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8378U -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8378U
CN203808378U CN201420186474.5U CN201420186474U CN203808378U CN 203808378 U CN203808378 U CN 203808378U CN 201420186474 U CN201420186474 U CN 201420186474U CN 203808378 U CN203808378 U CN 203808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p arm
roof panel
buckle closure
closure ba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864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飙
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diant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DIAN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DIANT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DIAN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864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8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8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83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能够改善屋面的固定性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屋面板本体的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一扣持臂与第二扣持臂;固定扣件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扣件本体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与屋面支撑体连接,扣件本体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两侧分别向下折弯有第三扣持臂和第四扣持臂,竖直边与第三扣持臂形成第一凹槽,竖直边与第四扣持臂形成第二凹槽;固定扣件的外侧套设有n形的扣盖条,安装时,一个屋面板的第一扣持臂插入第一凹槽,相邻的另一个屋面板的第二扣持臂插入第二凹槽,扣盖条的一端挤压一个屋面板的第一扣持臂,扣盖条的另一端挤压另一个屋面板的第二扣持臂。

Description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屋面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特别是屋面系统的种类样式越来越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虽然隐含插接式固定的屋面板在排水、防漏水等方面很合理,安装简单、快捷,但板块固定扣件只能固定屋面板一侧,不牢靠,不适合台海风地区安装使用,因此,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佳的屋面系统是目前仍然需有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改善屋面的固定性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屋面板,相邻的两个所述屋面板通过固定扣件连接固定在屋面支撑体上,所述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所述屋面板本体的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一扣持臂与第二扣持臂;所述固定扣件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所述扣件本体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屋面支撑体连接,所述扣件本体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两侧分别向下折弯有第三扣持臂和第四扣持臂,所述竖直边与所述第三扣持臂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竖直边与所述第四扣持臂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扣件的外侧套设有截面呈n形的扣盖条,安装时,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一扣持臂插入所述第一凹槽,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二扣持臂插入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扣盖条的一端挤压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一扣持臂,所述扣盖条的另一端挤压另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二扣持臂。
其中,所述第三扣持臂的前端设有外翘的第五扣持臂,所述第三扣持臂与所述第五扣持臂形成第一挂钩,所述第四扣持臂的前端设有外翘的第六扣持臂,所述第四扣持臂与所述第六扣持臂形成第二挂钩;所述扣盖条包括截面呈n形的帽盖头,所述帽盖头的两侧壁的前端分别设有向内折弯的第七扣持臂与第八扣持臂,所述第七扣持臂与和所述第七扣持臂连接的一侧壁形成第三挂钩,所述第八扣持臂与和所述第八扣持臂连接的另一侧壁形成第四挂钩,所述第七扣持臂的前端挤压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一扣持臂,所述第八扣持臂的前端挤压另一个所述屋面板的所述第二扣持臂,且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三挂钩相抵,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第四挂钩相抵。
