点炭效率,造成木炭燃烧不均匀。
为了使得烧烤温度分布均匀,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mm~395mm。当风道的出风口和风机之间的距离小于5mm时,此时出风口距离炉体的中心距离过远,炭炉的中心温度不够;当风道的出风口和风机之间的距离大于395mm时,此时出风口距离炉体两侧烤网的距离过远,炉体两侧烤网温度不够,无法使上方的食物均匀受热,也会影响烧烤食物的口感。
为了提高出风量,进一步保证食物受热均匀,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以两个为佳,并且,两个所述出风口中心距的间隔范围为5mm~350mm。同样的,两个出风口之间的间距
为了达到最佳进风量,作为优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顶端和所述炭盒底部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30mm。炭盒的底部并不是直接接触风道的出风口,炭盒底部和出风口之间还留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以在炭盒底部增加支架或者撑脚实现,当炭盒底部和出风口之间的间距小于1mm,此时炭盒底部完全压在出风口上,会造成出风口部分堵死,进风空间不够大,会影响进风量;当炭盒底部和出风口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此时炭盒底部距离出风口距离过大,造成出风口的风不能集中有效的从炭盒底部的进风孔吹入,风容易吹散,降低点炭效率。
为了防止炭灰进入出风口,以及避免烧烤时的油滴入出风口,作为优选,所述炭盒的底部还设置有集灰盘,所述集灰盘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分别一一对应的第二进风孔。集灰盘能够承接炭盒内的炭灰以及烧烤时的部分油滴,保持出风口畅通,防止风道堵塞。
为了使得炉体的内腔更为整洁,并且防止炉体侧壁过热而烫伤使用者,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与该炉体内腔截面相适配的内胆,该内胆位于所述集灰盘的下方,并且,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集灰盘的第二进风孔相对应的通孔,并且,所述内胆沿其通孔的边沿成型有竖直向上且可插入所述集灰盘相应的第二进风孔的翻边。该内胆不仅能够提高炉体内部的美观度,还能保持炉体内部整洁,并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炭盒的顶部还设置有封闭的炭盒盖。炭盒盖能够将木炭和烧烤的食物隔离,避免食物直接在木炭上加热,通过炭盒盖传递的热量来加热食物,使得食物更加卫生环保,避免过热烤焦,提高烧烤食物的口感。
为了防止控制装置过热烧坏,同时保证加热均匀,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在内腔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和炉体侧壁之间形成一半封闭的腔室,所述控制装置放置于任一侧的腔室内,并且,所述炭盒位于两个所述隔热板之间的炉体内腔中心位置。隔热板能够对控制装置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避免炭盒内的高温烧坏控制装置的电子元器件,另外,两侧的隔热板也能够起到将风量集中到炉体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点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炉体内设置风道,利用风机可以将风通过风道吹入炭盒内,实现快速点炭的目的,而且风机和风道的整体布置结构较之现有的齿轮装置更为简单,可以将炭炉的体积做的更加小巧紧凑,也方便携带;另外,控制装置和开关可以实现自动点炭功能,不用人工操作,点炭更加方便省事;在炉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炉内温度,从而自动控制炭炉的加热温度,防止食物过热烧焦,提高食物口感;炭盒顶部的炭盒盖以及炭盒底部的集灰盘都是的炭炉的使用更为安全环保,食物的烤制更加卫生可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炭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炭炉燃烧室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炭炉风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炭炉,该炭炉包括有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内胆2、炭盒3、集灰盘4和点炭装置,点炭装置包括有风道5、风机8和控制装置,炉体1的内腔与炉体1截面相适配,炉体1在内腔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隔热板11,隔热板11和炉体1侧壁之间形成一半封闭的腔室12,控制装置放置于任一侧的腔室12内,炭盒3位于两个隔热板11之间的炉体1内腔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的风道5设置于炉体1的内腔底部13,该风道5包括有一个入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51,风道5的形状可以为各种形状,优选地,以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布置为佳,风道5尽量布置在炉体1底部的中央位置;风道5的出风口51直径范围为5mm~30mm,最佳出风口51直径为15mm~25mm之间,如果小于15mm则出风口51风量不大,如果大于25mm则出风口51风量容易吹散;风道5的出风口51和风机8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mm~395mm,两者之间的最佳距离为150mm~160mm之间,如果小于150mm,则烤网两侧温度不够,如果大于160mm,则烤网中心温度不够;风道5的出风口51可以有多个,考虑到烤炉内部空间的限制和受热均匀,优选地,本实施例的风道5开设有两个出风口51,并且两个出风口51中心距的间隔范围为5mm~350mm,两个出风口51之间的最佳距离为140mm~150mm之间,如果小于150mm,则烤网两侧温度不够,如果大于160mm,则烤网中心温度不够。
