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7573U - 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17573U CN203617573U CN201320769931.9U CN201320769931U CN203617573U CN 203617573 U CN203617573 U CN 203617573U CN 201320769931 U CN201320769931 U CN 201320769931U CN 203617573 U CN203617573 U CN 2036175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circuit breaker
- busbar
- shell
- room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1/00—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 H02B11/12—Switchgear having carriage withdrawable for isolation with isolation by horizontal withdrawal
Landscapes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包括电缆室模块、断路器室模块、母线室模块,各模块具有箱体结构的模块外壳并以电缆室模块外壳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母线室模块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的布置关系堆积组装并可拆固连,所述相互邻接的两个模块外壳的对应面上开设有供隔离动触头或隔离静触头穿过以实现接通和隔离的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柜体分模块进行装配,在柜体各个模块装配的同时进行各个功能单元装配,大大降低了柜体内部零部件的装配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开关柜。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柜都是采用一体式布置方式,柜体进行拼装,之后再进行内部各个功能单元的装配。此类开关柜结构如CN 203260933 U 公开的一种开关柜,其柜体内用钢板制成的壁板进行分隔而形成多个隔室,一般包括顶部后侧的母线室、中部前侧的断路器室、底部后侧的电缆室,断路器室中装有手车式断路器,手车式断路器包括沿前后移动装配在水平方向上的导轨上的手车和固定在手车上的断路器,断路器包括竖立的灭弧室和与灭弧室的两极分别导电的断路器触头,前后延伸的断路器触头设置在灭弧室上并沿上下并列分布,断路器触头可随手车前后移动,当手车自柜体前面板的开口由前向后进到断路器室中并移动至接通工位时,两个断路器触头可分别与母线室、电缆室的壁板上所设的触头盒中的静触头插接配合导电,而这两个静触头分别是与主母线和一次电缆连接。
此类开关柜的柜体由于是用隔板分为各个隔室,因此必须在柜体整体装配完成后再进行内部的主母线、互感器、接地开关、连接母线等零部件的安装。由于各个功能单元的装配存在相互影响,又受到空间限制,不便于同时安装,装配效率较低。同时由于柜体大小限制,各个隔室空间有限,造成功能单元零部件安装较为困难。如电流互感器及接地开关的安装,由于这两个元件较大,又有一定的重量,同时这两个单元布置在柜体下部的电缆室,这时柜体整体已经装配完成,无法进行吊装作业,致使这两个元件的安装极为不便。同时母线室和二次控制元件在柜体上部,装配人员需要登高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这种一体式布置方式的开关柜的内部元件的检修和更换较为复杂,尤其是柜体,一旦出现不可修复问题就需要进行整体更换,造成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独立装配完成各模块后再堆积组装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包括断路器、用于与主母线导通的上隔离静触头、用于与一次电缆导通的下隔离静触头,所述断路器包括具有两个电极的灭弧室,所述开关柜包括电缆室模块、断路器室模块、母线室模块,各模块具有箱体结构的模块外壳并以电缆室模块外壳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母线室模块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的布置关系堆积组装并可拆固连,所述上隔离静触头设置于母线室模块外壳上的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的面上,所述下隔离静触头设置于电缆室模块外壳上的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的面上,所述断路器设置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中,所述灭弧室上移动装配有分别与两电极导通的上、下隔离动触头,两隔离动触头分别具有接通工位和的隔离工位,上隔离动触头具有在接通工位与上隔离静触头导通的接触部分,下隔离动触头具有在接通工位与下隔离静触头导通的接触部分;所述相互邻接的两个模块外壳的对应面上开设有供隔离动触头或隔离静触头穿过以实现接通和隔离的孔。
