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短管自动供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五金加工机械的短管或操短管类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五金加工机械例如弯管机、打头机,磨床,开料机等,一般都需要工人手动将待处理管料逐一放置在设备的相应位置,在此过程中,工人需不断放置管料,导致劳动强度大、短管放置不稳定且短管人工放入时会造成机械伤害,生产效率低,不能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五金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加工机械的短管或操短管类供料系统,该系统可自动且可靠地向下道工序逐根输送管料,十分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实现一人多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设备的完全自动化。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新型短管自动供料系统,包括一料架和一料槽;
[0006] 所述料架包括左、右挡板,所述左、右挡板的内侧对称地各设有一上滑板和一下滑板,所述上滑板位于所述下滑板的前上方,所述上横板的后端与所述下横板的前端通过一竖板连接,从而形成一“Z”型滑道;所述上、下横板的板面均向前倾斜,以使管料可沿其板面自主向前滑行;所述上、下横板间设有可将管料从所述下横板逐根上传至所述上横板的一次分料装置;沿所述下横板设有可使管料以单根并排方式排列的整料机构和限制机构;所述上横板上设有可将管料逐根放入所述料槽内的二次分料装置;
[0007] 所述料槽设于所述料架的前方,其顶部设有一“V”型槽沟,该“V”型槽沟位于可承接从所述上横板滑落的管料的位置,其槽沟内设有一上料杆;所述料槽连接有可将其整个槽体推至加工端口的料槽气缸,所述上料杆连接有可驱动其杆体作轴向运动、将所述“V”型槽沟内的管料顶入模具端口的顶杆气缸。
[0008] 更进一步,所述左、右挡板之间的距离根据管料的长度活动可调。
[0009] 更进一步,所述一次分料装置包括左、右顶块,所述左、右顶块分设于可支撑管料两端的位置,两顶块之间的距离根据管料的长度活动可调;
[0010] 所述左、右顶块通过一连接块连接为一同步运动体,所述连接块连接有可推动其块体上下运动的顶块气缸,所述左、右顶块在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往复运动,并通过其顶面将管料从所述下横板的底部上传至所述上横板板面;
[0011] 任意一侧的所述上横板上设有一感应器,该感应器可通过探测该上横板板面有无管料来控制所述顶块气缸的启停。
[0012] 所述顶块气缸和感应器均电连接同一控制电脑。
[0013] 更进一步,所述左、右顶块的顶面均向前倾斜,且与所述上、下横板板面之间均有交错,其与所述下横板的交错面的宽度足以、且仅可容置单根管料,且该交错面的宽度根据管料的长度活动可调。
[0014] 更进一步,所述整料机构包括多个推板,多个所述推板均设于所述下横板的上方,其底面与所述下横板顶面之间的距离足以、且仅可容单根管料通过,且该距离根据管料的大小可调;
[0015] 两侧的所述下横板的起始端均设有后挡板,该后挡板与多个所述推板、以及所述左、右挡板之间形成一可放置大量管料的料斗;
[0016]多个所述推板分别连接有可驱动其板体沿所述下横板板面前后运动、推动所述料斗内的管料以单根并排方式排列的推板气缸。
[0017] 更进一步,所述推板气缸和料槽气缸为同步气缸。
[0018] 更进一步,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左、右限制块,所述左、右限制块分设于两侧的所述下横板上方,其底面与其所在侧的所述下横板顶面之间的距离足以、且仅可容单根管料通过,且该距离根据管料的大小可调。
[0019] 更进一步,所述二次分料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上横板的板面交叉设置的左、右限制杆,所述左、右限制杆连接有驱动其杆体相对所述上横板的顶面作同步上下运动、从而将位于其杆后的管料逐根放入所述“V”型槽沟内的限制杆气缸。
[0020] 更进一步,所述上料杆还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料槽槽体内。
[002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带有倾斜面的“Z”字型滑道,使放置于料架上的管料自主向前滑行,另通过在滑道上依次设置推板、限制块、顶块、限制杆等多重措施,确保料架上的管料自动、逐一、顺畅、快速地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中。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用于短管、或操短管类管料。在该系统工作时,工人只需将大批量的管料堆放在料架上即可,而无需盤之前的操作方式那样逐根手工放置,使工人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预防止了特别是在加工短管材料时对人身安全的潜在危害,有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并可实现一人操作多台设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左视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架结构正视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架局部结构右视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架局部结构俯视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图6局部放大图
[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槽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图8的爆炸图
