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31466U -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31466U
CN203531466U CN201320567910.9U CN201320567910U CN203531466U CN 203531466 U CN203531466 U CN 203531466U CN 201320567910 U CN201320567910 U CN 201320567910U CN 203531466 U CN203531466 U CN 203531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framework
plate
layers
intermedi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679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宗明
刘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Yuey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Yuey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Yuey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ji Yuey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679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31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31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314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在顶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顶层泊车板,在中间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中间层泊车板,在底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底层泊车板,顶层泊车板总数分别多于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总数和底层泊车板总数,每块顶层泊车板各自与能带动其垂直升降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相连,每块中间层泊车板各自与能分别带动其垂直升降和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每块底层泊车板各自与能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相连。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了泊车和出车效率。

Description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剧增,许多大中城市不仅出现了道路上动态交通的严重堵塞,而且占用道路停车和占用居住区绿地停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静态交通带来了一定压力,而静态交通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交通的拥挤,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停车设施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中各种车辆的增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停车设施难以满足车辆增长对停车空间的需求,就会造成静态交通问题。为了能有效的节约空间面积,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停车装置[申请号:200410032745.2],该停车装置由并列设置的第1及第2升降台、与第1及第2升降台的升降路邻接设置的多层停车板、为了使载车用托盘移转到各停车板和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横移导向装置、为了在上述第1及第2升降台上使第1及第2升降台的托盘进入上述停车板,且将上述停车板的托盘取入到第1及第2升降台上而设置的托盘搬运装置构成;其采用在与第1及第2升降台之间的所需上述停车板的下侧上下,设置从第1及第2升降台利用上述托盘搬运装置被送入的托盘的第1及第2行进路,且在第1及第2行进路上,设置移送装置而将托盘送出到利用托盘搬运装置的取入位置的结构构成。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空间面积,但是该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点:车辆泊车和出车过程比较繁琐,效率较低,另外,整个设备的结构非常复杂,生产耗时较长,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能提高泊车和出车效率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立体框架,在立体框架上设有顶层停车单元和设置在顶层停车单元下方的底层停车单元,在顶层停车单元和底层停车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层中间层停车单元,所述的顶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顶层泊车板,在中间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中间层泊车板,在底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底层泊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泊车板总数分别多于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总数和底层泊车板总数,每块顶层泊车板各自与能带动其垂直升降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相连,每块中间层泊车板各自与能分别带动其垂直升降和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每块底层泊车板各自与能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显然,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其能提高泊车和出车效率,无形中减少了人们的等待时间,设计更加的人性化,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卷扬机和至少一个与第一卷扬机相连的第一牵引器,所述的第一卷扬机通过绳索与顶层泊车板相连;所述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卷扬机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卷扬机相连的第二牵引器,所述的第二卷扬机通过绳索与中间层泊车板相连;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器,所述的第一驱动器通过第一链传动结构与中间层泊车板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器,所述的第二驱动器通过第二链传动结构与底层泊车板相连。第一牵引器、第二牵引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为电机。
