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1777U - 线缆搬运提手 - Google Patents
线缆搬运提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81777U CN203581777U CN201320558431.0U CN201320558431U CN203581777U CN 203581777 U CN203581777 U CN 203581777U CN 201320558431 U CN201320558431 U CN 201320558431U CN 203581777 U CN203581777 U CN 2035817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er shaft
- handle
- grabbing
- supporting seat
- gr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搬运提手,由于包括有:拉手、中心轴、中心轴支撑座、拉头和张抓部件,张抓部件的张抓的下端为工作端头,所述工作端头为朝向外的凸块,具有两个工作位置:隐藏在中心轴的张抓部件容纳腔中,或伸出张抓部件容纳腔外部;所述张抓通过张抓部件的张抓连接机构与中心轴连接,并通过中心轴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所述张抓的工作端头改变工作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搬运提手,在使用的过程中,人手能够舒适扣住拉手,来回搬运金属丝线轴,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使用简单,使得搬运效率提高,并有效控制线缆伤害到人的身体和金属丝线受到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行业生产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搬运提手,适用于细小金属丝装载交货用线轴的搬运。
背景技术
线缆行业生产的微细金属丝成品,经过最终工序卷绕到线轴后,需要包装、搬运,通常,目前微小线的线轴搬运及包装过程均采用人手抓取,存在如下缺陷:
1、人手上存在有手汗,在抓取时会触碰到金属丝线材,造成金属丝氧化变色,影响产品质量。
2、人手抓取,容易受伤,人手抓取一般是将手指伸入线轴中孔,然后提起,运送包装,在手指伸入中心孔后会被中心孔边沿的毛刺刮伤。
3、在人手抓取时,因手滑或线轴装载过重,人的忽视,未能抓住线轴滑落,造成金属丝线轴损坏。
4、在人手抓取放入包装纸箱和从纸箱中取出时,无法垂直放入或取出,会撞击到相邻的其它线轴的金属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搬运提手,作为工具用于线缆行业生产中细小金属丝装载交货用线轴的搬运,使用安全方便,避免人手抓取时产生金属丝氧化变色、人手受伤、金属丝和线轴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线缆搬运提手,其中,包括有:拉手、中心轴、中心轴支撑座、拉头和张抓部件;所述拉手,用于在搬运工作时作为人手抓取的把手,中部具有人手穿过的空腔;所述中心轴,采用柱状结构件,所述中心轴的中心线为竖直直线;所 述中心轴支撑座,与所述拉手连接固定为一体,所述中心轴能够上下往复运动地安装在中心轴支撑座下方;所述拉头,作为中心轴的牵引驱动件,所述拉头与中心轴连接并牵引中心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张抓部件,包括有两套以上的张抓单元;每套张抓单元包括有:张抓和张抓连接机构,所述中心轴设置有张抓部件容纳腔;所述张抓的下端为工作端头,所述工作端头为朝向外的凸块,具有两个工作位置:隐藏在中心轴的张抓部件容纳腔中,或伸出张抓部件容纳腔外部;所述张抓通过张抓连接机构与中心轴连接,并通过中心轴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所述张抓的工作端头的改变工作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支撑座包括有水平安装板以及中心管,中心管与水平安装板的中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安装板的下方;所述中心管的中心线为竖直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采用圆柱体结构,所述中心轴的上部伸进中心轴支撑座的中心管内腔中;所述拉头位于水平安装板的上方,通过丝杆与中心轴的顶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上部位于中心管内腔中上下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与中心轴支撑座的水平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搬运提手,由于包括有:拉手、中心轴、中心轴支撑座、拉头和张抓部件,张抓部件的张抓的下端为工作端头,所述工作端头为朝向外的凸块,具有两个工作位置:隐藏在中心轴的张抓部件容纳腔中,或伸出张抓部件容纳腔外部;所述张抓通过张抓连接机构与中心轴连接,并通过中心轴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所述张抓的工作端头的改变工作位置。因此,使用时,工人将拇指和食指以外的三手指挽住拉手,拇指和食指捏起拉头,拉头通过丝杆与中心轴连接,将整个提手提起,对准金属丝线轴中心孔,中心轴被提起,张抓缩入到中心轴内,利于中心轴顺利进入到金属丝线轴中心孔中。