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7087U - 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37087U CN203637087U CN201320497722.3U CN201320497722U CN203637087U CN 203637087 U CN203637087 U CN 203637087U CN 201320497722 U CN201320497722 U CN 201320497722U CN 203637087 U CN203637087 U CN 2036370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double
- front mould
- rear mold
- in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第二后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所述第一前模和第二前模背对背地安装在注塑机的水平旋转模板上,在所述第二后模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后模连接。本实用新型利于加工复杂大型的双色饰条产品,利用周圈滑块解决了分型面高度落差大、分型面处有型孔或者倒扣机构。该模具既便于加工也便于技师研配,降低技师在研配方面的难度,更方便调整由加工设备和研配造成的误差,因此产品精细化的程度会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模具技术主要应用于家电、日用塑料制品以及汽车零部件上,是为了简化装配工艺,提高外观档次的一种新型技术,大型双色饰条是应用于高端冰箱上的产品。目前模具行业采用的双色模具结构主要有转盘式、转轴式或其改进方式,而此类方式因为受注塑机自身功能影响只能应用在较小、外观简易的双色注塑制品上。
普通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大多使用转盘式机构实现双色注塑,即第一前模和第二前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注塑机炮筒侧),后模安装在转盘式旋转机构上。转盘式旋转机构是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增设一个能旋转180°的转盘将双色模具结构由一套模具分成两套模具,从而减小单套模具的尺寸,降低使用注塑机吨位。因注塑机条件限制仅限于模具结构简单,尺寸较小的双色饰条注塑产品。
一般双色饰条产品为第一色局部附在第二色产品上,热流道分别安装模具的第一前模与第二前模,产品分型面处比较平整,分型面处无型孔或者倒扣机构,产品形状相对比较简单。
普通双色饰条注塑模具的缺点如下:
1.只能成型简单双色产品,且难以成型大的制品。两次注射成型都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侧,而每次注射都需要单独的流道,由于空间的限制使得流道开设较为困难,且无法成型大的制品。另分型面高度落差大,分型面处有型孔或者倒扣的产品无法成型。
2.研配难度高,产品精细化差。普通双色饰条注塑模具是第一前模与第二前模合并成同一前模和第一后模与第二后模合并成同一后模,即一套模具,需要技师将前模旋转研配,研配难度较高,另因前模已经加工完毕,在加工设备和研配的误差下产品精细化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加工复杂大型双色饰条产品,研配方便的双色饰条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第二后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所述第一前模和第二前模背对背地安装在注塑机的水平旋转模板上,在所述第二后模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后模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动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注射单元,在所述定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注射单元,热流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第二后模内。
进一步,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油缸及滑道,每块所述滑块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滑块油缸及滑道,所述滑块油缸带动所述滑块沿滑道滑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前模与第二前模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水平旋转模板的转轴与注塑机的开模方向垂直。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利于加工复杂大型的双色饰条产品,利用周圈滑块解决了分型面高度落差大、分型面处有型孔或者倒扣机构。
(2)该模具既便于加工也便于技师研配,降低技师在研配方面的难度,更方便调整由加工设备和研配造成的误差,因此产品精细化的程度会更高。
(3)模具动作可靠,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色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前模和第一后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前模和第二后模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前模1,第二前模2,第一后模3,第二后模4,水平旋转模板5,定模板6,动模板7,第一热流道8,第一热流道垫板9,第一推板10,第一后模镶块11,第一顶出油缸12,第一顶出板13,第二热流道14,第二热流道垫板15,第二顶出油缸16,第二顶出板17,滑块18,滑块油缸19,第一注射单元20,第二注 射单元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前模1、第二前模2、第一后模3和第二后模4。其中,第一前模1和第二前模2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第一前模1和第二前模2背对背地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注塑机的机架上设置有定模板6和动模板7,在定模板6和动模板7的中间设置水平旋转模板5,第一后模3固定在注塑机的动模板7上,第二后模4固定在注塑机的定模板6上,第一前模1和第二前模2固定在注塑机的水平旋转模板5上,水平旋转模板5的转轴与注塑机的开模方向垂直,水平旋转模板5上带动第一前模1和第二前模2在每个模具周期内水平方向旋转180°以实现双色注塑。
