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1630U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31630U CN203831630U CN201420214526.5U CN201420214526U CN203831630U CN 203831630 U CN203831630 U CN 203831630U CN 201420214526 U CN201420214526 U CN 201420214526U CN 203831630 U CN203831630 U CN 2038316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closing
- servo
- plate pattern
- cope match
- mol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包括支撑座、位于支撑座上方的上模板和位于支撑座以及上模板之间的活动模板,活动模板的下端连接有模具,支撑座连接有拉杆,拉杆向上延伸、穿过活动模板与上模板连接,上模板和活动模板之间连接有螺旋机构和连杆机构,螺旋机构包括用螺旋副联接的螺杆和滑块,螺杆竖直转接于上模板且与伺服驱动的原动机传动连接,连杆机构包括上杆、下杆和肘杆,上杆的一端铰接于上模板,所述上杆的另一端与下杆的一端、肘杆的一端铰接于一处,肘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块,下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模板。当合模装置处于合模位置时,由于滑块与螺杆用螺旋副联接使得即使原动机停止工作模具间的合模力仍然存在,减少了能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合模装置的动力来自气缸或者油缸,气缸和油缸内的动能都通过电机带动其它部件做功将电能转化而得,合模装置必须做合模动作和开模动作,这两个动作在执行时间隔一段时间,气缸或者油缸都通过介质传递动力,为保证气缸或者油缸能随时提供动力,电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由此动力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介质,这导致此结构的合模装置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当合模装置处于合模位置时即使关闭动力装置也能提供足够的合模力,电能消耗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包括支撑座、位于支撑座上方的上模板以及位于支撑座和上模板之间的活动模板,所述活动模板的下端连接有模具,所述支撑座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向上延伸、穿过活动模板与上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和活动模板之间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和伺服驱动的原动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旋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螺旋机构包括用螺旋副联接的螺杆和滑块,所述螺杆竖直转接于上模板且与原动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杆、下杆和肘杆,所述上杆的一端铰接于上模板,所述上杆的另一端与下杆的一端、肘杆的一端铰接于一处,所述肘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块,所述下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模板。原动机工作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使得滑块沿着螺杆上下移动,滑块上下移动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活动模板相对支撑座上下移动,活动模板下端的模具相对支撑座的上端面上下移动,实现合模开模,当合模装置处于合模位置时,使原动机停止工作,滑块与螺杆用螺旋副联接使得滑块保持在原动机停止工作前的状态,进而使得连杆机构的状态保持不变,因而模具间的合模状态保持不变,即原动机停止工作时模具间的合模力仍然存在,进而减少了能耗,又利用伺服驱动的原动机使活动模板下端的模具有说停就停、说走就走的特性以及使得活动模板下端的模具的位置得以精确控制。
改进的,所述上模板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向下延伸穿过滑块。通过导向杆对滑块进行导向,保证滑块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避免滑块歪斜。
改进的,所述导向杆设有两根,两根导向杆分别布置于滑块的左右两端。两导向杆左右对称布置,进一步保证滑块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改进的,所述螺杆通过带传动机构与原动机传动连接,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轮和同步带,两传动轮分别与螺杆、原动机连接,所述同步带绕接于两传动轮。原动机工作带动连接于原动机上的传动轮转动,连接于原动机上的传动轮转动通过同步带带动连接于螺杆上的传动轮转动,连接于螺杆上的传动轮转动带动螺杆转动。
改进的,所述拉杆设有两根,两根拉杆分别布置于支撑座的左右两端。两拉杆左右对称布置保证活动模板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改进的,所述原动机为伺服电机。操作方便。
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实用新型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原动机工作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使得滑块沿着螺杆上下移动,滑块上下移动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活动模板相对支撑座上下移动,活动模板下端的模具相对支撑座的上端面上下移动,实现合模开模,当合模装置处于合模位置时,使原动机停止工作,滑块与螺杆用螺旋副联接使得滑块保持在原动机停止工作前的状态,进而使得连杆机构的状态保持不变,因而模具间的合模状态保持不变,即原动机停止工作时模具间的合模力仍然存在,进而减少了能耗,又利用伺服驱动的原动机使活动模板下端的模具有说停就停、说走就走的特性以及使得活动模板下端的模具的位置得以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模装置处于合模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模装置处于开模位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合模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包括支撑座1、位于支撑座上方的上模板2以及位于支撑座和上模板之间的活动模板3,所述活动模板的下端连接有模具4,所述支撑座连接有拉杆5,所述拉杆向上延伸、穿过活动模板与上模板连接,所述拉杆设有两根,两根拉杆分别布置于支撑座的左右两端,所述上模板和活动模板之间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和伺服驱动的原动机6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带传动机构、螺旋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轮9和同步带,所述螺旋机构包括用螺旋副联接的螺杆62和滑块6