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67781U -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67781U
CN203867781U CN201420240473.4U CN201420240473U CN203867781U CN 203867781 U CN203867781 U CN 203867781U CN 201420240473 U CN201420240473 U CN 201420240473U CN 203867781 U CN203867781 U CN 203867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wind
dish
auxiliary
rotating turr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04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传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XIAN RNEREN YOU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XIAN RNEREN YO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XIAN RNEREN YOU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XIAN RNEREN YOU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404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67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67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677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包括转动系统、风力发电机和塔架,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塔架上;所述转动系统包括多个用于收集风能的叶片单元,和传动轴,以及用于安装叶片单元的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和调位装置,所述传动轴同心的与风力发电机的轴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平行的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同心,所述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上包含有多个用于安装叶片单元的组合架;所述调位装置的风机在叶片从阻力方向转向迎风方向的时候帮助本单元的叶片提前从避风减力状态转向迎风受力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滑轮和辅助轨道的配合更是为大功率垂直轴风力发动机提供了可靠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尤其是一种叶片可随风向自动调节角度,并配有调位风机帮助所在叶片转向最佳迎风面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技术背景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化石能源越来越少并带来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开发收集更多的清洁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现有风能市场的技术大部分采用的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即便是不讨论噪音问题,由于叶片有效受风行程短,不论其叶片的转动半径有多大,都避免不了风一闪而过的缺陷,加上叶片转动过程中的重力消耗,进而决定了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收集风能的效率不能大幅提高的上升设计空间。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优势本领域人员都知道——噪音低、转动速度较慢,有效受风行程和转动半径成正比(转动半径越大,受风行程越长),收集风能的效率有很大的上升设计空间。
但现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由于设计缺陷,在理论上的对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优势情况下反而在市场份额上输给了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眼睁睁的看着效率低下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造成大量风能的浪费。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设计缺陷中的一种主要缺陷是叶片采用固定式,其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不能避免重力损耗一样,不论怎样设计,固定式叶片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都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减少阻力面积。
综上所述,现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理论优势下失掉市场,不能高效收集风能为人类服务的主要原因是叶片安装方式的设计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提高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效率提供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该叶片上设置有转动轴并可在弧形轨道规定的路线上绕转动轴转动,以在叶片转向阻力方向的时候能够通过所受风力的作用自动调节角度,来减少叶片所受的阻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收集风能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提高垂直轴风力原动机的效率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包括转动系统、风力发电机和塔架,所述风力发电机安装在塔架上。
所述转动系统包括多个用于收集风能的叶片单元,和传动轴,以及用于安装叶片单元的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所述传动轴同心的与风力发电机的轴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平行的安装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同心,所述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上包含有多个用于安装叶片单元的组合架。
