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6909U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06909U CN203706909U CN201420081461.1U CN201420081461U CN203706909U CN 203706909 U CN203706909 U CN 203706909U CN 201420081461 U CN201420081461 U CN 201420081461U CN 203706909 U CN203706909 U CN 2037069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w
- horn
- cylinder
- lid
- pin riv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10000003284 Horns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8
- 230000003534 oscil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6536 Ca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10000004279 Orbi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920471 Lucilia caesar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282 Nail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76 nuclear 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铆压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传动变速机构、受传动变速机构驱动的回转输送装置,回转输送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的中心设有与传动变速机构同轴相连的立轴,外周由十个绕立轴旋转的模台组成,每个模台均安装有电容器盖板模;沿工作台的行进路线依次安装有与模台配合工作的引脚铆钉上模装置、引脚铆钉检测装置、盖上模装置、盖检测装置、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第二牛角上模装置、牛角检测装置、冲压装置、正品出料装置和废品出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场地占用空间较小,无需更换模具,降低加工成本;采用双排导轨、盖吹飞组件等独特设计,既确保了产品合格率,又提高了铆压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制造专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铆压机,主要用于电容器盖板的组装,尤其是针对免焊接电容器盖板的特定组装。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一般由外壳、芯包和盖板组成。其中盖板是由一块以一层绝缘板与一层密封垫构成的盖,一枚牛角和引脚铆钉分别在盖两面冲压而成;所谓牛角,又称引脚端子,是指状似垫片、在一边形成折角状的部件。
电容器盖板的组装,传统的组装方式是将引脚铆钉从盖的绝缘板一面插入盖上的两个孔内,再在盖的另外一面将牛角套入引脚上,最后于冲压模中在牛角外将引脚冲出一台阶,即电容器盖板是将引脚固定在盖上而构成的。上述的所有工序以往都是由手工完成的,仅在焊接和冲压上会借助于冲床,所以工作效率低,加工质量也不高。
如专利号为ZL200720184757.6的中国实用新型授权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盖板组装机,有冲压装置和回转输送装置,回转输送装置是连续安装且等时等距间歇移动的数个工作台组合,每个工作台上安装电容器盖板模;沿回转输送装置的行进路线依次安装有引脚上模装置、盖上模装置、垫片上模装置、冲压装置和盖板下模装置,各装置工作部之间的距离是回转输送装置移动一次距离的倍数。该技术方案为自动化机械组装操作,制造电容器盖板效率要高于传统的手工操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传统的电容器盖板组装方式中,焊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为此,随着技术的更新进步,人们提出了一种免焊接电容器盖板,即将引脚铆钉的钉尾改在中部,铆钉由丁字结构改为十字结构;对应的,该类免焊接电容器盖板的组装方式改为:先将引脚铆钉插入盖中使钉尾扣在盖的引脚孔上,在盖的另一面套入引脚端子(即牛角),再将有牛角一端的钉头镦粗完成铆接。改进后的组装方式工艺简单,既不必在组装前将引脚铆钉与牛角先行焊接,还省去如专利号为ZL200720184757.6所述技术方案中的垫片这种零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逐渐普及应用。
如专利号为ZL200720184758.0的中国实用新型授权专利,提供了一种免焊接电容器盖板组装机,有冲压装置和2个回转输送装置,回转输送装置是连续安装且等时等距间歇移动的数个模台组合,每个模台上设置盖板模;沿回转输送装置的行进路线依次安装有引脚端子上模装置、盖上模装置、引脚铆钉上模装置、冲压装置和电容器盖板下模装置;其中一个回转输送装置先将引脚铆钉和盖组合,另一个回转输送装置的盖板模中放置了引脚端子与前述的组合零件放在一起冲压,完成铆接。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①采用两个回转输送装置,以及连接两个回转输送装置之间的中间输送装置,使得组装机的结构更复杂,占用场地空间大;②现有装置对电容器盖板的放置方向有严格限定,必须牛角朝下方可完成组装操作,倘若牛角朝上则必须更换模具,因此加工成本会额外增加;③对于冲压后的废品如何处理,该装置并未考虑进去,即冲压后正品和废品同时出料,降低了后处理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铆压机,实现了免焊接电容器盖板的机械化自动组装,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传动变速机构、受传动变速机构驱动的回转输送装置,回转输送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的中心设有与传动变速机构同轴相连的立轴,工作台的外周由十个绕立轴旋转的模台组成,每个模台均安装有电容器盖板模;沿工作台的行进路线依次安装有与模台配合工作的引脚铆钉上模装置、引脚铆钉检测装置、盖上模装置、盖检测装置、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第二牛角上模装置、牛角检测装置、冲压装置、正品出料装置和废品出料装置;工作台的行进方向是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依次经引脚铆钉检测装置、盖上模装置、盖检测装置、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第二牛角上模装置、牛角检测装置、冲压装置到达正品出料装置或废品出料装置为一个工作周期。