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杆71、下杆72和肘杆73,两传动轮分别与原动机、螺杆连接,所述同步带绕接于两传动轮,所述螺杆竖直转接于上模板,所述上杆的一端铰接于上模板、所述上杆的另一端与下杆的一端、肘杆的一端铰接于一处,所述肘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块,所述下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模板,原动机工作带动原动机上的传动轮转动,原动机上的传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螺杆上的传动轮转动,螺杆上的传动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使得滑块沿着螺杆上下移动,滑块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活动模板相对支撑座上下移动,活动模板下端的模具相对支撑座的上端面上下移动,实现合模开模,所述上模板连接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向下延伸穿过滑块,所述导向杆设有两根,两根导向杆分别布置于滑块的左右两端,保证滑块上下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不歪斜。
上述的带传动机构也可以替换为链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
所述原动机为伺服电机或伺服气缸或伺服液压缸,本实施例中,所述原动机为伺服电机。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位于支撑座上方的上模板(2)以及位于支撑座和上模板之间的活动模板(3),所述活动模板的下端连接有模具(4),所述支撑座连接有拉杆(5),所述拉杆向上延伸、穿过活动模板与上模板连接,所述上模板和活动模板之间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和伺服驱动的原动机(6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旋机构和连杆机构,所述螺旋机构包括用螺旋副联接的螺杆(62)和滑块(63),所述螺杆竖直转接于上模板且与原动机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杆(71)、下杆(72)和肘杆(73),所述上杆的一端铰接于上模板,所述上杆的另一端与下杆的一端、肘杆的一端铰接于一处,所述肘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滑块,所述下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活动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连接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向下延伸穿过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设有两根,两根导向杆分别布置于滑块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通过带传动机构与原动机传动连接,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两传动轮(9)和同步带,两传动轮分别与螺杆、原动机连接,所述同步带绕接于两传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设有两根,两根拉杆分别布置于支撑座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机为伺服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14526.5U CN203831630U (zh) | 2014-04-29 | 2014-04-29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14526.5U CN203831630U (zh) | 2014-04-29 | 2014-04-29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31630U true CN203831630U (zh) | 2014-09-17 |
Family
ID=5150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14526.5U Active CN203831630U (zh) | 2014-04-29 | 2014-04-29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316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0126A (zh) * | 2014-04-29 | 2014-07-30 |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
2014
- 2014-04-29 CN CN201420214526.5U patent/CN20383163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0126A (zh) * | 2014-04-29 | 2014-07-30 |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52613U (zh) | 拉伸模具 | |
CN203831630U (zh)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
CN206296877U (zh) | 一种注塑机用模具放置架 | |
CN203831632U (zh) | 一种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
CN107599132B (zh) | 一种侧模装置以及侧模开合方法 | |
CN204052610U (zh) | 一种拉伸模具 | |
CN203831631U (zh) | 伺服驱动水平合模装置 | |
CN103950126A (zh) | 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
CN202016192U (zh) | 塑料拉吹机双向同步开合锁模导向机构 | |
CN206528020U (zh) | 一种杠杆式脱模机构 | |
CN203854144U (zh) | 一种用于预分支电缆连接体的夹持机 | |
CN201856362U (zh) | 电动调抱闸螺母式合模机构 | |
CN102615812B (zh) | 下置式塑料中空成型机摆杆联动升降机构 | |
CN203817361U (zh) | 一种金属模自动化铸球生产线装置 | |
CN103934930A (zh) | 一种伺服驱动竖直合模装置 | |
CN203254618U (zh) | 一种气缸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112077265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1950196U (zh) | 活塞铸造自动抽芯装置 | |
CN103934929A (zh) | 伺服驱动水平合模装置 | |
CN101108524B (zh) | 塑料制品连续生产方法及设备 | |
CN103711079B (zh) | 步履滚推液压机 | |
CN103921344B (zh) | 一种空翻脱模机的开合模装置 | |
CN204194725U (zh) | 小型铸件砂模成型机 | |
CN212312301U (zh) | 一种适用于被动运行生产工艺的侧置式开合模机 | |
CN212123870U (zh) | 一种感应合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