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7880U -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 Google Patents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77880U CN203977880U CN201420350562.4U CN201420350562U CN203977880U CN 203977880 U CN203977880 U CN 203977880U CN 201420350562 U CN201420350562 U CN 201420350562U CN 203977880 U CN203977880 U CN 2039778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struction
- wire rope
- transferring platform
- transport material
- vertical trans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0372 Accident at work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5 constru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6—Landings, receiving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包括纵梁(1)、横梁(2)和防滑钢板(3),纵梁(1)在平台两侧对称布置,横梁(2)均匀间隔固接在两纵梁(1)之间,防滑钢板(3)固接于横梁(2)的上方,转运平台还包括预埋在楼板内的两个卡箍(4)和两个锚固环(6),两纵梁(1)分别穿过两个卡箍(4)向楼板内侧延伸,两纵梁(1)的外侧面各安装有多个吊环(5),转运平台通过多根连接在吊环(5)处的钢丝绳(8)拉锚在锚固环(6)处。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平台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和拆除方便、承力强度高、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运输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各种建筑施工材料及施工结构件进行转运。例如高层建筑某一层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将施工楼层混凝土结构的模板、钢管等材料设备提升到正在施工的楼层上,这些材料与设备在楼内无法搬运转移,此时往往需要搭设转运平台,以便将所需材料吊运至转运平台上,再转运至施工地点。作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供材料转运暂存的工作平台,其必须满足卸料、存料、运料、用料的使用方便与安全。考虑到转运平台必须单独设置,因此其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且应自成受力体系,其载荷应直接传递给工程结构。
现有的转运平台有多种形式、结构不尽相同,但现有的转运平台存在以下缺点:
1)常见的钢管落地式转运平台存在成本高、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等缺陷;
2)常见的悬臂式转运平台则存在结构复杂、受力性能不佳、施工难度大等缺陷,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人为疏忽,则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系数较低。
如何对现有的转运平台进行改进,以提高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材料运输的效率,优化施工布局,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建筑施工用转运平台进行改进,以提高其使用性能、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和拆除方便、承力强度高、安全性好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包括纵梁、横梁和防滑钢板,所述纵梁在平台两侧对称布置,所述横梁垂直于纵梁且均匀间隔固接在两纵梁之间,所述防滑钢板固接于横梁的上方,所述转运平台还包括预埋在楼板内的两个卡箍和预埋在楼板上方顶板处的两个锚固环,两纵梁各自的一端部分别穿过两个卡箍的内环并向楼板内侧延伸一距离,且纵梁与卡箍在其相交连接处固接,两纵梁的外侧面各安装(焊接)有多个吊环,所述转运平台通过多根连接在吊环处的钢丝绳拉锚在所述锚固环处。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所述纵梁采用槽钢制作,且两纵梁的槽口相对布置。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所述横梁采用槽钢制作,横梁布置在纵梁的槽口内。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所述钢丝绳的两端设有套环,所述套环是由多个夹箍夹住反折后的钢丝绳末端而形成,反折后的钢丝绳末端以套环为界被划分为反折部和承力部。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所述夹箍至少为三个,且离套环最近的夹箍尽可能地靠近套环。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多个夹箍中离套环最远端的夹箍与其相邻的次远端的夹箍之间预留一个安全弯,且安全弯设置在钢丝绳末端的反折部上。