其中,所述扣件本体的竖直边分别与所述第三扣持臂、所述第四扣持臂之间的弧形半径为1~2mm,所述第三扣持臂与所述第五扣持臂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扣持臂与所述第六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90~110度。
其中,所述帽盖头的顶部弧形半径为6~9mm,所述帽盖头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七扣持臂、所述第八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90~110度。
其中,所述帽盖头的两侧壁的长度为11~18mm,所述帽盖头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20mm。
其中,所述第一扣持臂与所述第二扣持臂的折边宽度为25~40mm,所述第三扣持臂与所述第四扣持臂的折边长度为8~13mm,所述第五扣持臂与所述第六扣持臂的折边长度为3~5mm,所述第七扣持臂与所述第八扣持臂的长度为3~5mm。
其中,所述屋面板本体设置有若干条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截面为倒V字形,且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150度。
其中,所述屋面板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扣持臂、所述第二扣持臂之间的夹角为80~110度。
其中,所述扣件本体的水平边的宽度为17~27mm,所述扣件本体的竖直边的高度为28~4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利用扣件本体的竖直边顶端向两侧折弯的第三扣持臂和第四扣持臂,构造出能够作为双向暗扣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当两个屋面板安装时,一个扣件本体置于两个屋面板之间,可以同时固定两侧的屋面板,以实现两个屋面板的连接,这种连接无需其他部件辅助,大大简化连接结构,不仅能够改善屋面的固定性能,而且安装更加方便;而且在固定扣件的外侧套设有截面呈n形的扣盖条,当使用固定扣件将相邻的两个屋面板连接后,在利用n形的扣盖条盖住固定扣件,并利用扣盖条的一端挤压一个屋面板的第一扣持臂,扣盖条的另一端挤压另一个屋面板的第二扣持臂,以实现对相邻两个屋面板的夹持的目的,从而保证两个屋面板在受到水平拉扯时连接处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连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又由于n形的扣盖条的外侧的曲线,连接后的屋面具有流线效果,外形美观,不仅可以作为屋面板,还可用作墙面板,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屋面板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屋面板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屋面板结构在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屋面板的主视图。
图6是图1中的固定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扣盖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面板;2-固定扣件;3-扣盖条;4-屋面支撑体;5-连接件;11-屋面板本体;12-第一扣持臂;13-第二扣持臂;21-扣件本体;22-第三扣持臂;23-第四扣持臂;24-第五扣持臂;25-第六扣持臂;31-帽盖头;32-第七扣持臂;33-第八扣持臂;111-第一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向上、向下以及向内与向外均是相对而言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向上与向下是相对的,且向上与向下均是指与屋面板本体11形成一定角度的折弯方向。
如图1至7所示,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屋面板1,相邻的两个屋面板1通过固定扣件2连接固定在屋面支撑体4上,屋面板1包括屋面板本体11,屋面板本体11的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一扣持臂12与第二扣持臂13;固定扣件2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21,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5与屋面支撑体4连接,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两侧分别向下折弯有第三扣持臂22和第四扣持臂23,竖直边与第三扣持臂22形成第一凹槽,竖直边与第四扣持臂23形成第二凹槽;固定扣件2的外侧套设有截面呈n形的扣盖条3,安装时,一个屋面板1的第一扣持臂12插入第一凹槽,相邻的另一个屋面板1的第二扣持臂13插入第二凹槽,扣盖条3的一端挤压一个屋面板1的第一扣持臂12,扣盖条3的另一端挤压另一个屋面板1的第二扣持臂1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利用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顶端向两侧折弯的第三扣持臂22和第四扣持臂23,构造出能够作为双向暗扣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当两个屋面板1安装时,一个扣件本体21置于两个屋面板之间,可以同时固定两侧的屋面板1,以实现两个屋面板1的连接,这种连接无需其他部件辅助,大大简化连接结构,不仅能够改善屋面的固定性能,而且安装更加方便;而且在固定扣件2的外侧套设有截面呈n形的扣盖条3,当使用固定扣件2将相邻的两个屋面板连接后,在利用n形的扣盖条3盖住固定扣件2,并利用扣盖条3的一端挤压一个屋面板的第一扣持臂12,扣盖条3的另一端挤压另一个屋面板1的第二扣持臂13,以实现对相邻两个屋面板的夹持的目的,从而保证两个屋面板在受到水平拉扯时连接处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连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又由于n形的扣盖条的外侧的曲线,连接后的屋面具有流线效果,外形美观,不仅可以作为屋面板,还可用作墙面板,适用范围更广。
