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0024U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80024U CN203580024U CN201320835263.5U CN201320835263U CN203580024U CN 203580024 U CN203580024 U CN 203580024U CN 201320835263 U CN201320835263 U CN 201320835263U CN 203580024 U CN203580024 U CN 2035800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die
- fixed mold
- fixed
- push ped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67 Laryn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的定模座板、水口板、附加板、定模板及推板,设置在推板内的定模镶块;所述下模总成包括动模板,设置在动模板内的动模镶块;所述附加板上设置有流道板,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定模型芯;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型芯固定板及第二定模型芯、第三定模型芯;所述第一定模型芯、第二定模型芯和第三定模型芯的末端均置于动模镶块内,并和动模镶块、定模镶块合围成型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制件两平行面间型芯包紧力大,推件时制件易损坏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注塑模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背景技术
模具制造技术,是一项比较传统的发展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模具的更新换代需求越来越大,对于模具的要求精度也越来越高。通常,点浇口模具由于定模分型复杂而将推出机构设置在动模,但在有些情况下,因确定点浇口位置后将导致成型零件在定模的包紧力大于在动模包紧力,此时如不能在定模设置推出机构将只能改变点浇口位置。特别是注塑带几个平行面的制件时,两两平行面间的型芯受到的包紧力更大,型芯更不容易抽出。
在汽车外观零件设计中,零件的表面要求很高。一般在不影响使用性能除外,表面是不允许有熔接线、缩印、光斑、亮斑、浇口效应等缺陷。原先都是采用普通三板模点浇口,从表面进浇。经后续弥补后零件表面有个浇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解决注塑模制件与定模的包紧力过大于,而使得成型制件不易被取出,和制件在取出时内部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的定模座板、水口板、附加板、定模板及推板,设置在推板内的定模镶块;所述下模总成包括动模板,设置在动模板内的动模镶块;所述附加板上设置有流道板,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定模型芯;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型芯固定板及第二定模型芯、第三定模型芯;所述第一定模型芯、第二定模型芯和第三定模型芯的末端均置于动模镶块内,并和动模镶块、定模镶块合围成型腔;所述定模座板上设置有浇口套,浇口套下方设置有流道,流道包括设置在水口板、流道板和第一定模型芯上的空腔。
所述定模座板上设置有拉料销,拉料销穿过水口板置于流道板上的流道内,所述推板和动模板之间设置有树脂开闭器,所述定模板与推板间设置有磁力开闭器,所述拉料销的拉力小于树脂开闭器的锁紧力,所述树脂开闭器的锁紧力小于磁力开闭器的锁紧力。还设置有拉板,拉板上设置有长条形孔,所述推板和动模板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螺栓,螺栓上套有护套,所述螺栓穿过长条形孔并通过护套将拉板压在模具的侧面。
所述定模座板内设置有停止螺栓,所述动模板内还设置有拉杆,停止螺栓穿过水口板与拉杆固定在一起;所述附加板上供拉杆穿过的孔的直径与拉杆的长杆部分直径适配,定模板、推板、动模板上供拉杆穿过的孔的直径与拉杆的端部直径相适配。
为保证推板和动模板对位准确,所述动模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动模板、推板和定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柱相适配的孔。
为控制推板运动高度,所述定模座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导柱,第二导柱的末端设置有垫圈,所述第二导柱贯穿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且上模总成上供第二导柱通过的孔直径与第二导柱直径相适配,下模总成上供第二导柱通过的孔直径与垫圈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模型芯、第三定模型芯为一体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多次开合模具,逐层分离制件和料柄、第一定模型芯、第二定模型芯、第三定模型芯,最后将制件取出。使制件保持完好。解决由于型芯插入太深,不易拔出或拔出后损坏制件的问题。同时,由于浇铸点设置在制件内部,保证制件表面的光滑,提高制件的美观度,使制件符合客气要求。通过逐层分离两两平行面间的型芯,大大降低了整体一次性分离制件与型芯的难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闭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第一步料柄与制件间分离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第二步定模座板与水口板分离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第三步附加板和定模板分离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第四步推板和动模板分离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第五步制件脱离推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的定模座板3、水口板4、附加板5、定模板6及推板7,推板7内固定有定模镶块25。所述下模总成包括动模板10,设置在动模板10内的动模镶块9。