松开拇指和食指,松开拉头,中心轴下降,张抓的工作端头被外张开,与金属丝线轴中心孔内沿接触,张抓扣住丝线轴中心孔内沿,然后除拇指外其它四指扣紧拉手,即可垂直提起金属丝装载的线轴,金属丝装载的线轴重量越重,张抓扣住金属丝线轴 越紧,起到防滑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线缆搬运提手,在使用的过程中,人手能够舒适扣住拉手,来回搬运金属丝线轴,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使用简单,使得搬运效率提高,并有效控制伤害到人的身体和金属丝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搬运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搬运提手装载线缆线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缆搬运提手提起线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中心轴,02、张抓,03、张抓连杆,04、中心轴支撑座,05、拉手,06-1、第一轴销,06-2、第二轴销,06-3、第三轴销,07、拉头,08、螺栓,09、一字型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线缆搬运提手,如图1,其中,包括有:拉手05、中心轴01、中心轴支撑座04、拉头07和张抓部件;所述拉手05,用于在搬运工作时作为人手抓取的把手,中部具有人手穿过的空腔;所述中心轴01,采用柱状结构件,所述中心轴01的中心线为竖直直线;所述中心轴支撑座04,与所述拉手05连接固定为一体,所述中心轴01能够上下往复运动地安装在中心轴支撑座04下方;所述拉头07,作为中心轴01的牵引驱动件,所述拉头07与中心轴01连接并牵引中心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张抓部件,包括有两套以上的张抓单元;每套张抓单元包括有:张抓02和张抓连接机构,所述中心轴01设置有张抓部件容纳腔;所述张抓02的下端为工作端头,所述工作端头为朝向外的凸块,具有两个工作位置:隐藏在中心轴01的张抓部件容纳腔中,或伸出张抓部件容纳腔外部;所述张抓02通过张抓连接机构与中心轴01连接,并通过中心轴01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所述张抓02的工作端头的改变工作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支撑座04包括有水平安装板以及中心管, 中心管与水平安装板的中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安装板的下方;所述中心管的中心线为竖直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01采用圆柱体结构,所述中心轴的上部伸进中心轴支撑座04的中心管内腔中;所述拉头07位于水平安装板的上方,通过丝杆与中心轴01的顶部连接;所述中心轴01的上部位于中心管内腔中上下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05与中心轴支撑座04的水平安装板通过两颗螺栓08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张抓02采用“<”形的杆状结构件,张抓02的尖角端通过第三轴销06-3采用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中心轴01连接;张抓02的尖角端为内端;张抓连接机构为张抓连杆03,张抓连杆03的下端与张抓02的上端通过第二轴销06-2采用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接;张抓连杆03的上端采用能够旋转的方式通过第一轴销06-1与中心轴01连接。
所述中心轴01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字型长孔09,中心轴支撑座04的中心管侧壁设置有安装通孔,第一轴销06-1依次穿过张抓连杆03的上端安装孔、中心轴支撑座04的安装通孔以及中心轴01的一字型长孔09,第一轴销06-1位于所述一字型长孔09中上下往复移动。
中心轴支撑座04两端通过螺栓08固定在拉手05上。
所述中心轴01的张抓部件容纳腔为竖直方向的侧槽。
所述张抓部件,包括有两根张抓02和两根张抓连杆03,左右对称地设置在中心轴01的中心线的两侧。
工作时,如图1所示,将中心轴支撑座04自然提起,第一轴销06-1在中心轴01的一字型长孔09内上拉,通过杠杆作用,拉动张抓连杆03并拉动张抓02,张抓02中心位置被第三轴销06-3固定在中心轴01上,张抓02下端被拉开。
如图2所示,使用时,工人的食指拇指捏紧拉头07,将中心轴拉起,中心轴01被提起,第三轴销06-3上拉,而第一轴销06-1下降形成相对运动,通过杠杆原理,张抓02下端的工作端头缩至中心轴01的侧槽内,中心轴01即可放入金属丝装载线轴中心孔内。松开食指拇指的拉头07,如图3所示,中心轴01本身的重量自然下坠,第三轴销06-3下降,而第一轴销06-1上升形成相对运动, 通过杠杆原理,左右两张抓02下端弯钩状工作端头被拉张开,卡住金属丝装载线轴孔边沿,即可完成勾起金属丝装载线轴功能;由于张抓02与中心01轴上的第三轴销06-3连接,线轴重量越重,中心轴01下坠的力越大,带动张抓02张开越紧,抓取线轴中心孔边沿越牢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拉手、中心轴、中心轴支撑座、拉头和张抓部件;所述拉手,用于在搬运工作时作为人手抓取的把手,中部具有人手穿过的空腔;所述中心轴,采用柱状结构件,所述中心轴的中心线为竖直直线;所述中心轴支撑座,与所述拉手连接固定为一体,所述中心轴能够上下往复运动地安装在中心轴支撑座下方;所述拉头,作为中心轴的牵引驱动件,所述拉头与中心轴连接并牵引中心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张抓部件,包括有两套以上的张抓单元;每套张抓单元包括有:张抓和张抓连接机构,所述中心轴设置有张抓部件容纳腔;所述张抓的下端为工作端头,所述工作端头为朝向外的凸块,所述工作端头具有两个工作位置:隐藏在中心轴的张抓部件容纳腔中,或伸出张抓部件容纳腔外部;所述张抓通过张抓连接机构与中心轴连接,并通过中心轴上下往复运动驱动所述张抓的工作端头改变工作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支撑座包括有水平安装板以及中心管,中心管与水平安装板的中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安装板的下方;所述中心管的中心线为竖直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采用圆柱体结构,所述中心轴的上部伸进中心轴支撑座的中心管内腔中;所述拉头位于水平安装板的上方,通过丝杆与中心轴的顶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上部位于中心管内腔中上下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与中心轴支撑座的水平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抓采用“<”形的杆状结构件,所述张抓的尖角端通过第三轴销采用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中心轴连接;张抓的尖角端为内端;所述张抓连接机构为张抓连杆,张抓连杆的下端与张抓的上端通过第二轴销采用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接;张抓连杆的上端采用能够旋转的方式通过第一轴销与中心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字型长孔,中心轴支撑座的中心管侧壁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第 