优选的,引脚铆钉上模装置包括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引脚铆钉输送轨道、滑动机构和第一夹爪,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和滑动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上安装有第一夹爪;引脚铆钉输送轨道为双排的导轨,一端连接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另一端位于第一夹爪的下方;盖上模装置包括盖振动螺旋输送盘、盖输送轨道、盖吹飞组件、滑动机构和第二夹爪,盖振动螺旋输送盘和滑动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上安装有第二夹爪,盖振动螺旋输送盘上设有盖吹飞组件;盖输送轨道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盖振动螺旋输送盘,另一端位于第二夹爪的下方;第一牛角上模装置包括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第一牛角输送轨道、滑动机构和第三夹爪,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和滑动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上安装有第三夹爪;第一牛角输送轨道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另一端位于第三夹爪的下方;第二牛角上模装置包括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第二牛角输送轨道、滑动机构和第四夹爪,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和滑动机构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上安装有第四夹爪;第二牛角输送轨道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另一端位于第四夹爪的下方;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第四夹爪分别与驱动装置相连接,进行平移或升降运动;引脚铆钉检测装置、盖检测装置、牛角检测装置分别与回转输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作信号连接。
优选的,传动变速机构采用的传动方式为圆盘、履带、环形板链、环形轨道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电容器盖板模上有两个与引脚铆钉尺寸相适应的穴孔。
优选的,滑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滑轨、与滑轨配合运动的滑块,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和第四夹爪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滑块上。
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控制第一夹爪平移的第一气缸、控制第一夹爪升降的第二气缸、控制第一夹爪开合的第三气缸、控制第二夹爪平移的第四气缸、控制第二夹爪升降的第五气缸、控制第三夹爪平移的第六气缸、控制第三夹爪升降的第七气缸、控制第四夹爪平移的第八气缸、以及控制第四夹爪升降的第九气缸。
更优选的,第二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夹爪座,夹爪座上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活塞杆与第一夹爪连接。
优选的,盖吹飞组件包括检测杆、与检测杆配合工作的吹气机构。
优选的,盖上模装置连接有用于引脚孔校位的第一定位组件,牛角检测装置连接有用于牛角校位的第二定位组件。
优选的,工作台行进方向按逆时针旋转,沿工作台的行进方向还安装有未冲压和未顶出工件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在工作周期中前置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回转输送装置是结构上首尾相连、运动上周而复始的搭载装置,通过工作台的立轴与传动变速机构相连,由于传动变速机构受电机驱动进行间歇传动,使得立轴也按逆时针方向间歇转动,每次转动36°;工作台的十个模台均匀、等分,为扇角为36°的扇形状面积;模台的电容器盖板模上有两个穴孔,可将引脚铆钉插入穴孔以定位电容器盖板模。
本实用新型中,引脚铆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引脚铆钉是否正确插入到穴孔中,盖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盖的引脚孔是否正确套入引脚铆钉,牛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两个牛角是否正确定位于引脚铆钉且套在盖的正面,未冲压和未顶出工件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工件残留于模台从而影响下一个工作周期的正常进行;前述的四个检测装置均采用公知技术常用的检测手段,其目的是验证上一道工序是否顺利进行,若检测出上一道工序非正常进行,则回转输送装置暂停工作,解决问题,以免零件的损坏或后续工序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中,冲压装置用于冲压引脚铆钉,将与牛角同侧的引脚铆钉一端压实,以便于牛角和引脚铆钉都紧固于盖上;为确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铆压机能够精准地冲压引脚铆钉,使电容器盖板成型为合格产品,本实用新型在机械设计中,将冲压装置的冲头、与冲压装置配合工作的模台上的两个穴孔、插入穴孔的两个引脚铆钉、以及套入引脚铆钉的盖自带的引脚孔,四者的中心必须要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铆压机,工作原理如下:工作台每旋转36°,进入下一道工作工位进行操作,各工作工位的顺序为两个引脚铆钉插入模台的穴孔→带有引脚孔的盖套入已经就位于模台的两个引脚铆钉→两个牛角通过两个牛角上模装置先后、对应地套入已经就位于模台的两个引脚铆钉,且牛角位于盖的正面(盖的正面为胶垫层,反面为树脂层,下同)→冲压引脚铆钉,使牛角和引脚铆钉紧固于盖上,产品成型→合格产品经正品出料装置下料,残次产品经废品出料装置下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铆压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采用1个回转输送装置完成电容器盖板的免焊接铆压,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场地占用空间较小,工作效率提高一倍;