第三扣持臂22的前端设有外翘的第五扣持臂24,第三扣持臂22与第五扣持臂24形成第一挂钩,第四扣持臂23的前端设有外翘的第六扣持臂25,第四扣持臂23与第六扣持臂25形成第二挂钩;扣盖条3包括截面呈n形的帽盖头31,帽盖头31的两侧壁的前端分别设有向内折弯的第七扣持臂32与第八扣持臂33,第七扣持臂32与和第七扣持臂32连接的一侧壁形成第三挂钩,第八扣持臂33与和第八扣持臂33连接的另一侧壁形成第四挂钩,第七扣持臂32的前端挤压一个屋面板1的第一扣持臂12,第八扣持臂33的前端挤压另一个屋面板1的第二扣持臂13,且第一挂钩与第三挂钩相抵,第二挂钩与第四挂钩相抵。利用该连接结构来实现扣盖条3对固定扣件2的再次夹持固定,进而实现对第一扣持臂12与第二扣持臂13的更进一步夹持限位,最终保证两个屋面板在受到水平拉扯时连接处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连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且,将固定扣件2包容在扣盖条3的内侧,外表由于n形的扣盖条的外侧的曲线,使得连接后的屋面具有流线效果,外形美观,不仅可以作为屋面板,还可用作墙面板,适用范围更广。
为增强屋面板1各个方向的受力强度,以保证屋面板1作为墙板或者吊顶板时能够承受较大力,屋面板本体11设置有若干条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筋111,第一加强筋111的截面为倒V字形,且第一加强筋111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150度。优选的,第一加强筋111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度、120度或150度。
其中,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分别与第三扣持臂22、第四扣持臂23之间的弧形半径为1~2mm,第三扣持臂22与第五扣持臂24之间、以及第四扣持臂23与第六扣持臂25之间的夹角为90~110度。帽盖头31的顶部弧形半径为6~9mm,帽盖头31的两侧壁分别与第七扣持臂32、第八扣持臂33之间的夹角为90~110度。帽盖头31的两侧壁的长度为11~18mm,帽盖头31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20mm。第一扣持臂12与第二扣持臂13的折边宽度为25~40mm,第三扣持臂22与第四扣持臂23的折边长度为8~13mm,第五扣持臂24与第六扣持臂25的折边长度为3~5mm,第七扣持臂32与第八扣持臂33的长度为3~5mm。屋面板本体11分别与第一扣持臂12、第二扣持臂13之间的夹角为80~110度。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的宽度为17~27mm,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的高度为28~45mm。
在本实施例中,屋面板本体11的宽度为200~800mm,厚度为0.5~1.5mm。而且,屋面板1的材质还可为钢板、铝镁锰合金板、钛锌板或铜板等金属材料,使其用做墙面或吊顶时无排水坡度限制,用做屋面时排水坡度7度以上,板块转弯半径10米及以上。
连接件5一般选用自攻钉或铆钉,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自攻螺钉。这种连接方式简单,容易实现。
安装时,首先,用连接件5将固定扣件2的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固定在屋面支撑体4上;其次,将第一个屋面板1放置在屋面支撑体4上,屋面板本体11压在固定扣件2的水平边上,第一扣持臂12插入第一凹槽,进而固定该屋面板的一侧;第三,铺设相邻的第二个屋面板1,该屋面板1的第二扣持臂13插入固定扣件2的第二凹槽,进而固定该屋面板的一侧;第四,将n形的扣盖条3压在固定扣件2的外侧,轻轻拍下,使得第一挂钩、第二挂钩分别与第三挂钩、第四挂钩相抵,实现卡接,进而固定n形的扣盖条3,实现相邻两个屋面板的连接。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大面积的屋面板之间的连接,而且,使用这种屋面板的结构,使得屋面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简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包括多个屋面板(1),相邻的两个所述屋面板(1)通过固定扣件(2)连接固定在屋面支撑体(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1)包括屋面板本体(11),所述屋面板本体(11)的相对的两端向上折弯形成第一扣持臂(12)与第二扣持臂(13);所述固定扣件(2)包括L型的扣件本体(21),所述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通过连接件(5)与所述屋面支撑体(4)连接,所述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的顶端在其两侧分别向下折弯有第三扣持臂(22)和第四扣持臂(23),所述竖直边与所述第三扣持臂(22)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竖直边与所述第四扣持臂(23)形成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扣件(2)的外侧套设有截面呈n形的扣盖条(3),安装时,一个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一扣持臂(12)插入所述第一凹槽,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二扣持臂(13)插入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扣盖条(3)的一端挤压一个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一扣持臂(12),所述扣盖条(3)的另一端挤压另一个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二扣持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扣持臂(22)的前端设有外翘的第五扣持臂(24),所述第三扣持臂(22)与所述第五扣持臂(24)形成第一挂钩,所述第四扣持臂(23)的前端设有外翘的第六扣持臂(25),所述第四扣持臂(23)与所述第六扣持臂(25)形成第二挂钩;所述扣盖条(3)包括截面呈n形的帽盖头(31),所述帽盖头(31)的两侧壁的前端分别设有向内折弯的第七扣持臂(32)与第八扣持臂(33),所述第七扣持臂(32)与和所述第七扣持臂(32)连接的一侧壁形成第三挂钩,所述第八扣持臂(33)与和所述第八扣持臂(33)连接的另一侧壁形成第四挂钩,所述第七扣持臂(32)的前端挤压一个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一扣持臂(12),所述第八扣持臂(33)的前端挤压另一个所述屋面板(1)的所述第二扣持臂(13),且