所述叶片单元包括叶片,和安装在叶片的第一转动端上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端上的第二转动轴,以及滑动轴和圆弧形的弧形轨道;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设置在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的组合架上的轴孔内并能够在各自的轴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同心;所述叶片包括迎风端和避风端,所述滑动轴安装在叶片的迎风端;所述滑动轴设置在弧形轨道内并能够在其轨道内滑动,所述弧形轨道与第一转动轴同心;所述弧形轨道安装在第一转动架盘或第二转动架盘之间的副架或两者的组合架上;所述副架与传动轴或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单元的叶片的第一转动端和第二转动端允许设置在叶片的两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单元还包括调位装置,所述调位装置包括风机、风机轴、飞轮、拉索和卷筒,以及齿轮、卷筒轴,所述风机和飞轮安装在风机轴上,所述飞轮的工作负载方向与风机迎风转动的方向相同,并在风机背风转动的时候处于空转,所述风机迎风转动的方向和背风转动的方向相反;所述风机轴上的一对轴承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副架上,所述副架与传动轴或第一转动架盘和第二转动架盘连接;所述卷筒和齿轮同心的安装在卷筒轴上,所述卷筒轴上的一对轴承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副架上,所述齿轮与飞轮的齿圈啮合;所述拉索的一端与卷筒连接并随卷筒一同转动,以被卷筒收起或放松;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与叶片的迎风端连接并在拉索被收起的时候能够拉动迎风端绕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拉索的活动通过固定在副架上的辅助部件规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位装置的风机设置在所在叶片单元的叶片前面的过风间隔段。
进一步的,与拉索搭配的辅助部件包括导管,所述拉索穿在导管内并能够在导管内滑动,所述导管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副架和第一转动架盘或第二转动架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迎风端到轴心线之间的阻力单位点比避风端到轴心线之间的阻力单位点少。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系统还包括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包括圆形的辅助轨道、多个辅助滑轮和多个辅助塔柱,所述辅助轨道安装在第二转动架盘上并与传动轴同心;所述辅助滑轮安装在辅助塔柱上;所述辅助轨道设置辅助滑轮的滑槽上,所述辅助滑轮在辅助轨道转动的过程中随辅助轨道转动并对其进行辅助支撑,以防止传动轴因风力过大变形或折断。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系统的不少于6个叶片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滑轮和辅助塔柱之间设置有具有伸缩弹性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在转动系统因风力过大或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晃动时对转动系统进行弹性缓冲,以防止辅助轨道和辅助滑轮之间刚性支撑对转动系统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导杆和导轨,所述导杆包括连接端、杆身和安全位,所述连接端与辅助滑轮的支架连接;所述导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导杆的杆身设置在第一轨道内,其安全位设置在第二轨道内,所述安全位的截面面积比第一轨道的空腔截面面积大,以防止其从第一轨道中滑脱;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二轨道的底部和导杆的安全位之间,所述弹簧的内径比安全位的截面面积小以使安全位能够对其进行压缩。所述缓冲装置用于防止辅助滑轮对因风力过大的时候辅助轨道在转动过程中的的晃动进行硬碰硬的刚性支撑,造成转动系统被非正常损伤。
进一步的,辅助塔柱为独立的塔柱,以在扩大对第二转动架盘的支撑半径的情况下不会影响风从其和塔架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塔柱的数量不少于6个,以确保其对转动系统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叶片可顺风调节角度:相对于现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不能调节角度的固定式叶片,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单元的叶片上的转动端设置有转动轴,迎风端设置有滑动轴,并未滑动轴配有弧形轨道;在弧形轨道规定的轨道内,滑动轴在阻力方向随风力带动迎风端绕转动轴转动并自动调整角度来减少阻力,这种自动避风的优点设计从根本上确定了垂直轴风力原动机的叶片设计标准。
2)调位装置主动转换的优点:垂直轴风力原动机的效率由迎风受力之和减去背风阻力之和的计算方式行内人员都明白,可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就是叶片在从背风阻力状态转向迎风手状态之间的这段行程消耗的能量。本实用新型的调位装置利用飞轮单向转动的特征来主动将叶片提前转入迎风受力状态,所述调位装置的风机在叶片从阻力方向转向迎风方向的时候将在所受风力的作用下转动,并通过飞轮带动卷筒来带动拉索拉动叶片的迎风端转向迎风方向,使迎风面提前面对风的方向,在风机消耗较小的风能的同时为该叶片迎风收集更多的风能提供了主动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调位装置为大转动半径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提高效率提供了参考。
3)可任意选择的支撑基础:相当于连体轨道支撑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单元通过多个辅助塔柱上的辅助滑轮以点式支撑的方式协助转动系统上的辅助轨道平衡和预防意外,在缓冲装置的弹性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不会消耗太多的能耗。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单元虽然缓冲装置有更好的设计,但其点式支撑方式为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通过了可行的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效率高,自动化配置安全可靠,支撑基础范围宽,在保证环境的环境下可高效的收集风能。