所述电缆室模块、断路器室模块、母线室模块为自下而上依次堆积,所述上、下隔离动触头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灭弧室的顶、底部,所述上隔离静触头设置于母线室模块外壳底面,所述下隔离静触头设置于电缆室模块外壳顶面。
所述灭弧室顶、底部分别固定有与上部电极导通的上出线座、与下部电极导通的下出线座,所述上隔离动触头上下导向移动装配于上出线座中并与上出线座导电接触,下隔离动触头上下导向移动装配于下出线座中并与下出线座导电接触。
所述断路器上有三相灭弧室并沿前后方向并列分布,各相灭弧室上的上、下隔离动触头并列分布于灭弧室的左右两侧。
所述母线室模块中设有主母线,主母线有三相并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并列布置,所述母线室模块外壳上固定有通过外壳侧壁上的相应孔穿装的用于与各主母线一一对应的穿墙套管,穿墙套管具有与主母线同轴设置的内孔,所述主母线同轴对应穿入穿墙套管的内孔并进入外壳,外壳的底壁上固定有与各主母线一一对应的隔离静触头,隔离静触头包括上端的与主母线连接导通的母线连接导体和与母线连接导体相连的用于与母线室外部的隔离动触头开断配合的触头导体,外壳的底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触头导体或上隔离动触头穿过的孔。
所述触头导体外部设有与其浇注为整体的固定在母线室模块外壳的底壁上的绝缘套,所述主母线的一端支撑于穿墙套管上、另一端通过母线连接件及触头导体支撑于绝缘套上。
所述绝缘套通过母线室模块外壳底壁的相应孔向下穿出母线室,缘套内部留有供开关柜的相应隔离动触头穿过的、与触头导体的插孔相通的通孔。
所述的相互邻接的两个模块外壳的对应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下对插的对插结构,对插合结构是相对应的两外壳的其中一个外壳上凸设的折边所围成的围框、另一个外壳上对应插入围框中的外壳端部,在相应的围框和外壳端部侧面上对应开设有用于穿设紧固邻接的两个外壳的螺栓的安装孔以铆接在螺栓安装孔上的与螺栓紧固的铆螺母。
所述电缆室模块处于最底部,断路器室模块置于电缆室模块之上,母线室模块置于断路器室模块之上,所述电缆室模块之上还设置有处于断路器室模块和母线室模块之后的泄压室模块,所述泄压室模块内设有自下而上延伸的泄压通道,泄压室模块顶部设有与泄压通道的泄压室泄压板,电缆室模块、断路器室模块设有与泄压室模块的泄压通道对应的泄压口和封设在泄压口上的泄压板。
所述断路器室模块之上还设置有处于母线室模块之前的仪表箱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通过合理的布局将传统开关柜拆分成多个模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柜体分模块进行装配,在柜体各个模块装配的的同时进行各个功能单元装配,大大降低了柜体内部零部件的装配难度;各个模块装配完成后进行柜体的整体堆积,更利于流水线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检修时某一模块出现不可修复问题时可以将模块进行更换,功能单元模块互换性较好;模块内各个零部件布置合理,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轴测分块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母线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母线室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开关柜的主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主回路中两隔离动触头处于接通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主回路中两隔离动触头处于隔离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断路器两隔离动触头处于接通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断路器两隔离动触头处于隔离工位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该开关柜包括泄压室模块1、母线室模块3、仪表箱模块6、断路器室模块2、电缆室模块4。各模块均包括一个箱体结构的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相应功能器件,各模块外壳采用封闭的钣金式箱体结构,由薄钢板折弯后采用螺栓拼装制成,外壳的各个面能够单独拆卸,能够方便地安装内部零部件。
