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7815U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97815U CN203997815U CN201420452096.0U CN201420452096U CN203997815U CN 203997815 U CN203997815 U CN 203997815U CN 201420452096 U CN201420452096 U CN 201420452096U CN 203997815 U CN203997815 U CN 2039978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self
- actuating device
- slide block
- re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涉及一种用于通过轨道和滚轮进行运动的运动机构的驱动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运动机构平稳运行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和减速机(5),电机(4)驱动减速机(5)转动,减速机(5)驱动一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10),所述固定件通过滑块滑轨结构能进行滑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通过轨道和滚轮进行运动的运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运动机构中,通过滚轮和轨道相配合来实现运动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即运动机构通过自身安装的滚轮在预定轨道上运动,或通过自身安装的轨道在预定滚轮上运动。当运动机构在预定轨道或预定滚轮上运动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譬如大风等,运动机构会出现摆动现象,而现有的驱动装置不能保证运动机构在轨道或滚轮上进行平稳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运动机构平稳运行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驱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驱动一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所述固定件通过滑块滑轨结构能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为驱动齿轮,所述固定件为轮支架,所述背轮设在背轮轴下端,所述背轮轴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上,所述驱动齿轮设在驱动轴的下端,所述驱动轴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上,所述轮支架通过所述的滑块滑轨结构与一支座的下半部连在一起,即轮支架的顶端设有滑轨,支座下半部的底端设有滑块,所述支座还包括上半部,上下两半部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和减速机位于上方,所述支座和轮支架位于下方,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一万向轴的上端相连,所述万向轴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为由内外管组成的花键轴,所述外管与万向轴下端的半联轴器相连,外管设有内齿,内管设有外齿,所述内外管通过内齿与外齿相啮合套装在一起,所述外管内设有一卡台,所述内管的上端固定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卡台上,所述内管的下端设有所述驱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为链轮,所述固定件自身即为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滑轨上,所述滑轨固定设在第一支座上,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设有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所述链轮,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可转动的安装有所述背轮。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滑块两端处的第一支座上都分别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座上,第三支座固定在第一支座上,所述导向柱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贴紧。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座一侧还设有第四支座,所述第四支座上设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上可转动的设有滚轮,第四支座上还设有第五支座,所述第五支座上远离滚轮一端设有气缸支座,气缸支座与一气缸的缸筒相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一销柱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销柱的另一端穿插在一销柱套内,所述销柱套固定在第五支座的靠近滚轮一端。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销柱套上靠近滚轮一端还设有一接近开关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轮用来驱动运动机构运行,背轮起到平衡运动机构的目的,当运动机构发生摆动时,固定件能够随着运动机构的摆动而产生相应的滑动,以便驱动轮仍能够正常驱动运动机构平稳运行。