[0031] 图中标记依次为:10、料架,101a、左挡板,101b、右挡板,102、滑接块,103、底板,104、螺杆,105、转把,106a、第一上横板,106b、第二上横板,107a、第一下横板,107b、第二下横板,108a、第一竖板,108b、第二竖板,109a、第一方形槽,109b、第二方形槽,110a、左顶块,110b、右顶块,111、顶块连接块,112、第一顶块气缸,113、第二顶块气缸,114、感应器,116a、第一推板,116b、第二推板,116c、第三推板,117a、第一推板气缸,117b、第二推板气缸,117c、第三推板气缸,117d、第四推板气缸,117e、第五推板气缸,117f、第六推板气缸,118a、第一气缸连接板,118b、第二气缸连接板,118c、第三气缸连接板,119、横杆,120a、第一后挡板,120b、第二后挡板,121a、第一限制块,121b、第二限制块,122a、第一限行杆气缸,122b、第二限行杆气缸,20、料槽,21、料槽底座,22、料槽气缸,23、料槽连接块,24、槽沟,25、上料杆,26、上料连接块,27、上料气缸,28、第一导向杆,29、第二导向杆,30、第一滑座,31、第二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所载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构成新的技术特征。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4] 参照图1-图9:
[0035] 一种新型短管自动供料系统,包括一料架10和一料槽20 ;
[0036] 料架10包括左、右挡板101a、101b,左挡板IOla通过其底部所设的滑槽滑接在一滑接块102的一端,右挡板IOlb固定在滑接块102的另一端,滑接块102固定在一底板103的顶面;
[0037] 左、右挡板IOlaUOlb间串接有一螺杆104,螺杆104的一端固定在右挡板IlOlb上,另一端活动地设于左挡板IOla的板面上所设的一螺纹孔内;
[0038] 螺杆104位于左挡板IOla —侧的杆端设有一用于转动螺杆104的转把105。
[0039] 左挡板IOla内侧设有第一上滑板106a和第一下滑板107a,右挡板IOlb的内侧对应位置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二上滑板106b和第二下滑板107b,第一、第二上滑板106a、106b分别位于第一、第二下滑板107a、107b的前上方,第一上横板106a的后端与第一下滑板107a的前端通过第一竖板108a连接,第二上横板106b的后端与第二下滑板107b的前端通过第二竖板108b连接,两侧各形成一对称的“Z”型滑道;
[0040] 第一、第二上横板、第一、第二下横板106a、106b、107a、107b的板面均向前倾斜,
以使管料可沿其板面自主向前滑行。
[0041] 第一上横板106a与第一下横板107a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方向槽109a,该方形槽109a贯穿第一上横板、第一下横板和第一竖板106a、107a、108a的板面;
[0042] 第二上横板106b与第二下横板107b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方形槽109b,该方形槽109b贯穿第二上横板第二下横板和第二竖板106b、107b、108b的板面。
[0043] 第一、第二方形槽109a、109b处设有一次分料装置,该一次分料装置包括左、右顶块IlOaUlOb和一顶块连接块111,顶块连接块111的顶部设有滑槽,右顶块IlOb固定在该滑槽内,左顶块IlOa则可左右移动地滑接在该滑槽内;顶块连接块111设于底板103的顶面,底板103的板面设有第一、第二长孔103a、103b,第一、第二长孔103a、103b内设置地设有第一、第二顶块气缸112、113,第一、第二顶块气缸112、113的活塞杆与顶块连接块111的顶部固定连接。
[0044] 左、右顶块IlOaUlOb分设于第一、第二方向槽109a、109b的正下方。
[0045] 第二上横板106b上设有一控制第一、第二顶块气缸112、113启停的感应器114。[0046] 第一、第二顶块气缸和感应器112、113、114均电连接同一控制电脑。
[0047] 左、右顶块IlOaUlOb的顶面均向前倾斜,且与第一、第二上横板、第一、第二下横板106a、106b、107a、107b的板面之间均有交错,其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交错面的宽度足以、且仅可容置单根管料,其宽度可通过前后移动顶块连接块111进行调节。
[0048] 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上方设有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16a、116b、116c,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16a、116b、116c的底面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地瓜面之间的距离足以、且仅可容单根管料通过。
[0049] 第一推板116a的前端面与横向设置的第一、第二推板气缸117a、117b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推板116b的前端面与横向设置的第三、第四推板气缸117c、117d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三推板116c的前端面与横向设置的第五、第六推板气缸117e、117f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0050] 第一、第二推板气缸117a、117b分别固定在第一气缸连接板118a的顶面和底面,第一气缸连接板118a固定在左挡板IOla板面所设的纵向长孔内,其位置可根据管料的大小在该纵向长孔内上下调节;
[0051] 第三、第四推板气缸117c、117d分别固定在第二气缸连接板118b的顶面和底面,第二气缸连接板118b固定在右挡板IOlb板面所设的纵向长孔内,其位置可根据管料的大小在该纵向长孔内上下调节;
[0052] 第五、第六推板气缸117e、117f均固定在第三气缸连接板118c的底面,第三气缸连接板118c固定于一横杆119上,横杆11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挡板101a、IOlb上;第三推板116c板面设有纵向长孔,第五、第六推板气缸117e、117f的活塞杆固定于该纵向长孔内,其位置可根据管料的大小在该纵向长孔内上下调节。
