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5808U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85808U CN204085808U CN201420431488.9U CN201420431488U CN204085808U CN 204085808 U CN204085808 U CN 204085808U CN 201420431488 U CN201420431488 U CN 201420431488U CN 204085808 U CN204085808 U CN 2040858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l gauge
- fluid level
- valve
- air
- gas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06010015856 Extrasystoles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4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50 keros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tris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O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机件腔体进行检测,涉及气密性检测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面表,液面表的上端为空气,下端为液体,第一进气单元与液面表的上端相连,待检机件腔体与压力表、液面表的上端相互连通,第二进气单元与液面表的下端相连,第一进气单元、第二进气单元分别与气源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同时整个检测过程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操作者可以直观地、快速地确认工件是否出现泄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内燃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内燃机内部密封机件,特别是二冲程发动机曲轴箱体组件,进行密封性检测。只有当待检机件腔体的密封性达到检测工艺规范之后,才能保证内燃机正常工作。
密封性检测按照所用检测介质的不同分为气密性检测和液密性检测。气密性检测的特点是:气体粘度系数小,可检测细微处的泄露,检测精度高;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传感器”测量气体泄漏,“传感器”精度的高低确定了气密性检测装置精度的高低;气密性检测受工厂自身条件的限制,检测气体压力通常小于1MPa。故气密性检测多应用于检测精度高,检测压力小,被检测容积较小的场合。
目前,小型内燃机行业气密性检测装置多采用气密检测分析仪配合一套与被检测工件连接的夹具。夹具用于固定工件,密封待检机件腔体,检测气体可通过夹具进入该腔进行检测。
气密检测分析仪多采用安装压力传感器感测待检机件腔体内的气体压力变化来判读工件是否泄漏,按其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直接法是压力传感器直接读出待检机件腔体检测前和检测后的压力,通过提前设定好的允许泄漏量来判定工件是否泄漏。相对法是多个压力传感器同时感知待检机件腔体和一个标准腔体检测前和检测后的压力,通过比对标准腔体的泄漏量来判定工件是否泄漏。
以上可知,上述气密性检测的关键是气密检测分析仪,而气密检测分析仪的关键是压力传感器。而压力传感器是电子产品,存在测量偏差,并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果为了减小测量偏差而提高测量精度,则传感器的制造成本变得很高,同时,从客观上讲:泄漏是绝对的,没有不泄漏的机件,只有泄漏的多少,不同机件的允许泄漏量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高精度传感器也会出现误判的原因。为了提高气密性检测过程的可靠性,让操作者可以直观地、快速地进行气密性检测,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在考虑产品成本和实用性的基础上,研发出一套气密性检测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能让操作者可以直观地、快速地进行气密性检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机件腔体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液面表,液面表的上端为空气,下端为液体,第一进气单元与液面表的上端相连,待检机件腔体与压力表、液面表的上端相互连通,第二进气单元与液面表的下端相连,第一进气单元、第二进气单元分别与气源相连。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
第一进气单元包括与气源相连的第一气控阀,第一单向阀一端与第一气控阀相连,另一端与液面表的上端相连,第一机械阀与第一气控阀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气控阀的开启与关闭。
第二进气单元包括与气源相连的第二气控阀,第二单向阀一端与第二气控阀相连,密封球阀与第二单向阀相连,液面表的下端与密封球阀相连,第二机械阀与第二气控阀相连,用于控制第二气控阀的开启与关闭。
气动二联件通过进气管与气源相连,减压阀与气动二联件相连,第一进气单元、第二进气单元分别与减压阀相连。
