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2789U -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 Google Patents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2789U
CN204012789U CN201420311489.XU CN201420311489U CN204012789U CN 204012789 U CN204012789 U CN 204012789U CN 201420311489 U CN201420311489 U CN 201420311489U CN 204012789 U CN204012789 U CN 204012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attery pack
vehicle
output
pmo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114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新华
王兴奇
余渊
张颖
钟子骅
屠惠斌
李春华
陈建中
余启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DIVISION HUZHOU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SAIJ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ELECTRIC SCIENTIFIC RESEARCH Co Ltd HUZHOU ELECTRIC DIVISION
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DIVISION HUZHOU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SAIJ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ELECTRIC SCIENTIFIC RESEARCH Co Ltd HUZHOU ELECTRIC DIVISION
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DIVISION HUZHOU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SAIJ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ELECTRIC SCIENTIFIC RESEARCH Co Ltd HUZHOU ELECTRIC DIVISION, Shanghai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DIVISION HUZHOU ELECTRICAL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3114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2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2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27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属于物流运输监控、车辆管理及交通管理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输入、输入保护电路、UPS模块、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升降压模块、微控制器电路、通讯电路、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负载输出;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输入依次连接输入保护电路、UPS模块、升降压模块、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负载输出;UPS模块与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双向连接;聚合物组合电池组经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与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连接;UPS模块连接微控制器电路,微控制器电路与通讯电路双向连接。该实用新型兼具稳定性、安全性、适用性和实时性,提高车载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以及车辆安全性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Description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监控、车辆管理及交通管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背景技术
为解决车、货、人和路的精细化管理,各种各样的车载设备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推陈出新,如集成GPS、GIS、视频监控、无线传感、无线通讯等多种技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无线传输和远程控制调度,通过先进的车载设备可以实时了解运输车辆的位置和货物情况,实现全程监控和管理。因此,提供一种向车载设备提供可靠电能装置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主流的车载监控平台基本没有单独设立电源管理模块,而车载设备的电能是通过车辆点火发动及其运行过程中提供。但是,因运行车辆“即开即用、即停即关”的供电方式,使得车上电源存在较大纹波,若外部负载为感性负载还会产生浪涌电压,这样容易影响电压、电流的稳定性,降低车载设备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并且,这种供电方式并不是持续实现,受车辆运行状态影响,实时性差。另外,对于不同的车载设备,其所需的电源电压也不同,当电源电压过大或过小,都会增加车载设备的故障率;而车辆未提供多输出可配置电源,无法满足不同车载设备的供电需求。
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36718.2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源,并具体公开了蓄电池通过稳压电路与车载负载相连,稳压电路为开关式稳压电路、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在开关式稳压电路与车载负载之间。该实用新型解决了车载电源电压输入范围窄和汽车打火完成后系统不能自动复位的问题。但是,该实用新型的车载电源受车辆运行状态影响,仅利用蓄电池实现不同电源电压的负载供电,无法提供不间断供电,实时性差,供电电源不稳定,并且反复启停车辆使得车载设备频繁重启,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稳定性、安全性、适用性和实时性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输入、输入保护电路、UPS模块、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升降压模块、微控制器电路、通讯电路、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负载输出;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输入依次连接输入保护电路、UPS模块、升降压模块、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负载输出;所述UPS模块与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双向连接;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经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与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UPS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电路与所述通讯电路双向连接。
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利用所述UPS模块判断总线负载电流是否存在余量且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是否饱和,以输出控制信号确定对车载设备的供电方式,所述供电方式可以为仅由外部电源直接供外部负载,即车载设备,可以为由外部电源直接供外部负载并给电池组充电或不充电;可以为外部电源和电池组并联输出供外部负载供电。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外部电源和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和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配合所述UPS模块实现电压稳定输出并保护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正常工作,免受硬件损坏。这样的供电方式提高了车载设备的实时供电性,进一步确保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微控制器电路检测外部电源电压、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中的电池组电压和经升降压模块后的电压;所述主控芯片由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输出电压经降压后供电;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由485通讯、DC-DC隔离电路和光耦隔离保护电路组成;所述主控芯片经所述通讯电路输出信号至车载监控平台系统。