一轴销依次穿过张抓连杆的上端安装孔、中心轴支撑座的安装通孔以及中心轴的一字型长孔,所述第一轴销位于所述一字型长孔中上下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支撑座两端通过两颗螺栓固定在拉手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张抓部件容纳腔为竖直方向的侧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搬运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抓部件,包括有两根张抓和两根张抓连杆,左右对称地设置在中心轴的中心线的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58431.0U CN203581777U (zh) | 2013-09-09 | 2013-09-09 | 线缆搬运提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58431.0U CN203581777U (zh) | 2013-09-09 | 2013-09-09 | 线缆搬运提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81777U true CN203581777U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7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5843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81777U (zh) | 2013-09-09 | 2013-09-09 | 线缆搬运提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8177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44040A (zh) * | 2014-10-20 | 2015-03-25 | 殷定江 | 漆包线筒搬运提手 |
CN107994518A (zh) * | 2017-12-22 | 2018-05-04 | 重庆华旗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方便搬运的电缆 |
-
2013
- 2013-09-09 CN CN201320558431.0U patent/CN2035817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44040A (zh) * | 2014-10-20 | 2015-03-25 | 殷定江 | 漆包线筒搬运提手 |
CN107994518A (zh) * | 2017-12-22 | 2018-05-04 | 重庆华旗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方便搬运的电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75369U (zh) | 一种用于流水线上的独立翻转机构 | |
CN205739044U (zh) | 密集柜自动存取货装置 | |
CN203581777U (zh) | 线缆搬运提手 | |
CN208120578U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电镀产品的行车 | |
CN201990380U (zh) | 超大型成绳机工字轮专用吊具 | |
CN203545429U (zh) | 棒材吊具 | |
CN202378053U (zh) | 电能表专用抓手 | |
CN209423928U (zh) | 一种改良的管线内防腐喷涂装置 | |
CN108438930A (zh) | 一种翻斗提升架 | |
CN206359121U (zh) | 自锁式气动脱钩器 | |
CN206580454U (zh) | 钢水包吊运系统 | |
CN203497935U (zh) | 钢丝圈起吊抓手 | |
CN204057797U (zh) | 电缆盖板起重装置 | |
CN212387568U (zh) | 一种起吊平稳的吊具 | |
CN20806972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吊装移动推车 | |
CN209635828U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模台堆垛机开门机构 | |
CN203845680U (zh) | 宽度自适应防干涉钢卷吊具 | |
CN208378170U (zh) | 一种新型玻璃绝缘子钢脚吊具 | |
CN202225311U (zh) | 一种晶棒加工装卸专用机械手 | |
CN105692489A (zh) | 一种施工用小型起重机械装置 | |
CN203319515U (zh) | 一种起吊装夹器 | |
CN202729552U (zh) | 一种可自身翻转的核电焊接转子起吊机械手爪 | |
CN205575369U (zh) | 一种堆垛起重机小卷扬吊锤装置 | |
CN205381888U (zh) | 一种建筑用手动重物提升机 | |
CN205932712U (zh) | 一种悬臂式可移动缠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2 Address after: Jinwan District Sanzao Town Airport West 519000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681 Building No. 4 101 Patentee after: Zhuhai Rong Yu superfine wi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Sanz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ongsheng Supermicro-Wire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