本实施例的风机8的排气端连接在风道5的入风口上,风机8采用电压为5v的5015散热风扇;炭盒3设置于风道5的上方,炭盒3的底部还放置有集灰盘4,内胆2位于集灰盘4和风道5之间,从而将炭盒3与风道5隔离开来;炭盒3的底部可以开设有多个可与风道5的出风口51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孔31,集灰盘4的底部开设有与风道5的出风口51分别一一对应的第二进风孔41,内胆2的底部开设有与集灰盘4的第二进风孔41相对应的通孔21,并且,为了防止炭灰和油滴进入风道5内,内胆2沿其通孔的边沿成型有竖直向上且可插入集灰盘4相应进风孔的翻边22。
为了保证有效的出风量,风道5的出风口51顶端和炭盒3底部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30mm,出风口51顶端和炭盒3底部之间的最佳距离为10mm~20mm之间,如果小于10mm,则炭盒3离风道5的出风口51过近,进风空间不够大,如果大于20mm,则风道5的出风口51离炭盒3过远,风量无法集中的吹入炭盒3内。
为了实现炭炉更智能化的点碳,防止炉体1内温度过高而烤焦食物,在炉体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该温度传感器6的输出端和控制装置相连;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为常规技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用于控制风机8工作的电子电路实现,具体地可以为一个开关电路,也可以为继电器电路,或者为单片机电路;控制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温度、驱动风机8转动以及控制风机8的停转,为了简化结构,本实施例采用热胀式温控器实现了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的一体式集成,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该热胀式温控器上具有可实现风机8启动和停转的开关52。
本实施例的开关52可以简单地为一个旋钮开关52,开关52的圆周设置有不同的加热温度,该开关52通过转动可以选择最高加热温度,当开关52按下后,风机8即启动开始工作,可以实现快速点碳,当炉体1的内腔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最高加热温度)后,控制装置即控制风机8停止工作,从而起到控温作用;当炉体1的内腔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最高加热温度)后,控制装置控制风机8重新启动,起到助火升温的功能;由此,通过温度传感器6和控制装置可以有效控制炉体1内的最高加热温度,实现对炭炉的智能化点碳和加热温度控制。
传统的烤炉,通常食物是直接放置在烤网上,食物与木炭之间没有阻隔,直接通过木炭发散的热量将食物烤熟,这种加热烧烤模式很容易将食物烤焦,而且木炭燃烧产生的烟灰容易沾到食物上,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本实施例的炭盒3顶部还设置有封闭的炭盒盖7,炭盒盖7既能够防止油滴入炭盒3内部,又可以防止炭灰被风吹散;于是,炭盒3与炭盒盖7将木炭容置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食物通过炭盒盖7传递的辐射热量而烤熟,避免食物与木炭的直接接触,更加环保卫生。
另外,为了方便更换和添加木炭,本实施例的炭盒底部、炭盒盖7和集灰盘4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翼32、第二侧翼71和第三侧翼42,第一、第二和第三侧翼上分别开设有吊孔,当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使用挂钩将炭盒盖7和集灰盘4钩起来,防止用手直接将炭盒盖7和集灰盘4拿起来的时候烫伤。
本实施例的炭炉在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烤盘14,烤盘14上支撑有烤架15,食物通过烤棒16串起来架设在烤架15上,可以手工转动烤棒16对食物进行全面加热,炉体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置物架17和食品盘18,炉体1的底部具有可折叠的支架19,方便户外烧烤使用。
本实施例的炭炉通过开关52(旋钮开关52)开启风机8后,风通过风道5吹入炭盒3底部,炭盒3内部的火在经过有氧燃烧以后能够实现迅速燃烧的效果,放置于炭盒3内的木炭能在100秒内完成充分燃烧,在实现迅速点炭的效果同时,又实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风机8和控制装置的驱动电源可以使用四节五号干电池实现,方便户外使用和携带。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炭炉,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炭盒和点炭装置,所述的点炭装置包括有风道、风机和控制装置,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腔底部,该风道包括有一个入风口和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风机的排气端连接在所述风道的入风口上,所述炭盒设置于所述风道的上方,所述炭盒的底部开设有可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孔,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风机转动,该控制装置还具有可实现所述风机启动和停转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开关为可实现加热温度设置的旋钮开关,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当所述炉体内腔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风机停转;当所述炉体内腔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风机重新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