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防反接保护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依次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和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输出稳定电压至所述UPS模块。
所述UPS模块包括充电控制电路和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第一PMOS管和第一比较器;所述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三极管和第二比较器;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输出电压经第一采样电阻、第一电流检测芯片和二极管分别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和所述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
所述二极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所述二极管经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门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一比较器,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并联控制信号至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所述第二PMOS管的门极经三极管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中的充电电流由模拟/ 数字转换器ADC或微控制器监控。
所述外部电源电路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包括第三PMOS管、升压芯片、PWM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所述第一比较器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门极和经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所述PWM控制器输出电平控制信号至所述升压芯片的反馈引脚。
所述升降压模块包括升降压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和MOS管;所述UPS模块输出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电压经第四PMOS管至所述升降压控制器,所述升降压控制器中的MOS管输出延时关断信号至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多路时基电路,每路时基电路输出0分钟或15分钟或30分钟或60分钟或90分钟延时关断信号依次经开关电路、输出保护电路、第二采样电阻、第二电流检测芯片至12V多路负载输出,和/或依次经降压电路、开关电路、输出保护电路、第三采样电阻、第三电流检测芯片至5V多路负载输出。
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和过充、过放和过流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稳定性:设置保护电路、UPS模块、升降压模块、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并选用带智能控制保护电路的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使得电源的功率大小以及电流、电压稳定,提高车载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安全性:提供过流、过压、防反接保护、防浪涌静电、过载等保护,以实现电源管理模块实时保护,不仅确保电源管理模块正常工作且保护车载设备不被损坏,降低故障率;
(3)适用性:为各种不同电源电压的车载设备提供多输出可配置电源,满足所有车载设备的用电需求;
(4)实时性:一方面可以进行电能采集并储存在电源管理模块中,另一方面由运行车辆提供电能,两种电源并联输出供多路负载使用,以提高车载设备的实时供电性,确保运输车辆的安全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UPS模块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升降压模块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延时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电压信号检测电路图。
图中,U39-第一PMOS管;U37-第二PMOS管;U7-第三PMOS管;U1-第四PMOS管;U42-第一电流检测芯片;R106-第一采样电阻;U43-第一比较器;U35第二比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具有稳压电源、电路保护、多路供电输出等功能,既可以对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中的锂电池或铅酸电池进行快速高效充电,也可以构建一个不间断供电系统,将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与UPS模块相连接,通过升降压模块和/或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等将储存的电能升压后继续输出至单台或多台电源供电需求不同的车载设备使用,可使车载设备稳定、安全、不间断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的结构方框图。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模块包括12V~24V输入、输入保护电路、UPS模块、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升降压模块、微控制器电路、通讯电路、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12V和/或5V负载输出。外部电源输出电能,也就是车辆运行电能,经输入依次连接所述UPS模块和升降压模块,输出12V电压至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输出保护电路,并输出多路12V和/或5V负载输出供车载设备使用。所述UPS模块与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以充放电形式双向连接,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连接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输出12V电压依次至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所述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12V和/或5V负载输出和车载设备。所述UPS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电路与所述通讯电路双向连接,所述通讯电路连接车载监控平台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
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外围电路,所述主控芯片采用STM32F103C8T6,其内核为ARM 32位的CortexTM-M3 CPU,最高72MHz工作频率。所述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内嵌2个12位的模拟/ 数字转换器ADC,每个ADC共用多达10个外部通道,满足了本设计的AD采集数量,所述主控芯片采集外部电源电压(24V CHECK)、经所述升降压模块作用后的电压信号(12V CHECK)和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中的电池组电压信号(8V CHECK)等(如图6)。所述主控芯片包括通信速率可达4.5兆位/ 秒的USART1 接口和通信速率可达2.25 兆位/ 秒的其他接口,所述USART接口做485通讯,将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供能情况,上传至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系统,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系统实时监测、控制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电源模块。若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出现异常状态时,可自动恢复或复位重置。