[0053] 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起始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后挡板120a、120b,第一、第二后挡板120a、120b与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16a、116b、116c、以及左、右挡板101a、IOlb之间形成一可放置大量管料的料斗。
[0054] 第二、第四推板气缸117b、117d的底面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限制块121a、121b,第一、第二限制块121a、121b的底面分别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顶面平行;
[0055] 第一、第二限制块121a、121b的底面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顶面之间的距离足以、且仅可容单根管料通过。
[0056] 第一、第二上横板106a、106b的前部板面上分别开有一限行孔,限行孔下方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限行杆气缸122a、122b,第一、第二限行杆气缸122a、122b的活塞杆可在限行孔内分别相对于第一、第二上横板106a、106b的顶面上下运动。
[0057] 料槽20设于料架10的前方,其底部固定于一料槽底座21的顶面,料槽底座21可滑动地设于第一、第二滑座30、31顶面所开的滑槽内,第一、第二滑座30、31固定于底板103顶面;
[0058] 料槽20连接有一横向设置的料槽气缸22,料槽气缸22的活塞杆通过一料槽连接块23与料槽底座21固定连接;料槽气缸22的缸体固定在底板103的底面;
[0059] 料槽20的顶部设有一“V”型槽沟24,该“V”型槽沟24位于可承接从第一、第二上横板106a、106b滑落的管料的位置,该槽沟24内设有一上料杆25 ;
[0060] 上料杆25的后端固定在一“十”字型上料连接块26的上端,该十”字型上料连接块26的下端连接一上料气缸27的活塞杆顶端,该十”字型上料连接块26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连接第一、第二导向杆28、29的一端;
[0061] 上料气缸27的缸体横向设置于料槽20的槽体内,第一、第二导向杆28、29的杆体另一端也设于料槽20的槽体内。
[0062]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推板气缸120a、120b、120c、120d、120e、120f•和
上料气缸27共用同一供气管。
[006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一次性将大批量的待加工管料堆放在第一、第二后挡板120a、120b与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16a、116b、116c、以及左、右挡板101a、IOlb之间形成的料斗内,由于滑条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板面均向前倾斜,管料会自动向前滑行;由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上方设有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16a、116b、116c,三块推板的底面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可容单根管料通过,当三块推板在气缸的推动下运动时,可将料斗内的管料持续后推,使料斗内管料以单根并排的方式排列,并逐根通过第一、第二限制块121a、121b滑向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底部。当管料滑至第一、第二竖板108a、108处时,左、右顶块IlOaUlOb在第一、第二顶块气缸112、113的驱动下同步上顶,将最前端的一根管料顶至第一、第二上横板106a、106b上。由于第一、第二上横板106a、106b的板面向前倾斜,到达该处的管料继续自主前滑,并逐根通过限行杆气缸滑落至料槽20顶部的“V”型槽沟24内。管料进入“V”型槽沟24后,料槽气缸22启动,将料槽20的整个槽体沿第一、第二滑座30、31的滑槽推送至加工位置,之后由上料气缸27将进入“V”型槽沟24内的管料顶入模具端口进行加工。 [0064] 在上述过程中 ,感应器114可探测有无管料从其上方通过,当有管料通过时,感应器114向控制电脑发出信号,控制电脑发出指令,第一、第二顶块气缸112、113停止工作,此时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底部的管料无法继续上传;当无管料通过时,感应器114向控制电脑发出信号,控制电脑发出指令,第一、第二顶块气缸112、113重新启动,将管料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的底部逐根上传至第一、第二上横板1076a、106b。
[0065] 通过操作转把105,可以调节左挡板IOla的在滑接块102上的左右位置,从而调整左、右挡板IOlaUOlb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管料。
[0066] 通过调节左顶块IlOa的在顶块连接块111上的左右位置,可以调整左、右顶块IlOaUlOb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管料。
[0067] 通过调节第一、第二气缸连接板118a、118b在左、右挡板IOlaUOlb上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整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16a、116b、116c、第一、第二限制块121a、121b的底面与第一、第二下横板107a、107b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管料。
[0068]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更改,但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进行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