所述附加板5上设置有流道板13,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定模型芯19;所述定模板6上设置有型芯固定板12及第二定模型芯20、第三定模型芯21;所述第一定模型芯19、第二定模型芯20和第三定模型芯21的末端均置于动模镶块9内,并和动模镶块9、定模镶块25合围成型腔;所述定模座板3上设置有浇口套16,浇口套16下方设置有流道,流道包括设置在水口板4、流道板13和第一定模型芯19上的空腔;所述浇口套16上方设置有定位圈15。
所述定模座板3上设置有拉料销14,拉料销14喉赛螺丝17固定在定模座板3上。拉料销14穿过水口板4置于流道板13上的流道内,所述推板7和动模板10之间设置有树脂开闭器8,所述定模板6与推板7间设置有磁力开闭器24,所述拉料销14的拉力小于树脂开闭器8的锁紧力,所述树脂开闭器8的锁紧力小于磁力开闭器24的锁紧力。
还设置有拉板1,拉板1上设置有长条形孔101,所述推板7和动模板10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螺栓28,螺栓28上套有护套2,所述螺栓穿过长条形孔101并通过护套2将拉板1压在模具的侧面,螺栓28可以在长条形孔101内上下运动。
所述定模座板3内设置有停止螺栓23,所述动模板10内还设置有拉杆27,停止螺栓23穿过水口板4与拉杆27固定在一起;所述附加板5上供拉杆27穿过的孔的直径与拉杆27的长杆部分直径适配,定模板6、推板7、动模板10上供拉杆27穿过的孔的直径与拉杆27的端部直径相适配。
所述动模板1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柱26,所述动模板10、推板7和定模板6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柱26相适配的孔。所述定模座板3上还设置有第二导柱11,第二导柱11的末端设置有垫圈111,所述第二导柱11贯穿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且上模总成上供第二导柱11通过的孔直径与第二导柱11直径相适配,下模总成上供第二导柱11通过的孔直径与垫圈111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模型芯20、第三定模型芯21为一体件。
当注塑完成后,上模总成的流道内形成料柄18,当开模时,第一步:如图2所示,因零件对第一定模型芯19包紧力,定模板6、推板7之间的磁力开闭器24磁力,推板7、动模板10之间的树脂开闭器8连接力和拉料销14的拉力,都大于料柄18和制件之间的连接力。所以由水口板4和附加板5之间先分开。此分型作用于料柄18与制件之间,使料柄18与制件断开。
继续打开模具,第二步:如图3所示,当拉杆27被附加板5挡住时,因拉料销14的拉力小,所以定模座板3和水口板4分离,使料柄18脱离浇口套16和拉料销14。分开距离由停止螺栓23限制。此次分型作用于方便料柄18取出。
继续打开模具,第三步:如图4所示,由拉杆27和停止螺栓23带动附加板5和定模板6分开。因流道板13将第一定模型芯19固定在附加板5上,使第一定模型芯19从零件内腔松开。附加板5和定模板6分开的距离由限位套22控制。此次分型作用于消除制件与第一定模型芯19的包紧力。保护零件的内部结构。
继续打开模具,第四步:如图5所示,由于树脂开闭器8连接力比磁力开闭器24的磁力小,使推板7和动模板10之间分开。第一导柱26作用于加强推板7和动模板10之间的精度。保证推板7和动模板10分开时不会刮伤到零件表面。此次分型作用于制件脱离动模镶块9的型腔。
继续打开模具,第五步:如图6所示,动模板10分开一定距离后,靠螺栓28上的护套2带动拉板1使推板7强制和定模板6分开,使制件脱离型芯后取出。因型芯固定板12将第二定模型芯20和第三定模型芯21固定在定模板6上,所以当推板7和定模板6分开时推板7将制件推离第二定模型芯20和第三定模型芯21后脱落。推板7和定模板6分开的距离由第二导柱11头部的垫圈111控制。此作用是为了防止第三定模型芯21脱离定模镶块25,以防合模时第三定模型芯21和定模镶块25碰撞。
通过五次分离开模,最终使制件脱离取出,推件效率高,且能够保证制件的质量。
Claims (5)
1.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所述上模总成包括依次叠加的定模座板(3)、水口板(4)、附加板(5)、定模板(6)及推板(7),设置在推板(7)内的定模镶块(25);所述下模总成包括动模板(10),设置在动模板(10)内的动模镶块(9);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板(5)上设置有流道板(13),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定模型芯(19);所述定模板(6)上设置有型芯固定板(12)及第二定模型芯(20)、第三定模型芯(21);所述第一定模型芯(19)、第二定模型芯(20)和第三定模型芯(21)的末端均置于动模镶块(9)内,并和动模镶块(9)、定模镶块(25)合围成型腔;所述定模座板(3)上设置有浇口套(16),浇口套(16)下方设置有流道,流道包括设置在水口板(4)、流道板(13)和第一定模型芯(19)上的空腔;
所述定模座板(3)上设置有拉料销(14),拉料销(14)穿过水口板(4)置于流道板(13)上的流道内,所述推板(7)和动模板(10)之间设置有树脂开闭器(8),所述定模板(6)与推板(7)间设置有磁力开闭器(24),所述拉料销(14)的拉力小于树脂开闭器(8)的锁紧力,所述树脂开闭器(8)的锁紧力小于磁力开闭器(24)的锁紧力;
