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5535U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95535U CN203495535U CN201320530436.2U CN201320530436U CN203495535U CN 203495535 U CN203495535 U CN 203495535U CN 201320530436 U CN201320530436 U CN 201320530436U CN 203495535 U CN203495535 U CN 2034955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directional
- straddle truck
- articulated mounting
- supporting leg
- grade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4279 Orbi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包括有轨道、龙门吊支腿、主梁与地梁,以及安装在龙门吊本体上的辅助装置,所述的地梁为断开式结构,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有单向铰接装置、固定支座、连接板和临时滚轴系统,其中,单向铰接装置和固定支座均分别安装在龙门吊的支腿与主梁,支腿与地梁的连接处,所述的连接板和临时滚轴系统分别安装在地梁分开的两段上。本装置可以更方便龙门吊安装、拆除,节约安装、拆除成本;提高龙门吊安装、拆除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吊安装、拆除的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套采用铰接的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建筑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大型工业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临时加工、制作场地使用的龙门吊经常根据使用需要而进行拆除、转移、安装。传统的龙门吊拆除及安装。都是先将龙门吊支腿进行临时固定,然后使用汽车吊车把龙门吊主梁整体吊装就位。目前使用这种方法安装及拆除龙门吊,经常因支腿加固不牢或与主梁吊装时相互碰撞等原因导致支腿倒塌,其高空作业量大,危险性高且费用高。
在此背景下,经过对龙门吊安装及拆除过程进行研究,需要设计一种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新装置和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正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更方便、安全,降低高空作业风险,减少危险性的龙门吊安装及拆除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包括有轨道、龙门吊支腿、主梁与地梁,以及安装在龙门吊本体上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梁为断开式结构,将支腿各自独立分开,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有单向铰接装置、固定支座、连接板和临时滚轴系统,其中,所述的单向铰接装置和固定支座均分别安装在龙门吊的支腿与主梁,支腿与地梁的连接处,单向铰接装置插接在固定支座内,单向铰接装置包括有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者通过销轴形成铰接结构,并在上部结构的外侧安装有单向固定件,单向固定件可卡住下部结构,使上部结构只能朝内侧转动将支腿并拢;所述的连接板和临时滚轴系统分别安装在地梁分开的两段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单向铰接装置的上部结构中穿过销轴的孔为椭圆形孔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支座分为两部分,中间预留出单向铰接装置安装孔洞以及安装通道。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一、辅助装置制作
1、首先制作单向铰接装置。单向铰接装置包括装置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销轴、插销及单向固定件。单向固定件作用为使铰接装置只能以一个方向转动,保证龙门吊整体提升后形成稳定结构。整个单向铰接装置使用材料应该根据龙门吊整体重量大小、节点受力情况进行设计。共需要制作12套单向铰接装置。
单向铰接装置包括装置上部结构中穿销轴孔为椭圆形孔洞,为安装固定支座预留空间。
2、然后分别制作支腿与地梁、主梁连接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下连接板应该与支腿与地梁、主梁上连接板一致。每组固定支座分为两部分,预留出单向铰接装置安装孔洞。固定支座本体结构应该根据所处节点受力情况进行设计。两种固定支座分别制作4套。
3、把地梁分为两段后,在端口处设置连接板,两段地梁连接板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连接板规格及高强螺栓数量、规格根据所处节点受力情况进行设计。并在龙门吊拼装时安装临时滚轴系统。
4、支腿与地梁连接处单向铰接装置安装: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于地梁原支座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支腿相应位置,每个节点1组,共安装4组单向铰接装置。
4、支腿与主梁连接处单向铰接装置安装: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于支腿原支座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主梁相应位置,每个节点2组,共安装8组单向铰接装置。
5、马镫制作,主梁拼装时,拼装马镫高度应该大于地梁高度+轨道高度+支腿最大厚度+200mm。
二、龙门吊安装
1、轨道安装:按龙门吊跨度,在场地两边相对应位置各安装≥30m长的轨道。
