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7040U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67040U CN204067040U CN201420523434.5U CN201420523434U CN204067040U CN 204067040 U CN204067040 U CN 204067040U CN 201420523434 U CN201420523434 U CN 201420523434U CN 204067040 U CN204067040 U CN 2040670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
- winding displacement
- coiling
- encapsulate
- wi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505 plas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700063103 SUN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正面的夹线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机构右上角的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及连接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侧的切刀机构,及设置在切刀机构下方的下料机构,及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上角的胶布台机构,及设置在胶布台机构右侧的触控系统;及设置在机箱顶部的挂线排线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全自动完成始端缠脚、始端线尾断线、自动绕线、排线、末端缠脚、末端线尾断线,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安全性强,效率高,绕线效果好,包胶布效果好,成本低,满足当今企业产业批量化发展的需求,解决了传统的绕线机绕线时需人手进行缠脚,安全性差,线圈绕好后还需要人手包胶布,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绕线机只能绕线,不能全自动化缠脚,需要人手进行缠脚,特别对于直径小于1mm的线材,手工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人手参与自动化缠脚,容易出现事故,工业作业不安全。同时,线圈绕好后还需要人手包胶布,造成整体工作效率低,包胶布效果差,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产业批量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针对传统绕线机存在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本申请人研发一种对线材全自动完成始端缠脚、始端线尾断线、自动绕线、自动排线、末端缠脚、末端线尾断线等一系列操作的最小直径可精确到0.1mm,最大直径可精确到1.2mm,适用于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操作,其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操作,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更加简便、更加快捷,工业生产安全性强,工作效率高,绕线效果好,包胶布效果好,成本低,满足当今企业产业批量化发展的需求,解决了传统的绕线机绕线时需人手进行缠脚,安全性差,线圈绕好后还需要人手包胶布,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确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线材全自动完成始端缠脚、始端线尾断线、自动绕线、自动排线、末端缠脚、末端线尾断线等一系列操作的最小直径可精确到0.1mm,最大直径可精确到1.2mm,适用于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操作,其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操作,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更加简便、更加快捷,工业生产安全性强,工作效率高,绕线效果好,包胶布效果好,成本低,满足当今企业产业批量化发展的需求的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正面的夹线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机构右上角的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及连接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侧的切刀机构,及设置在切刀机构下方的下料机构,及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上角的胶布台机构,及设置在胶布台机构右侧的触控系统;所述机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挂线排线机构;
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包括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侧的夹线旋转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气缸后面的第一夹线左右移动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右侧的夹线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气缸下面的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及设置在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下面的夹线光轴夹臂,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端后面的夹线光轴,所述夹线光轴设置有二根,另一根所述夹线光轴连接设置在所述夹线气缸的下端后面;
所述绕线包胶主轴机构设置包括法兰盘,及设置在法兰盘内的绕线包胶主轴,及设置在法兰盘后面的转盘皮带轮,及设置在转盘皮带轮后面、与绕线包胶主轴连接的被动传动轴,及设置在被动传动轴后面的主动传动轴,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轴后面的花键套,及设置在花键套右侧的包胶电机,及设置在花键套后面的主轴气缸固定板,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左前方的绕线伺服电机,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后面的主轴气缸;所述花键套与主轴气缸固定板的安装连接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花键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传导框架;
