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13237U - 一种管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13237U CN203413237U CN201320531284.8U CN201320531284U CN203413237U CN 203413237 U CN203413237 U CN 203413237U CN 201320531284 U CN201320531284 U CN 201320531284U CN 203413237 U CN203413237 U CN 2034132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mediate plate
- closed end
- clamping piece
- pipe clamp
- enclos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677 High-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3 materials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夹,包括相互配合且由丝状物弯曲形成的第一、第二夹片,均包括两个对称的围合部,围合部的一端通过过渡部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端,围合部的另一端形成开口端;围合部在开口端一侧的末端背向开口端向外卷曲形成与槽钢配合的钩脚,围合部靠近封闭端的一侧弯曲形成与管件周向外壁配合的弧形部;第二夹片上封闭端的宽度小于第一夹片上封闭端的宽度,第二夹片的封闭端从第一夹片的封闭端穿出且绕过第一夹片的过渡部沿第一夹片上弧形部弯曲的方向弯曲,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扣装在一起从而将管件固定安装在槽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夹,整体结构简单,用料少,加工方便,利用该管夹安装管件时的步骤简单,安装完成后,整体牢固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诸如管件等长形物件固定在槽钢上的紧固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夹。
背景技术
一般在槽钢结构上采用管夹固定诸如管件等长形物件,槽钢结构一般为U形件,具有包括向内卷边凸缘的上端,用于支撑横跨在其上的管件或其他长形物件,再用由两元件构成的管夹放置于长形物件上并且围绕长形物件固定在槽钢结构上从而将长形物件固定在槽钢结构上。
专利号为ZL200510091696.4、授权公告号为CN100429445C的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将长形物件固定在槽钢结构上的管夹,该管夹包括一对用于在长形物件周围定位的长形夹紧钢带,各钢带具有与槽钢结构连接的固定端、包围长形物件周围的中间部分和连接端。两钢带的固定端上均设有与槽钢结构配合的钩形脚,两钢带的中间部分与长形物件周向的外壁适配,其中一个钢带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紧固件配合的接纳孔,另一个钢带的连接端上设有与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利用紧固件穿过设置接纳孔的连接端后拧紧在设置螺纹孔的连接端上,使两钢带的中间部分联接在长形物件的周围。
上述发明公开的管夹能有效将长形物件固定在槽钢结构上,但该管夹的结构复杂,需要在两个钢带上加工钩形脚,还需在两个钢带的连接端分别加工与紧固件配合的接纳孔、螺纹孔,由于钢带为薄壁形零件,为了提高紧固件和螺纹孔的接触长度,需要在该钢带的连接端设置一个较厚的凸台用以加工螺纹孔,因此,上述发明提供的管夹产品结构复杂,加工工作量大。该发明利用紧固件与螺纹孔的配合对长形物件进行固定,由于外界因素作用,紧固件易产生松动,影响长形物件固定安装的牢固度,时间久了,紧固件还可能会脱离螺纹孔,使长形物件的安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管夹及利用此种管夹进行安装管件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夹,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分别由两根丝状物弯曲形成,所述第一夹片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一围合部,所述两个第一围合部的一端通过过渡部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封闭端,两个第一围合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开口端;第一围合部在位于第一开口端一侧的末端背向第一开口端向外卷曲形成与槽钢配合的第一钩脚,所述第一围合部上靠近第一封闭端的一侧弯曲形成与管件周向外壁配合的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夹片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二围合部,所述两个第二围合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封闭端,两个第二围合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开口端;第二围合部在位于第二开口端一侧的末端背向第二开口端向外卷曲形成与槽钢配合的第二钩脚,所述第二围合部靠近第二封闭端的一侧弯曲形成与管件周向外壁配合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封闭端的宽度小于第一封闭端的宽度,第二封闭端从第一封闭端穿出且第二封闭端可绕过第一夹片上的过渡部沿第一弧形部弯曲的方向弯曲,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扣装在一起从而将管件固定安装在槽钢上。
以上所述管夹的结构简单,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均为一体式结构,第一钩脚和第二钩脚直接由第一围合部、第二围合部的末端向外弯曲形成,不用进行去除材料加工,简化了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的加工工艺步骤,不会造成材料浪费。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片上第一弧形部的中心角α约为90°;所述第二夹片上第二弧形部的中心角β约为90°,第二封闭端沿着与第二弧形部末端径向相切的方向向外伸出。
