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7543U -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77543U CN204077543U CN201420392497.1U CN201420392497U CN204077543U CN 204077543 U CN204077543 U CN 204077543U CN 201420392497 U CN201420392497 U CN 201420392497U CN 204077543 U CN204077543 U CN 2040775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block
- adjusting
- guide rod
- portable bar
- radar suppo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安装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结构包括有连接座,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上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雷达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孔或安装导杆损坏的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安装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的周边均需设置有雷达探头,通过雷达探头的探测告知驾驶员周围的障碍物情况,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雷达探头通过雷达支架固定于车辆前后保险杠的安装孔处,因此需要先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
[0003] 现有技术中的雷达支架的安装由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进行安装,而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设置于机械手的前端,其包括有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以及连接座,所述安装导杆通过连接座连接于机械手。在雷达支架安装过程中,由于保险杆多为弧形结构设置,且汽车在放置时无法每次都放置至相同的位置,因此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上的安装导杆与安装孔难免会出现错位,安装导杆不能完全对准安装孔,然而,如果强制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容易导致安装孔或安装导杆的损坏。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雷达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安装孔或安装导杆损坏的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提供了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包括有连接座,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
[0007] 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和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机构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与所述安装导杆连接。
[0008] 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活动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
[0009] 其中,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活动杆、第二弹簧,以及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所述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下部,所述第四固定块于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上部和下部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二弹簧。
[0010] 其中,所述第三调整机构包括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活动杆、第三弹簧,以及第五固定块和第六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与所述第五固定块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五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块的开口处,所述第三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五固定块,所述第三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一侧,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六固定块于第五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两侧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三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三弹簧。
[0011] 其中,所述第四固定块和第五固定块一体设置。
[0012] 其中,所述安装导杆通过连接板件与所述第六固定块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 在使用过程中,该安装对准装置上的安装导杆上放置有雷达支架,然后由机械手将该安装对准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安装导杆前端将移动至安装孔,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安装导杆完全对准所述安装孔,第二种情况下是安装导杆与安装孔出现轻微的错位。
[0015] 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下可顺利地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同时安装孔及安装导杆均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0016] 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况,此时由于安装导杆的前端为锥状结构设置,因此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所述安装导杆顺利进入所述安装孔,在此过程中,当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安装孔出现左右方向的偏移时,所述五固定块与所述第六固定块之间将通过第三活动杆进行适应性调整,当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安装孔出现上下方向的偏移时,所述三固定块与所述第四固定块之间将通过第二活动杆进行适应性调整,当所述安装导杆于所述安装孔出现前后方向的偏移时,所述第一活动杆将在所述第一活动块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也能顺利地将雷达支架安装至安装孔,同时确保安装孔及安装导杆均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0017]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雷达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安装孔或安装导杆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8]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中自适应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0022] 1-连接座、21-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3-第三固定块、24-第四固定块、25-第五固定块、26-第六固定块、31-第一活动杆、41-第一弹簧、42-第二弹簧、43-第三弹簧、5-连接板件、6-安装导杆、7-雷达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连接座I,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7的安装导杆6,所述安装导杆6与所述连接座I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6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和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机构与所述连接座I连接,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与所述安装导杆6连接。
[0025] 图1中X轴方向为前后方向,y轴方向为左右方向,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
[0026] 具体的,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活动杆31、第一弹簧41,以及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活动杆31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21,并在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第一弹簧4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和所述第二固定块22之间。
[0027] 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活动杆,以及第三固定块23和第四固定块24,所述第三固定块23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2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23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四固定块24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23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所述第四固定块24,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固定块23开口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块23开口的下部,所述第四固定块24于第四固定块24开口的上部和下部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二弹簧42。