开关柜水平方向上尺寸较大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开关柜水平方向上尺寸较小的方向为左右方向。电缆室模块4处于最底部,泄压室模块1、断路器室模块2置于电缆室模块4之上,断路器室模块2靠前,泄压室模块1处于断路器室模块2之后,仪表箱模块6、母线室模块3置于断路器室模块2之上,仪表箱模块6靠前,母线室模块3处于仪表箱模块之后,泄压室模块1的顶部高于断路器室模块2并处于母线室模块3之后。
为实现上述以设定的位置关系邻接的模块之间的可拆固连和开关柜整体的堆积式组装,上下邻接的电缆室模块外壳的顶部上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的底部上、上下邻接的电缆室模块外壳的顶部上与泄压室模块外壳的底部上、上下邻接的断路器室模块外壳的顶部上与置于其上的仪表箱模块外壳的底部上、上下邻接的断路器室模块外壳的顶部上与母线室模块外壳的底部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下对插的对插结构;前后邻接的断路器室模块外壳的后部与泄压室模块外壳的前部上、前后邻接的仪表箱模块外壳后部与母线室模块外壳的前部上、前后邻接的母线室模块外壳后部与泄压室模块外壳的前部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前后对插的对插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对插合结构是相对应的两外壳的其中一个外壳上凸设的折边所围成的围框、另一个外壳上对应插入围框中的外壳端部,在相应的围框和外壳端部侧面上对应开设有用于穿设紧固邻接的两个外壳的螺栓的安装孔以铆接在螺栓安装孔上的与螺栓紧固的铆螺母8。
电缆室模块4的电缆室模块外壳采用六面封闭前后开门结构的箱体结构,中间添加一隔板将电缆室模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检修时预留空间;后半部分主要安装有下隔离静触头41、互感器5、避雷器、接地开关等一次元件。电缆室模块外壳的底部设有电缆口42,下隔离静触头41与从电缆口42进入的电缆导通,圆管形的下隔离静触头41外部具有穿墙套管,隔离静触头41通过穿墙套管的法兰盘固定在上盖板上,互感器5固定在穿墙套管下部。安装时,先将接地开关、避雷器、电缆等内部零部件安装于区域42(42所指的虚线范围),完成后进行顶部盖板的装配。盖板留有供互感器5下端穿过的孔,盖板安装完成后,再将互感器5、外部带有穿墙套管的隔离静触头41通过穿墙套管的法兰盘固定在上盖板上,穿墙套管用来保证电缆室模块和断路器室模块的绝缘和防护等级。该方式增加了装配空间,所有零部件都可以吊装,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电缆室模块外壳的侧板上方和盖板左右预留折边和安装孔,用于和断路器室模块2的连接和固定。
母线室模块3的母线室模块外壳也采用六面封闭的箱体结构,和仪表箱模块6平行布置,适配的主母线31由外向内穿入母线室模块外壳中,主母线31有三相并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并列布置,各主母线31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母线室模块外壳上固定有通过侧壁上的相应孔穿装的与各主母线一一对应的穿墙套管37,穿墙套管37具有与主母线31同轴设置的沿左右水平方向延伸的内孔,穿墙套管37的外周上设有法兰盘与母线室模块外壳的侧壁用螺栓固定,主母线31同轴对应穿入穿墙套管37内孔并进入母线室模块外壳。母线室模块外壳的底壁上固定有与各主母线一一对应的上隔离静触头32,上隔离静触头32包括上端的与主母线31连接导通的母线连接导体33和与母线连接导体33相连并向下延伸的触头导体34。母线连接导体33为截面为矩形的板状结构,主母线31为两个半圆柱体对合成的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双D形的双D形母线,主母线31上开有螺栓孔,母线连接导体33的板状结构被主母线31的两个半圆柱体夹住并用沿径向穿装的螺栓紧固,保证了通流能力;触头导体34为轴线向下延伸的圆管式结构,内部设有轴线向下延伸的插孔并开有供安装弹簧触指35的槽,触头导体34作为与母线室模块外部的隔离动触头电连接的接口。上隔离静触头32的母线连接导体33与触头导体34为上下一体式结构,在触头导体34的顶端于母线连接导体33的两侧处留有与其内部的插孔相通的通孔39,能够使气流通畅,增强散热。触头导体34外部设有与其浇注为整体的绝缘套36,绝缘套36固定在母线室模块的底壁上并通过底壁上的相应孔向下穿出母线室模块,绝缘套36外部带有伞群,起到穿墙套管的作用,绝缘套36内部留有供开关柜的相应隔离动触头穿过的、与触头导体34的插孔相通的通孔38,开关柜处于隔离位置时,该通孔38还承担隔离断口的功能。母线室模块外壳底部侧面加工有安装孔,可与断路器室模块2顶部对应设置的矩形围框固连,母线室模块外壳后面预留有铆螺母,用于固定泄压室模块1。
