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3676U - 便携式保温水壶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保温水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33676U CN203633676U CN201420010209.1U CN201420010209U CN203633676U CN 203633676 U CN203633676 U CN 203633676U CN 201420010209 U CN201420010209 U CN 201420010209U CN 203633676 U CN203633676 U CN 203633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ater tumbler
- dries
- kettle
- heat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271 drinking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634 feeding behavio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46 instant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保温水壶,其包括壶体(1)、晾水杯(2)和壶盖(3),所述晾水杯(2)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壶体(1)的上部敞口上,且所述壶盖(3)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晾水杯(2)的上部杯口上,所述壶体(1)、所述晾水杯(2)和所述壶盖(3)都具有外层和内胆,并且,在所述晾水杯(2)位于侧面的外层(5)和/或所述壶盖的外层上开有多个开口(6)。该晾水杯能够保持水温从而随时有热水用,又同时晾着一小杯温水或凉开水以便能随时喝水不烫嘴。
Description
便携式保温水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保温水壶,尤其涉及具有晾水功能的保温水壶。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在外出时,例如上学或出游时,经常需要喝热水。现有的便携式保温水壶通常足以满足有热水喝的要求。然而现有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并不具有晾水功能,其必须将热水倾倒入另一容器中进行晾水,而这在行进中是很难实现的。尤其对于性急的口渴儿童而言,在着急喝水的时候,常常被烫到嘴。
[0003] 因此,如何能够在同一只便携式保温水壶中同时实现保温和晾水功能,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水壶,其在保持常规的保温功能的同时,还能够随时提供不烫的温水或凉开水。该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而得以解决。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水壶,其包括壶体、晾水杯和壶盖,所述晾水杯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壶体的上部敞口上,且所述壶盖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晾水杯的上部杯口上,所述壶体、所述晾水杯和所述壶盖都具有外层和适于容纳饮用水的内胆,并且,在所述晾水杯位于侧面的外层和/或所述壶盖的外层上开有多个开口。
[000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壶盖位于底部的外层、所述晾水杯位于底部的外层、和/或所述壶体的外层上不具有开口。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壶体的内胆为抽真空的双层结构,所述晾水杯和所述壶盖的内胆为不锈钢内胆,所述不锈钢内胆为单层结构。
[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晾水杯的外层与其内胆之间、和/或所述壶盖的外层与其内胆之间具有镂空结构。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晾水杯的下部与所述壶体的上部敞口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晾水杯的下部的底面形成中间外凸的第一台阶结构,而所述壶体的上部敞口则形成中间内凹的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晾水杯的下部的底面形成中间内凹的第三台阶结构,而所述壶体的上部敞口则形成中间外凸的第四台阶结构,所述第三台阶结构的内侧面和所述第四台阶结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壶盖与所述晾水杯的上部杯口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为直径小于3毫米的圆孔。[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晾水杯的底面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允许液体从所述壶体中单向地进入所述晾水杯中。