2、由于牛角朝上位于电容器盖板正面,因此通用于各种结构的引脚铆钉来冲压,无需更换模具,降低加工成本;
3、采用双排的导轨,使其在一个模台上就能完成引脚铆钉的供料输送;采用盖吹飞组件简化检测盖的正、反面位置放置,且实现于现有技术的盖正反面检测装置的同样技术效果,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采用正品与废品分类处理的方式,以避免因混料造成的后处理效率低下,既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又提高了铆压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铆压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免焊接电容器盖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免焊接电容器盖板的铆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铆压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传动变速机构、受传动变速机构驱动的回转输送装置,回转输送装置包括一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中心设有与传动变速机构同轴相连的立轴2,工作台1的外周由十个绕立轴2旋转的模台3组成,每个模台3均安装有电容器盖板模,盖板模上开有两个与引脚铆钉尺寸相适应的穴孔;传动变速机构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整其传动方式可以为圆盘、履带、环形板链、环形轨道中的一种或几种。
沿工作台1的行进路线依次安装有与模台3配合工作的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引脚铆钉检测装置5、盖上模装置6、盖检测装置7、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牛角检测装置10、冲压装置11、正品出料装置12和废品出料装置13;工作台1按逆时针旋转,其行进方向是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依次经引脚铆钉检测装置5、盖上模装置6、盖检测装置7、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牛角检测装置10(牛角检测装置10还连接有用于牛角校位的第二定位组件)、冲压装置11到达正品出料装置12或废品出料装置13为一个工作周期。此外,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下一个工作周期开始之前(即前置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还安装有未冲压和未顶出工件的检测装置14,该装置即可设于废品出料装置13所在的模台,也可设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所在的模台,只要满足该装置所在的工作节点为上一个个工作周期结束与下一个工作周期开始之间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正品出料装置12的结构主要包括顶出气缸、顶针、顶杆、复位弹簧和正品出料轨道,其中顶杆设于模台3的两个穴孔内,顶杆的底端与复位弹簧相连接;顶出气缸安装在机架上,顶出气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顶针,顶针位于顶杆的正下方,使其与顶杆可以配合运动。工作时,当正品料被输送到正品出料装置12所在的模台3时,顶出气缸工作,驱动顶针将顶杆竖直向上顶起,顶杆受力作用后再将正品料中的引脚铆钉15顶起,从而将整个正品料顶出,然后通过外置的吹气气管,将顶起的正品料吹至正品出料轨道;与此同时,顶出气缸下落,顶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然复位,即完成正品料的出料操作。
同样的本实用新型中,废品出料装置13的结构、工作原理均等同于正品出料装置12,仅仅是废品出料装置13处于正品出料装置12的相邻工位。
下面,申请人就免焊接电容器盖板的铆压工作周期中所涉及的四个重要装置(即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盖上模装置6、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和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的具体结构、结构中各组件的功能作用、工作过程进行具体阐述。
(一)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
具体结构包括: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401、引脚铆钉输送轨道402、滑动机构403(由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组成)、第一夹爪、夹爪座404、控制第一夹爪运动的三个气缸。
各自的位置关系为:机架上安装有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401、第一滑轨、以及控制第一夹爪平移的第一气缸,第一滑轨上设有与第一滑轨配合运动的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一滑块上安装有控制第一夹爪升降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夹爪座404相连接,夹爪座404的底端安装有控制第一夹爪开合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夹爪连接;引脚铆钉输送轨道402为双排的导轨,一端连接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401,另一端位于第一夹爪的下方。
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401、引脚铆钉输送轨道402的功能:将放置紊乱的引脚铆钉通过振动排列、位置调整使其成为竖立放置的状态(如图3所示),并通过双排的导轨输送到引脚铆钉上模装置的抓点。
第一气缸的功能:将第一夹爪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的抓点到模台上对应穴孔的距离内往复平移。