因车载电源产生的电源电压非常不稳定,存在瞬态电压干扰,包括瞬间电压过低或瞬间电压过高的现象。为解决所述问题,降低车载设备故障率并确保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正常工作,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防反接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其包括双向瞬态二极管或放电管等用于抑制瞬时过电压的器件,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过流保险丝,当因短路等故障造成电流过大或超过过流保险丝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时,所述保险丝断开;一旦故障解除时,所述保险丝再次导通或更换新的保险丝,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由开关器件组成,例如二极管或场效应管等,所述开关器件为PMOS管时,所述PMOS管的漏极和门极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的正负端,所述P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UPS模块,当外接电源正向输入时,所述PMOS管导通,而当外接电源反向输入时,所述PMOS管截止,从而避免因外部电源正负极反接造成器件损坏的现象。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UPS模块电路图。所述UPS模块包括充电控制电路和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第一PMOS管U39和第一比较器U43。所述充电控制器可选用MAX1873REEE芯片,但不限于所述芯片,它是一种限流型开关模式Li离子充电控制器,充电电流可达4A及以上,能够以低于±0.75%的总计电池组端电压误差提供稳定的充电电流和电压,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最大充电电流控制为2A,以使总线具有足够的负载驱动能力。所述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U37、三极管和第二比较器U35;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输出电压经第一采样电阻R106、第一电流检测芯片U42和二极管分别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和所述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采样电阻R106可选用直径1.5mm且阻值为5毫欧的康铜丝,可检测10A最大电流;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U42可选用MAX4071UA,采集电流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过第一比较器U43,与设定电压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总线电流大小,是否进行并联供电输出;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中的充电电流可由ADC或微控制器监控。
如图2,所述二极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U39的源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漏极,所述二极管经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U42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U39的门极,所述第一PMOS管U39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源极和所述第一比较器U43,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源极连接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所述第一比较器U43输出并联控制信号至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实现恒流源与恒压源并联输出供电;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门极经三极管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U35。
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采用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组合电池组,7.4V1000mAH,具有内阻小、容量大、循环次数多、寿命长、无记忆效应防爆等优点;其还具有过充、过放和过流保护电路。生产过程采用专用仪器检测电池组,确保了每个单体电池容量,内阻一致再进行相应组合,电池容量的计算,根据电源电压容量曲线图可获取值,能有效确保电池组的优异放电性能。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的电路图。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包括第三PMOS管U7、升压芯片,如LM2577-ADJ、PWM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所述UPS模块中的第一电流检测芯片U42检测电流,由所述第一比较器U43进行电平比较处理。所述第一比较器U43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U7的门极和经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U7的源极,所述第三PMOS管U7的漏极连接所述升压芯片和所述PWM控制器,所述PWM控制器控制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输出电流的分配比例,实现恒流源与恒压源并联输出供电。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升降压模块电路图。所述升降压模块包括升降压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和MOS管。所述升降压模块可选用LTC3780 COMPATIBLE,当输入电压变化时,输出电压自动而始终稳定在设定值,所述设定值为1-24V间任意调整。所述UPS模块中第二比较器U35实时监控供电电池组状态,当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过放电时即电池组电压小于6.5V,停止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对端口输出,所述U1关断且所述升降压模块停止工作。若当外部电源供电中断时,所述UPS模块将所述电池组经第四PMOS管,通过所述升降压模块升压后输出,输出延时关断信号至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和多路负载(如图1),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设备不受损坏。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中的延时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图。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多路时基电路。根据车载设备,如主控制机、硬盘、喇叭、拾音器、GPS、视频设备等,关断所需时间不同,因而对每路时基电路设定为0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等输出关断延时。每路时基电路输出延时关断信号依次经开关电路、输出保护电路、第二采样电阻、第二电流检测芯片至12V多路负载输出,或者依次经降压电路、开关电路、输出保护电路、第三采样电阻、第三电流检测芯片至5V多路负载输出,或者同时存在上述两种延时关断信号输出路径,以保护各路不同电压的负载输出。其中,所述第二、第三采样电阻可选用直径1.5mm且阻值为5毫欧的康铜丝,可检测10A最大电流;所述第二、第三电流检测芯片可选用MAX4071UA,采集电流信号,输出电压信号,用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中的ADC数据采集。
所述通讯电路包括485通讯、DC-DC隔离电路和光耦隔离保护电路,用户通过通讯接口可以读取输入电流、总线电流、输出电流、充电电流、电池组状态等。