注塑机中包含两个独立的浇注系统,其中一个浇注系统位于第一后模3内,另一个浇注系统位于第二后模4内,浇注系统中的热流道分别安装在第一后模3和第二后模4内。在动模板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注射单元20,在定模板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注射单元21。第一注射单元20和第二注射单元21分别为半成品注塑和最终制品注塑提供原料。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后模3主要由第一热流道8、第一热流道垫板9、第一推板10、第一后模镶块11、第一顶出油缸12、第一顶出板13等组成。第二后模4主要由第二热流道14、第二热流道垫板15、第二顶出油缸16、第二顶出板17、滑块18和滑块油缸19等组成。
在第二后模4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滑块18,滑块18通过滑动机构与第二后模4连接,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油缸19及滑道(图中未标示),每块滑块18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滑块油缸19及滑道,滑块油缸19带动滑块18沿滑道滑动,按倒扣方向滑出,避免在开模时划伤制品。
大型双色饰条制品的分型面高度落差大,分型面处有型孔或者倒扣机构等问题,通过在第二后模4的四周设置周圈滑块来解决。
第一后模3与第一前模1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半成品。第一前模1水平旋转使第一前模1与第二后模4合模后,用于在半成品的基础上注塑形成成品。同时,第二前模2与第一后模3合模后,用于注塑形成下一个半成品。
通过双色注塑模具的第一后模3、第一前模1、第二前模2、第二后模4之间的位置关系设为依次相对,使得第一后模3和第二后模4与第一前模1、第二前模2同时进行合模操作,以完成一个制品的半成品和另一个制品的最终成品。
该模具既便于加工也便于技师研配,降低技师在研配方面的难度,更方便调整由加工设备和研配造成的误差,因此产品精细化的程度会更高。
模具动作可靠,运行平稳,第一前模1和第二前模2固定在水平旋转模板5上,开模后可快速进行水平方向180度的旋转,由于第一前模1和第二前模2的受力方向与旋转轴方向一致,受力好,运行较为平稳。
由于两组相对安装的第一注射单元20和第二注射单元21与注塑机的轴线同心让锁模力与注塑压力相互作用在同一中心线上而相抵消,因此,该模具的锁模力与普通双色模具相比可减少一半,且运行速度快,运行平稳,而且两次注塑所需的浇注系统分别位于注塑机的定模板侧和动模板侧,这样,简化了流道的设计,因而能够成型较大的双色塑料制品或者多模腔的双色制品。同时塑料制品的成型周期短,加工周期可缩短1/2。
如图1至图3所示,下面详细描述双色饰条的注塑工艺过程。
1、将第一后模3与第一前模1合模,并向合模后的型腔中注射第一塑料熔体以形成半成品。
2、开模,并使第一前模1在水平方向上旋转180°。
3、将第一前模1与第二后模4合模,并向合模后的型腔中注射第二塑料熔体以形成成品。
同时第二前模2与第一后模3合模,并向合模后的型腔中注射第一塑料熔体以形成下一个半成品。
上述的工艺过程,主要是针对同一个制品的制作过程来描述的,在实际的双色注塑过程中,可以同时将第一前模1、第二前模2与第一后模3、第二后模4进行合模,这样,就可以在第一后模3的一侧注塑形成半成品时,在第二后模4的一侧将上一个半成品进一步注塑成型得到最终的成品制品。
每个成型周期中,模具的运行过程如下:
合模、注射:
在第一前模1与第二后模4合模的同时第二前模2与第一后模3合模,第一注射单 元20和第二注射单元21同时向两个合模后的型腔中分别注射不同的塑料熔体,同时成型第一打高端外观透明饰条与第二打双色饰条成品。
保压冷却后开模:
第一注射单元20与中间的水平旋转模板5移动,同时第一打高端外观透明饰条制品通过在第一推板10的作用下固定留在第一前模1上,当移动一定距离后,中间的水平旋转模板5进行旋转180°,第一打高端外观透明饰条与第二后模4相对。
进行开模操作时,注塑机的定模板6不动,注塑机的动模板7与第一后模3一起移动,水平旋转模板5的移动与动模板7的移动方向相同但销滞后,水平旋转模板5带动第一前模1和第二前模2沿开模方向先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然后再在水平方向上旋转180°,旋转后,半成品朝向注塑机定模板6一侧。
滑块动作:
第二后模4四周的滑块18分别在滑块油缸19的作用下从双色饰条制品上的型孔或者倒扣机构中脱开。
顶出:
第二顶出油缸16带动第二顶出板17将双色饰条成品从模具上顶出。
合模,进入下一个注塑周期。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前模、第二前模、第一后模和第二后模,所述第一后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第二后模安装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所述第一前模和第二前模背对背地安装在注塑机的水平旋转模板上,在所述第二后模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后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注射单元,在所述定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注射单元,热流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后模和所述第二后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油缸及滑道,每块所述滑块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滑块油缸及滑道,所述滑块油缸带动所述滑块沿滑道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模与第二前模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饰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旋转模板的转轴与注塑机的开模方向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97722.3U CN203637087U (zh) | 2013-08-15 | 2013-08-15 | 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97722.3U CN203637087U (zh) | 2013-08-15 | 2013-08-15 | 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37087U true CN203637087U (zh) | 2014-06-11 |