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每个夹箍均由夹座和U形螺栓扣组成,且夹座紧靠钢丝绳末端的承力部,而U形螺栓扣紧靠钢丝绳末端的反折部;且多个夹箍的卡夹方向保持一致(即多个夹箍尽量不在钢丝绳末端交错布置,应优选保持同一方向进行卡夹)。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所述钢丝绳包括主受力钢丝绳和副钢丝绳,位于两纵梁外侧的吊环通过主受力钢丝绳拉锚在所述锚固环处;位于两纵梁内侧的吊环通过副钢丝绳拉锚在所述锚固环处;副钢丝绳的张紧力略松于主受力钢丝绳的张紧力。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所述转运平台的外侧悬空端高于内侧楼板固定端,高差范围控制在30mm~50mm。所述钢丝绳的倾斜角度优选控制在45°~60°。
上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优选的,所述两纵梁上方靠近外侧楼板的一段分别固接有两侧栏杆,两侧栏杆呈对称布置;转运平台的外侧设有外护栏,外护栏沿转运平台的中心轴呈对称布置,且外护栏的高度低于侧栏杆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平台的整体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和拆除都很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平台承力强度高,通过纵梁和横梁的合理布置、搭配及安装配合,首先保证了转运平台骨架的结构强度,再通过钢丝绳及其附属配件的巧妙设置,提高了整个转运平台的安全性和承载力;
3.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平台解决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周转材料(如钢管、扣件、模板等)的垂直运输转运问题,可在建筑物外围搭设,且可层层设置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运平台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运平台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省略了部分构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运平台的右视图。
图5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省略了部分构件)。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运平台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丝绳末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纵梁;2、横梁;3、防滑钢板;4、卡箍;5、吊环;6、锚固环;7、套环;8、钢丝绳;9、夹箍;10、安全弯;11、夹座;12、U形螺栓扣;13、主受力钢丝绳;14、副钢丝绳;15、侧栏杆;16、外护栏;17、反折部;18、承力部;19、定位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如图1~图5所示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包括纵梁1、横梁2和防滑钢板3,纵梁1在转运平台两侧对称布置,横梁2垂直于纵梁1且均匀间隔固接在两纵梁1之间,纵梁1与横梁2的连接节点均通过满焊固接形成转运平台的骨架。纵梁1采用180a槽钢制作,且两纵梁1的槽口相对布置。横梁2采用槽钢(100mm×48mm)制作,横梁2布置在纵梁1的槽口内。防滑钢板3固接于横梁2的上方,本实施例的防滑钢板3采用3mm厚的花纹钢板,防滑钢板3与骨架采用点焊牢固即可。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转运平台还包括预埋在楼板内的两个卡箍4和预埋在楼板上方顶板处的两个锚固环6(采用Φ20mm圆钢制作),两纵梁1各自的一端部分别穿过两个卡箍4的内环并向楼板内侧延伸一距离,且纵梁1与卡箍4在其相交连接处固接。纵梁1的内侧下方还连接有定位槽钢19,以防止纵梁1向楼板内滑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两纵梁1的外侧面各安装焊接有两个吊环5(共4个吊环),吊环5与纵梁1接触侧面均采用满焊,转运平台通过四根连接在吊环5处的钢丝绳8(Φ20mm)拉锚在上述的锚固环6处。四根钢丝绳8包括两根主受力钢丝绳13(Φ20mm)和两根副钢丝绳14(Φ20),位于两纵梁1外侧的两吊环5通过主受力钢丝绳13拉锚在锚固环6处;位于两纵梁1内侧的两吊环5通过副钢丝绳14拉锚在锚固环6处;副钢丝绳14的张紧力略松于主受力钢丝绳13的张紧力。
如图7所示,钢丝绳8的两端设有套环7,套环7是由五个夹箍9夹住反折后的钢丝绳末端而形成,反折后的钢丝绳末端以套环7为界被划分为反折部17和承力部18。五个夹箍9中离套环7最近的夹箍需尽可能地靠近套环7。五个夹箍9中离套环最远端的夹箍与其相邻的次远端的夹箍之间预留一个安全弯10,且安全弯10设置在钢丝绳末端的反折部17上。每个夹箍9均由夹座11和U形螺栓扣12组成,且夹座11紧靠钢丝绳末端的承力部18,而U形螺栓扣12紧靠钢丝绳末端的反折部17;五个夹箍9的卡夹方向保持一致(即五个夹箍9尽量不在钢丝绳末端交错布置,保持同一方向进行卡夹)。
本实施例的转运平台的外侧悬空端高于内侧楼板固定端,高差范围控制在100mm。