所述输出保护电路包括短路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等。一般选用自恢复保险丝或熔断型保险丝,当发生过载或短路时,断开或熔断保险丝,一旦解除故障,自恢复保险丝连通或更换新的熔断型保险丝。所述保护电路不限于上述方法,可利用相同功能的保护器件组成的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主要利用所述UPS模块检测判断总线电流余量和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的电池组状态,输出控制信号实现车载设备不同供电方式。当外部电源供电正常时,所述UPS模块将外部电源电压稳压后供车载设备使用,同时还有可能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内的电池组充电。其中,在总线负载电流消耗小(输出电流小于等于8A),电池组饱和时(电池组电压等于8.4V),外部电源直接供外部负载;在总线负载电流消耗小(输出电流小于等于8A),电池组没有饱和时(电池组电压小于8.4V),外部电源直接供外部负载并给电池组充电;在总线负载电流消耗大(输出电流大于8A且小于11A),电池组没有饱和时(电池组电压小于7.2V),外部电源不给电池组充电且直接供外部负载;在总线负载电流消耗大(输出电流大于8A且小于等于11A),电池组容量大于50%时(电池组电压大于等于7.2V且小于8.4V),外部电源不给电池组充电且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输出供外部负载。所述总线负载电流及输出电流由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电流检测芯片检测,所述电池组电压由所述主控芯片检测外部电源与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的输入端(24V CHECK 如图6)。而当外部电源供电中断时,所述UPS模块自动在外部电源和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之间切换,立即将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中的电池组的直流电能,经所述升降压模块升压后输出。
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在实际工作时,首先初始化,当外部电源不供电给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485通讯开启。在有外部电源供电时,各端口有电压输出,总线电流有余量时,给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中的电池组充电;在外部电源断开后,所述UPS模块自动切换至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以用电池组供车载设备继续工作。各个输出端口的通断及延时关断时间可以通过封装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的硬件板上的功能跳帽进行选择。其次,车载监控平台系统可通过485通讯接口查询输入电流,总线电流,输出电流,充电电流,电池组状态(充电还是饱和),输出功率等信息。接着,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检测总线负载量,当负载有余量时,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存储能量;当总线负载比较大时,不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当总线负载接近饱和时,可以切换至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输出供电电路,以提高电源输出效率。最后,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一经确认外部电源断开,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开始计时,外部各端口在延时对应设置时间之后断开。当电池组容量偏低,通过升降压模块断开总的输出,所述主控芯片进入休眠。
本实用新型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电能使用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可更好的为整套车载系统各组成部分提供能源动力,有利于车载监控平台良好地发挥功能,实现数据信息的报送、管理、监管和服务。该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除了应用于车载设备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发电配电、邮电通信、冶金矿山、自动控制、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和科研实验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0)

1.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输入保护电路、UPS模块、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升降压模块、微控制器电路、通讯电路、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负载输出;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的输入依次连接输入保护电路、UPS模块、升降压模块、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和多路负载输出;所述UPS模块与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双向连接;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经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与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UPS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电路与所述通讯电路双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包括主控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微控制器电路检测外部电源电压、聚合物组合电池组中的电池组电压和经升降压模块后的电压;所述主控芯片由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输出电压经降压后供电;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由485通讯、DC-DC隔离电路和光耦隔离保护电路组成;所述主控芯片经所述通讯电路输出信号至车载监控平台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防反接保护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依次与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和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连接,输出稳定电压至所述UPS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PS模块包括充电控制电路和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第一PMOS管(U39)和第一比较器(U43);所述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U37)、三极管和第二比较器(U35);所述防反接保护电路输出电压经第一采样电阻(R106)、第一电流检测芯片(U42)和二极管分别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和所述外部电源断开电池组供电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U39)的源极和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漏极,所述二极管经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U42)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U39)的门极,所述第一PMOS管(U39)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源极和所述第一比较器(U43),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源极连接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所述第一比较器(U43)输出并联控制信号至所述外部电源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所述第二PMOS管(U37)的门极经三极管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U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中的充电电流由模拟/ 数字转换器ADC或微控制器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源电路与电池组并联供电电路包括第三PMOS管(U7)、升压芯片、PWM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所述第一比较器(U43)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U7)的门极和经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U7)的源极,所述第三PMOS管(U7)的漏极连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所述PWM控制器输出电平控制信号至所述升压芯片的反馈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模块包括升降压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和MOS管;所述UPS模块输出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电压经第四PMOS管(U1)至所述升降压控制器,所述升降压控制器中的MOS管输出延时关断信号至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多路时基电路,每路时基电路输出0分钟或15分钟或30分钟或60分钟或90分钟延时关断信号依次经开关电路、输出保护电路、第二采样电阻、第二电流检测芯片至12V多路负载输出,和/或依次经降压电路、开关电路、输出保护电路、第三采样电阻、第三电流检测芯片至5V多路负载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组合电池组包括电池组和防过充、过放和过流保护电路。