直径范围为5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mm~39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有两个,两个所述出风口中心距的间隔范围为5mm~3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顶端和所述炭盒底部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盒的底部还设置有集灰盘,所述集灰盘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分别一一对应的第二进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与该炉体内腔截面相适配的内胆,该内胆位于所述集灰盘的下方,并且,所述内胆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集灰盘的第二进风孔相对应的通孔,并且,所述内胆沿其通孔的边沿成型有竖直向上且可插入所述集灰盘相应的第二进风孔的翻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盒的顶部还设置有封闭的炭盒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在内腔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和炉体侧壁之间形成一半封闭的腔室,所述控制装置放置于任一侧的腔室内,并且,所述炭盒位于两个所述隔热板之间的炉体内腔中心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89306.8U CN204207621U (zh) | 2014-11-17 | 2014-11-17 | 一种智能炭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89306.8U CN204207621U (zh) | 2014-11-17 | 2014-11-17 | 一种智能炭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07621U true CN204207621U (zh) | 2015-03-18 |
Family
ID=52976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8930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7621U (zh) | 2014-11-17 | 2014-11-17 | 一种智能炭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0762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37410A (zh) * | 2014-11-17 | 2015-02-11 | 宁波吉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炭炉 |
CN106037515A (zh) * | 2016-07-11 | 2016-10-26 | 郑兴春 | 烧烤炉 |
CN106419624A (zh) * | 2016-11-09 | 2017-02-22 | 卢凯恒 | 一种烤箱 |
-
2014
- 2014-11-17 CN CN201420689306.8U patent/CN2042076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37410A (zh) * | 2014-11-17 | 2015-02-11 | 宁波吉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炭炉 |
CN104337410B (zh) * | 2014-11-17 | 2017-02-01 | 宁波吉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炭炉 |
CN106037515A (zh) * | 2016-07-11 | 2016-10-26 | 郑兴春 | 烧烤炉 |
CN106419624A (zh) * | 2016-11-09 | 2017-02-22 | 卢凯恒 | 一种烤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023376A1 (zh) | 一种无烟烧烤炉 | |
CN205251291U (zh) | 一种配置有可拆卸风机的烧烤炉 | |
CN104337410B (zh) | 一种智能炭炉 | |
CN203861048U (zh) | 新型环保节能碳烤炉 | |
WO2017101183A1 (zh) | 一种便携式无烟炭烤炉 | |
KR101010264B1 (ko) | 구이용 조리기구 | |
CN204410600U (zh) | 一种节能烧烤炉 | |
CN204207621U (zh) | 一种智能炭炉 | |
CN203424825U (zh) | 一种燃气式烤炉 | |
CN203280265U (zh) | 新结构碳烤炉 | |
KR100809851B1 (ko) | 구이기 | |
CN209107043U (zh) | 焖烤炉 | |
CN205083311U (zh) | 烧烤装置 | |
CN204292954U (zh) | 环保馕坑 | |
CN204071794U (zh) | 一种无烟烧烤炉 | |
CN204105789U (zh) | 一种可控的以内置炭火为热源的吊烧装置 | |
CN208909892U (zh) | 一种烧烤吊炉 | |
CN104633715A (zh) | 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柴火烧烤炉 | |
CN106983387B (zh) | 一种循环流动节能无烟烤炉 | |
CN204561890U (zh) | 新型环保无烟碳烤炉 | |
CN206239207U (zh) | 一种燃气烧烤炉 | |
CN211559772U (zh) | 一种便携式无烟烧烤炉 | |
CN209300865U (zh) | 一种炭气两用烧烤炉 | |
CN209031985U (zh) | 一种两用烧烤炉 | |
CN208925066U (zh) | 无烟炭烤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