本实施例的转运平台的两纵梁1上方靠近外侧楼板的一段分别固接有两侧栏杆15(40×40方钢),两侧栏杆15呈对称布置;转运平台的外侧设有外护栏16(40×40方钢),外护栏16沿转运平台的中心轴呈对称布置,且外护栏16的高度低于侧栏杆15的高度。
本实施例的转运平台总长6m,悬挑长度4.5m,总宽度2m,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为2.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载10.0kN。
本实施例中转运平台的安装和拆卸可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1)安装前检查转运平台是否达到安装条件,即:安装前对操作人员身体、安装用机械设备、安装环境等进行检查;平台吊装时,钢丝绳及锚固环所在楼层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
(2)安装时利用塔吊的吊索扣住转运平台四个角上的吊环,慢慢吊起转运平台至安装高度,将转运平台的纵梁1(槽钢)支腿伸入混凝土结构面预留的Φ18圆钢卡箍4内;
(3)每根纵梁1置于楼板上所预埋的圆钢卡箍内,纵梁1的端部从卡箍4中穿过,伸出长度不小于200mm,并设短筋进行加焊固定,如卡箍4内仍有空隙则可用木楔进行塞紧、塞实;固定纵梁1时,使转运平台的外侧悬空端高于内侧楼板固定端100mm左右;
(4)然后安装钢丝绳8,每根钢丝绳8的上下两端连接部位各使用五个夹箍9牢固卡紧;离套环7最近的夹箍9尽可能地靠近套环7,夹箍9的间距为6~8倍钢丝绳直径,五个夹箍9的最远端夹箍与前一个夹箍间留出一个安全弯10;当钢丝绳8发生滑动时,安全弯10即被拉直,此时应进行相关检查和采取有关措施;钢丝绳的张开角度控制在45°~60°之间,且不得将钢丝绳8拉接在建筑施工的脚手架上;
(5)先将两根Φ20的主受力钢丝绳13分别锚固在两吊环5内,再将两根Φ20副钢丝绳14锚固在另外两个吊环5内(副钢丝绳14略松于主受力钢丝绳13),钢丝绳8与梁边棱角处可加衬软垫层;
(6)接好钢丝绳并调整拉紧,经检查无误后可卸下塔吊吊钩。
(7)安装的质量标准核查:转运平台上所有的焊缝不得有脱焊、漏焊,焊缝应饱满;焊缝满足钢结构施工规范要求;所有连接点必须牢固;纵梁须用连续通长槽钢,不得有焊接;锚固环、吊环、卡箍等预埋铁件的锚筋不得使用螺纹钢,与面板的焊接必须双面满焊。
(8)待平台拆除前,先将台面上清理干净,不应有任何物料;拆除时,同样先利用塔吊进行拆卸,将塔吊吊索与平台的吊环连牢,并适度绷绳,再解除钢丝绳的连接,再平稳吊至地面,在地面上对平台进行重新检查与维护;吊装时转运平台上面严禁载人,平台下方的地面上应当清空施工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转运平台的上部连接点必须设于建筑物主体结构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转运平台左右两侧须设置固定的护栏及栏杆;本实施例的转运平台的使用限载吨位约1000kg。
Claims (10)
1.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包括纵梁(1)、横梁(2)和防滑钢板(3),所述纵梁(1)在平台两侧对称布置,所述横梁(2)垂直于纵梁(1)且均匀间隔固接在两纵梁(1)之间,所述防滑钢板(3)固接于横梁(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平台还包括预埋在楼板内的两个卡箍(4)和预埋在楼板上方顶板处的两个锚固环(6),两纵梁(1)各自的一端部分别穿过两个卡箍(4)的内环并向楼板内侧延伸一距离,且纵梁(1)与卡箍(4)在其相交连接处固接,两纵梁(1)的外侧面各安装有多个吊环(5),所述转运平台通过多根连接在吊环(5)处的钢丝绳(8)拉锚在所述锚固环(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采用槽钢制作,且两纵梁(1)的槽口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采用槽钢制作,横梁(2)布置在纵梁(1)的槽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8)的两端设有套环(7),所述套环(7)是由多个夹箍(9)夹住反折后的钢丝绳(8)末端而形成,反折后的钢丝绳(8)末端以套环(7)为界被划分为反折部(17)和承力部(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箍(9)至少为三个,且离套环(7)最近的夹箍(9)尽可能地靠近套环(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夹箍(9)中离套环(7)最远端的夹箍与其相邻的次远端的夹箍之间预留一个安全弯(10),且安全弯(10)设置在钢丝绳(8)末端的反折部(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夹箍(9)均由夹座(11)和U形螺栓扣(12)组成,且夹座(11)紧靠钢丝绳末端的承力部(18),而U形螺栓扣(12)紧靠钢丝绳(8)末端的反折部(17);且多个夹箍(9)的卡夹方向保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8)包括主受力钢丝绳(13)和副钢丝绳(14),位于两纵梁(1)外侧的吊环(5)通过主受力钢丝绳(13)拉锚在所述锚固环(6)处;位于两纵梁(1)内侧的吊环(5)通过副钢丝绳(14)拉锚在所述锚固环(6)处;副钢丝绳(14)的张紧力略松于主受力钢丝绳(13)的张紧力。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平台的外侧悬空端高于内侧楼板固定端,高差范围控制在30mm~50mm;所述钢丝绳(8)的倾斜角度控制在45°~60°。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纵梁(1)上方靠近外侧楼板的一段分别固接有两侧栏杆(15),两侧栏杆(15)呈对称布置;转运平台的外侧设有外护栏(16),外护栏(16)沿转运平台的中心轴呈对称布置,且外护栏(16)的高度低于侧栏杆(15)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50562.4U CN203977880U (zh) | 2014-06-26 | 2014-06-26 |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50562.4U CN203977880U (zh) | 2014-06-26 | 2014-06-26 |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77880U true CN203977880U (zh) | 2014-12-03 |