说明书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中相应的标识指示相应的位置,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简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位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单元的结构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第一转动端设置在叶片的两端之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所有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包括转动系统6、风力发电机2和塔架1,所述风力发电机2安装在塔架1上。
所述转动系统6包括多个用于收集风能的叶片单元610,和传动轴640,以及用于安装叶片单元610的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所述传动轴640同心的与风力发电机2的轴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平行的安装在传动轴640上并与传动轴640同心,所述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上包含有多个用于安装叶片单元610的组合架632。
所述叶片单元610包括叶片611,和安装在叶片611的第一转动端6111和第二转动端6112上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4,以及滑动轴613和圆弧形的弧形轨道609;所述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4设置在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的组合架632上的轴孔内并能够在各自的轴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2同心;所述叶片611包括迎风端6113和避风端6114,所述滑动轴613安装在叶片611的迎风端6113;所述滑动轴613设置在弧形轨道609内并能够在其轨道内滑动,所述弧形轨道609与第一转动轴612同心;所述弧形轨道609安装在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之间的副架624或两者的组合架632上;所述副架624与传动轴640或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连接。所述迎风端6113指的是将叶片611的迎风面6116转向迎风方向602受力一侧的最末端的部位,所述避风端6114指的是叶片611面对阻力方向601时将叶片611的背风面6115转向避风状态减少阻力一侧最末端的部位。当风吹向转动系统6的时候,所述叶片611的迎风面6616受力时面对的方向为迎风方向602,其背风面6115受力时面对的方向为阻力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替换,参见附图5,所述叶片单元610的叶片611的第一转动端6111和第二转动端6112允许设置在叶片的两端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叶片单元610还包括调位装置620,所述调位装置620包括风机621、风机轴629、飞轮7、拉索623和卷筒,以及齿轮628、卷筒轴627,所述风机621和飞轮7安装在风机轴629上,所述飞轮7的工作负载方向与风机621迎风转动的方向相同,并在风机621背风转动的时候处于空转,所述风机621迎风转动的方向和背风转动的方向相反;所述风机轴629上的一对轴承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副架624上,所述副架624与传动轴640或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连接;所述卷筒和齿轮628同心的安装在卷筒轴627上并随卷筒轴627转动,所述卷筒轴627上的一对轴承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副架624上,所述齿轮628与飞轮7的齿圈701啮合;所述拉索623的一端与卷筒连接并随卷筒一同转动,以被卷筒收起或放松;所述拉索623的另一端与叶片611的迎风端6113连接并在拉索623被收起的时候能够拉动迎风端6113绕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4转动,所述拉索623的活动通过固定在副架624上的辅助部件规定,以使叶片611在从风的阻力方向601转向迎风方向602的时候尽快的从避风状态转向迎风状态,来提高转动系统6的效率。所述风机621迎风转动指的是风机621在叶片611从阻力方向601转向迎风方向602之间的弧形路径行程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位装置620的风机621设置在所在叶片单元610的叶片611前面的过风间隔段,以使风机621能够先于本叶片单元610的叶片611迎风受力。所述过风间隔段指的是转动系统6的相邻两个叶片611之间的过风空间;前面的过风间隔段指的是转动系统6迎风受力转动的方向上,所在叶片单元610的叶片611前面的过风间隔段,其先于本叶片单元610的叶片611从阻力方向601转向迎风方向60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与拉索搭配的辅助部件包括导管625,所述拉索623穿在导管625内并能够在导管625内滑动,所述导管625通过固定架622固定在副架624和第一转动架盘630或第二转动架盘631上。所述导管625和拉索623的配合的原理和摩托车的油门线的原理一样。所述拉索623还可以通过在沿途设置滑轮626来引导和规定拉索623的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叶片611的任一截面的迎风端6113到轴心线之间的阻力单位点比避风端6114到轴心线之间的阻力单位点少,以防止两边的阻力单位点相同的情况下在阻力方向601被风吹的时候因两边的力相同而不能转动来避风,来在叶片单元610转向阻力风向的时候叶片611的避风端6114能够更轻松的被风力推动并绕转动轴612转向顺风风向,以更有效的减少阻力。所述轴心线指的是轴心相同的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2的轴心的连线,该连线和叶片611的截面垂直。所述阻力单位点指的是风向垂直于叶片611的同一截面的避风端6114和避风端6114之间的连接直线的情况下,在叶片611的背风面6115的截面能够阻挡经过的风的点,所述叶片611同一截面的避风端6114和迎风端6113之间的连接直线与轴心线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动系统6还包括辅助单元5,所述辅助单元5包括圆形的辅助轨道501、多个辅助滑轮502和多个辅助塔柱3,所述辅助轨道501安装在第二转动架盘631上并与传动轴640同心;所述辅助滑轮502安装在辅助塔柱3上;所述辅助轨道501设置辅助滑轮502的滑槽上,所述辅助滑轮502在辅助轨道501转动的过程中随辅助轨道501转动并对其进行辅助支撑,以防止传动轴640因风力过大变形或折断。