此种结构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扣装在一起后,第一、第二夹片与管件的接触长度均约为管件周向长度的四分之一,如此能使第一、第二夹片的受力均匀,尤其将管件吊装在槽钢上时,两个夹片的受力相当,避免因受力不均影响管件安装的牢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满足管夹安装管件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材料均为35号钢。35号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适当的强度,工艺性能好,能从多方面满足管夹的实用、安装要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经过镀锌工艺加工。经镀锌工艺加工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防腐、防锈性能加强,用于室外安装管件时,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夹,整体结构简单,用料少,加工方便,利用此种管夹对管件进行固定安装时的步骤简单,安装完成后,安装方便,只需利用普通工具即可完成安装,无需用到特定的安装工具,且安装完成后,整体牢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夹片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夹片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夹将管件固定在槽钢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夹片,11-第一围合部,12-过渡部,13-第一封闭端,14-第一开口端,15-第一钩脚,16-第一弧形部,α-第一弧形部的中心角,2-第二夹片,21-第二围合部,22-连接部,23-第二封闭端,24-第二开口端,25-第二钩脚,26-第二弧形部,β-第二弧形部的中心角,3-槽钢,31-底板,32-钩部,4-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夹,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片1和第二夹片2,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分别由两根丝状物弯曲形成。
第一夹片1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一围合部11,两个第一围合部的一端通过过渡部12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封闭端13,两个第一围合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开口端14。第一围合部11在位于第一开口端14一侧的末端背向第一开口端向外卷曲形成与槽钢配合的第一钩脚15,第一围合部11靠近第一封闭端13的一侧弯曲形成与管件周向外壁配合的第一弧形部16。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部16的中心角α约为90度。
第二夹片2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二围合部21,两个第二围合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22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封闭端23,两个第二围合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开口端24。第二围合部21在位于第二开口端一侧的末端背向第二开口端24向外卷曲形成与槽钢配合的第二钩脚25,第二围合部靠近第二封闭端的一侧弯曲形成与管件周向外壁配合的第二弧形部16。本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部26的中心角β约为90°,第二弧形部26的长度大于第一弧形部的长度,第二封闭端沿着与第二弧形部末端径向相切的方向向外伸出,第二封闭端23的宽度小于第一封闭端13的宽度。
为了使第一夹片1和第二夹片2的机械特性能满足管件安装要求,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且优选为35号钢。中碳钢和高碳钢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满足管夹安装管件的使用需求,其中,35号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适当的强度,工艺性能好,能从多方面满足制造、安装等的要求。
当管夹用于室外安装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易发生腐锈现象,为了避免管夹腐锈和减缓管件腐锈的速度,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需经过镀锌工艺加工。
利用上述管夹安装管件时,包括以下步骤:取一开口的槽钢3,槽钢31的底板上设有紧固孔,槽钢开口端的末端向内卷曲形成钩部32;利用紧固件通过和紧固孔的配合将槽钢固定在墙体或其他位置处;将管件支撑在槽钢的开口端上,使管件长度方向垂直于槽钢长度方向;将第一夹片1通过第一钩脚15和钩部32的配合安装在槽钢3上,且使第一弧形部16紧靠在管件的外壁上;将第二夹片通过第二钩脚16和钩部25的配合安装在槽钢3上,且使第二弧形部26紧靠在管件的外壁上,第二夹片上的第二封闭端穿过第一夹片上的第一封闭端13向外伸出;利用工具使第二封闭端的绕过第一夹片上的过渡部12沿第一弧形部弯曲的方向弯折,为了使第一夹片、第二夹片扣装在一起且不会脱离,第二封闭端发生弯折的角度至少为95°。
安装完成后,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与管件接触的长度均为管件周向长度的四分之一,如此能使第一、第二夹片的受力均匀,尤其将管件吊装在槽钢上时,两个夹片的受力相当,避免因受力不均影响管件安装的牢固度。
