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1165U - 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61165U CN203761165U CN201320859921.4U CN201320859921U CN203761165U CN 203761165 U CN203761165 U CN 203761165U CN 201320859921 U CN201320859921 U CN 201320859921U CN 203761165 U CN203761165 U CN 2037611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let
- copper bar
- outlet portion
- driver
- binding 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9 copp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其中出线铜排包括铜排连接部、接于所述铜排连接部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出线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出线部上的第二出线部,其中:所述第二出线部突出于第一出线部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一出线部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出线部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出线铜排的驱动器出线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个出线铜排上设置两个位于不同平面的接线端子,使得一个出线铜排可连接两根线缆,从而不仅可节省空间、提高集成度,同时可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器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制造技术和输配电技术的发展,采用低压供电的大功率电动机越来越多。目前在这些大功率电动机的驱动器中,功率线缆出线多采用铜排+OT端子线缆+防水堵头的形式:防水堵头一字排开,相应地,各个接线铜排也一字排开。
然而,随着驱动器集成度越来越高,需要外接的功率接口也越来越多,而且经常出现并行接口的情况。在该类驱动器中,如果采用传统一字排开的出线方式,内部铜排只能通过转接方式出线,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使得出线盒的长度尺寸越来越大。很多情况下,出线盒的尺寸会大大限制驱动器的整机尺寸和结构设计自由度,给设计师带来不小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驱动器出线结构成本高、出线盒尺寸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出线铜排,包括铜排连接部、接于所述铜排连接部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出线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出线部上的第二出线部,其中:所述第二出线部突出于第一出线部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一出线部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出线部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铜排中,所述第一出线部垂直于铜排连接部,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二出线部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铜排中,所述第二出线部通过一个或两个垂直于第一出线部前侧表面的支脚连接到第一出线部,且所述第二出线部平行于第一出线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铜排中,所述铜排连接部、第一出线部、第二出线部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线铜排中,所述第二出线部的第二接线端子的两侧具有护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驱动器出线结构,包括绝缘块、绝缘板以及出线铜排,其中:所述出线铜排固定在绝缘块的正面,所述绝缘板固定到绝缘块的背面后安装到驱动器的机箱出线位置;所述出线铜排包括铜排连接部、接于所述铜排连接部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出线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出线部上的第二出线部;所述铜排连接部穿过绝缘板上的开孔后连接驱动器机箱内的铜排;所述第二出线部突出于第一出线部的前侧表面,且所述第一出线部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出线部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中,所述第一出线部垂直于铜排连接部,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二出线部的下方;所述铜排连接部、第一出线部、第二出线部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中,所述绝缘板、绝缘块及出线铜排外设有防护壳,且所述防护壳的底部设有防水堵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中,所述第二出线部通过一个或两个垂直于第一出线部前侧表面的支脚连接到第一出线部,且所述第二出线部平行于第一出线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中,所述第二出线部的第二接线端子的两侧具有护板;所述绝缘块的正面设有多个由隔板分隔而成的铜排安装位且出线铜排通过螺钉安装到所述安装位内;所述绝缘板上的开孔位于铜排安装位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一个出线铜排上设置两个位于不同平面的接线端子,使得一个出线铜排可连接两根线缆,从而不仅可节省空间、提高集成度,同时可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出线铜排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出线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驱动器出线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图2中的驱动器出线结构安装到驱动器机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出线铜排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出线铜排可用于驱动器(例如变频器等)的驱动电流输出。本实施例中的出线铜排包括铜排连接部11、第一出线部12以及第二出线部13,上述铜排连接部11、第一出线部12以及第二出线部13由导电材料(例如铜)加工而成,其中铜排连接部11用于连接驱动器的机箱内外(该铜排连接部可直接与机箱内部铜排连接),第一出线部12接于铜排连接部11的一个端部(机箱外的端部),第二出线部13固定在第一出线部12上,且该第二出线部13突出于第一出线部12的前侧表面。上述第一出线部12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21、第二出线部13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131。
上述出线铜排适用于对外功率接口较多、单相(单极)并联输出两个接口的应用场合,其通过双层的接线端子,可简化功率线缆的并行接口,使得单根铜排可一前一后接两根功率线缆。并且上述出线铜排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方便生产安装,而且不影响线缆装配和正常维护,既节省了成本又缩小了驱动器的体积。
上述的第一出线部12可垂直于铜排连接部11设置,且第一接线端子121位于第二出线部13的下方,这样,两根功率线缆可从出线铜排的下方向上分别连接到第一接线端子121和第二接线端子131,实现功率线缆的叠层出线。
特别地,第二出线部13通过一个或两个垂直于第一出线部12前侧表面的支脚14连接到第一出线部12,且第二出线部13平行于第一出线部12。并且上述铜排连接部11、第一出线部12、第二出线部13一体,例如可通过一个条状铜片弯折而成。
为避免连接外部线缆的接线鼻子在连接到第二接线端子131后旋转,可在第二出线部13的的第二接线端子131的左右两侧设置护板132。
如图2-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出线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出线结构包括绝缘块30、绝缘板20以及出线铜排10,其中出线铜排10固定在绝缘块30的正面,绝缘板20固定到绝缘块30的背面后安装到驱动器的机箱70的出线位置。上述出线铜排10包括铜排连接部11、接于铜排连接部11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出线部12和固定在第一出线部12上的第二出线部13,其中铜排连接部11穿过绝缘板20上的开孔21后连接驱动器机箱70内的铜排;第二出线部13突出于第一出线部12的前侧表面,且第一出线部12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121、第二出线部13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131(如图1所示)。外部功率线缆40可通过接线鼻子41固定到第一接线端子121和第二接线端子131,实现出线连接。