[0015]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水壶能够在正常保持壶中水温的同时提供晾水功能,从而可以随时提供热水和温水(或凉开水),方便了外出环境下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水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7]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水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水壶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 应当了解,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在这些附图中,在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中,附图标记指代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效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现在将具体参考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虽然本实用新型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例。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包括壶体1、晾水杯2、壶盖3。晾水杯2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到壶体I的上部敞口上,这样就盖住了该上部敞口。同样,壶盖3可拆卸地连接到晾水杯2的杯口上,从而盖住晾水杯2。
[0022] 壶体1、晾水杯2和壶盖3都具有外层和内胆。较佳地,所述外层可为隔热外层。
[0023] 内胆采用适于容纳饮用水的材料制成,例如玻璃或不锈钢。其中壶体I的内胆8主要考虑较好的保温性能,且优选采用有利于保温的结构,例如可以由抽真空的双层玻璃或抽真空的双层不锈钢构成。而晾水杯2和壶盖3的内胆4由具有良好导热能力的材料制成,且采用有利于导热的结构,例如由单层不锈钢制成。
[0024] 隔热外层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制成,以便在携带水壶时不至于烫伤携带者。特别的是,在所述晾水杯(2)位于侧面的外层(5)和/或所述壶盖的外层上开有多个开口(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壶盖3的隔热外层5上开有多个开口 6,以便于晾水杯中的热水散热降温。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晾水杯2的侧面的隔热外层5上开有多个开口 6,以便于晾水杯中的热水散热降温。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在壶盖3的隔热外层5和晾水杯2的侧面的隔热外层5上均开有多个开口(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晾水杯2位于底面的隔热外层5是完整的(即没有开口),同时壶体I的隔热外层9也不具有开口,以便隔绝壶体I中的空间而防止其中热水的热量散失。
[0025] 上述开口 6的尺寸要足够小,以便不至于烫伤使用者的手指。该开口尺寸还可以与隔热外层5的厚度相关,因为对于较薄的隔热外层5,开口的尺寸当然更小些。例如,开口可以为直径小于3毫米的圆孔。[0026] 此外,晾水杯2和/或壶盖3的隔热外层5与其内胆4之间还可以具有镂空结构11,如果图2所示,以便在保持不烫手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
[0027] 在外出旅行之前,可以在壶体I里灌满热水,然后装上晾水杯2。然后在晾水杯2中也灌满热水,然后装上壶盖3。这样就可以外出了。虽然壶里的水很热,然而隔着隔热外层5、9,也不会觉得烫手。
[0028] 通过晾水杯2和壶盖3的开口 6,外面的空气能够接触导热能力良好的内胆4,这样晾水杯2和壶盖3中的热水很快就能晾凉了。这时候,壶体I中的热水还是热的,这是因为它周围具有保温性能较好的内胆8以及完整的隔热外层5、9。
[0029] 在出发不太长的时间后,在想和水的时候,拆下壶盖3随时都可以喝,而不会烫嘴。喝完了晾水杯2中的水,拆下晾水杯2,将壶体I里的水倒入到晾水杯2中,然后装上晾水杯2和壶盖3,就又可以上路了。
[0030] 当然,想用较的热水的时候,例如泡方便面的时候,可以将晾水杯2和壶盖3 —起拆下,就可以倒出壶体I中的热水了。
[0031] 在图1和图2中,所述晾水杯(2)的下部与所述壶体(I)的上部敞口之间、和/或所述壶盖(3)与所述晾水杯(2)的上部杯口之间为螺纹连接。例如,晾水杯2的下部的底面10是形成中间外凸的台阶结构(101),而壶体I的上口则是形成中间内凹的台阶结构(102),所述台阶结构(101)的外侧面(103)和所述台阶结构(102)的内侧面(104)上设置有螺纹,以便相互配合。所述壶盖(3)与所述晾水杯(2)的上部杯口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32] 在图3中,晾水杯2的下部的底面10则是形成中间内凹的台阶结构(105),而壶体I的上口则是形成中间外凸的台阶结构(106),所述台阶结构(105)的内侧面(107)和所述台阶结构(106)的外侧面(108)上设置有螺纹,以便相互配合。与图1和图2中的结构相t匕,图3中的结构显然易于保持晾水杯2的底部9的清洁,这在晾水杯2盖住壶体I时有利于保证其中水的清洁,而且也有利于晾水杯2放置的平稳。
[0033] 还可以在晾水杯2的底面设置单向阀7,其允许水从壶体I中单向地进入晾水杯2中,而不允许反向流动。单向阀的原理是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盖上水壶的时候,随时通过将便携式保温水壶放倒或者倒过来,就能让壶体I里的热水通过单向阀7进入到晾水杯2中。由于单向阀禁止反向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晾水杯2中凉水返回到壶体I中,从而保持壶体I中的水温。这样,向晾水杯2中补充热水就不再需要拆下晾水杯2和壶盖3。
[0034] 总之,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在满足传统的水壶保温功能的同时,又具有了在行进中晾水的功能,从而能够随时饮用热水和凉开水(或温水),避免了饮水烫人。