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为驱动齿轮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运动机构通过自身滚轮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的情形,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运动机构上方,运动机构的滚轮位于预定轨道上,使轮支架顶端的滑轨与运动机构的运行方向垂直,驱动齿轮与轨道侧面的齿条相啮合,而背轮与轨道另一侧面相贴合,当电机通过减速机、半联轴器、万向轴和驱动轴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时,运动机构就能沿着轨道运行,由于万向轴、上下两半部铰接在一起的支座以及支座下半部与轮支架间的滑块和滑轨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运动机构的各种变形运动。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驱动轴为由内外管组成的花键轴,所述外管与万向轴下端的半联轴器相连,外管设有内齿,内管设有外齿,所述内外管通过内齿与外齿相啮合套装在一起,所述外管内设有一卡台,所述内管的上端固定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卡台上,所述内管的下端设有所述驱动齿轮。这样当运动机构上下摆动时,为了适应这种摆动,内管和外管间能够发生上下相对运动,这样本实用新型就能更好地适应运动机构的变形运动。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为链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运动机构通过自身轨道在预定滚轮上运行的情形,链轮用来与运动机构自身所固定的链条相啮合,当链轮在电机、减速机的作用下转动时,运动机构通过自身所设有的轨道能够在预定的滚轮上运行,为了使运动机构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一背轮,背轮的圆周面与运动机构的相对链条的侧面相贴合。电机和减速机固定设在滑块上,背轮也通过第二支座固定设在滑块上,滑块安装在滑轨上,这样当运动机构出现摆动时,电机、减速机和背轮也都能随着运动机构进行相应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链轮仍能与运动机构上的链条啮合良好,正常驱动运动机构运行,从而能够保证运动机构平稳运行。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滑块两端处的第一支座上都分别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座上,第三支座固定在第一支座上,所述导向柱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贴紧,这样压紧装置能够防止滑块大范围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的滚轮用来支撑运动机构自身的轨道,以便运动机构运行,销柱在气缸的活塞杆的带动下可在销柱套内来回运动,当活塞杆推动销柱向滚轮方向运动时,销柱能够插在运动机构内,这样就能将运动机构固定在要求的位置上,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设在销柱套上的接近开关传感器能够感应运动机构的运行状态,并将信号输出,便于对运动机构进行调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为沿图8中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和减速机5,电机4驱动减速机5转动,减速机5驱动一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10,所述固定件通过滑块滑轨结构能进行滑动。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为驱动齿轮27,固定件为轮支架24。本实施例适用于运动机构通过自身滚轮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的情形。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及驱动过程。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电机4和减速机5以及位于下方的支座23和轮支架24,支座23包括上下两半部231、232,上下两半部231、232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支座下半部232通过滑块和滑轨与轮支架24连在一起,即支座下半部232的底端设有滑块,轮支架24的顶端设有滑轨,轮支架24上设有驱动轴28和背轮轴25,驱动轴28和背轮轴25分别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24上,减速机5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万向轴22的上端相连,万向轴22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驱动轴28的上端相连,驱动轴28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27,背轮轴25的下端设有背轮10。
优选的,驱动轴28为由内外管281、282组成的花键轴,外管282与万向轴22下端的半联轴器相连,外管282设有内齿,内管281设有外齿,内外管281、282通过内齿与外齿相啮合套装在一起,外管282内设有一卡台,内管281的上端固定有一挡板283,挡板283位于卡台上,内管281的下端设有驱动齿轮2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通常是成对使用的,因为运动机构7是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21上运行,轨道21固定设置在轨道支承座26上,运动机构7上靠近每条轨道21一侧各安装有一套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电机4和减速机5安装在运动机构7上方,运动机构7的滚轮(图中未示出)位于预定轨道21上,使轮支架24顶端的滑轨与运动机构7的运行方向垂直,驱动齿轮27与轨道支承座26侧面的齿条相啮合,而背轮10与轨道支承座26另一侧面相贴合,当电机4通过减速机5、半联轴器、万向轴22和驱动轴28而带动驱动齿轮27转动时,运动机构7就能沿着轨道21运行,由于万向轴22、上下两半部231、232铰接在一起的支座23、支座下半部232与轮支架24间的滑块和滑轨以及由内外管281、282组成的花键轴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运动机构7的各种变形运动。