还设置有拉板(1),拉板(1)上设置有长条形孔(101),所述推板(7)和动模板(10)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螺栓(28),螺栓(28)上套有护套(2),所述螺栓穿过长条形孔(101)并通过护套(2)将拉板(1)压在模具的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板(3)内设置有停止螺栓(23),所述动模板(10)内还设置有拉杆(27),停止螺栓(23)穿过水口板(4)与拉杆(27)固定在一起;所述附加板(5)上供拉杆(27)穿过的孔的直径与拉杆(27)的长杆部分直径适配,定模板(6)、推板(7)、动模板(10)上供拉杆(27)穿过的孔的直径与拉杆(27)的端部直径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柱(26),所述动模板(10)、推板(7)和定模板(6)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柱(26)相适配的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板(3)上还设置有第二导柱(11),第二导柱(11)的末端设置有垫圈(111),所述第二导柱(11)贯穿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且上模总成上供第二导柱(11)通过的孔直径与第二导柱(11)直径相适配,下模总成上供第二导柱(11)通过的孔直径与垫圈(111)的直径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分型点浇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模型芯(20)、第三定模型芯(21)为一体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35263.5U CN203580024U (zh) | 2013-12-17 | 2013-12-17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35263.5U CN203580024U (zh) | 2013-12-17 | 2013-12-17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80024U true CN203580024U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77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3526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0024U (zh) | 2013-12-17 | 2013-12-17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800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4934A (zh) * | 2013-12-17 | 2014-03-12 | 昌辉精密模具(黄山)有限公司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
2013
- 2013-12-17 CN CN201320835263.5U patent/CN20358002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4934A (zh) * | 2013-12-17 | 2014-03-12 | 昌辉精密模具(黄山)有限公司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CN103624934B (zh) * | 2013-12-17 | 2015-08-26 | 昌辉精密模具(黄山)有限公司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64941Y (zh) | 一种具有切断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02378252U (zh) | 一种多方位抽芯的塑料模具 | |
CN104985761A (zh) | 一种弹料顶出及螺纹行位机构注塑模具 | |
CN204398248U (zh) | 透明塑料折叠勺注塑模具 | |
CN204109259U (zh) | 一种卷笔刀单料模具 | |
CN203580024U (zh)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
CN103624934B (zh) | 一种多次分型点浇口模 | |
CN203712959U (zh) | 模具的进胶结构 | |
CN109551712A (zh) | 上模四次下模两次开模结构复合瓶盖注塑模具 | |
CN202155999U (zh) | 具有潜浇口的注塑模具 | |
CN203092947U (zh) | 模具的进胶结构 | |
CN202053472U (zh) | 直顶式顶出机构模具 | |
CN103448164A (zh) | 一种点浇口模具结构 | |
CN104552805A (zh) | 进胶机构 | |
CN202702512U (zh) | 一种用于制作plc盖的注塑模具 | |
CN202169676U (zh) | 注塑模具的潜浇口 | |
CN203472072U (zh) | 一种香蕉浇口结构 | |
CN208343357U (zh) | 一种前模行位无顶出注塑模具 | |
CN207105504U (zh) | 一种节油器外壳成型模具 | |
CN206780876U (zh) | 一种细水口潜水进胶的塑胶模具 | |
CN202781724U (zh) | 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 |
CN204820171U (zh) | 用于注塑产品的模内贴标装置 | |
CN206663694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鼠标外壳注塑模具 | |
CN205033505U (zh) | 一种三板模结构 | |
CN104723504A (zh) | 模具的进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826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