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三挂钩相抵,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第四挂钩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分别与所述第三扣持臂(22)、所述第四扣持臂(23)之间的弧形半径为1~2mm,所述第三扣持臂(22)与所述第五扣持臂(24)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扣持臂(23)与所述第六扣持臂(25)之间的夹角为90~1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头(31)的顶部弧形半径为6~9mm,所述帽盖头(31)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七扣持臂(32)、所述第八扣持臂(33)之间的夹角为90~11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头(31)的两侧壁的长度为11~18mm,所述帽盖头(31)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2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持臂(12)与所述第二扣持臂(13)的折边宽度为25~40mm,所述第三扣持臂(22)与所述第四扣持臂(23)的折边长度为8~13mm,所述第五扣持臂(24)与所述第六扣持臂(25)的折边长度为3~5mm,所述第七扣持臂(32)与所述第八扣持臂(33)的长度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体(11)设置有若干条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筋(1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1)的截面为倒V字形,且所述第一加强筋(111)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90~15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本体(11)分别与所述第一扣持臂(12)、所述第二扣持臂(13)之间的夹角为80~11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本体(21)的水平边的宽度为17~27mm,所述扣件本体(21)的竖直边的高度为28~45mm。
CN201420186474.5U 2014-04-17 2014-04-17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8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6474.5U CN203808378U (zh) 2014-04-17 2014-04-17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86474.5U CN203808378U (zh) 2014-04-17 2014-04-17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8378U true CN203808378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4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86474.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8378U (zh) 2014-04-17 2014-04-17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08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67009U (zh) 接插式立边暗扣屋面板的外挂扣槽结构
CN202866134U (zh) 一种钢结构屋面板压条
CN203808418U (zh) 一种墙面板及插接式密拼墙面板结构
CN203808372U (zh) 一种屋面板及立边暗扣扣盖挂钩型屋面板结构
CN203808378U (zh) 立边双暗扣固定n形扣盖条屋面板结构
CN203834814U (zh) 立边双暗扣固定方型扣盖屋面板结构
CN207453284U (zh) 一种提高防水性能的屋面底板及屋面板系统
CN207469610U (zh) 一种屋面板固定支座
CN204531010U (zh) 一种箱式房角柱结构
CN202450706U (zh) U型接插式立边暗扣屋面板结构
CN203808373U (zh) 一种屋面板及立边暗扣三咬合屋面板结构
CN203531265U (zh) 山墙边滑动支架
CN207453290U (zh) 一种侧向连接的屋面底板及屋面板系统
CN202416720U (zh) 反钩式立边暗扣屋面板结构
CN204139468U (zh) 新型锁扣板机构
CN203808375U (zh) 一种屋面板及暗扣明插梯形扣盖屋面板结构
CN202577785U (zh) 一种高强防水金属屋面板
CN201588349U (zh) 山墙泛水板
CN203808374U (zh) 一种屋面板及暗扣明插倒v字形扣盖屋面板结构
CN205349095U (zh) 一种墙体与窗台相交接处收边防水结构
CN202866130U (zh) 一种新型彩钢暗扣式屋面板
CN205637373U (zh) 一种安装金属屋面板用模数尺
CN203808419U (zh) 一种墙面板及插接式离缝墙面板结构
CN202227607U (zh) 新型钢板内天沟结构
CN203742089U (zh) 扭曲侧弯屋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 building 518038, B buil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1 areca Road, Futian Free Trade Zone,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ADIANT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 building 518038, B buil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1 areca Road, Futian Free Trade Zone,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ADIANT INDUSTRIAL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