当运动机构7发生左右水平变形运动时,支座下半部232与轮支架24间的滑块和滑轨以及万向轴22的设置能够使本实用新型自身做出相应的左右水平摆动以便适应运动机构7。当运动机构7发生高低差变形运动和/或转角变形运动时,万向轴22、铰接在一起的支座上下半部231、232以及由内外管281、282组成的花键轴的设置能够使本实用新型自身做出相应的上下和/或转角变形以便适应运动机构7。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和减速机5,电机4驱动减速机5转动,减速机5驱动一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10,所述固定件通过滑块滑轨结构能进行滑动。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为链轮6,固定件自身即为滑块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运动机构通过自身轨道在预定滚轮上运行的情形。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及驱动过程。
如图5所示,结合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支座1,第一支座1上固定设有一滑轨2,滑轨2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滑轨2上安装有一与滑轨2相配合的滑块3,滑块3能够沿着滑轨2来回滑动。滑块3的一端固定设有电机4和减速机5,电机4和减速机5相连,减速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一链轮6,链轮6与运动机构7自身设置的链条8相啮合,滑块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支座9,第二支座9上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10,背轮10与运动机构7的相对链条的侧面贴合。
优选的,滑块3两端处的第一支座1上都分别设有两个压紧装置11,四个压紧装置11沿滑块3两两对称布置,如图7所示,压紧装置11包括一导向柱111,导向柱1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座112上,第三支座112固定在第一支座1上,导向柱111上套装有弹簧113,弹簧113的另一端与滑块3相贴紧。这样在压紧装置11的作用下,滑块3滑动的范围不至于过大,能使运动机构7更加平稳的运行。
如图8所示,并结合图9所示,第一支座1一侧还设有第四支座12,第四支座12上设有滚轮支架13,滚轮支架13上可转动的设有滚轮14,第四支座12上还设有第五支座15,第五支座15上远离滚轮14一端设有气缸支座16,气缸支座16与一气缸17的缸筒相铰接,气缸17的活塞杆与一销柱18的一端相铰接,销柱18的另一端穿插在一销柱套19内,销柱套19固定在第五支座15的靠近滚轮14一端。如图6所示,销柱套19上靠近滚轮14一端还设有一接近开关传感器20。
使用的时候,将设在运动机构7底面上的轨道21放置在滚轮14上,使链轮6与设在运动机构7侧面上的链条8相啮合,同时使背轮10与运动机构7的相对链条的侧面贴合。在链轮6的带动下,运动机构7在滚轮14上运行,背轮10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也跟着运动机构7转动,以便起到对运动机构7的支撑作用。电机4和减速机5固定设在滑块3上,背轮10也通过第二支座9固定设在滑块3上,滑块3安装在滑轨2上,这样当运动机构7出现摆动时,电机4、减速机5和背轮10也都能随着运动机构7进行相应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链轮6仍能与运动机构7上的链条8啮合良好,正常驱动运动机构7运行,从而能够保证运动机构7平稳运行。在气缸17活塞杆的推动下,销柱18能够插在运动机构7上的预先设定的销柱孔内,起到固定运动机构7的作用。设在销柱套19上的接近开关传感器20能够检测运动机构7的运行状态,以便工作人员对运动机构7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4)和减速机(5),电机(4)驱动减速机(5)转动,减速机(5)驱动一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一固定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有一背轮(10),所述固定件通过滑块滑轨结构能进行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为驱动齿轮(27),所述固定件为轮支架(24),所述背轮(10)设在背轮轴(25)下端,所述背轮轴(25)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24)上,所述驱动齿轮(27)设在驱动轴(28)的下端,所述驱动轴(28)以可绕自身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轮支架(24)上,所述轮支架(24)通过所述的滑块滑轨结构与一支座(23)的下半部(232)连在一起,即轮支架(24)的顶端设有滑轨,支座下半部(232)的底端设有滑块,所述支座(23)还包括上半部(231),上下两半部(231、232)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机(4)和减速机(5)位于上方,所述支座(23)和轮支架(24)位于下方,所述减速机(5)的输出轴通过半联轴器与一万向轴(22)的上端相连,所述万向轴(22)的下端通过半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28)的上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8)为由内外管(281、282)组成的花键轴,所述外管(282)与万向轴(22)下端的半联轴器相连,外管(282)设有内齿,内管(281)设有外齿,所述内外管(281、282)通过内齿与外齿相啮合套装在一起,所述外管(282)内设有一卡台,所述内管(281)的上端固定有一挡板(283),所述挡板(283)位于卡台上,所述内管(281)的下端设有所述驱动齿轮(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为链轮(6),所述固定件自身即为滑块(3),所述滑块(3)安装在滑轨(2)上,所述滑轨(2)固定设在第一支座(1)上,所述滑块(3)的一端固定设有所述电机(4)和所述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所述链轮(6),滑块(3)