所述第一机械阀包括第一机械阀控制凸钮、第一机械阀出气管、第一机械阀进气管,其中:第一机械阀进气管与第一进气管相连,第一机械阀出气管与第一气控阀的进气管相连;
所述第二机械阀包括第二机械阀控制凸钮、第二机械阀进气管、第二机械阀出气管,其中:第二机械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相连,第二机械阀出气管与第二气控阀的进气管相连。
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安装于气动二联件和减压阀之间的管路上,并分别与第一机械阀的进气管、第二机械阀的进气管相连。
所述液面表具有一中空的腔体,腔体内置有液体,在液面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接口、第二气体接口以及补液口,其中:第一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上端,且第一气体接口的位置高于液体的液面,第一气体接口与第一进气单元相连,第二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下端,且第二气体接口的位置低于液体的液面,第二气体接口与第二进气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目的是提供一种液面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表具有一中空的腔体,腔体内置有液体,在液面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接口、第二气体接口以及补液口,其中:第一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上端,且第一气体接口的位置高于液体的液面,第二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下端,且第二气体接口的位置低于液体的液面。
液面表包括外壳、表盖,外壳、表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与表盖之间安装有防护玻璃,外壳和表盖之间通过密封胶圈密封。
液面表的第一气体接口通过螺纹与液面表的出气管接头锁紧螺母连接,第一气体接口两侧安装有密封垫圈,在第一气体接口处设置有滤芯,第二气体接口通过螺纹与液面表的进气嘴连接,在第二气体接口两侧安装有密封垫圈,进气嘴设置为由宽到窄的喇叭状并伸入液面表的液体内,在进气嘴上设置有排气孔,在液面表的补液口处安装有补液螺钉座,补液螺钉座焊接到液面表外壳,补液螺钉通过螺纹锁紧到补液螺钉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进气单元、第二进气单元和液面表,通过对待检机件腔体保压,液面表上、下两部分气体压力迅速平衡,根据连通器原理,当两部分气体压力相同时,液面水平高度一致。此时,如果待检机件腔体出现泄露,则液面之上的气体会因泄露而压力下降,液面表之下的气体就会通过液面下的排气孔排出空气补充。此时,我们可以直观发现气泡从液面下升上来,从而判断出工件气密性不合格。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同时整个检测过程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操作者可以直观地、快速地确认工件是否出现泄露。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阀的立体状态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面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面表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路原理示意图。
标号说明:进气管1,气动二联件2,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4,减压阀5,第一气控阀6,第一气控阀进气管7,第二气控阀8,第二气控阀进气管9,第二单向阀10,液面表11,第一单向阀12,密封球阀13,压力表14,检测气体出气管15,第一机械阀控制凸钮16,第一机械阀17,第一机械阀出气管18,第一机械阀进气管19,第二机械阀出气管20,第二机械阀21,第二机械阀进气管22,第二机械阀控制凸钮23,机械阀安装面板24,待检机件腔体25,第一进气单元26,第二进气单元27,气源28,锁紧螺母29,第二气体接口30,密封垫圈31,进气嘴32,外壳33,表盖34,密封胶圈35,防护玻璃36,排气孔37,煤油38,补液螺钉39,补液螺钉座40,密封垫圈41,密封垫圈42,第一气体接口43,管道44,滤芯45,腔体46,补液口47,管道48,管道4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机件腔体25进行检测,包括液面表11,液面表11的上端为空气,下端为液体,本实施例中为煤油,第一进气单元26与液面表11的上端相连,待检机件腔体25与压力表14、液面表11的上端(空气端)相互连通,第二进气单元27与液面表11的下端(液体端)相连,第一进气单元26、第二进气单元27分别与气源28相连。
本发明用于传输气体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如无特别说明,均采用管道连接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气源28采用空压机来提供外来气源动力。
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气源28出来的气体,在分别进入第一进气单元26、第二进气单元27之前,须经除水、除油、降压、过滤后方可供给气密性检测装置使用。即:气动二联件2通过进气管1与气源28 相连,减压阀5与气动二联件2相连,第一气控阀6、第二气控阀8分别与减压阀5相连。