2、在轨道中间的横向位置摆放主梁拼装用马镫,把主梁在马镫上拼装为整体。
3、利用单向铰接装置,把龙门吊在地面拼装为整体。
4、利用吊车提升已拼装为整体的龙门吊。在提升过程中,地梁沿着轨道相对滑动,在分为两段的地梁移动到一起后,使用高强螺栓把两段地梁连接为整体。此时龙门吊形成稳定结构。吊车回钩。
5、安装固定支座,拆除滚轴系统,保证吊车使用性能。
三、龙门吊拆除
1、拆除固定支座,安装滚轴系统。
2、在主梁下方摆放好马镫,吊车在主梁上挂好钩,拆开地梁连接螺栓,吊车回钩,把龙门吊搁置在马镫上。
3、地面拆除单向铰接装置,龙门拆除吊解体完。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增加单向铰接装置,把龙门吊支腿在安装、拆除时与地梁、主梁之间连接形式改为铰链式连接;同时将龙门吊地梁分为两段,两段地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并在每段地梁与轨道间加设一组临时滚轴系统,使每段地梁可以在轨道上单独滑动。安装时在地面马镫上及轨道上把龙门吊拼装为整体,用吊车提升主梁,龙门吊分为两段的支腿通过在轨道上滑动合拢,用高强螺栓把两支腿连接为整体。此时龙门吊支腿、地梁、主梁通过单向铰接装置形成稳定结构,吊车可以回钩。为了确保龙门吊使用性能,在单向铰接连接位置增加固定支座,使龙门吊支腿、地梁、主梁之间形成刚性连接。从而达到龙门吊安装目的。龙门吊以相同原理进行拆除,顺序与安装相反。用此装置安装、拆除龙门吊即方便、快捷,又安全、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更方便龙门吊安装、拆除,节约安装、拆除成本;提高龙门吊安装、拆除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铰接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支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板和临时滚轴系统安装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地梁与支腿拼装连接节点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腿与主梁拼装连接节点
图中:1-单向铰接装置;1-1上部结构、1-2下部结构、1-3单向固定件、1-4销轴;2-地梁与支腿连接固定支座;3-主梁与支腿连接固定支座;4-地梁;4-1连接板;5-轨道;6-临时滚轴系统;7-主梁;8-支腿;9-马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的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包括有轨道5、龙门吊支腿8、主梁7与地梁4,以及安装在龙门吊本体上的辅助装置,所述的地梁4为断开式结构,将支腿8各自独立分开,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有单向铰接装置1、地梁与支腿连接固定支座2、主梁与支腿连接固定支座3、连接板4-1和临时滚轴系统6,其中,所述的单向铰接装置1和固定支座均分别安装在龙门吊的支腿8与主梁7,支腿8与地梁4的连接处,单向铰接装置插接在固定支座内,单向铰接装置包括有上部结构1-1和下部结构1-2,两者通过销轴1-4形成铰接结构,并在上部结构的外侧安装有单向固定件1-3,单向固定件1-3可卡住下部结构1-2,使上部结构1-1只能朝内侧转动将支腿8并拢;所述的连接板4-1和临时滚轴系统6分别安装在地梁4分开的两段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向铰接装置1的上部结构1-1中穿过销轴1-4的孔为椭圆形孔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地梁与支腿连接固定支座2与主梁与支腿连接固定支座3都分为两部分,中间预留出单向铰接装置1安装孔洞以及安装通道。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一、辅助装置制作
1、首先制作单向铰接装置。单向铰接装置包括装置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销轴及单向固定件。单向固定件作用为使铰接装置只能以一个方向转动,保证龙门吊整体提升后形成稳定结构。整个单向铰接装置使用材料应该根据龙门吊整体重量大小、节点受力情况进行设计。共需要制作12套单向铰接装置。
单向铰接装置包括装置上部结构中穿销轴孔为椭圆形孔洞,为安装固定支座预留空间。
2、然后分别制作支腿与地梁、主梁连接固定支座,固定支座上下连接板应该与支腿与地梁、主梁上连接板一致。每组固定支座分为两部分,预留出单向铰接装置安装孔洞。固定支座本体结构应该根据所处节点受力情况进行设计。两种固定支座分别制作4套。
3、把地梁分为两段后,在端口处设置连接板,两段地梁连接板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连接板规格及高强螺栓数量、规格根据所处节点受力情况进行设计。并在龙门吊拼装时安装临时滚轴系统。
4、支腿与地梁连接处单向铰接装置安装: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于地梁原支座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支腿相应位置,每个节点1组,共安装4组单向铰接装置。
4、支腿与主梁连接处单向铰接装置安装: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于支腿原支座上,单向铰接装置下部结构焊接安装主梁相应位置,每个节点2组,共安装8组单向铰接装置。
5、马镫制作,主梁拼装时,拼装马镫高度应该大于地梁高度+轨道高度+支腿最大厚度+200mm。
二、龙门吊安装
1、轨道安装:按龙门吊跨度,在场地两边相对应位置各安装≥30m长的轨道。
2、在轨道中间的横向位置摆放主梁拼装用马镫,把主梁在马镫上拼装为整体。
3、利用单向铰接装置,把龙门吊在地面拼装为整体。
4、利用吊车提升已拼装为整体的龙门吊。在提升过程中,地梁沿着轨道相对滑动,在分为两段的地梁移动到一起后,使用高强螺栓把两段地梁连接为整体。此时龙门吊形成稳定结构。吊车回钩。
5、安装固定支座,拆除滚轴系统,保证吊车使用性能。
三、龙门吊拆除
1、拆除固定支座,安装滚轴系统。
2、在主梁下方摆放好马镫,吊车在主梁上挂好钩,拆开地梁连接螺栓,吊车回钩,把龙门吊搁置在马镫上。
3、地面拆除单向铰接装置,龙门拆除吊解体完。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Claims (3)
