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72622U -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72622U
CN203472622U CN201320520516.XU CN201320520516U CN203472622U CN 203472622 U CN203472622 U CN 203472622U CN 201320520516 U CN201320520516 U CN 201320520516U CN 203472622 U CN203472622 U CN 20347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support
box handle
glove box
cant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205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玉杰
张立玲
陈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205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72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7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72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包括主支架和悬臂支架,所述主支架的第一端连接于仪表板横梁上,所述悬臂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支架的第二端固连,所述悬臂支架的第二端为悬臂端;所述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还包括一支撑固定在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仪表板横梁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固连于所述仪表板横梁上,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悬臂支架的悬臂端。本实用新型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通过在现有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的悬臂支架下方增加一个支撑板,用以支撑悬臂支架的悬臂端,改变悬臂支架的悬臂梁结构,提高悬臂支架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高了把手安装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手套箱把手是汽车副驾驶侧为副驾驶专门设置的把手。由于越野车行驶的路况比较恶劣,路况也比较复杂,越野车内部的颠簸感比较强烈,因此很有必要在副驾驶侧前端设置一个把手。在越野车行驶过程中,副驾驶可以通过手握把手,缓解路况带来的颠簸,以达到在车内的平稳性。如果把手支架结构存在缺陷,就会造成把手的不稳定,例如会产生晃动,这样就会降低把手的使用寿命。
图1所示为现有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包括主支架和悬臂支架,其中主支架的第一端焊接在仪表板横梁上,悬臂支架焊接在主支架的第二端,且悬臂支架为悬臂梁结构,所述悬臂支架的一部分与所述主支架固连,另一部分为悬臂端,在所述主支架和悬臂支架上设置用于安装把手的安装孔。这样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由于悬臂支架为悬臂梁结构,刚度和强度不足,会导致把手不稳定,降低把手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提高了刚度和强度,提高了把手安装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包括主支架和悬臂支架,所述主支架的第一端连接于仪表板横梁上,所述悬臂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支架的第二端固连,所述悬臂支架的第二端为悬臂端;所述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还包括一支撑固定在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仪表板横梁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固连于所述仪表板横梁上,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悬臂支架的悬臂端。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支架上设置有弯折部,在所述弯折部处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悬臂支架的弯折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悬臂支架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手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悬臂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手的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通过在现有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的悬臂支架下方增加一个支撑板,用以支撑悬臂支架的悬臂端,改变悬臂支架的悬臂梁结构,提高悬臂支架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高了把手安装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包括主支架100和悬臂支架200,所述主支架100的第一端连接于仪表板横梁300上,所述悬臂支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支架100的第二端固连,所述悬臂支架200的第二端为悬臂端;所述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还包括一支撑固定在所述悬臂支架200与所述仪表板横梁300之间的支撑板400,所述支撑板400的第一端固连于所述仪表板横梁300上,所述支撑板400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悬臂支架200的悬臂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通过在现有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的悬臂支架200下方增加一个支撑板400,用以支撑悬臂支架200的悬臂端,改变悬臂支架200的悬臂梁结构,提高悬臂支架200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高了把手安装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悬臂支架200上设置有弯折部201,在所述弯折部201处设置有加强筋。上述方案,通过在悬臂支架200的弯折部201采取起筋处理,提高悬臂支架200的局部刚度和强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板400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悬臂支架200的弯折部201。
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板400的第一端与所述仪表板横梁300焊接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支撑板400与所述仪表板横梁30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连一起。
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板400的第二端与所述悬臂支架200焊接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支撑板400与所述悬臂支架20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连一起。
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主支架1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手的第一安装孔101;所述悬臂支架2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手的第二安装孔202。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包括主支架和悬臂支架,所述主支架的第一端连接于仪表板横梁上,所述悬臂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支架的第二端固连,所述悬臂支架的第二端为悬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还包括一支撑固定在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仪表板横梁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固连于所述仪表板横梁上,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悬臂支架的悬臂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支架上设置有弯折部,在所述弯折部处设置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悬臂支架的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悬臂支架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手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悬臂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把手的第二安装孔。
CN201320520516.XU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Active CN203472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0516.XU CN203472622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0516.XU CN203472622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72622U true CN203472622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1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20516.XU Active CN203472622U (zh) 2013-08-23 2013-08-23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72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5833U (zh) 轻型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
CN204472904U (zh) 四轮汽车车架
CN201736783U (zh)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安装支架总成
CN203612039U (zh) 一种转向机支架
CN204055280U (zh) 一种电动机悬置支架改进的电动汽车
CN204623572U (zh) 电动汽车车架
CN203472622U (zh) 一种手套箱把手安装支架
CN202071682U (zh) 加强型油箱支架总成
CN204323020U (zh) 一种连接件以及包含该连接件的动力电池安装总成
CN20402099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204488929U (zh) 双能源通用功能车架
CN202827150U (zh) 中重型汽车用传动轴吊架
CN204488415U (zh) 重型车辆用组合弹簧前悬架及该重型车辆
CN204323017U (zh) 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
CN204942361U (zh) 一种汽车衬套管及汽车
CN202272059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
CN202368383U (zh) 一种机动车铝合金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04055980U (zh) 一种集成缓冲块的锁扣安装板
CN205098285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与pdu控制器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04895132U (zh) 一种变速器辅助悬置装置
CN203888557U (zh) 一种组合式限位和加强支架
CN204222783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结构
CN202378796U (zh) 汽车走台板总成
CN202863329U (zh) 一种汽车电器盒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02827149U (zh) 轻型汽车用中间传动轴支承角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7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AIC MOTOR CORPOR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Shun Road, No. 25, room 5, 10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3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