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0245U -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0245U
CN204100245U CN201420590381.9U CN201420590381U CN204100245U CN 204100245 U CN204100245 U CN 204100245U CN 201420590381 U CN201420590381 U CN 201420590381U CN 204100245 U CN204100245 U CN 204100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light
flame
fiery
fir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03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孟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903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0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0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02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为克服现有内焰式燃烧器火焰软且混,燃烧不充分、不稳定,热量不集中,热效率低还会产生废气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分火器、火盖、浓火混合管和淡火混合管,分火器内形成浓火混合腔和淡火混合腔;下火盖盖在淡火混合腔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盖在浓火混合腔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和下火盖之间设有上层火孔圈,上层火孔圈上开设浓焰出火孔;下火盖的底面设有下层火孔圈,下层火孔圈上开设淡焰出火孔;所述浓焰出火孔的面积大于淡焰出火孔的面积。其优点是:火焰强劲,燃烧充分且稳定,热量集中,热效率高,废气排放量低。

Description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燃烧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背景技术
用于燃气灶的内焰式燃烧器主要由喷嘴、混合管、分火器和火盖组成。火盖的内侧设有单排出火孔,燃烧时,燃气从喷嘴喷出,带动一次空气进入混合管内混合,然后混合气体进入分火器,从火盖内侧的出火孔喷出,与二次空气进一步混合后燃烧。
这种内焰式燃烧器的缺陷是:第一,一次空气系数(在燃烧器中预先和燃气混合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之比,其数值大小反映了预混气体的混合状况)在0.45~0.65之间,稍微高点就会出现脱火、回火等问题,火焰软且混;第二,由于出火孔排布密集,容易形成连焰,影响出火孔燃气与四周的二次空气混合,恶性循环,使其燃烧更加不充分,燃烧不充分缺氧导致火焰被拉长且溢出烹饪用具的底面,高温火焰外移,减少了与烹饪用具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热损失大,热效率低,另外,还会增加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NOx等废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火焰强劲,燃烧充分且稳定,热量集中,热效率高,废气排放量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包括分火器和盖在分火器上的火盖,其技术特征是,
它还包括互不相通的浓火混合管和淡火混合管,所述的分火器内形成浓火混合腔和淡火混合腔,浓火混合管的一端与浓火混合腔连通,另一端设有一浓火喷嘴,淡火混合管的一端与淡火混合腔连通,另一端设有一淡火喷嘴;
所述的火盖包括环形上火盖和环形下火盖,下火盖盖在淡火混合腔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盖在浓火混合腔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和下火盖之间设有上层火孔圈,上层火孔圈上开设浓焰出火孔;下火盖的底面设有下层火孔圈,下层火孔圈上开设淡焰出火孔;所述浓焰出火孔的面积大于淡焰出火孔的面积。
燃烧器将混合气体(燃气、空气)分为上、下两股:一股燃气通过浓火喷嘴喷入浓火混合管,利用文丘里原理将一次空气吸入到浓火混合管内与燃气混合,再进入浓火混合腔内充分混合,均匀地分配到上层火孔圈,从浓焰出火孔内喷出,与二次空气进一步混合后形成火力强劲的浓火焰;另一股燃气通过淡火喷嘴喷入淡火混合管,利用文丘里原理将一次空气吸入到淡火混合管内与燃气混合,再进入淡火混合腔内充分混合,均匀地分配到下层火孔圈,从淡焰出火孔内喷出,与二次空气进一步混合后形成火力较小的淡火焰。淡火焰对浓火焰孔直接加热起到强劲稳焰作用,避免了在提高一次空气系数时出现脱火、离焰等现象,而且,淡火焰偏向浓火焰后可以更好地补充浓火焰,使浓火焰二次燃烧更为充分,从而达到总体燃烧充分的效果,降低CO、NOx等废气的排放。既能保证二次空气补充均匀、充分,火焰强劲,又能保证加热效果好、热量集中,热效率高。
作为改进,所述的上层火孔圈设置在下火盖的顶面或上火盖的底面。这一设置,使得当上层火孔圈设置在下火盖的顶面时,上、下层火孔圈与下火盖为一体式,便于加工、装配。
作为改进,所述的浓焰出火孔呈矩形、梯形或圆形。
作为改进,所述的淡焰出火孔呈矩形、梯形或圆形。
作为改进,位于淡焰出火孔下方的分火器上还开设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这一设置,使得二次补充的空气可由该二次空气补充通道进入,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淡火焰的燃烧效率,还能降低下层火孔圈的温度,燃烧过程中抑制NOx的产生。
作为改进,所述的淡焰出火孔在垂直方向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1~50°的夹角。