第二气缸的功能:将第一夹爪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的抓点到将引脚铆钉插入模台上对应穴孔所需的高度内往复升降。
第三气缸的功能:控制第一夹爪开合,将引脚铆钉顺利插入穴孔。
工作过程:在回转输送装置作每次旋转36°的一个转动间歇过程中,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的抓点夹得两个引脚铆钉同时插入盖板模的穴孔中,具体工作步骤为:降下第一夹爪使其夹住位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的抓点处的两个引脚铆钉→提升第一夹爪到引脚铆钉插入穴孔内所需的高度→平移第一夹爪到模台的穴孔正上方→降下第一夹爪将两个引脚铆钉同时插入对应的穴孔中→松开第一夹爪→先提升、后平移第一夹爪使其回到初始位置(此时第一夹爪呈松开状态且位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的抓点正上方,待用),如此即为一个操作周期的完成。
(二)盖上模装置6
具体结构包括: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盖输送轨道602、盖吹飞组件603、第一定位组件604、滑动机构605(由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组成)、第二夹爪、控制第二夹爪运动的两个气缸。
各自的位置关系为: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的输送途径上设有盖吹飞组件603,机架上安装有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第一定位组件604、第二滑轨、以及控制第二夹爪平移的第四气缸,第二滑轨上设有与第二滑轨配合运动的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滑块上安装有控制第二夹爪升降的第五气缸,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二夹爪;盖输送轨道602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另一端位于第二夹爪的下方。
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盖输送轨道602的功能:将放置紊乱的盖通过振动排列、位置调整使其成为有序分布的状态,并通过单排的导轨输送到盖上模装置的抓点。
盖反面吹飞组件603的功能:检测出反面朝上的盖一律吹飞,以确保均以正面朝上的盖进入模台上模。本实用新型中,盖反面吹飞组件604的结构主要包括反光式光电传感器原理制成的检测杆、与检测杆配合工作的吹气机构。工作时,若胶垫层(正面)朝下,则检测杆感应信号后输出命令,控制吹气机构将该类盖都吹离盖振动螺旋输送盘的输送途径;反之,若树脂层(反面)朝下,则检测杆无法感应信号,吹气机构无法启动、工作暂停;如此便可确保每次输送的都是正面朝上的盖。
第一定位组件604的功能:用于调整盖的引脚孔位置,以确保盖能精准的套入已就位于模台的两个引脚铆钉。
第四气缸的功能:将第二夹爪从盖上模装置的抓点到模台上盖板模的距离内往复平移。
第五气缸的功能:将第二夹爪从盖上模装置的抓点到将盖套入模台上两个引脚铆钉所需的高度内往复升降。
工作过程:在回转输送装置作每次旋转36°的一个转动间歇过程中,从盖上模装置的抓点夹得一个盖套入模台上的两个引脚铆钉,具体工作步骤为:降下第二夹爪使其夹住位于盖上模装置的抓点处的一个盖(盖带有两个引脚孔,其尺寸与引脚铆钉相适应)→先提升、后平移第二夹爪到已就位于模台的引脚铆钉正上方→降下第二夹爪、将盖套入对应的两个引脚铆钉→提升第二夹爪、并将盖留在模台上→平移第二夹爪使其回到初始位置(此时第二夹爪位于盖上模装置的抓点正上方,待用),如此即为一个操作周期的完成。
(三)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
具体结构包括: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第一牛角输送轨道802、滑动机构803(由第三滑轨和第三滑块组成)、第三夹爪、控制第三夹爪运动的两个气缸。
各自的位置关系为:机架上安装有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第三滑轨、以及控制第三夹爪平移的第六气缸,第三滑轨上设有与第三滑轨配合运动的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与第六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三滑块上安装有控制第三夹爪升降的第七气缸,第七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三夹爪;第一牛角输送轨道802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另一端位于第三夹爪的下方。
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第一牛角输送轨道802的功能:将放置紊乱的牛角通过振动排列、位置调整使其成为如图3所示的放置状态,并通过单排的导轨输送到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的抓点。
第六气缸的功能:将第三夹爪从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的抓点到盖上对应引脚铆钉的距离内往复平移。
第七气缸的功能:将第三夹爪从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的抓点到将牛角套入对应引脚铆钉所需的高度内往复升降。
工作过程:在回转输送装置作每次旋转36°的一个转动间歇过程中,从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的抓点夹得一个牛角对应套入已经就位于模台的一个引脚铆钉,且牛角位于盖的正面,具体工作步骤为:降下第三夹爪使其夹住位于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的抓点处的一个牛角(牛角与盖接触的一端开孔,孔径与引脚铆钉的尺寸相适应)→先提升、后平移第三夹爪到已就位于模台的引脚铆钉正上方→降下第三夹爪使引脚铆钉穿过牛角的开孔→提升第三夹爪将牛角留置在盖的正面→平移第三夹爪使其回到初始位置(此时第三夹爪位于第一牛角上模装置的抓点正上方,待用),如此即为一个操作周期的完成。
(四)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
具体结构包括: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901、第二牛角输送轨道902、滑动机构903(由第四滑轨和第四滑块组成)、第四夹爪、控制第四夹爪运动的两个气缸。