在上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中,所述的立体框架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一一对应的中间泊车框架,以及若干与所述的底层泊车板一一对应的底部泊车框架,所述的中间泊车框架与立体框架之间通过第一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设置在中间泊车框架下方,所述的第二卷扬机和第二牵引器分别设置在中间泊车框架上,所述的第一链传动结构与第一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底部泊车框架与立体框架之间通过第二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器设置在底部泊车框架上,所述的第二链传动结构与第二行走机构相连。第一链传动结构和第二链传动结构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在上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中,所述的第一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两侧且位于所述的中间层停车单元下方的第一导轨,在中间泊车框架上设有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轨上的第一行走轮;所述的第二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两侧且位于所述的底层停车单元下方的第二导轨,在底部泊车框架上设有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轨上的第二行走轮。
在上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中,本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相连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感应模块和/或触摸屏。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其能提高泊车和出车效率,无形中减少了人们的等待时间,设计更加的人性化,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立体框架1、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顶层泊车板2、中间层泊车板3、中间泊车框架3a、第一行走轮3b、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第二卷扬机31a、第二牵引器31b、第一驱动机构32、第一驱动器32a、底层泊车板4、底部泊车框架4a、第二行走轮4b、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第一卷扬机41a、第一牵引器41b、第二驱动机构42、第二驱动器42a、控制机构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立体框架1,在立体框架1上设有顶层停车单元和设置在顶层停车单元下方的底层停车单元,在顶层停车单元和底层停车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层中间层停车单元,所述的顶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顶层泊车板2,在中间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中间层泊车板3,在底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底层泊车板4,优化方案,这里的顶层泊车板2总数分别多于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3总数和底层泊车板4总数,每块顶层泊车板2各自与能带动其垂直升降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相连,每块中间层泊车板3各自与能分别带动其垂直升降和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与第一驱动机构32相连,每块底层泊车板4各自与能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2相连。为了实现智能控制,如图6所示,本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第一驱动机构32和第二驱动机构42相连的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包括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感应模块和/或触摸屏。
具体地,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卷扬机41a和至少一个与第一卷扬机41a相连的第一牵引器41b,所述的第一卷扬机41a通过绳索与顶层泊车板2相连;所述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卷扬机31a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卷扬机31a相连的第二牵引器31b,所述的第二卷扬机31a通过绳索与中间层泊车板3相连;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3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器32a,所述的第一驱动器32a通过第一链传动结构与中间层泊车板3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4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器42a,所述的第二驱动器42a通过第二链传动结构与底层泊车板4相连。
本实施中,在立体框架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3一一对应的中间泊车框架3a,以及若干与所述的底层泊车板4一一对应的底部泊车框架4a,所述的中间泊车框架3a与立体框架1之间通过第一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3设置在中间泊车框架3a下方,所述的第二卷扬机31a和第二牵引器31b分别设置在中间泊车框架3a上,所述的第一链传动结构与第一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底部泊车框架4a与立体框架1之间通过第二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器42a设置在底部泊车框架4a上,所述的第二链传动结构与第二行走机构相连。
另外,上述的第一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1两侧且位于所述的中间层停车单元下方的第一导轨11,在中间泊车框架3a上设有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轨11上的第一行走轮3b;所述的第二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1两侧且位于所述的底层停车单元下方的第二导轨12,在底部泊车框架4a上设有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轨12上的第二行走轮4b。
本实施例的第一牵引器41b、第二牵引器31b、第一驱动器32a和第二驱动器42a均为电机,所述的第一牵引器41b、第二牵引器31b、第一驱动器32a和第二驱动器42a均与控制机构5相连,控制机构5控制它们的启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立体框架1、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顶层泊车板2、中间层泊车板3、中间泊车框架3a、第一行走轮3b、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第二卷扬机31a、第二牵引器31b、第一驱动机构32、第一驱动器32a、底层泊车板4、底部泊车框架4a、第二行走轮4b、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第一卷扬机41a、第一牵引器41b、第二驱动机构42、第二驱动器42a、控制机构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5)

