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材辅助穿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中带钢的生产领域,具体指一种带材辅助穿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极薄带材生产过程中,为顺利将带头引入卷取机卷筒的钳口中,实现带材卷取的目的,需要一套辅助穿带装置。
传统的带材辅助穿带装置,是采用夹钳、固定导板等机械结构来引导和控制带头。当带材厚度较厚时,该方式切实可行。但当带材厚度≤0.8mm时,因带材挠性较大,继续采用原有的带材辅助穿带设备,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固定式导板与卷取机卷筒钳口之间的距离通常较大,而极薄带材又因具有较大挠性,从而导致带材无法精准的被引入卷取机卷筒的钳口中,尤其是当卷筒钳口开口度较小时,极易造成穿带失败;二是夹送辊夹紧送带过程中,夹送辊两侧的液压缸常常不能同步压下,造成带钢受力不均,引起带钢跑偏和轻微褶皱,影响带材卷取质量。
为此,设计一种既能精准的将极薄带材引入卷筒钳口,完成穿带功能,又能减少带材褶皱,保证带材产品质量的极薄带材辅助穿带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带钢在夹送过程中受力不均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材辅助穿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材辅助穿带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下夹送辊和上夹送辊的机架,所述下夹送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左右侧壁上,所述上夹送辊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上夹送辊辊轴通过万向联轴器与外部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机架所在的安装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钢引导机构,所述带钢引导机构包括带有导板滑槽的导板台和升降油缸,所述导板台一端铰接在机架外壁,所述导板滑槽内嵌置有可沿导板滑槽移动的活动导板,所述活动导板底面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所述升降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机架所在的安装面上,所述活动导板向外延伸段的端部设置有导带舌头。
进一步地,为提高带材,尤其是极薄带材的产品质量,减少夹送辊压下、夹紧过程中,因压紧力分配不均,引起的带钢表面轻微褶皱、翘头、边裂等缺陷,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作用油缸和齿轮副,所述双作用油缸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机架顶部左右侧壁上,所述机架左右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滑槽,所述双作用油缸的活塞杆端分别伸入竖直滑槽内,所述滑槽内分别安装有轴承座,所述上夹送辊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左右侧轴承座上,所述双作用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导向块与轴承座连接,所述竖直滑槽内设置有供导向块滑动的滑道,所述齿轮副由安装在轴承座上的齿轮和安装在机架内壁的齿条构成。
优选地,为减少对带钢表面的划伤、刮伤,所述导板台为表面衬聚四氟乙烯的导板台;所述活动导板为表面衬聚四氟乙烯的活动导板。
为减少夹送辊对极薄带材表面的划伤、刮伤,所述上夹送辊采用衬聚氨脂辊,所述下夹送辊采用钢制镀铬辊。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为开式机架,方便了夹送辊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地,为了使运行更平稳,所述齿轮副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上夹送辊两侧。
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双层可伸缩的活动导板台,可克服极薄带钢的较大挠性,准确的将带钢送入卷取机的钳口中,完成穿带功能,定位准确,运行精度高。二是设置有由齿轮齿条组成的夹送辊同步机构,保证了夹送辊的同步压下,使得带钢宽度方向上受力均匀,减少了极薄带钢边裂和褶皱的频次,提升了带钢卷取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带钢穿带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其中:滑槽1.1),下夹送辊2,上夹送辊3,升降机构4(其中:双作用油缸4.1,齿轮副4.2,轴承座4.3,导向块4.4,齿轮4.21,齿条4.22),万向联轴器5,驱动电机6,安装架7,带钢引导机构8(其中:导板台8.1,导板滑槽8.11,升降油缸8.2,活动导板8.3,导带舌头8.31),安装面9,卷取机10,带钢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带材辅助穿带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下夹送辊2和上夹送辊3的开式机架1和带钢引导机构8,下夹送辊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左右侧壁上,上夹送辊3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上夹送辊3辊轴通过万向联轴器5与外部驱动电机6连接,驱动电机6通过安装架7固定在机架1所在的安装面9上,上夹送辊3与下转向辊2的最大开口度可达60mm,升降机构4包括双作用油缸4.1和齿轮副4.2,所述双作用油缸4.1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机架1顶部左右侧壁上,机架1左右侧壁上设置有竖直滑槽1.1,双作用油缸4.1的活塞杆端分别伸入竖直滑槽内1.1,竖直滑槽1.1内分别安装有轴承座4.3,上夹送辊2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左右侧轴承座4.3上,双作用油缸4.1的活塞杆端头通过导向块4.4与轴承座4.3连接,竖直滑槽1.1内设置有供导向块4.4滑动的滑道,齿轮副4.2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上夹送辊3两侧,由安装在轴承座4.3上的齿轮4.21和安装在机架1内壁的齿条4.22构成;带钢引导机构8包括带有导板滑槽8.11的导板台8.1和升降油缸8.2,导板台8.1一端铰接在机架1外壁,导板滑槽8.11内嵌置有可沿导板滑槽8.11移动的活动导板8.3,活动导板8.3底面与升降油缸8.2的活塞杆端铰接,升降油缸8.2的缸体铰接在机架1所在的安装面9上,活动导板8.3向外延伸段的端部设置有导带舌头8.31。
其中,导板台8.1及活动导板台8.3表面衬聚四氟乙烯,减少对带钢表面的划伤、刮伤。上夹送辊3采用衬聚氨脂辊,下夹送辊2采用钢制镀铬辊,也是为减少夹送辊对极薄带材表面的划伤、刮伤。上夹送辊3和下夹送辊2设置为偏心结构,即上夹送辊3压下方向偏离下夹送辊2的中心,夹送辊对带钢夹紧、转向前送至带钢引导机构8上。
工作时,首先,带钢11带头进入具有偏心距为40mm左右的上夹送辊3与下转向辊2之间,上夹送辊3在齿轮副42同步机构的作用下,同步压下,并夹紧带头,在上夹送辊3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将带钢11前送,下转向辊2起转向作用。此时,导板台8.1升起,活动导板8.3在升降油缸8.2的作用下伸出,导带舌头8.31插入卷取机10钳口中。带头落入固定导板台8.1上,并在导板台8.1和活动导板8.3的引导下,进入卷取机10卷筒钳口中,完成穿带功能。穿带完毕后,上夹送辊3抬起,活动导板8.3回缩,导板台8.1升降油缸8.2下降。带钢11在卷取机的作用下,完成后续的卷取功能,下转向辊2起转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