所述辅助单元5的辅助滑轮502以点式滚动支撑的方式通过辅助轨道501对转动系统6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其损耗的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设置辅助单元5对于大功率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研发提供了基础保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动系统6至少包含6个叶片单元6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辅助滑轮502和辅助塔柱3之间设置有具有伸缩弹性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在转动系统6因风力过大或地震等因素引起的晃动时对转动系统6进行弹性缓冲,以防止辅助轨道501和辅助滑轮502之间刚性支撑对转动系统6造成损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要求的一种方案,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弹簧508、导杆和导轨,所述导杆包括连接端503、杆身504和安全位505,所述连接端503与辅助滑轮502的支架连接;所述导轨包括第一轨道506和第二轨道507,所述导杆的杆身504设置在第一轨道506内,其安全位505设置在第二轨道507内,所述安全位505的截面面积比第一轨道506的空腔截面面积大,以防止其从第一轨道506中滑脱;所述弹簧508设置在第二轨道507的底部和导杆的安全位505之间,所述弹簧508的内径比安全位505的截面面积小以使安全位505能够对其进行压缩。所述缓冲装置用于防止辅助滑轮502对因风力过大的时候辅助轨道501在转动过程中的的晃动进行硬碰硬的刚性支撑,造成转动系统6被非正常损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辅助塔柱3为独立的塔柱,以在扩大对转动系统6的支撑半径的情况下不会影响风从其和塔架1通过,进而在收集风能的同时不造成环境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辅助塔柱3通过连接架4与塔架1连接,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的整体结构强度,为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提供可靠基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辅助塔柱3的数量不少于6个,以确保其对转动系统6的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动系统6的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之间允许设置第三转动架盘,或第四、第五转动架盘,以在传动轴640的两端的稳定性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加长叶片单元610的叶片611的迎风长度,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的效率。
当风吹向转动系统6的时候,面对迎风方向602的叶片611的迎风面6116将受风力作用将转动系统6向后推并带动传动轴640转动,所述传动轴640将带动风力发电机2的轴转动,当该叶片611的迎风面6116转到不能接受风力并转向阻力方向601的时候,所述叶片611的背风面6115将逐步受到风力的作用并阻止传动轴640转动,该叶片611的背风面6115的避风端6114一侧因受到风力作用的点较多而将避风端6114向后推,进而推动滑动轴613绕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4转向弧形轨道609的阻力端608,以达到最佳避风状态,来使所在叶片611的背风面6115尽量少的受到风的阻力作用,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的效率。
当该叶片611的背风面6115因滑动轴613受弧形轨道609的阻力端608的限制不能随风调整避风角度的时候,该叶片611将从阻力方向601转向迎风方向602,在这一过程中,安装在转动系统6的副架624上的风机621由于安装在该叶片611的前面,因而比该叶片611提前受到风力的作用而转动并带动飞轮7转动,所述飞轮7将带动与其齿圈701啮合的齿轮627,所述齿轮627将带动与其连接的卷筒转动并带动拉索623,所述拉索623将拉动与其连接的该叶片611的迎风端6113,安装在迎风端6113的滑动轴613将随迎风端6113绕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4转向弧形轨道609的受力端607,并将该叶片611提前转向迎风受力状态,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的效率。
在滑动轴613滑到弧形轨道609的受力端607后由于受到受力端607的限制,所述风机621在该叶片611从阻力方向601转向迎风方向602的过程中虽然会继续受到风力的作用,但却不能继续转动,进而防止滑动轴613在弧形轨道609内乱动的可能;当该叶片611转到另一面不能迎风受力并从迎风方向602转向阻力方向601的过程中,所述风机621处于背风受力状态并随受风力作用而转动,而由于背风受力的风机621的转动方向与迎风受力时转动的方向相反,所述风机621虽然继续通过风机轴621带动飞轮7转动,但反向转动的飞轮7由于处于空转状态因而不会带动与其齿圈701啮合的齿轮627转动,进而确保该叶片611在阻力方向601不会受到风机621转动的影响。
在转动系统6随风转动的过程中,与转动系统6连接的辅助轨道501将在辅助滑轮502的协助下平稳的转动,由于辅助滑轮502的基础是相对独立的辅助塔架3,因而辅助滑轮502是通过辅助轨道501对转动系统6进行的是点式滚动支撑,在确保转动系统6平稳转动的同时不会损耗太多的能量。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单元对转动系统6的多点式支撑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提供了理想的设计基础。

Claims (10)

1.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包括转动系统(6)、风力发电机(2)和塔架(1),所述风力发电机(2)安装在塔架(1)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系统(6)包括多个用于收集风能的叶片单元(610),和传动轴(640),以及用于安装叶片单元(610)的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所述传动轴(640)同心的与风力发电机(2)的轴连接并可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平行的安装在传动轴(640)上并与传动轴(640)同心,所述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上包含有多个用于安装叶片单元(610)的组合架(632);