所述挂线排线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顶部的挂线排线底板,及设置在挂线排线底板上面的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及与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前后排线电机,及设置在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两侧的前后排线滑动机构,及滑动设置在前后排线滑动机构上面的纵横底板,及设置在纵横底板两侧的左右排线滑动机构,及设置在纵横底板上面的左右排线丝杆传动机构,及与左右排线丝杆传动机构连接设置的左右排线电机,及设置在左右排线滑动机构后面的竖向支撑板,及设置在竖向支撑板上端前面的上下排线电机,及设置在竖向支撑板后面的上下排线滑动机构,及滑动设置在上下排线滑动机构上的上下排线杆传动机构,及设置在上下排线杆传动机构后面的排线挽臂,及设置在排线挽臂一侧的转角电机,及设置在排线挽臂另一侧的缠脚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机构固定架,及与切刀机构固定架安装连接设置的切刀导轨,及与切刀导轨安装连接的切刀连接件,及设置在切刀连接件前端的切刀片,及设置在切刀连接件上面的切刀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导轨机构,及设置在下料导轨机构后面的下料拨块,及设置在下料拨块右侧的下料气缸,及设置在下料导轨机构前面的下料气缸连接件,及设置在下料气缸连接件两侧的下料光轴。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包胶主轴设置有四根以上,每一根所述绕线包胶主轴与每一根所述被动传动轴、一根所述主动传动轴、一个所述花键套、一台包胶电机连接设置;所述触控系统控制法兰盘每个流程公转四分之一圈,四个所述绕线包胶主轴可同时运作或单个转换运作。
作为优选,该机器人可对直径范围为0.1到1.2mm的线材进行夹线、挂线、排线、绕线、包胶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正面的夹线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机构右上角的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及连接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侧的切刀机构,及设置在切刀机构下方的下料机构,及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上角的胶布台机构,及设置在胶布台机构右侧的触控系统;所述机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挂线排线机构;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包括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侧的夹线旋转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气缸后面的第一夹线左右移动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右侧的夹线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气缸下面的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及设置在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下面的夹线光轴夹臂,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端后面的夹线光轴,所述夹线光轴设置有二根,另一根所述夹线光轴连接设置在所述夹线气缸的下端后面;所述绕线包胶主轴机构设置包括法兰盘,及设置在法兰盘内的绕线包胶主轴,及设置在法兰盘后面的转盘皮带轮,及设置在转盘皮带轮后面、与绕线包胶主轴连接的被动传动轴,及设置在被动传动轴后面的主动传动轴,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轴后面的花键套,及设置在花键套右侧的包胶电机,及设置在花键套后面的主轴气缸固定板,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左前方的绕线伺服电机,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后面的主轴气缸;所述花键套与主轴气缸固定板的安装连接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花键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传导框架。本实用新型对线材全自动完成始端缠脚、始端线尾断线、自动绕线、自动排线、末端缠脚、末端线尾断线等一系列操作的最小直径可精确到0.1mm,最大直径可精确到1.2mm,适用于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操作,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操作,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更加简便、更加快捷,工业生产安全性强,工作效率高,绕线效果好,包胶布效果好,成本低,满足当今企业产业批量化发展的需求,解决了传统的绕线机绕线时需人手进行缠脚,安全性差,线圈绕好后还需要人手包胶布,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中夹线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中绕线包胶主轴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中主轴气缸的放大安装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中挂线排线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中挂线排线机构的放大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中切刀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中下料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包括机箱1,及设置在机箱1正面的夹线机构2,及设置在夹线机构2右上角的绕线包胶主轴机构3,及连接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3右侧的切刀机构4,及设置在切刀机构4下方的下料机构5,及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3右上角的胶布台机构6,及设置在胶布台机构6右侧的触控系统7;所述机箱1的顶部还设置有挂线排线机构8;
所述夹线机构2设置包括夹线旋转移动机构20,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20左侧的夹线旋转气缸21,及设置在夹线旋转气缸21后面的第一夹线左右移动气缸22,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20右侧的夹线气缸23,及设置在夹线气缸23下面的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24,及设置在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24下面的夹线光轴夹臂25,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20左端后面的夹线光轴26,所述夹线光轴26设置有二根,另一根所述夹线光轴26连接设置在所述夹线气缸23的下端后面;
所述绕线包胶主轴机构3设置包括法兰盘30,及设置在法兰盘30内的绕线包胶主轴31,及设置在法兰盘30后面的转盘皮带轮32,及设置在转盘皮带轮32后面、与绕线包胶主轴31连接的被动传动轴33,及设置在被动传动轴33后面的主动传动轴34,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轴34后面的花键套35,及设置在花键套35右侧的包胶电机36,及设置在花键套35后面的主轴气缸固定板37,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37左前方的绕线伺服电机38,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37后面的主轴气缸39;所述花键套35与主轴气缸固定板37的安装连接设置有固定板371,两个所述花键套3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传导框架372;