[0028] 所述第三调整机构包括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活动杆,以及第五固定块25和第六固定块26,所述第四固定块24与所述第五固定块25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26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五固定块25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块26的开口处,所述第三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五固定块25,所述第三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26开口左右方向的一侧,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26开口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六固定块26于第五固定块25开口左右方向的两侧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三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三弹簧43。
[0029] 所述第四固定块24和第五固定块25 —体设置,所述安装导杆6通过连接板件5与所述第六固定块26连接。
[0030] 本具体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该安装对准装置上的安装导杆6上放置有雷达支架7,然后由机械手将该安装对准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其中所述安装导杆6前端将移动至安装孔,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安装导杆6完全对准所述安装孔,第二种情况下是安装导杆6与安装孔出现错位,安装导杆6不能完全对准安装孔。
[0031] 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下可顺利地将雷达支架7安装至安装孔,同时安装孔及安装导杆6均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0032] 对于上述第二种情况,此时由于安装导杆6的前端为锥状结构设置,因此所述安装导杆6的前端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所述安装导杆6顺利进入所述安装孔,在此过程中,当所述安装导杆6与所述安装孔出现左右方向的偏移时,所述五固定块25与所述第六固定块26之间将通过第三活动杆进行适应性调整,当所述安装导杆6与所述安装孔出现上下方向的偏移时,所述三固定块23与所述第四固定块24之间将通过第二活动杆进行适应性调整,当所述安装导杆6于所述安装孔出现前后方向的偏移时,所述第一活动杆41将在所述第一活动块21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也能顺利地将雷达支架7安装至安装孔,同时确保安装孔及安装导杆6均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
[0033] 综上,本具体实施例能够有效地避免雷达支架7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安装孔或安装导杆6的情况发生。
[0034]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包括有连接座,以及用于放置雷达支架的安装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杆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自适应调整组件,所述自适应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前后方向自适应的第一调整机构、用于上下方向自适应的第二调整机构和用于左右方向自适应的第三调整机构,所述安装导杆的前端呈锥状结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和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调整机构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调整机构与所述安装导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活动杆、第一弹簧,以及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活动杆、第二弹簧,以及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所述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上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下部,所述第四固定块于第三固定块开口的上部和下部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二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机构包括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活动杆、第三弹簧,以及第五固定块和第六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与所述第五固定块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的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五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块的开口处,所述第三活动杆贯穿所述第五固定块,所述第三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一侧,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六固定块于第五固定块开口左右方向的两侧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三活动杆在间隙处均外套有所述第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块和第五固定块一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杆通过连接板件与所述第六固定块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2497.1U CN204077543U (zh) | 2014-07-16 | 2014-07-16 |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2497.1U CN204077543U (zh) | 2014-07-16 | 2014-07-16 |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77543U true CN204077543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70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92497.1U Active CN204077543U (zh) | 2014-07-16 | 2014-07-16 |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7754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7204A (zh) * | 2016-05-27 | 2016-08-17 | 必诺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翻边的雷达支架定位装置 |
CN108674321A (zh) * | 2018-03-30 | 2018-10-19 | 安徽尼古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雷达安装设备 |
CN109434356A (zh) * | 2018-12-28 | 2019-03-08 | 长江超声智能装备(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 焊接胎膜 |
-
2014
- 2014-07-16 CN CN201420392497.1U patent/CN2040775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57204A (zh) * | 2016-05-27 | 2016-08-17 | 必诺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翻边的雷达支架定位装置 |
CN108674321A (zh) * | 2018-03-30 | 2018-10-19 | 安徽尼古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雷达安装设备 |
CN109434356A (zh) * | 2018-12-28 | 2019-03-08 | 长江超声智能装备(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 焊接胎膜 |
CN109434356B (zh) * | 2018-12-28 | 2022-01-21 | 长江智能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 焊接胎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77543U (zh) | 一种雷达支架安装对准装置 | |
CN204055680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护板 | |
CN204512849U (zh) | 一种带有激光投影机放置盒的激光电视机放置架 | |
CN205149718U (zh) | 安装钢化玻璃监测发动机的发动机护板 | |
CN103624715B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装配工装 | |
CN204254175U (zh) | 展开式支撑架 | |
CN201685779U (zh) | 汽车后滑槽式侧防护结构 | |
CN203902265U (zh) | 一种应用在轻型卡车上的燃油管支架 | |
CN205396214U (zh) | 前纵梁前侧端板结构 | |
CN105523180A (zh) | 一种无人机减震装置 | |
CN207267483U (zh) | 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 | |
CN204387134U (zh) | 联轴器罩组件及开启式螺杆机组 | |
CN204244593U (zh) | 带展开式支架的电子装置 | |
CN204279006U (zh) | 汽车对开门限位结构 | |
CN20393760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保险杠 | |
CN203753056U (zh) | 一种车身控制器固定支架 | |
CN104290692A (zh) | 一体式汽车保险杠 | |
CN103161370A (zh) | 一种车门铰链定位销组件 | |
CN204242024U (zh) | 双手操作式按钮箱 | |
CN203739823U (zh) | 一种天然气卡车用侧防护装置 | |
CN209064045U (zh) | 后保险杠与下车身的配合结构及车辆 | |
CN203419090U (zh) | 一种半挂车用后防护装置的缓冲支撑块 | |
CN203228620U (zh) | 一种冷却液壶的安装支架及冷却液壶安装总成 | |
CN204349355U (zh) | 一种线束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4452328U (zh) | 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