Family
ID=50868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9772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7087U (zh) | 2013-08-15 | 2013-08-15 | 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370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19692A (zh) * | 2015-12-31 | 2016-06-01 |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
CN113275849A (zh) * | 2021-06-24 | 2021-08-20 | 北京嘉诚兴业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喇叭网面注塑模具的加工工艺 |
-
2013
- 2013-08-15 CN CN201320497722.3U patent/CN2036370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19692A (zh) * | 2015-12-31 | 2016-06-01 |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
CN105619692B (zh) * | 2015-12-31 | 2018-01-09 |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装饰膜片的转台式双色注塑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
CN113275849A (zh) * | 2021-06-24 | 2021-08-20 | 北京嘉诚兴业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喇叭网面注塑模具的加工工艺 |
CN113275849B (zh) * | 2021-06-24 | 2023-02-17 | 北京嘉诚兴业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喇叭网面注塑模具的加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11379A (zh) | 双色注塑模具、注塑机及双色注塑工艺 | |
CN102120355B (zh) | 一种吸尘器轮子的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1677453U (zh) | 双色注塑模具及注塑机 | |
CN102806628B (zh) | 双模同步注射成型机 | |
CN104972596A (zh) | 一种塑件制品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
CN109732843A (zh) | 一种转盘式双色注塑模成型工艺 | |
CN102001151B (zh) | 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 | |
CN101927552A (zh) | 双组份注射前模板转盘装置 | |
CN103192036B (zh) | 全自动圆盘射芯机 | |
CN203637087U (zh) | 一种双色饰条注塑模具 | |
CN102909822B (zh) | 电动全方位数控注塑机 | |
CN202239632U (zh) | 电动多方位金属粉末压射成型机 | |
CN104772847A (zh) | 三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 | |
CN104149273B (zh) | 多角度滑块叠加二次抽芯机构的模具 | |
CN203680647U (zh) | 一种塑件制品的成型装置及其制造的空调面板 | |
CN202922855U (zh) | 旋转注塑成型装置 | |
CN205021935U (zh) | 一种注塑机转盘式合模机构 | |
CN102950696A (zh) | 一种模内多工位注塑成型机 | |
CN210282994U (zh) | 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 | |
CN201960697U (zh) | 一种吸尘器轮子的双色注塑模具 | |
CN106945225A (zh) | 生产单一材料大型及复杂产品的多料筒模块化注塑成型机 | |
CN20312586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模架 | |
CN202781598U (zh) | 一种双模同步注射成型机 | |
CN201761017U (zh) | 一种双组份注射前模板转盘装置 | |
CN202213120U (zh) | 电动全方位数控注塑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5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Road, Qingdao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andong Province (inside Haier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Mold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hi tech park,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MOLDS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ER Group Corp.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