所述挂线排线机构8包括设置在机箱1顶部的挂线排线底板80,及设置在挂线排线底板80上面的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81,及与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81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前后排线电机82,及设置在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81两侧的前后排线滑动机构83,及滑动设置在前后排线滑动机构83上面的纵横底板84,及设置在纵横底板84两侧的左右排线滑动机构85,及设置在纵横底板84上面的左右排线丝杆传动机构86,及与左右排线丝杆传动机构86连接设置的左右排线电机87,及设置在左右排线滑动机构85后面的竖向支撑板88,及设置在竖向支撑板88上端前面的上下排线电机89,及设置在竖向支撑板88后面的上下排线滑动机构90,及滑动设置在上下排线滑动机构90上的上下排线杆传动机构91,及设置在上下排线杆传动机构91后面的排线挽臂92,及设置在排线挽臂92一侧的转角电机93,及设置在排线挽臂92另一侧的缠脚电机94。
其中,所述切刀机构4包括切刀机构固定架40,及与切刀机构固定架40安装连接设置的切刀导轨41,及与切刀导轨41安装连接的切刀连接件42,及设置在切刀连接件42前端的切刀片43,及设置在切刀连接件42上面的切刀气缸44。
其中,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下料导轨机构50,及设置在下料导轨机构50后面的下料拨块51,及设置在下料拨块51右侧的下料气缸52,及设置在下料导轨机构50前面的下料气缸连接件53,及设置在下料气缸连接件53两侧的下料光轴54。
其中,所述绕线包胶主轴31设置有四根以上,每一根所述绕线包胶主轴31与每一根所述被动传动轴33、一根所述主动传动轴34、一个所述花键套35、一台包胶电机36连接设置;所述触控系统7控制法兰盘30每个流程公转四分之一圈,四个所述绕线包胶主轴31可同时运作或单个转换运作。
其中,该机器人可对直径范围为0.1到1.2mm的线材进行夹线、挂线、排线、绕线、包胶等一系列操作。
按上述结构安装完毕后,该机器人的工作步骤为:首先,法兰盘30公转四分之一圈,四个绕线包胶主轴31转换角色运作,通过触控系统7,其可完成以下三个步骤的工作:一、所述绕线包胶主轴机构3与挂线排线机构8、 切刀机构4三者相配合运作可完成始端缠脚、始端线尾断线、自动绕线、自动排线、末端缠脚、末端线尾断线等操作;二、所述切刀机构4左右动作可完成对胶带切断的操作,之后通过绕线包胶主轴31转动一定的圈数,其可自动完成包胶带的操作;三、所述下料机构5通过下料拨块51、下料导轨机构50从上到下二者相配合操作可把完成品卸下到下料光轴54上,进而完成对成品的下料。以上三步为同时动作,互不干涉。当上述三步操作全部完成后,法兰盘30又公转四分之一圈,进入下一个工作,如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正面的夹线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机构右上角的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及连接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侧的切刀机构,及设置在切刀机构下方的下料机构,及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上角的胶布台机构,及设置在胶布台机构右侧的触控系统;所述机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挂线排线机构;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包括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侧的夹线旋转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气缸后面的第一夹线左右移动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右侧的夹线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气缸下面的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及设置在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下面的夹线光轴夹臂,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端后面的夹线光轴,所述夹线光轴设置有二根,另一根所述夹线光轴连接设置在所述夹线气缸的下端后面;所述绕线包胶主轴机构设置包括法兰盘,及设置在法兰盘内的绕线包胶主轴,及设置在法兰盘后面的转盘皮带轮,及设置在转盘皮带轮后面、与绕线包胶主轴连接的被动传动轴,及设置在被动传动轴后面的主动传动轴,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轴后面的花键套,及设置在花键套右侧的包胶电机,及设置在花键套后面的主轴气缸固定板,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左前方的绕线伺服电机,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后面的主轴气缸;所述花键套与主轴气缸固定板的安装连接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花键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传导框架。本实用新型对线材全自动完成始端缠脚、始端线尾断线、自动绕线、自动排线、末端缠脚、末端线尾断线等一系列操作的最小直径可精确到0.1mm,最大直径可精确到1.2mm,适用于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操作,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操作,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更加简便、更加快捷,工业生产安全性强,工作效率高,绕线效果好,包胶布效果好,成本低,满足当今企业产业批量化发展的需求,解决了传统的绕线机绕线时需人手进行缠脚,安全性差,线圈绕好后还需要人手包胶布,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机箱正面的夹线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机构右上角的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及连接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侧的切刀机构,及设置在切刀机构下方的下料机构,及设置在绕线包胶主轴机构右上角的胶布台机构,及设置在胶布台机构右侧的触控系统;所述机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挂线排线机构;
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包括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侧的夹线旋转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气缸后面的第一夹线左右移动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右侧的夹线气缸,及设置在夹线气缸下面的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及设置在第二夹线左右移动机构下面的夹线光轴夹臂,及设置在夹线旋转移动机构左端后面的夹线光轴,所述夹线光轴设置有二根,另一根所述夹线光轴连接设置在所述夹线气缸的下端后面;