作为改进,所述浓焰出火孔的出火方向指向火盖的中心线,或偏向火盖的中心线呈1~45°的夹角。
作为改进,所述淡焰出火孔的出火方向指向火盖的中心线,或偏向火盖的中心线呈1~45°的夹角。
作为改进,所述分火器的底部还设有一盛液盘。这一设置,使得盛液盘可以用来盛装烹饪用具内溢出来液体,便于清理。
作为改进,混合管和分火器为铝压铸件、铸铁件或冲压铆接钣金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火焰强劲,燃烧充分且稳定,热量集中,热效率高,废气排放量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火盖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火盖放大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火盖放大后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分火器,11、二次空气补充通道,12、盛液盘,2、火盖,21、上火盖,22、下火盖,31、浓火混合管,32、浓火混合腔,33、浓火喷嘴,34、上层火孔圈,35、浓焰出火孔,41、淡火混合管,42、淡火混合腔,43、淡火喷嘴,44、下层火孔圈,45、淡焰出火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包括分火器1、盖在分火器1上的火盖2,以及互不相通的浓火混合管31和淡火混合管41。
所述的分火器1内形成浓火混合腔32和淡火混合腔42,浓火混合管31的一端与浓火混合腔32连通,另一端设有一浓火喷嘴33;淡火混合管41的一端与淡火混合腔42连通,另一端设有一淡火喷嘴43。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火盖2包括环形上火盖21和环形下火盖22,下火盖22盖在淡火混合腔42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21盖在浓火混合腔32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21和下火盖22之间设有上层火孔圈34,上层火孔圈34上开设浓焰出火孔35;下火盖22的底面设有下层火孔圈44,下层火孔圈44上开设淡焰出火孔45;所述浓焰出火孔35的面积大于淡焰出火孔45的面积。
所述的上层火孔圈34设置在下火盖21的顶面(也可以是设置在上火盖22的底面)。
所述的浓焰出火孔35呈矩形(也可以呈梯形或圆形)。所述的淡焰出火孔45呈矩形(也可以呈梯形或圆形)。所述的淡焰出火孔45在垂直方向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1~50°的夹角。所述浓焰出火孔35的出火方向指向火盖的中心线(也可以是偏向火盖的中心线呈1~45°的夹角)。所述淡焰出火孔45的出火方向指向火盖的中心线(也可以是偏向火盖的中心线呈1~45°的夹角)。
位于淡焰出火孔45下方的分火器1上还开设二次空气补充通道11。所述分火器1的底部还设有一盛液盘12,该盛液盘12中还可以升出一中心火。
浓火混合管31、淡火混合管41和分火器1为铝压铸件、铸铁件或冲压铆接钣金件。
使用时,燃烧器将混合气体(燃气、空气)分为上、下两股:一股燃气通过浓火喷嘴33喷入浓火混合管31,利用文丘里原理将一次空气吸入到浓火混合管31内与燃气混合,再进入浓火混合腔32内充分混合,均匀地分配到上层火孔圈34,从浓焰出火孔35内喷出,与二次空气进一步混合后形成火力强劲的浓火焰;另一股燃气通过淡火喷嘴43喷入淡火混合管41,利用文丘里原理将一次空气吸入到淡火混合管41内与燃气混合,再进入淡火混合腔42内充分混合,均匀地分配到下层火孔圈44,从淡焰出火孔45内喷出,与补充通道的二次空气进一步混合后形成火力较小的淡火焰。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焰式燃烧器呈上下一浓一淡双层高效燃烧。
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包括分火器(1)和盖在分火器(1)上的火盖(2),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互不相通的浓火混合管(31)和淡火混合管(41),所述的分火器(1)内形成浓火混合腔(32)和淡火混合腔(42),浓火混合管(31)的一端与浓火混合腔(32)连通,另一端设有一浓火喷嘴(33),淡火混合管(41)的一端与淡火混合腔(42)连通,另一端设有一淡火喷嘴(43);
所述的火盖(2)包括环形上火盖(21)和环形下火盖(22),下火盖(22)盖在淡火混合腔(42)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21)盖在浓火混合腔(32)上并与之相通;上火盖(21)和下火盖(22)之间设有上层火孔圈(34),上层火孔圈(34)上开设浓焰出火孔(35);下火盖(22)的底面设有下层火孔圈(44),下层火孔圈(44)上开设淡焰出火孔(45);所述浓焰出火孔(35)的面积大于淡焰出火孔(45)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火孔圈(34)设置在下火盖(21)的顶面或上火盖(22)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焰出火孔(35)呈矩形、梯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淡焰出火孔(45)呈矩形、梯形或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淡焰出火孔(45)下方的分火器(1)上还开设二次空气补充通道(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淡焰出火孔(45)在垂直方向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1~50°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焰出火孔(35)的出火方向指向火盖的中心线,或偏向火盖的中心线呈1~45°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淡焰出火孔(45)的出火方向指向火盖的中心线,或偏向火盖的中心线呈1~45°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1)的底部还设有一盛液盘(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浓火混合管(31)、淡火混合管(41)和分火器(1)为铝压铸件、铸铁件或冲压铆接钣金件。