当气源28出来的气体,进入气动二联件2,气动二联件2包括一过滤器和一减压阀,气体在气动二联件2内经过过滤、以及一次减压后,将压缩气体再送入减压阀5,经减压阀5二次减压,在气体压力满足稍大于检测工艺规范之后,送入两组进气单元(第一进气单元26、第二进气单元27)。气源需要再次过滤的原因是:防止管道内的一次或者二次污染影响气密性检测装置。减压的目的是:减小气源压力的波动;适当减压使得气源压力逐级降低到使用要求;同时气动二联件2和减压阀5之间的管路存储一定量的高压气体,起到了蓄能和补充的作用。
第一进气单元26包括与气源28相连的第一气控阀6,第一单向阀12一端与第一气控阀6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待检机件腔体25、压力表14及液面表11的上端相连,图2中,第一单向阀12先通过检测气体出气管15与待检机件腔体25相连,然后通过管道49与压力表14相连,通过管道44与液面表11的上端相连,第一机械阀17与第一气控阀6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气控阀6的开启与关闭。
第二进气单元27包括与气源28相连的第二气控阀8,第二单向阀10一端与第二气控阀8相连,密封球阀13与第二单向阀10相连,液面表11的下端(液体端)与密封球阀13相连,第二机械阀21与第二气控阀8相连,用于控制第二气控阀8的开启与关闭。
如图3、图4所示,第一机械阀17包括第一机械阀控制凸钮16、第一机械阀出气管18、第一机械阀进气管19,其中:第一机械阀进气管19与第一进气管3相连,第一机械阀出气管18与第一气控阀6的进气管7相连。
第二机械阀21包括第二机械阀控制凸钮23、第二机械阀进气管22、第二机械阀出气管20,其中:第二机械阀进气管22与第二进气管4相连,第二机械阀出气管20与第二气控阀8的进气管9相连。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
所述的第一机械阀17、第二机械阀21均安装于机械阀安装面板24上。
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4安装于气动二联件2和减压阀5之间的管路上,并分别与第一机械阀17的进气管19、第二机械阀21的进气管22相连,由于在气动二联件2和减压阀5之间的管路存储一定量的高压气体,因此可以为第一机械阀17、第二机械阀21提供动力。
结合图5、图6所示,液面表11具有一中空的腔体46,腔体46内置有液体38,本实施例中的液体38为煤油,在液面表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接口43、第二气体接口30以及补液口47,其中:第一气体接口43设置于液面表11的上端,且第一气体接口43的位置高于液体38的液面,第一气体接口43与第一进气单元26相连,第二气体接口30设置于液面表11的下端,且第二气体接口30的位置低于液体38的液面,第二气体接口30与第二进气单元27相连。
从第一进气单元26出来的气体,经第一气体接口43输入到液面表11的上端(空气端),第二进气单元27出来的气体,经第二气体接口30输入到液面表11的下端(液体端),待检机件腔体25与压力表14、液面表11的上端(空气端)相互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如图1、图6所示,液面表11的第二气体接口30通过管道48与第二进气单元27的密封球阀13相连,液面表11通过第二气体接口30与管道48构成连通器结构。
在图5示出的实施例中,液面表11包括外壳33、表盖34,外壳33、表盖3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33与表盖34之间安装有防护玻璃36,通过密封胶圈35密封外壳33和表盖34。操作者可以通过防护玻璃36清楚地看到液面表内情况。
液面表11的第一气体接口43通过管道44与第一进气单元26相连,第一气体接口43通过螺纹与锁紧螺母29连接,并通过两侧安装密封垫圈42密封该处安装孔,在第一气体接口43处设置有滤芯45。第二气体接口30通过螺纹与液面表11的进气嘴32连接,通过在第二气体接口30的两侧安装密封垫圈31密封该处安装孔。本实施例中,进气嘴32设置为由宽到窄的喇叭状并伸入液面表11的液体38内,在进气嘴32上设置有排气孔37,排气孔37、第二气体接口30与第二进气单元27相连通。在液面表11的补液口47处安装有补液螺钉座40,补液螺钉座40通过全周焊焊接到液面表外壳33,焊接面要求焊接牢固、气密性好,补液螺钉39通过螺纹锁紧到补液螺钉座40,并通过安装端面上的密封垫圈41密封该处安装孔。补液螺钉39在气密性检测装置正常使用时保持锁紧、密封状态,当操作者发现液面表11内的液体38低于液面表11的排气孔37时,可操作打开补液螺钉39,补充适量煤油。
结合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气源28经气动二联件2过滤、一次减压后,送入减压阀5二次减压,在气体压力满足稍大于检测工艺规范之后,送入两组气控阀(第一气控阀6、第二气控阀8),第一进气管3、第二进气管4安装于气动二联件2和减压阀5之间的管路上,并分别与第一机械阀17的进气管19、第二机械阀21的进气管22相连,由于在气动二联件2和减压阀5之间的管路存储一定量的高压气体,因此可以为第一机械阀17、第二机械阀21提供动力,利用该管路高压气体供给第一机械阀17、第二机械阀21,控制并驱动两组气控阀的动作。
2、两组气控阀(第一气控阀6、第二气控阀8)正常状态是自封的,不向外界供气。