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支座(9),所述第二支座(9)上可转动的安装有所述背轮(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两端处的第一支座(1)上都分别设有压紧装置(11),所述压紧装置(11)包括一导向柱(111),导向柱(1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座(112)上,第三支座(112)固定在第一支座(1)上,所述导向柱(111)上套装有弹簧(113),所述弹簧(113)的另一端与滑块(3)相贴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1)一侧还设有第四支座(12),所述第四支座(12)上设有滚轮支架(13),滚轮支架(13)上可转动的设有滚轮(14),第四支座(12)上还设有第五支座(15),所述第五支座(15)上远离滚轮(14)一端设有气缸支座(16),气缸支座(16)与一气缸(17)的缸筒相铰接,所述气缸(17)的活塞杆与一销柱(18)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销柱(18)的另一端穿插在一销柱套(19)内,所述销柱套(19)固定在第五支座(15)的靠近滚轮(14)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套(19)上靠近滚轮(14)一端还设有一接近开关传感器(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52096.0U CN203997815U (zh) | 2014-08-12 | 2014-08-12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52096.0U CN203997815U (zh) | 2014-08-12 | 2014-08-12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97815U true CN203997815U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3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52096.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97815U (zh) | 2014-08-12 | 2014-08-12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9781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3320A (zh) * | 2014-08-12 | 2014-11-26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CN107628432A (zh) * | 2017-09-12 | 2018-01-26 | 东莞市东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机构、模具运送系统及运送方法 |
-
2014
- 2014-08-12 CN CN201420452096.0U patent/CN20399781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3320A (zh) * | 2014-08-12 | 2014-11-26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CN104163320B (zh) * | 2014-08-12 | 2016-05-18 |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CN107628432A (zh) * | 2017-09-12 | 2018-01-26 | 东莞市东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机构、模具运送系统及运送方法 |
CN107628432B (zh) * | 2017-09-12 | 2023-05-12 | 东莞市东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机构、模具运送系统及运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258162U (zh) | 自动撕膜装置 | |
CN203332958U (zh) | 一种搬运机构 | |
CN204248549U (zh) | 物料空中搬运装置 | |
CN204624516U (zh) | 一种积放式输送机积放机构 | |
CN204024164U (zh) | 一种门架式下台板前移旋转横移停车设备 | |
CN203997815U (zh)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
CN106181925B (zh) | 一种角向旋转定位机构 | |
CN203977939U (zh) | 一种立体车库的横移传动装置 | |
CN104150147B (zh) | 一种可伸缩升降辊床 | |
CN104163320A (zh) | 自适应浮动驱动装置 | |
CN202245307U (zh) | 移载装置 | |
CN202382717U (zh) | 大功率机车车轴尺寸测量机 | |
CN103818715B (zh) | 电动踢纸机 | |
CN202115716U (zh) | 一种全自动缠绕机的升降装置 | |
CN204264877U (zh) | 悬挂输送装置 | |
CN203767505U (zh) | 粗纱运输装置 | |
CN202156763U (zh) | 一种升降装置及包括该升降装置的转辙机构 | |
CN204057005U (zh) | 轨道浮动驱动装置 | |
CN204397217U (zh) | 一种切割铝板用全自动数控切割机 | |
CN104163306A (zh) | 一种应用于立式回转柜的水平保持系统的立式回转柜 | |
CN204124133U (zh) | 滚轮浮动驱动装置 | |
CN109264085B (zh) | 一种防止彩盒倾倒的恒力装置 | |
CN202638828U (zh) | 清洗机盘刷机构 | |
CN205650573U (zh) | 洗桶机中喷淋管的升降驱动装置 | |
CN105197124A (zh) | 一种可自动起落的支撑架以及具有支撑架的移动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8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