[0035]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穷尽本实用新型,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壶体(I)、晾水杯(2)和壶盖(3),所述晾水杯(2)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壶体(I)的上部敞口上,且所述壶盖(3)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晾水杯(2)的上部杯口上,所述壶体(I)、所述晾水杯(2)和所述壶盖(3)都具有外层和内胆,并且,在所述晾水杯(2)位于侧面的外层(5)和/或所述壶盖的外层上开有多个开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3)位于底部的外层(5)、所述晾水杯(2)位于底部的外层(5)、和/或所述壶体(I)的外层(9)上不具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⑴的内胆⑶为抽真空的双层结构,所述晾水杯⑵和所述壶盖(3)的内胆为不锈钢内胆(4),所述不锈钢内胆(4)为单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水杯⑵的外层(5)与其内胆⑷之间、和/或所述壶盖⑶的外层(5)与其内胆⑷之间具有镂空结构(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水杯(2)的下部与所述壶体(I)的上部敞口之间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水杯(2)的下部的底面(10)形成中间外凸的第一台阶结构(101),而所述壶体(I)的上部敞口则形成中间内凹的第二台阶结构(102),所述第一台阶结构(101)的外侧面(103)和所述第二台阶结构(102)的内侧面(104)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水杯(2)的下部的底面(10)形成中间内凹的第三台阶结构(105),而所述壶体(I)的上部敞口则形成中间外凸的第四台阶结构(106),所述第三台阶结构(105)的内侧面(107)和所述第四台阶结构(106)的外侧面(108)上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3)与所述晾水杯(2)的上部杯口之间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6)为直径小于3毫米的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保温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水杯(2)的底面设有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7)允许液体从所述壶体(I)中单向地进入所述晾水杯⑵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10209.1U CN203633676U (zh) | 2014-01-08 | 2014-01-08 | 便携式保温水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10209.1U CN203633676U (zh) | 2014-01-08 | 2014-01-08 | 便携式保温水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33676U true CN203633676U (zh) | 2014-06-11 |
Family
ID=5086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102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3676U (zh) | 2014-01-08 | 2014-01-08 | 便携式保温水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336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9396A (zh) * | 2016-12-02 | 2017-02-22 | 原杭生 | 盛水容器 |
-
2014
- 2014-01-08 CN CN201420010209.1U patent/CN2036336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9396A (zh) * | 2016-12-02 | 2017-02-22 | 原杭生 | 盛水容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33676U (zh) | 便携式保温水壶 | |
CN206006760U (zh) | 一种冷热水杯 | |
US20210068565A1 (en) | Thermally insulated bowl | |
CN204862398U (zh) | 一种快速散热水杯 | |
CN204635853U (zh) | 双胆调温杯 | |
CN106691083A (zh) | 运动水杯 | |
CN210493600U (zh) | 降温保温两用水杯 | |
CN204467685U (zh) | 一种保温暖手杯 | |
CN207101052U (zh) | 一种螺纹旋紧及杯口回荡式双重防洒保温多功能水杯 | |
CN108354409A (zh) | 一种可以分区域控制温度的保温装置 | |
CN204635863U (zh) | 冬夏两用杯 | |
CN204500192U (zh) | 多功能组合式保温速冷杯 | |
JP2015144696A (ja) | 保冷、保温用飲料容器 | |
CN207544601U (zh) | 一种新型水壶 | |
CN205162647U (zh) | 一种快速制冷保温陶瓷杯 | |
CN204274018U (zh) | 两用水杯 | |
CN204146780U (zh) | 套杯式保温杯 | |
CN210643574U (zh) | 一种多功能便携饮水杯 | |
CN203137912U (zh) | 双层杯 | |
CN202358504U (zh) | 一种新型保温饭桶 | |
CN202919779U (zh) | 双口双层加热水杯 | |
CN207949548U (zh) | 带冷却室的三段式保温杯 | |
CN208582140U (zh) | 一种可以分区域控制温度的保温装置 | |
CN202589125U (zh) | 双层水杯 | |
CN206675369U (zh) | 暖手茶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Zhao Wuba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Zhao Wuba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