断路器室模块2的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采用四周封闭上下敞开的前开门结构。其上下折边均预留有铆螺母8,用于和下方电缆室模块4、上方母线室模块3的固定。后方也预留有铆螺母,用于固定泄压室模块1。断路器室模块外壳中装有断路器,断路器包括手车27,竖立的固定在手车27上的三个前后并列设置的灭弧室23,灭弧室23具有在相应机构的驱动下开断的上下两个电极,灭弧室结构属于常规技术而不再赘述。各灭弧室23顶部和底部分别沿直线导向移动装配有成对的上隔离动触头21、下隔离动触头24,上隔离动触头21、下隔离动触头24分别与灭弧室23的上部电极、下部电极导通。灭弧室23上部固定有与上部电极导通的上出线座22,上隔离动触头2上下导向移动装配于上出线座22中并与上出线座22导电接触,上隔离动触头21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在其上下移动行程上具有靠上的接通工位和靠下的隔离工位,上隔离动触头21顶部在接通工位处于灭弧室23顶部上方而可以与开关柜中位于断路器上方的母线室模块3的上隔离静触头32插接导通,上隔离动触头21底部在隔离工位处于灭弧室23顶部下方,使得上隔离动触头21与灭弧室23能够以并列的布置方式共享开关柜的一部分高度空间。灭弧室23下部固定有与下部电极导通的下出线座25,下隔离动触头24上下导向移动装配于下出线座25中并与下出线座25导电接触,下隔离动触头24沿上下方向移动并在其上下移动行程上具有靠下的接通工位和靠上的隔离工位,下隔离动触头24底部在接通工位处于灭弧室23底部下方而可以与开关柜中位于断路器下方的电缆室模块4的下隔离静触头41插接导通,下隔离动触头24顶部在隔离工位处于灭弧室23底部上方,使得下隔离动触头24与灭弧室23能够以并列的布置方式共享开关柜的一部分高度空间。上、下出线座22和25均为安装有用于与相应的隔离动触头导电接触的弹簧触指13的圆管形,上、下出线座22和25分别与灭弧室23上下端采用螺栓和浇注的方式固定连接。断路器沿开关柜的前后方向移动装配于断路器室模块2底部的轨道上,竖立的三个灭弧室23沿柜体前后方向并列设置,各灭弧室23上的上、下出线座22、25在柜体的前后方向分布于灭弧室23的左右两侧。断路器室模块2中还设有能够被上下隔离动触头移动顶开的活门15、16。上、下隔离动触头在相应机构驱动上下移动,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与上、下出线座接触。驱动灭弧室和上、下隔离动触头的直动动作的操动机构设置于机构箱26中。图6、图7所示为断路器的隔离动触头分别处于隔离以及接通状态时的示意图。上隔离动触头21和下隔离动触头24分别有各自的操动机构进行驱动,驱动方式为纵向的直动。接通后导体的布置成近似的直线形,如图5所示。上出线座22、灭弧室部分23以及下出线座25均固封为一个整体。固封的整体与机构箱26固定在手车27上。手车27不同于现有的底盘车,由于导体的纵向布置使得在上下隔离动触头的导体在工作时要穿过手车,因此手车27为底部设有供下隔离动触头24通过的孔的框架结构。
泄压室模块1布置在断路器室模块2和母线室模块3的后方,泄压室模块外壳为前侧面和下侧面开口的箱体结构,泄压室模块外壳通过其侧板折边上预留的螺栓孔与断路器室模块2和母线室模块3后方预留的铆螺母固定。泄压室模块外壳内设有自下而上延伸的泄压通道并在泄压室模块外壳的顶面设有泄压室泄压板12,电缆室模块4、断路器室模块2、设有与泄压室模块1的泄压通道对应的泄压口和封设在泄压口上的泄压板,其中电缆室模块4的电缆室泄压板44设在泄压室模块外壳的盖板后方,一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用低强度尼龙螺栓固定,当从电缆室模块内部受到一定压力时尼龙螺栓损坏,电缆室泄压板打44开,将压力导入泄压室模块1的泄压通道,然后打开泄压室顶面的泄压室泄压板12将压力引导向柜体上方。断路器室模块3的断路器泄压板28设在断路器室模块外壳的后侧面,下方用铰链固定,上方采用低强度尼龙螺栓,受到来自断路器室模块2内部的压力时泄压板28打开,将压力导入泄压室模块1的泄压通道,然后打开泄压室顶面的泄压室泄压板12将压力引导向柜体上方。由于母线室模块3本身处于开关柜的最上部,因此母线室模块3的母线室模块外壳的顶面上布置有的母线室泄压板30,通过同样的原理将压力直接向柜体上方释放,而无需经过泄压模块1。
本开关柜实施例中的各相主回路结构包括用于与主母线导通的上隔离静触头32、上隔离动触头21、上出线座22、灭弧室23、下出线座25、下隔离动触头24、用于与一次电缆导通的下隔离静触头41,上述实施例中的主母线31和进出线模块5可根据实际的送配电配置,既可以是开关柜产品的一部分可以是与开关柜产品配套的现场设备。三相主回路沿柜体前后方向(即柜体尺寸较大的深度方向)水平并列布置,与常见的三相主回路沿柜体左右方向(即柜体尺寸较小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方式相比,该方案能够降低柜体的宽度。