所述叶片单元(610)包括叶片(611),和安装在叶片(611)的第一转动端(6111)和第二转动端(6112)上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4),以及滑动轴(613)和圆弧形的弧形轨道(609);所述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4)设置在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的组合架(632)上的轴孔内并能够在各自的轴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612)和第二转动轴(612)同心;所述叶片(611)包括迎风端(6113)和避风端(6114),所述滑动轴(613)安装在叶片(611)的迎风端(6113);所述滑动轴(613)设置在弧形轨道(609)内并能够在其轨道内滑动,所述弧形轨道(609)与第一转动轴(612)同心;所述弧形轨道(609)安装在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之间的副架(624)或两者的组合架(632)上;所述副架(624)与传动轴(640)或第一转动架盘(630)和第二转动架盘(6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单元(610)还包括调位装置(620),所述调位装置(620)包括风机(621)、风机轴(629)、飞轮(7)、拉索(623)和卷筒,以及齿轮(628)、卷筒轴(627),所述风机(621)和飞轮(7)安装在风机轴(629)上,所述飞轮(7)的工作负载方向与风机(621)迎风转动的方向相同,并在风机(621)背风转动的时候处于空转,所述风机(621)迎风转动的方向和背风转动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装置(620)的风机(621)设置在所在叶片单元(610)的叶片(611)前面的过风间隔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系统(6)的叶片(611)的任一截面的迎风端(6113)到轴心线之间的阻力单位点比避风端(6114)到轴心线之间的阻力单位点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系统(6)还包括辅助单元(5),所述辅助单元(5)包括圆形的辅助轨道(501)、多个辅助滑轮(502)和多个辅助塔柱(3),所述辅助轨道(501)安装在第二转动架盘(631)上并与传动轴(640)同心;所述辅助轨道(501)设置辅助滑轮(502)的滑槽上,所述辅助滑轮(502)安装在辅助塔柱(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系统(6)至少包含6个叶片单元(6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滑轮(502)和辅助塔柱(3)之间设置有具有阻尼弹性的缓冲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塔柱(3)为独立的塔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塔柱(3)的数量不少于6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塔柱(3)通过连接架(4)与塔架(1)连接。
CN201420240473.4U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67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0473.4U CN203867781U (zh)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0473.4U CN203867781U (zh)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67781U true CN203867781U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4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404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67781U (zh)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677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6372A (zh) * 2016-12-12 2017-03-29 山东赛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风力测量系统
CN105888969B (zh) * 2016-06-02 2018-05-01 胡立 一种绳圈调节叶片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13374627A (zh) * 2020-02-25 2021-09-10 周维平 基于空气压力动力原理的新型风力发电机构造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8969B (zh) * 2016-06-02 2018-05-01 胡立 一种绳圈调节叶片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106546372A (zh) * 2016-12-12 2017-03-29 山东赛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风力测量系统
CN113374627A (zh) * 2020-02-25 2021-09-10 周维平 基于空气压力动力原理的新型风力发电机构造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9001B (zh) 一种线缆除冰机器人
CN202275327U (zh) 太阳能自动跟踪传动装置
CN105471377A (zh) 平单轴追日跟踪支架装置
CN101737270A (zh) 特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
CN102782314A (zh) 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1270726A (zh) 多风轮机械聚能风力发电机组
EP2463513B1 (en) Wind generating device
CN203867781U (zh)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CN202117841U (zh) 用于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动力驱动装置
CN104074681A (zh) 一种叶片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垂直轴风力原动机
CN102278282A (zh) 一种改进的流体能量提升和转换装置
CN201786573U (zh) 垂直轴叶轮自动变面积风力发电机组
CN201869124U (zh) 单轴跟踪单驱动双阵列装置
CN202073704U (zh) 收放式水平风叶风能发电机
CN201714564U (zh) 变角度风叶控制装置
CN204140032U (zh) 一种双井作业的智能抽油机
CN203362396U (zh) 双传动单风叶风能发电机
CN203362402U (zh) 双柱式单风叶风能发电机
CN202187860U (zh) 风力发电装置
CN202187859U (zh) 与建筑一体化双组风轮驱动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1351580Y (zh) 四塔架双风叶门式风轮风力发电装置
CN101560948B (zh) 立式风能发电集风导向系统
CN110043425B (zh) 一种海上浮式多风轮风力机主动偏航系统
CN103321846B (zh) 单风叶连杆式风能发电机
JP5926690B2 (ja) 風車等の並進翼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