各自的位置关系为:机架上安装有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901、第四滑轨、以及控制第四夹爪平移的第八气缸,第四滑轨上设有与第四滑轨配合运动的第四滑块,且第四滑块与第八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四滑块上安装有控制第四夹爪升降的第九气缸,第九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第四夹爪;第二牛角输送轨道902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901,另一端位于第四夹爪的下方。
由于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与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为结构类似、功能相同的装置,因此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901、第二牛角输送轨道902、第八气缸、第九气缸的功能分别与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第一牛角输送轨道802、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的功能一一对映,因此申请人就不再赘述前述四个组件各自的功能作用。
同理,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的工作过程与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也都相同,即从第二牛角上模装置的抓点夹得另一个牛角对应套入已经就位于模台的另一个引脚铆钉,从而完成两个牛角的全部上模工序,具体工作步骤就不再一一赘述,可详见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的具体工作步骤。
如图2所示,为合格的免焊接电容器盖板产品,其结构由两个引脚铆钉15、套在引脚铆钉15上的盖16、以及套在引脚铆钉15一端且与盖16的正面同侧的两个牛角17组成。
进一步的,盖16包括朝上的胶垫层16a(正面)、朝下的树脂层16b(反面)、以及上下贯通盖16的两个引脚孔16c,引脚孔16c的孔径与引脚铆钉15的尺寸相适应。
如图3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铆压机,对免焊接电容器盖板进行铆压组装,主要过程如下:
首先,两个引脚铆钉15经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所在的工位操作,对应插入到模台3上的两个穴孔中;然后,盖16以正面朝上、反面朝下的分布方式,自上而下地对应套入到引脚铆钉15中;接下来,两个牛角17同样自上而下地对应套入到引脚铆钉15中,且牛角17位于盖16的正上方;最后,冲压装置11工作,将两个引脚铆钉15的顶端镦粗、压实,使得牛角17、盖16和引脚铆钉15牢牢地贴合,完成铆压组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铆压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传动变速机构、受传动变速机构驱动的回转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输送装置包括一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中心设有与传动变速机构同轴相连的立轴(2),工作台(1)的外周由十个绕立轴(2)旋转的模台(3)组成,每个模台(3)均安装有电容器盖板模;沿工作台(1)的行进路线依次安装有与模台(3)配合工作的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引脚铆钉检测装置(5)、盖上模装置(6)、盖检测装置(7)、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牛角检测装置(10)、冲压装置(11)、正品出料装置(12)和废品出料装置(13);工作台(1)的行进方向是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依次经引脚铆钉检测装置(5)、盖上模装置(6)、盖检测装置(7)、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牛角检测装置(10)、冲压装置(11)到达正品出料装置(12)或废品出料装置(13)为一个工作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包括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401)、引脚铆钉输送轨道(402)、滑动机构(403)和第一夹爪,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401)和滑动机构(403)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403)上安装有第一夹爪;引脚铆钉输送轨道(402)为双排的导轨,一端连接引脚铆钉振动螺旋输送盘(401),另一端位于第一夹爪的下方;
所述的盖上模装置(6)包括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盖输送轨道(602)、盖吹飞组件(603)、滑动机构(605)和第二夹爪,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和滑动机构(605)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605)上安装有第二夹爪,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上设有盖吹飞组件(603);盖输送轨道(602)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盖振动螺旋输送盘(601),另一端位于第二夹爪的下方;
所述的第一牛角上模装置(8)包括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第一牛角输送轨道(802)、滑动机构(803)和第三夹爪,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和滑动机构(803)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803)上安装有第三夹爪;第一牛角输送轨道(802)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第一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801),另一端位于第三夹爪的下方;
所述的第二牛角上模装置(9)包括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901)、第二牛角输送轨道(902)、滑动机构(903)和第四夹爪,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901)和滑动机构(903)分别设于机架上,滑动机构(903)上安装有第四夹爪;第二牛角输送轨道(902)为单排的导轨,一端连接第二牛角振动螺旋输送盘(901),另一端位于第四夹爪的下方;