CN201420590381.9U 2014-10-13 2014-10-13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0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0381.9U CN204100245U (zh) 2014-10-13 2014-10-13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0381.9U CN204100245U (zh) 2014-10-13 2014-10-13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0245U true CN204100245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8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038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0245U (zh) 2014-10-13 2014-10-13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024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167A (zh) * 2018-10-26 2019-02-15 高朝辉 一种野炊用火桶
CN109539324A (zh) * 2018-12-11 2019-03-2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浓淡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111306541A (zh) * 2018-12-11 2020-06-19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燃烧器及燃气炉具
CN111306540A (zh) * 2018-12-11 2020-06-19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燃烧器及燃气炉具
CN111853783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167A (zh) * 2018-10-26 2019-02-15 高朝辉 一种野炊用火桶
CN109539324A (zh) * 2018-12-11 2019-03-2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浓淡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111306541A (zh) * 2018-12-11 2020-06-19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燃烧器及燃气炉具
CN111306540A (zh) * 2018-12-11 2020-06-19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燃烧器及燃气炉具
CN111306540B (zh) * 2018-12-11 2024-08-13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燃烧器及燃气炉具
CN111306541B (zh) * 2018-12-11 2024-09-03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用燃烧器及燃气炉具
CN111853783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853783B (zh) * 2019-04-30 2021-12-2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0245U (zh) 内焰式上下层浓淡燃烧器
CN104406204B (zh) 一种大气式灶具
CN104930555A (zh) 一种采用新型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CN201242155Y (zh) 新型炉头
CN206626578U (zh) 一种保洁式双内焰家用燃气燃烧器
CN204786593U (zh) 一种采用新型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CN202835363U (zh) 环保洁净燃烧器
CN208687794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101556058B (zh) 通风塔式下进风燃气灶
CN102901100A (zh) 一种环保洁净燃烧器
CN102734844B (zh) 一种节能型燃气灶
CN109114556A (zh) 一种燃烧器
CN109404986B (zh) 一种“w”燃烧型节能燃气灶
CN204063037U (zh) 内焰火燃烧器
CN104279564A (zh) 一种节能灶引射器
CN204345730U (zh) 一种新型大气式灶具
CN204005987U (zh) 一种炉头
CN202792028U (zh) 一种花瓣式燃烧器
CN203404810U (zh)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燃烧器
CN203249279U (zh) 一种炉灶
CN206419953U (zh) 一种多次补氧单腔垂直引射燃烧器
CN101725987A (zh) 内焰式聚能立管型燃气燃烧器
CN207146392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以及燃气炉具
CN202835470U (zh) 一种设有新型点火结构燃烧器
CN202885005U (zh) 一种具有燃气预混功能的双喷嘴红外线聚能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