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5740U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15740U CN203615740U CN201320292860.8U CN201320292860U CN203615740U CN 203615740 U CN203615740 U CN 203615740U CN 201320292860 U CN201320292860 U CN 201320292860U CN 203615740 U CN203615740 U CN 2036157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plate
- flexible sealing
- plate
- belt type
- type roa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2 abras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台车拦板外侧的外密封板,所述外密封板的下端直接或间接与风箱连接,还包括柔性密封板和辅助密封板,所述柔性密封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密封板或所述台车拦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辅助密封板的一端则固定在所述台车拦板或所述外密封板上,另一端也为自由端,所述柔性密封板的自由端搭在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上形成接触密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冶金行业广泛应用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中,可以显著降低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的漏风量,降低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中风箱的功率,从而实现节能或改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属于烧结机密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是冶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设备。现有的密封形式使得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漏风率一般高达50%以上。例如,申请号为201110277244.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烧结机的侧部密封装置”(文献I)中公开的侧部密封装置包括在烧结机台车的拦板外侧与烧结机的风箱之间设置密封罩,在烧结机台车的台车拦板上和密封罩上分别设置共面的密封面,密封面之间安放着带状板。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侧部密封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0003] 1、带状板必须设置在两块密封面上,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0004] 2、台车拦板上的密封面与密封罩上的密封面共面设置,一方面对安装精度要求过高,另一方面由于台车运行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左右摆动,因而这两个密封面的端部在台车的宽度方向上必须留有较大的间隔,不能重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使得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显著降低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的漏风总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台车拦板外侧的外密封板,所述外密封板的下端直接或间接与风箱连接,还包括柔性密封板和辅助密封板,所述柔性密封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密封板或所述台车拦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辅助密封板的一端则固定在所述台车拦板或所述外密封板上,另一端也为自由端,所述柔性密封板的自由端搭在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上形成接触密封。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还包括用于加固所述柔性密封板的撑杆或拉杆,所述撑杆或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密封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密封板或所述台车拦板。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密封板的一端通过刚性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外密封板或台车拦板上,所述刚性连接板与所述辅助密封板不共面。
[0009]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刚性连接板与所述辅助密封板在台车的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
[001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形成夹角为大于O度小于180度的L形构造,所述柔性密封板和刚性连接板的组合形成相应的倒L形构造。
[0011 ]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形成夹角为大于O度小于180度的L形构造,所述柔性密封板形成相应的倒L形构造。[0012]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密封板至少与所述柔性密封板接触的部分是柔性的。
[0013]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密封板上铺设柔性材料,使得所述辅助密封板与所述柔性密封板接触的部分是柔性的。
[0014]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密封板是耐磨材料制成。
[0015]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密封板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0016]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密封板为磁性材料制成。
[0017]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密封板为聚合物材料制成。
[0018]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密封板为合金材料制成。
[0019]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由于柔性密封板的一端直接固定在外密封板或所述台车拦板上,其自由端直接搭在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上形成接触密封,一方面大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对台车拦板的运行摇摆的适应性也大大增强。
[0021] 2、本装置实用、可靠,使用寿命长,且便于保养、维修。
附图说明
[0022] 图1和图2是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不意图。
[0023] 图3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不意图。
[0024] 图5至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不意图。
[0025] 图8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王视不意图。
[0026]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7]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台车拦板 2-外密封板 3-风箱
[0030] 4-柔性密封板 5-辅助密封板 6-刚性连接板
[0031] 7-撑杆 8-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3] 实施例一
[0034]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台车拦板I外侧的外密封板2,外密封板2的下端直接或间接与风箱3连接,还包括柔性密封板4和辅助密封板5,柔性密封板4的一端固定在外密封板2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辅助密封板5的一端则固定在台车拦板I上,另一端也为自由端,柔性密封板4的自由端搭在辅助密封板5的自由端上形成接触密封。对柔性密封板4和辅助密封板5的安装位置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柔性密封板4可以与辅助密封板5形成接触密封即可。例如,图1和图2示出了柔性密封板4的不同位置。
[0035] 利用该结构实现了吸附式密封,即在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运行中,由于风箱3抽风产生的负压使得柔性密封板4变形,柔性密封板4与辅助密封板5形成接触密封。负压越大,接触密封效果越好。柔性密封板4能够自动适应(密封)相邻台车拦板间的缝隙、因台车拦板摆动或变形产生的缝隙等。
[0036] 其中,柔性密封板4可以是耐磨材料制成。这样既可延长柔性密封板4的使用寿命又有利于提闻密封效果。
[0037] 其中,柔性密封板4可以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磁性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合金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其中数种的组合制成。
[0038] 实施例二
[0039] 图3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用于加固柔性密封板4的撑杆7或拉杆8。撑杆7或拉杆8的一端连接柔性密封板4,另一端连接外密封板2或台车拦板I。这样可以防止柔性密封板4被过大负压吸附而脱离辅助密封板5。
[0040] 实施例三
[0041] 图5至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柔性密封板4的一端通过刚性连接板6固定在外密封板2上,刚性连接板6与辅助密封板5不共面。