当手工操控第一机械阀17的控制凸钮16时,将第一进气管3的高压气体引入第一机械阀进气管19,再经第一机械阀17的自身阀体流出第一机械阀出气管18,然后到达第一气控阀6的进气管7,第一气控阀6受高压气体驱动打开阀体,将减压阀5通入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12送入压力表14、液面表11上端,再经检测气体出气管15送入待检机件腔体25。操作者根据压力表14的压力指示,当待检机件腔体25的压力接近达到检测工艺规范时,立即关闭第一机械阀的控制凸钮16,停止第一气控阀6供气。经过短暂时间压力平衡,待检机件腔体25充入一定量的压力气体。
此时,第二气控阀8处于封气状态,液面表11的下端存留着上次剩余空气,因液面表11上端的压力,管道48内的剩余空气将受到压缩。
当手工操控第二机械阀21的控制凸钮23时,第二机械阀21将第二进气管4的高压气体引入第二机械阀21的进气管22,再经过第二机械阀21的自身阀体流出第二机械阀出气管20,到达第二气控阀8的进气管9,第二气控阀8受高压气体驱动打开阀体,将减压阀5通入的气体,依次经第二单向阀10、密封球阀13,送入液面表11,再经液面表11液面下的进气嘴32排入到液面表11上端,最终流入待检机件腔体25内。
密封球阀13是第二单向阀10的备用件,有且只有当第二单向阀10出现工作不正常或者需要检测判断其他零部件密封性是否正常时,可以通过开关密封球阀13排出故障。
3、按照上述检测步骤,在按动第一机械阀控制凸钮16后,检测气体经由第一气控阀6流入待检机件腔体25,该腔与压力表14和液面表11上端的第一气体接口43相互连通,操作者可通过压力表14的指针指示读出当前待检机件腔体25内的气体压力,此时待检机件腔体25内的气体压力稍低于检测工艺规范。在按动第二机械阀控制凸钮23后,检测气体经由第二气控阀8流入液面表11的进气嘴32,经过液面表11内的煤油38流入待检机件腔体,使得待检机件腔体25内的气体压力满足检测工艺规范。
经短时间压力平衡,液面表11内液体38封住的第一进气单元26和第二进气单元27气体压力相同。如果待检机件腔体25出现泄露,则第一进气单元26内的气体压力下降,根据连通器原理,液面表11内液体38下端封住的第二进气单元27经由液面表11的进气嘴32,按其泄漏量成比例的流入待检机件腔体25。此时,操作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气泡从液体里排出,从而判断该工件气密性不合格。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用于对待检机件腔体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液面表,液面表的上端为空气,下端为液体,第一进气单元与液面表的上端相连,待检机件腔体与压力表、液面表的上端相互连通,第二进气单元与液面表的下端相连,第一进气单元、第二进气单元分别与气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气单元包括与气源相连的第一气控阀,第一单向阀一端与第一气控阀相连,第一单向阀另一端与液面表的上端相连,第一机械阀与第一气控阀相连,用于控制第一气控阀的开启与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进气单元包括与气源相连的第二气控阀,第二单向阀一端与第二气控阀相连,密封球阀与第二单向阀相连,液面表的下端与密封球阀相连,第二机械阀与第二气控阀相连,用于控制第二气控阀的开启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二联件通过进气管与气源相连,减压阀与气动二联件相连,第一进气单元、第二进气单元分别与减压阀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阀包括第一机械阀控制凸钮、第一机械阀出气管、第一机械阀进气管,其中:第一机械阀进气管与第一进气管相连,第一机械阀出气管与第一气控阀的进气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阀包括第二机械阀控制凸钮、第二机械阀进气管、第二机械阀出气管,其中:第二机械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相连,第二机械阀出气管与第二气控阀的进气管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表具有一中空的腔体,腔体内置有液体,在液面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接口、第二气体接口以及补液口,其中:第一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上端,且第一气体接口的位置高于液体的液面,第一气体接口与第一进气单元相连,第二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下端,且第二气体接口的位置低于液体的液面,第二气体接口与第二进气单元相连。
8.一种液面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表具有一中空的腔体,腔体内置有液体,在液面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接口、第二气体接口以及补液口,其中:第一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上端,且第一气体接口的位置高于液体的液面,第二气体接口设置于液面表的下端,且第二气体接口的位置低于液体的液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面表,其特征在于:液面表包括外壳、表盖,外壳、表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与表盖之间安装有防护玻璃,外壳和表盖之间通过密封胶圈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面表,其特征在于:液面表的第一气体接口通过螺纹与液面表的出气管接头锁紧螺母连接,第一气体接口两侧安装有密封垫圈,在第一气体接口处设置有滤芯,第二气体接口通过螺纹与液面表的进气嘴连接,在第二气体接口两侧安装有密封垫圈,进气嘴设置为由宽到窄的喇叭状并伸入液面表的液体内,在进气嘴上设置有排气孔,在液面表的补液口处安装有补液螺钉座,补液螺钉座焊接到液面表外壳,补液螺钉通过螺纹锁紧到补液螺钉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31488.9U