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第四夹爪分别与驱动装置相连接,进行平移或升降运动;
所述的引脚铆钉检测装置(5)、盖检测装置(7)、牛角检测装置(10)分别与回转输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作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变速机构采用的传动方式为圆盘、履带、环形板链、环形轨道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器盖板模上有两个与引脚铆钉(15)尺寸相适应的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滑轨、与滑轨配合运动的滑块,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和第四夹爪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控制第一夹爪平移的第一气缸、控制第一夹爪升降的第二气缸、控制第一夹爪开合的第三气缸、控制第二夹爪平移的第四气缸、控制第二夹爪升降的第五气缸、控制第三夹爪平移的第六气缸、控制第三夹爪升降的第七气缸、控制第四夹爪平移的第八气缸、以及控制第四夹爪升降的第九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夹爪座(404),夹爪座(404)上安装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活塞杆与第一夹爪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吹飞组件(603)包括检测杆、与检测杆配合工作的吹气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上模装置(6)连接有用于引脚孔校位的第一定位组件(604),所述的牛角检测装置(10)连接有用于牛角校位的第二定位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行进方向按逆时针旋转,沿工作台(1)的行进方向还安装有未冲压和未顶出工件的检测装置(14),该装置在所述的工作周期中前置于引脚铆钉上模装置(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81461.1U CN203706909U (zh) | 2014-02-25 | 2014-02-25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81461.1U CN203706909U (zh) | 2014-02-25 | 2014-02-25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06909U true CN203706909U (zh) | 2014-07-09 |
Family
ID=5105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8146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706909U (zh) | 2014-02-25 | 2014-02-25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0690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2097A (zh) * | 2014-02-25 | 2014-04-30 | 舟山市普陀宝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
2014
- 2014-02-25 CN CN201420081461.1U patent/CN20370690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2097A (zh) * | 2014-02-25 | 2014-04-30 | 舟山市普陀宝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CN103762097B (zh) * | 2014-02-25 | 2016-08-31 | 舟山市普陀宝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62097A (zh)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
CN103731791B (zh) | 一种扬声器磁路系统自动组装设备 | |
CN103480728A (zh) | 内胆底板自动成型生产线 | |
CN207223320U (zh) | 一种磁铁自动压装机 | |
CN101956766B (zh) | 全自动轴承保持器装配机 | |
CN103506506A (zh) | 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 | |
CN104722663B (zh) | 锁舌装配机 | |
CN102376904A (zh) | 一种电池盖的自动组装机及组装方法 | |
CN103862638A (zh) | 自动反铣机构 | |
CN104009594A (zh) | 一种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机 | |
CN105458152A (zh) | 一种银触点组装铆压设备 | |
CN205695433U (zh) | 一种足球糖自动成型机 | |
CN203675326U (zh) | 一种扬声器磁路系统自动组装设备 | |
CN203706909U (zh) | 一种全自动铆压机 | |
CN201112147Y (zh) | 电容器盖板组装机 | |
CN104201033B (zh) | 一种键盘按键自动粘贴设备的自动粘贴方法 | |
CN203356436U (zh) | 转向角u型件自动组装机 | |
CN201786946U (zh) | 全自动轴承保持器装配机 | |
CN203791559U (zh) | 电机铆钉压接设备 | |
CN203706910U (zh) |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非焊型电容器盖板铆压机 | |
CN103111832A (zh) | 一种弹子锁上的弹簧封弹装配设备 | |
CN205341789U (zh) | 一种盖板铆片机定位前进料装置 | |
CN110549111A (zh) | 一种挂锁自动化组装设备 | |
CN203812572U (zh) | 在线pba的eeprom 烧录系统 | |
CN203748788U (zh) | 一种首饰的加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31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