CN201420311489.XU 2014-06-12 2014-06-12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2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1489.XU CN204012789U (zh) 2014-06-12 2014-06-12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11489.XU CN204012789U (zh) 2014-06-12 2014-06-12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2789U true CN204012789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1148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12789U (zh) 2014-06-12 2014-06-12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2789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561A (zh) * 2016-10-21 2017-01-04 成都前锋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系统
CN106786957A (zh) * 2017-01-12 2017-05-31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车载充电系统
CN107310495A (zh) * 2016-04-27 2017-11-03 重庆市奥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ps车载供电方法及电路
CN107979171A (zh) * 2018-01-04 2018-05-01 佛山市众盈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延时输出ups及其方法
CN108248445A (zh) * 2018-03-30 2018-07-06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从一体式电池管理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9270886A (zh) * 2018-10-30 2019-0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管道站场现场远程i/o控制方法
CN109969306A (zh) * 2019-03-15 2019-07-05 王永海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机电一体化回用照明系统
CN111546998A (zh) * 2020-04-03 2020-08-18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分配装置、方法和车辆
CN112147937A (zh) * 2020-09-28 2020-12-29 潍坊学院 一种智能电炉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10267A (zh) * 2021-02-08 2021-06-04 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电源模块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0495B (zh) * 2016-04-27 2020-04-03 重庆市奥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ps车载供电方法及电路
CN107310495A (zh) * 2016-04-27 2017-11-03 重庆市奥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ps车载供电方法及电路
CN106300561A (zh) * 2016-10-21 2017-01-04 成都前锋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系统
CN106786957A (zh) * 2017-01-12 2017-05-31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车载充电系统
CN106786957B (zh) * 2017-01-12 2019-11-19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车载充电系统
CN107979171A (zh) * 2018-01-04 2018-05-01 佛山市众盈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延时输出ups及其方法
CN108248445A (zh) * 2018-03-30 2018-07-06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从一体式电池管理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9270886A (zh) * 2018-10-30 2019-0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管道站场现场远程i/o控制方法
CN109969306A (zh) * 2019-03-15 2019-07-05 王永海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机电一体化回用照明系统
CN111546998A (zh) * 2020-04-03 2020-08-18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分配装置、方法和车辆
CN111546998B (zh) * 2020-04-03 2022-08-02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分配装置、方法和车辆
CN112147937A (zh) * 2020-09-28 2020-12-29 潍坊学院 一种智能电炉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10267A (zh) * 2021-02-08 2021-06-04 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性电源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2789U (zh) 车载监控平台电源管理模块
CN100428606C (zh) 一种对串联电池组充电和放电进行控制的电路
CN102801198B (zh) 储能装置
CN103078384B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102664454B (zh) 一种基于铁锂电池的非浮充式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
CN105576776B (zh) 锂离子蓄电池电力及通信用直流电源系统
CN104849536B (zh) 一种应用于可串联锂电池组保护芯片的检测电路
CN106712174B (zh) 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及通信自动切换方法
CN106787045B (zh) 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40722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智能供电电路
CN104505905A (zh) 一种独立充电串联放电的锂电池组
CN203434637U (zh) 蓄能系统
CN203456930U (zh) 复合能源系统
CN202535104U (zh) 一种可自动切除串联电池组中失效单元的电池管理系统
CN104300605B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90856A (zh) 一种双电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205407350U (zh) 锂离子蓄电池电力及通信用直流电源系统
CN205407332U (zh) 用于故障指示器的后备电源供电装置
CN111092471A (zh) 一种储能电池组用过充过放保护电路的使用方法
CN203326662U (zh) 一种蓄电池放电欠压识别电路
CN211239354U (zh) 储能设备的主回路控制电路
CN203135566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205141783U (zh) 一种新型车载蓄电池用数字化电源
CN203632284U (zh) 站点电源管理模块
CN204651977U (zh) 一种智能管理电池的ups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