上述开关柜的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断路器的隔离动触头处于接通状态时,上隔离动触头21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隔离静触头32和上出线座22内的弹簧触指接触,下隔离动触头24上下两端分别与下隔离静触头41和下出线座25内的弹簧触指接触,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断路器的隔离动触头由接通状态到隔离状态时,上隔离动触头21向下运动,下隔离动触头24向上运动,分别与上、下隔离静触头32、41分离,形成隔离断口。在上、下隔离动触头从接通位置到隔离位置动作的同时,金属活门15、16也从敞开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将断路器室模块与上下两个带电隔室(母线室模块、电缆室模块)彻底隔开,保证了检修安全。处于隔离位置时,上、下隔离动触头靠近隔离断口的一端仍与上、下出线座内的弹簧触指接触,远离隔离断口一端悬空并与灭弧室23并列分布,从而占用了灭弧室23两侧的空间,充分利用了空闲位置,从而可以减少柜体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先将各个功能模块分别装配好,然后以从下往上的堆积方式进行总装,总装时通过预留的铆螺母配合螺栓将各个模块连接和固定,堆积时螺栓都是从外部安装,避免了柜体内部空间小安装不方便的问题。组装电缆室模块4时先不安装电缆室模块4的顶盖板,将接地开关、避雷器等组件事先固定在电缆室模块内部区域17所在位置,然后盖上盖板用螺栓固定,盖板安装完成后,再将互感器5通过下隔离静触头41外部的穿墙套管固定在上盖板上,同时穿墙套管用来保证电缆室模块和断路器室模块之间的绝缘和防护等级。该方式由于增加了装配空间,而且所有零部件都可以吊装,因此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断路器室模块由于留有前开门,可以选择固定式或移开式断路器,固定式可以先将断路器固定在断路器室模块4上,移开式断路器则可以在柜体堆积完成后用手车推入,断路器的安装较为方便。断路器室模块与母线室模块和电缆室模块之间的导体通过上、下隔离静触头外部的穿墙套管连接,解决了绝缘和防护等级的问题。母线室模块3进行组装时,可以在完成主母线31的安装后再安装侧板;仪表箱模块6可以先将内部二次元件布置完成后进行封装。各个模块装配完成后进行柜体整体的堆积,通过预留的铆螺母8配合螺栓将各个模块连接和固定,堆积时螺栓都是从外部安装,避免了柜体内部空间小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主母线还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母线,比如矩形、槽形或圆形母线,与之相应的母线连接导体也可以采用对应适配的矩形、套形或插头形,与这种替换情况类似,触头导体根据开关柜中的母线室模块外部的动触头也可以换成对应适配的形状,比如插头形、槽形或圆形。断路器也可以采用固定式;主回路上的所有导电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特别是开关柜电流较小时,上、下隔离动触头采用圆形较合适; 上、下出线座与灭弧室之间也可以不采用螺栓或浇注的方式固定,比如焊接;上、下隔离动触头与上、下隔离静触头也可以不通过弹簧触指连接,比如用螺栓连接,表带触指,刀片式接触等连接方式;同样柜体的绝缘方式也可以采用气体绝缘;由断路器和上下隔离静触头共同构成的隔离开关既可以是两工位隔离开关,也可以将上、下隔离方式经过简单的修改,成为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以适用不同形式的开关柜,并且断路器也可以为固定在断路器室模块中的固定式的,此时将手车替换为固定座将灭弧室等器件固定在固定座上即可,断路器的隔离动触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为水平方向移动式的,这样可以直接与现有技术中的横向延伸的隔离静触头配合实现接通和隔离,使用断路器的开关柜既可以实现固定式又可以实现移开式。正常情况下,断路器无需移出,通过断路器及隔离触头的动作即可实现线路的接通、隔离等功能;当断路器检修或者维护时无需拆卸,通过框架手车可以将断路器移出,使得检修或维护更加方便。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包括断路器、用于与主母线导通的上隔离静触头、用于与一次电缆导通的下隔离静触头,所述断路器包括具有两个电极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柜包括电缆室模块、断路器室模块、母线室模块,各模块具有箱体结构的模块外壳并以电缆室模块外壳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母线室模块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的布置关系堆积组装并可拆固连,所述上隔离静触头设置于母线室模块外壳上的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的面上,所述下隔离静触头设置于电缆室模块外壳上的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