所述绕线包胶主轴机构设置包括法兰盘,及设置在法兰盘内的绕线包胶主轴,及设置在法兰盘后面的转盘皮带轮,及设置在转盘皮带轮后面、与绕线包胶主轴连接的被动传动轴,及设置在被动传动轴后面的主动传动轴,及设置在主动传动轴后面的花键套,及设置在花键套右侧的包胶电机,及设置在花键套后面的主轴气缸固定板,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左前方的绕线伺服电机,及设置在主轴气缸固定板后面的主轴气缸;所述花键套与主轴气缸固定板的安装连接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花键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传导框架;
所述挂线排线机构包括设置在机箱顶部的挂线排线底板,及设置在挂线排线底板上面的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及与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的前端连接设置有前后排线电机,及设置在前后排线丝杆传动机构两侧的前后排线滑动机构,及滑动设置在前后排线滑动机构上面的纵横底板,及设置在纵横底板两侧的左右排线滑动机构,及设置在纵横底板上面的左右排线丝杆传动机构,及与左右排线丝杆传动机构连接设置的左右排线电机,及设置在左右排线滑动机构后面的竖向支撑板,及设置在竖向支撑板上端前面的上下排线电机,及设置在竖向支撑板后面的上下排线滑动机构,及滑动设置在上下排线滑动机构上的上下排线杆传动机构,及设置在上下排线杆传动机构后面的排线挽臂,及设置在排线挽臂一侧的转角电机,及设置在排线挽臂另一侧的缠脚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切刀机构固定架,及与切刀机构固定架安装连接设置的切刀导轨,及与切刀导轨安装连接的切刀连接件,及设置在切刀连接件前端的切刀片,及设置在切刀连接件上面的切刀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导轨机构,及设置在下料导轨机构后面的下料拨块,及设置在下料拨块右侧的下料气缸,及设置在下料导轨机构前面的下料气缸连接件,及设置在下料气缸连接件两侧的下料光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包胶主轴设置有四根以上,每一根所述绕线包胶主轴与每一根所述被动传动轴、一根所述主动传动轴、一个所述花键套、一台包胶电机连接设置;所述触控系统控制法兰盘每个流程公转四分之一圈,四个所述绕线包胶主轴可同时运作或单个转换运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可对直径范围为0.1到1.2mm的线材进行夹线、挂线、排线、绕线、包胶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23434.5U CN204067040U (zh) | 2014-09-12 | 2014-09-12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23434.5U CN204067040U (zh) | 2014-09-12 | 2014-09-12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67040U true CN204067040U (zh) | 2014-12-31 |
Family
ID=52208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23434.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67040U (zh) | 2014-09-12 | 2014-09-12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6704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7853A (zh) * | 2014-09-12 | 2014-12-17 | 冯曙光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CN105810430A (zh) * | 2016-05-05 | 2016-07-27 | 冯曙光 | 一种闭环智能微调整列全自动绕线机 |
CN109686564A (zh) * | 2018-07-23 | 2019-04-26 | 骏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三联串线圈单主轴整列排线绕线工艺 |
-
2014
- 2014-09-12 CN CN201420523434.5U patent/CN20406704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7853A (zh) * | 2014-09-12 | 2014-12-17 | 冯曙光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CN104217853B (zh) * | 2014-09-12 | 2016-04-06 | 东莞市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CN105810430A (zh) * | 2016-05-05 | 2016-07-27 | 冯曙光 | 一种闭环智能微调整列全自动绕线机 |
CN105810430B (zh) * | 2016-05-05 | 2017-07-28 | 东莞市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闭环智能微调整列全自动绕线机 |
CN109686564A (zh) * | 2018-07-23 | 2019-04-26 | 骏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三联串线圈单主轴整列排线绕线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10824B (zh) | 全自动双头成圈收线机 | |
CN202449672U (zh) | 漆包线自动收线机 | |
CN203740241U (zh) | 绕线生产线 | |
CN204067040U (zh)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
CN105761927A (zh)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
CN104217853B (zh) | 一种自动包胶绕线机器人 | |
CN103219149A (zh) |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 | |
CN103545699B (zh) | 一种自动折编织机 | |
CN204835188U (zh) | 一种线缆剥线、切线加工装置 | |
CN106160373B (zh) | 四工位单针伺服绕线机 | |
CN203740693U (zh) | 一种自动化卷带机 | |
CN202967719U (zh) | 全自动双头成圈收线机 | |
CN204237381U (zh) | 一种包胶带机 | |
CN206023521U (zh) | 自动立式绕线机 | |
CN105449950B (zh) | 一种立式绕线机 | |
CN105097268B (zh) | 一种双线并绕alpha线圈全自动绕线机 | |
CN209786986U (zh) | 一种定子自动拧线和切线装置 | |
CN203459599U (zh) | 打圈焊接机的起点自动切断装置 | |
CN201122514Y (zh) | 磁环自动绕线机的引线装置 | |
CN202753098U (zh) | 一种汽车线束自动流水式装配装置 | |
CN207442664U (zh) | 全自动转子绕线机 | |
CN202049815U (zh) | 成缆机绕包头装置 | |
CN102992121A (zh) | 转子防护层自动绑线机 | |
CN204412844U (zh) | 一种拉手支架成型装置 | |
CN203521878U (zh) | 一种自动折编织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0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