1.一种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立体框架(1),在立体框架(1)上设有顶层停车单元和设置在顶层停车单元下方的底层停车单元,在顶层停车单元和底层停车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层中间层停车单元,所述的顶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顶层泊车板(2),在中间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中间层泊车板(3),在底层停车单元内具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底层泊车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泊车板(2)总数分别多于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3)总数和底层泊车板(4)总数,每块顶层泊车板(2)各自与能带动其垂直升降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相连,每块中间层泊车板(3)各自与能分别带动其垂直升降和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与第一驱动机构(32)相连,每块底层泊车板(4)各自与能驱动其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卷扬机(41a)和至少一个与第一卷扬机(41a)相连的第一牵引器(41b),所述的第一卷扬机(41a)通过绳索与顶层泊车板(2)相连;所述的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卷扬机(31a)和至少一个与第二卷扬机(31a)相连的第二牵引器(31b),所述的第二卷扬机(31a)通过绳索与中间层泊车板(3)相连;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3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器(32a),所述的第一驱动器(32a)通过第一链传动结构与中间层泊车板(3)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4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器(42a),所述的第二驱动器(42a)通过第二链传动结构与底层泊车板(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3)一一对应的中间泊车框架(3a),以及若干与所述的底层泊车板(4)一一对应的底部泊车框架(4a),所述的中间泊车框架(3a)与立体框架(1)之间通过第一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中间层泊车板(3)设置在中间泊车框架(3a)下方,所述的第二卷扬机(31a)和第二牵引器(31b)分别设置在中间泊车框架(3a)上,所述的第一链传动结构与第一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底部泊车框架(4a)与立体框架(1)之间通过第二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器(42a)设置在底部泊车框架(4a)上,所述的第二链传动结构与第二行走机构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1)两侧且位于所述的中间层停车单元下方的第一导轨(11),在中间泊车框架(3a)上设有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轨(11)上的第一行走轮(3b);所述的第二行走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立体框架(1)两侧且位于所述的底层停车单元下方的第二导轨(12),在底部泊车框架(4a)上设有若干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导轨(12)上的第二行走轮(4b)。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升降牵引机构(41)、第二升降牵引机构(31)、第一驱动机构(32)和第二驱动机构(42)相连的控制机构(5)。
CN201320567910.9U 2013-09-12 2013-09-12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31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67910.9U CN203531466U (zh) 2013-09-12 2013-09-12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67910.9U CN203531466U (zh) 2013-09-12 2013-09-12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31466U true CN203531466U (zh) 2014-04-09

Family

ID=50417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791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31466U (zh) 2013-09-12 2013-09-12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3146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870A (zh) * 2014-10-31 2015-01-14 李金运 薄板停车盘
CN107060435A (zh) * 2017-06-15 2017-08-18 河南柯尼达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越式巷道停车库及其存取车方法
CN111003401A (zh) * 2019-12-18 2020-04-14 青岛茂源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立体存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870A (zh) * 2014-10-31 2015-01-14 李金运 薄板停车盘
CN107060435A (zh) * 2017-06-15 2017-08-18 河南柯尼达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越式巷道停车库及其存取车方法
CN111003401A (zh) * 2019-12-18 2020-04-14 青岛茂源停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立体存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1231U (zh) 具中置升降机的立体停车库
CN102926569B (zh)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工作方法与应用
CN105971342A (zh) 一种架空式移动类立体车库
CN102839840B (zh) 低碳高效便捷智能停车库
CN202882488U (zh) 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5637754U (zh) 一种应用于路边的立体停车设备
CN106088742B (zh) 直接驱动式平面移动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方法
CN203531466U (zh) 地上至少三层的立体停车装置
CN202810292U (zh) 平板式双向存储立体车库
CN202866355U (zh) 模块化立体车库
CN106401248A (zh) 一种横跨道路式侧方位停车用立体车库
CN104234484B (zh) 双层横跨道路式立体停车库
CN207032991U (zh) 一种智能穿越式巷道停车库
CN203531465U (zh) 地上二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
CN104989143A (zh) 一种紧凑型侧出式立体车库及其存取车的方法
CN103015776B (zh) 一种节能型立体停车系统
CN202954599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202627605U (zh) 立体停车场
CN110130697A (zh) 一种多层梳齿式立体车库
CN202810289U (zh) 低碳高效便捷智能停车库
CN105257041A (zh) 一种地下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CN103206104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应用该立体停车库的存取车方法
CN201802101U (zh) 升降横移停车设备
CN214273105U (zh) 后列车位前移存取车的前后重列式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
CN201747099U (zh) 多层横移升降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