1.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包括有轨道、龙门吊支腿、主梁与地梁,以及安装在龙门吊本体上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梁为断开式结构,将支腿各自独立分开,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有单向铰接装置、固定支座、连接板和临时滚轴系统,其中,所述的单向铰接装置和固定支座均分别安装在龙门吊的支腿与主梁,支腿与地梁的连接处,单向铰接装置插接在固定支座内,单向铰接装置包括有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者通过销轴形成铰接结构,并在上部结构的外侧安装有单向固定件,单向固定件可卡住下部结构,使上部结构只能朝内侧转动将支腿并拢;所述的连接板和临时滚轴系统分别安装在地梁分开的两段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铰接装置的上部结构中穿过销轴的孔为椭圆形孔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座分为两部分,中间预留出单向铰接装置安装孔洞以及安装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0436.2U CN203495535U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0436.2U CN203495535U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95535U true CN203495535U (zh) | 2014-03-26 |
Family
ID=5032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30436.2U Active CN203495535U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9553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16352A (zh) * | 2013-08-28 | 2015-03-18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
CN108706471A (zh) * | 2018-08-02 | 2018-10-26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型龙门吊刚性腿的拆卸方法 |
-
2013
- 2013-08-28 CN CN201320530436.2U patent/CN20349553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16352A (zh) * | 2013-08-28 | 2015-03-18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
CN104416352B (zh) * | 2013-08-28 | 2017-03-08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采用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进行施工的方法 |
CN108706471A (zh) * | 2018-08-02 | 2018-10-26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型龙门吊刚性腿的拆卸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18434B (zh) |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更换方法 | |
CN203034773U (zh) | 可变径组装式操作平台 | |
CN103526949A (zh) | 一种附墙竖向结构的提升滑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794498U (zh) | 一种内置式自升塔吊装置 | |
CN203495535U (zh)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装置 | |
CN202260192U (zh) | 一种高度可调式扒杆 | |
CN104291222A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内部硬质防护与行吊集成系统 | |
CN204752138U (zh) | 一种适用性强的高空作业安全吊篮 | |
CN202785351U (zh) | 塔式起重机附着操作平台 | |
CN104416352A (zh) | 铰接式安装、拆除龙门吊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 |
CN202658590U (zh) | 整体装配式钻孔平台 | |
CN204418654U (zh) | 用于墙体之间的铝模板 | |
CN201406269Y (zh) | 三机抬吊t形吊具 | |
CN202000268U (zh) | 一种可折叠的架桥机前支腿 | |
CN205132926U (zh) | 水轮发电机组尾水肘管的专用井字吊具 | |
CN202260191U (zh) | 一种柜式设备移动安装架 | |
CN205329558U (zh) | 一种无拆卸变跨式架板机 | |
CN205077878U (zh) | 一种单元式幕墙板块吊装装置 | |
CN204038917U (zh) | 可拆卸外挂式操作平台 | |
CN218778665U (zh) | 一种顶升套架及塔机 | |
CN203392783U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使用的吊杆 | |
CN201702544U (zh) | 风力发电机变桨轴承安装走台 | |
CN203782579U (zh) | 一种大跨度支撑系统的反拖拉拆除装置 | |
CN205654064U (zh) | 特高压架构空中作业平台 | |
CN204584710U (zh) | 车桥底板翻转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