Family
ID=5197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5056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977880U (zh) | 2014-06-26 | 2014-06-26 |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7788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3159A (zh) * | 2015-03-12 | 2015-07-08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 核电cb20模块整体拼装运输平台 |
CN105178615A (zh) * | 2015-10-16 | 2015-12-23 | 河北中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卸料平台 |
CN105401733A (zh) * | 2015-12-03 | 2016-03-16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核心筒与外围钢结构的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
2014
- 2014-06-26 CN CN201420350562.4U patent/CN2039778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3159A (zh) * | 2015-03-12 | 2015-07-08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 核电cb20模块整体拼装运输平台 |
CN105178615A (zh) * | 2015-10-16 | 2015-12-23 | 河北中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卸料平台 |
CN105401733A (zh) * | 2015-12-03 | 2016-03-16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核心筒与外围钢结构的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2736B (zh) | 高空移动吊篮施工方法 | |
CN202706503U (zh) | 用于主体建筑施工的电动升降卸料平台 | |
CN101761031B (zh) | 大节段桥面梁连续垂直提升装置 | |
CN101899905A (zh) | 吊装滑移装置以及吊装滑移设备 | |
CN201297036Y (zh) | 一种卸料平台 | |
CN103993728A (zh) | 一种装配式型钢悬挑防护棚 | |
CN103072893A (zh) | 一种核电站中的立式设备翻转用工具及翻转方法 | |
CN203977880U (zh) |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运输材料用转运平台 | |
CN201420385Y (zh) | 悬挑式建筑施工卸料平台 | |
KR20170040837A (ko) | 상탑 설치를 위해 주탑에 가설되는 헤비 리프팅장치 | |
CN203891441U (zh) | 一种装配式型钢悬挑防护棚 | |
CN105350760B (zh) | 一种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法 | |
CN106150057A (zh) | 一种分片式液压提升爬架 | |
CN214834922U (zh) | 屋面彩钢板超长距离运输装置 | |
CN103967263A (zh) | 新型液压自动爬升卸料平台 | |
CN203531352U (zh) | 储罐维修专用挂式活动作业平台 | |
CN212773371U (zh) | 一种有限空间钢结构采光顶拉索作业平台 | |
CN102518313B (zh) | 组装式滑移小车 | |
CN210103281U (zh) | 混凝土枕木联排吊装装置 | |
CN101695984B (zh) |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下纵横梁的安装方法及吊具 | |
CN204059904U (zh) | 一种应用于多平台作业的电梯井操作平台 | |
CN203201149U (zh) | 一种电动提升出料平台 | |
CN214828503U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栈道施工的防侧翻电动轨道平车吊机 | |
CN107487423B (zh) | 一种船用悬挂式脚手架及其建造方法 | |
CN113137072B (zh) | 高空轨道移动钢平台施工工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