上述出线铜排10的第一出线部12垂直于铜排连接部11,且第一接线端子121位于第二出线部13的下方,形成叠层结构。并且上述第二出线部13通过一个或两个垂直于第一出线部12前侧表面的支脚14连接到第一出线部12,且第二出线部13平行于第一出线部12。上述出线铜排10的铜排连接部11、第一出线部12、第二出线部13可为一体,例如由一根条状铜排弯折而成。
此外,绝缘板20、绝缘块30及出线铜排10外可设置防护壳80,且该防护壳80的底部可设置防水堵头,以供外部功率线缆40穿入保护壳80。
为避免连接到第二接线端子131的功率线缆40转动,可在第二出线部13的第二接线端子131的两侧设置护板。相应地,绝缘块30的正面设有多个由隔板分隔而成的铜排安装位且出线铜排10通过螺钉安装到安装位内,绝缘板20上的开孔21位于铜排安装位的下方。铜排安装位两侧的隔板形成了第一接线端子121的护板,可防止连接到第一接线端子121的功率线缆40转动。
上述出线结构在组装到机箱70时,可先用两颗螺钉60从绝缘块30的背面将出线铜排10锁固在绝缘块30的正面;然后将绝缘板20固定在绝缘块30的背面(出线铜排10的铜排连接部11穿过绝缘板20上的开孔21),从而将螺钉60封闭在绝缘板20和绝缘块30之间,使绝缘块30背面绝缘;再将包括绝缘板20、绝缘块30以及多个出线铜排10(例如图3中所示的三个)的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器需要接功率线的位置(机箱70在此处开孔,若机箱70为金属则需预留安规);最后在包括有绝缘板20、绝缘块30以及多个出线铜排10的组件外部设置防护壳80,功率线缆40穿过防护壳80处(例如图4所示的底部)使用防水堵头束线便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出线铜排,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排连接部、接于所述铜排连接部的一端的第一出线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出线部上的第二出线部,其中:所述第二出线部突出于第一出线部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一出线部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出线部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部垂直于铜排连接部,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二出线部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线部通过一个或两个垂直于第一出线部前侧表面的支脚连接到第一出线部,且所述第二出线部平行于第一出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连接部、第一出线部、第二出线部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铜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线部的第二接线端子的两侧具有护板。
6.一种驱动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块、绝缘板以及出线铜排,其中:所述出线铜排固定在绝缘块的正面,所述绝缘板固定到绝缘块的背面后安装到驱动器的机箱出线位置;所述出线铜排包括铜排连接部、接于所述铜排连接部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出线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出线部上的第二出线部;所述铜排连接部穿过绝缘板上的开孔后连接驱动器机箱内的铜排;所述第二出线部突出于第一出线部的前侧表面,且所述第一出线部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出线部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部垂直于铜排连接部,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二出线部的下方;所述铜排连接部、第一出线部、第二出线部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绝缘块及出线铜排外设有防护壳,且所述防护壳的底部设有防水堵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线部 通过一个或两个垂直于第一出线部前侧表面的支脚连接到第一出线部,且所述第二出线部平行于第一出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线部的第二接线端子的两侧具有护板;所述绝缘块的正面设有多个由隔板分隔而成的铜排安装位且出线铜排通过螺钉安装到所述安装位内;所述绝缘板上的开孔位于铜排安装位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59921.4U CN203761165U (zh) | 2013-12-24 | 2013-12-24 | 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59921.4U CN203761165U (zh) | 2013-12-24 | 2013-12-24 | 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61165U true CN203761165U (zh) | 2014-08-06 |
Family
ID=5125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5992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1165U (zh) | 2013-12-24 | 2013-12-24 | 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6116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41093A (zh) * | 2015-10-14 | 2018-06-0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
2013
- 2013-12-24 CN CN201320859921.4U patent/CN2037611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41093A (zh) * | 2015-10-14 | 2018-06-0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08141093B (zh) * | 2015-10-14 | 2020-03-24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61165U (zh) | 出线铜排及驱动器出线结构 | |
CN20366095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 |
CN202550780U (zh) | 开关磁阻电机接线盒 | |
CN102647129A (zh) | 一种高压隔离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结构 | |
CN202432648U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控盒 | |
CN203086078U (zh) | 电气箱体线缆密封板 | |
CN203659758U (zh) | 低压断路器用换相块 | |
CN202076741U (zh) | 一种纯电动轿车直流动力电源配电箱 | |
CN204206044U (zh) | 紧凑型用于电动车的电机控制器 | |
CN102509977A (zh) | 一种三孔中控环式安全用电连接器 | |
CN202696319U (zh) | 一种电机用对插绝缘骨架 | |
CN201689841U (zh) | 侧引线的断路器 | |
CN204884845U (zh) | 一种方便接线的电流互感器 | |
CN204615676U (zh) | 一种高性能逆变功率单元 | |
CN20411910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 |
CN203589899U (zh) | 一种接线盒 | |
CN204190510U (zh) | 一种定子绝缘骨架 | |
CN203387014U (zh) | 高压电气用电连接器 | |
CN202334062U (zh) | 电机定子线路板与导线连接结构 | |
CN202816823U (zh) | 断路器的方便接线的结构 | |
CN210898961U (zh) | 一种电加热电源的功率变换装置 | |
CN203617827U (zh) | 一种电机接线盒 | |
CN216252082U (zh) | 一种物联网用的环保母线槽 | |
CN206432824U (zh) | 一种电机90°出线接线盒 | |
CN212908223U (zh) | 用于插座的基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