[0042] 相比刚性连接板6与辅助密封板5共面的这种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结构对刚性连接板6和辅助密封板5的安装位置要求不高,只要保证刚性连接板6所连接的柔性密封板4可以接触密封辅助密封板5即可,而且对刚性连接板6和辅助密封板5的宽度尺寸也无限制。
[0043] 如图7所示,刚性连接板6和辅助密封板5可以在台车的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这种结构可以使用很薄的柔性密封板4,进一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而且,柔性密封板4和辅助密封板5的接触密封效果高。另外,可以避免柔性密封板4被从刚性连接板6和辅助密封板5之间的间隙中彻底吸入而无法接触辅助密封板5。
[0044] 实施例四
[0045] 图8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密封板5的自由端形成夹角为大于O度小于180度的L形构造,柔性密封板4和刚性连接板6的组合形成相应的倒L形构造。这种结构可以加大柔性密封板4与辅助密封板5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接触密封效果。
[0046] 尽管未图示,但是可以想到对实施例一进行类似改进,即辅助密封板5的自由端形成夹角为大于O度小于180度的L形构造,柔性密封板4形成相应的倒L形构造,同样可以实现上述的效果。
[0047] 实施例五[0048]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密封板5的至少与柔性密封板4接触的部分是柔性的。这样既可以减少柔性密封板4的磨损,又能自动适应(密封)台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缝隙,加强密封效果。
[0049] 如图11所示,辅助密封板5的靠近柔性密封板4的部分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当然,还可以辅助密封板5整个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
[0050] 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辅助密封板5上铺设柔性材料,使得辅助密封板5与柔性密封板4接触的部分是柔性的。
[0051] 实施例六
[0052]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柔性密封板4的一端固定在台车拦板I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辅助密封板5的一端则固定在外密封板2上,另一端也为自由端,柔性密封板4的自由端搭在辅助密封板5的自由端上形成接触密封。
[0053] 其他实施例
[0054] 实施例二至五公开的结构可以相互组合,它们也同样可以适用于实施例六,从而可形成其他实施例。
[0055]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包括位于台车拦板外侧的外密封板,所述外密封板的下端直接或间接与风箱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密封板和辅助密封板,所述柔性密封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密封板或所述台车拦板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辅助密封板的一端则固定在所述台车拦板或所述外密封板上,另一端也为自由端,所述柔性密封板的自由端搭在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上形成接触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固所述柔性密封板的撑杆或拉杆,所述撑杆或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柔性密封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密封板或所述台车拦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板的一端通过刚性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外密封板或台车拦板上,所述刚性连接板与所述辅助密封板不共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连接板与所述辅助密封板在台车的宽度方向上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形成夹角为大于O度小于180度的L形构造,所述柔性密封板和刚性连接板的组合形成相应的倒L形构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板的自由端形成夹角为大于O度小于180度的L形构造,所述柔性密封板形成相应的倒L形构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板至少与所述柔性密封板接触的部分是柔性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板上铺设柔性材料,使得所述辅助密封板与所述柔性密封板接触的部分是柔性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板是耐磨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板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板为磁性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板为聚合物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板为合金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92860.8U CN203615740U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92860.8U CN203615740U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15740U true CN203615740U (zh) | 2014-05-28 |
Family
ID=50768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292860.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15740U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1574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22805A (zh) * | 2013-05-24 | 2013-09-25 | 秦皇岛新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WO2018149410A1 (zh) * | 2017-02-15 | 2018-08-23 |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焙烧机的双棒密封装置和具有其的焙烧机 |
WO2018149409A1 (zh) * | 2017-02-15 | 2018-08-23 |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焙烧机的落棒密封装置和具有其的焙烧机 |
-
2013
- 2013-05-24 CN CN201320292860.8U patent/CN20361574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22805A (zh) * | 2013-05-24 | 2013-09-25 | 秦皇岛新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CN103322805B (zh) * | 2013-05-24 | 2015-06-17 | 秦皇岛新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WO2018149410A1 (zh) * | 2017-02-15 | 2018-08-23 |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焙烧机的双棒密封装置和具有其的焙烧机 |
WO2018149409A1 (zh) * | 2017-02-15 | 2018-08-23 |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焙烧机的落棒密封装置和具有其的焙烧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15740U (zh)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
CN203877354U (zh) | 防漏料斗式提升机 | |
CN103322805B (zh)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
CN205312182U (zh) | 滑动式增强密封瓶盖 | |
CN203432328U (zh)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
CN102914156A (zh) | 烧结机的侧部密封方法 | |
CN205559814U (zh) | 一种新型阀门 | |
CN103322804B (zh) | 一种烧结机或带式焙烧机台车侧面密封装置 | |
CN203657476U (zh) | 一种烧结机台车用柔性密封装置 | |
CN211060658U (zh) | 一种可减少烧结机台车篦条销孔漏风的篦条压块装置 | |
CN203010111U (zh) | 一种能有效降低磨损的自密封软连接结构 | |
CN207042089U (zh) | 一种活性炭过滤罐 | |
CN202812245U (zh) | 余热发电用弹性气密封蝶阀 | |
CN209009388U (zh) | 一种燃煤电厂落煤管内衫板 | |
CN207569375U (zh) | 脱硫机连接管密封结构 | |
CN204755243U (zh) | 压缩机排气腔盖结构 | |
CN208843353U (zh) | 一种移动小车风箱 | |
CN104612723B (zh) |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密封结构 | |
CN207064676U (zh) | 一种大口径矿浆阀 | |
CN202470760U (zh) | 具有甬道式端密封段的密封机构 | |
CN203615742U (zh) | 压差侧密封烧结或冷却设备 | |
CN202955980U (zh) | 烧结机台车密封装置 | |
CN208057934U (zh) | 一种散装物料溜槽法兰双密封结构 | |
CN203006165U (zh) | 散装水泥v型半挂车罐体 | |
CN206827476U (zh) | 平面输送机中间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17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