CN204085808U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31488.9U CN204085808U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85808U true CN204085808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7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3148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5808U (zh) | 2014-08-01 | 2014-08-01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858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3272A (zh) * | 2015-10-20 | 2015-12-30 | 无锡格莱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壳体检漏装置 |
CN112113720A (zh) * | 2020-09-14 | 2020-12-22 | 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 一种多工位球类气密性测试装置 |
-
2014
- 2014-08-01 CN CN201420431488.9U patent/CN2040858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3272A (zh) * | 2015-10-20 | 2015-12-30 | 无锡格莱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壳体检漏装置 |
CN112113720A (zh) * | 2020-09-14 | 2020-12-22 | 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 一种多工位球类气密性测试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31973B (zh) | 一种超低渗岩样气测渗透率多方法同机测试装置 | |
CN110207976B (zh) | 一种油罐车用呼吸阀智能型综合测试装置 | |
CN204694421U (zh) | 阀门检漏测试装置 | |
CN101191754A (zh) | 一种用于检测产品密封性的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方法 | |
CN102865979B (zh) | 120阀主阀体组成气密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
CN100585359C (zh) | 燃气调压器的测试装置 | |
CN108151985A (zh) | 一种外压直压法气密性测试装置 | |
CN203203768U (zh) | 一种密封器件密封性能测试系统 | |
CN103398830B (zh) |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油室密封检漏方法 | |
CN101718611A (zh) | 发动机部件及整机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3337347U (zh) | 一种多容腔气密性测试装置 | |
CN102928183B (zh) | 液化石油气瓶阀高低压密封一步检测法及检测装置 | |
CN204085808U (zh) |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1331421Y (zh) | 发动机缸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04694429U (zh) | 阀门检漏测试台 | |
CN203024946U (zh) | 一种气密性检测仪气路系统 | |
CN203422203U (zh) | 一种密封轴承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210268994U (zh) | 一种套管气密性检测专用封隔器的现场气体试压检测装置 | |
CN210513586U (zh) | 上游泵送密封试验系统 | |
CN208887861U (zh) | 一种适用于电磁阀气活门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01867293U (zh) | 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 |
CN207964215U (zh) | 一种新型气密测漏装置 | |
CN116893109A (zh) |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高压胶管压力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 |
CN206192602U (zh) | 泄漏测量设备 | |
CN208171542U (zh) | 一种移动式油管检漏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