邻接的面上,所述断路器设置于断路器室模块外壳中,所述灭弧室上移动装配有分别与两电极导通的上、下隔离动触头,两隔离动触头分别具有接通工位和的隔离工位,上隔离动触头具有在接通工位与上隔离静触头导通的接触部分,下隔离动触头具有在接通工位与下隔离静触头导通的接触部分;所述相互邻接的两个模块外壳的对应面上开设有供隔离动触头或隔离静触头穿过以实现接通和隔离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室模块、断路器室模块、母线室模块为自下而上依次堆积,所述上、下隔离动触头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灭弧室的顶、底部,所述上隔离静触头设置于母线室模块外壳底面,所述下隔离静触头设置于电缆室模块外壳顶面。
3.所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顶、底部分别固定有与上部电极导通的上出线座、与下部电极导通的下出线座,所述上隔离动触头上下导向移动装配于上出线座中并与上出线座导电接触,下隔离动触头上下导向移动装配于下出线座中并与下出线座导电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上有三相灭弧室并沿前后方向并列分布,各相灭弧室上的上、下隔离动触头并列分布于灭弧室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室模块中设有主母线,主母线有三相并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并列布置,所述母线室模块外壳上固定有通过外壳侧壁上的相应孔穿装的用于与各主母线一一对应的穿墙套管,穿墙套管具有与主母线同轴设置的内孔,所述主母线同轴对应穿入穿墙套管的内孔并进入外壳,外壳的底壁上固定有与各主母线一一对应的隔离静触头,隔离静触头包括上端的与主母线连接导通的母线连接导体和与母线连接导体相连的用于与母线室外部的隔离动触头开断配合的触头导体,外壳的底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触头导体或上隔离动触头穿过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导体外部设有与其浇注为整体的固定在母线室模块外壳的底壁上的绝缘套,所述主母线的一端支撑于穿墙套管上、另一端通过母线连接件及触头导体支撑于绝缘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通过母线室模块外壳底壁的相应孔向下穿出母线室,缘套内部留有供开关柜的相应隔离动触头穿过的、与触头导体的插孔相通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互邻接的两个模块外壳的对应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下对插的对插结构,对插合结构是相对应的两外壳的其中一个外壳上凸设的折边所围成的围框、另一个外壳上对应插入围框中的外壳端部,在相应的围框和外壳端部侧面上对应开设有用于穿设紧固邻接的两个外壳的螺栓的安装孔以铆接在螺栓安装孔上的与螺栓紧固的铆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室模块处于最底部,断路器室模块置于电缆室模块之上,母线室模块置于断路器室模块之上,所述电缆室模块之上还设置有处于断路器室模块和母线室模块之后的泄压室模块,所述泄压室模块内设有自下而上延伸的泄压通道,泄压室模块顶部设有与泄压通道的泄压室泄压板,电缆室模块、断路器室模块设有与泄压室模块的泄压通道对应的泄压口和封设在泄压口上的泄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室模块之上还设置有处于母线室模块之前的仪表箱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69931.9U CN203617573U (zh) | 2013-11-30 | 2013-11-30 | 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69931.9U CN203617573U (zh) | 2013-11-30 | 2013-11-30 | 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17573U true CN203617573U (zh) | 2014-05-28 |
Family
ID=5077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6993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7573U (zh) | 2013-11-30 | 2013-11-30 | 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1757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3016A (zh) * | 2013-11-30 | 2014-03-26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CN104576170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安徽宇腾真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型智能真空接触器 |