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半径根据被固定管件的尺寸进行确定,第一夹片、第二夹片通过第一钩脚、第二钩脚安装在槽钢上时,槽钢开口端端面和第一弧形部末端、第二弧形部末端之间的垂直距离略大于管件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夹,整体结构简单,用料少,加工方便,利用此种管夹对管件进行固定安装时的步骤简单,安装方便,安装完成后,整体牢固度高。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也可以根据被固定物体的形状进行改变,被固定物体可以为其他长形部件。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片(1)和第二夹片(2),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分别由两根丝状物弯曲形成,所述第一夹片(1)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一围合部(11),所述两个第一围合部的一端通过过渡部(12)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封闭端(13),两个第一围合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开口端(14);第一围合部在位于第一开口端一侧的末端背向第一开口端向外卷曲形成与槽钢配合的第一钩脚(15),所述第一围合部上靠近第一封闭端的一侧弯曲形成与管件周向外壁配合的第一弧形部(16);所述第二夹片(2)包括两个对称的第二围合部(21),所述两个第二围合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22)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封闭端(23),两个第二围合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开口端(24);第二围合部(21)在位于第二开口端一侧的末端背向第二开口端(24)向外卷曲形成与槽钢配合的第二钩脚(25),所述第二围合部靠近第二封闭端的一侧弯曲形成与管件周向外壁配合的第二弧形部(26);所述第二封闭端的宽度小于第一封闭端的宽度,第二封闭端从第一封闭端穿出且第二封闭端可绕过第一夹片上的过渡部沿第一弧形部弯曲的方向弯曲,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扣装在一起从而将管件固定安装在槽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1)上第一弧形部(16)的中心角α约为90°;所述第二夹片(2)上第二弧形部(26)的中心角β约为90°,第二封闭端沿着与第二弧形部末端径向相切的方向向外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1)和第二夹片(2)的材料为中碳钢或高碳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材料均为35号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经过镀锌工艺加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1284.8U CN203413237U (zh) | 2013-08-29 | 2013-08-29 | 一种管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1284.8U CN203413237U (zh) | 2013-08-29 | 2013-08-29 | 一种管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13237U true CN203413237U (zh) | 2014-01-29 |
Family
ID=4997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3128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13237U (zh) | 2013-08-29 | 2013-08-29 | 一种管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132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10821A (zh) * | 2013-08-29 | 2013-11-27 | 浙江连翔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夹及利用该管夹安装管件的方法 |
-
2013
- 2013-08-29 CN CN201320531284.8U patent/CN20341323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10821A (zh) * | 2013-08-29 | 2013-11-27 | 浙江连翔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夹及利用该管夹安装管件的方法 |
CN103410821B (zh) * | 2013-08-29 | 2016-05-11 | 浙江连翔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夹及利用该管夹安装管件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13237U (zh) | 一种管夹 | |
CN204008290U (zh) | 一种拉伸试验系统、夹具及试样 | |
CN103410821B (zh) | 一种管夹及利用该管夹安装管件的方法 | |
CN205394326U (zh) | 一种管道弯头外对口器 | |
CN105570544A (zh) | 单边铰接缠绕管抱箍 | |
CN201239678Y (zh) | 电动喷枪料罐上输气管和输料管的双管定位夹子 | |
CN205504216U (zh) | 单边铰接缠绕管抱箍 | |
CN205315903U (zh) | 一种排气管用卡箍 | |
CN206626299U (zh) | 一种尖凹配合式管卡 | |
CN206572087U (zh) | 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 |
CN206054931U (zh) | 一种万向抱箍 | |
CN205477670U (zh) | 一种管棚施工用连接装置 | |
CN221195628U (zh) | 一种高支模连接结构 | |
CN209414872U (zh) | 一种管道快速堵漏装置及管道快速转接装置 | |
CN205383369U (zh) | 一种卡箍便装平台 | |
CN209556368U (zh) | 扣件一体化双矩管搭接背楞 | |
CN206804171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表面温度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 |
CN209325223U (zh) | 一种耐高温的快装打开式沟槽卡箍 | |
CN207921053U (zh) | 一种防错位的双管夹装置 | |
CN203286146U (zh) | 建筑用管卡 | |
CN107654747B (zh) | 一种高强度防开裂的塑料复合管 | |
CN109599822B (zh) | 一种新型特种空芯波导软漏缆用卡具 | |
CN206036127U (zh) | 一种快速对接传送带的装置 | |
CN205350566U (zh) | 排气管用卡箍 | |
CN202203551U (zh) | 一种v型卡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1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