CN111746606A (zh) * | 2020-06-19 | 2020-10-09 | 莆田学院 | 一种多功能断路器转运推车 |
CN112103831A (zh) * | 2020-08-06 | 2020-12-18 | 河南平高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pt手车及使用该pt手车的开关柜 |
-
2013
- 2013-11-30 CN CN201320769931.9U patent/CN2036175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3016A (zh) * | 2013-11-30 | 2014-03-26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CN103683016B (zh) * | 2013-11-30 | 2017-01-18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CN104576170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安徽宇腾真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型智能真空接触器 |
CN104576170B (zh) * | 2014-12-31 | 2017-03-22 | 安徽宇腾真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真空接触器 |
CN111746606A (zh) * | 2020-06-19 | 2020-10-09 | 莆田学院 | 一种多功能断路器转运推车 |
CN111746606B (zh) * | 2020-06-19 | 2024-04-02 | 莆田学院 | 一种多功能断路器转运推车 |
CN112103831A (zh) * | 2020-08-06 | 2020-12-18 | 河南平高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pt手车及使用该pt手车的开关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3016B (zh) | 一种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
CN203617573U (zh) | 模块化堆积式开关柜 | |
CN203617555U (zh) | 开关柜及其主回路结构 | |
CN204481353U (zh) | 10kV一体化智能相控开关柜 | |
CN203553648U (zh) | 一种高压开关柜 | |
CN103618215A (zh) | 一种开关柜及其主回路结构 | |
CN203632021U (zh) | 一种低压电容补偿柜 | |
CN202678803U (zh) | 大电流功能复合型高压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 |
CN208508312U (zh) | 一种改进的户用电表箱 | |
CN103681098B (zh) | 一种带隔离工位的断路器及使用该断路器的开关柜 | |
CN205377065U (zh) | 一种开关柜 | |
CN115275855A (zh) | 一种空气绝缘环网柜 | |
CN210985193U (zh) | 一种多馈出回路双面插接式汇流母线装置 | |
CN202308791U (zh) | 组合开关模块的可逆真空接触器模化结构 | |
CN203617212U (zh) | 带隔离工位的断路器及使用该断路器的开关柜 | |
CN221947606U (zh) | 一种开关柜 | |
CN201466494U (zh) | 一种低压配电成套开关设备 | |
CN203967550U (zh) | Gmt组合式低压开关柜 | |
CN221709157U (zh) | 一种混装固定分隔配电单元的抽屉柜 | |
CN218448937U (zh) | 一种中置柜的母线提升结构及中置柜 | |
CN222089152U (zh) | 馈电单元及开关柜 | |
CN203722082U (zh) | 一种紧凑型配电柜 | |
CN212412435U (zh) | 一种母线室装穿芯式互感器的开关柜 | |
CN222706118U (zh) | 一种中置式开关柜 | |
CN202840255U (zh) | 中置式高压开关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