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4004U - 气动水泵 - Google Patents
气动水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84004U CN203384004U CN201320409318.6U CN201320409318U CN203384004U CN 203384004 U CN203384004 U CN 203384004U CN 201320409318 U CN201320409318 U CN 201320409318U CN 203384004 U CN203384004 U CN 203384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water
- valve
- pneumatic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61688 Barotrau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水泵,其包括第一、第二容器、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及调节阀,第一、第二容器通过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与一高压气源切换连通,第一、第二容器的一侧还与一供水源相连通且进水口处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第二容器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排水口且均设有第一单向阀。利用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分别向第一、第二容器内提供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水压入出水管,且两个容器一个进水的同时另一个排水,交替进行。气压调节阀能调节进气气压,进而改变排水高度,当排水高度一定时,同时调节调压阀与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可以改变水泵排水量。本实用新型依靠高压气体直接对液体做功,排水高度和排水量可以调节,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气动水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尤其是一种气动水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气动水泵主要是通过高压气体间接地对水做功,将水泵出。无论是叶片式还是容积式气动水泵,高压气体首先对机械装置做功,机械装置对水做功,将水泵出。有些气动水泵要经过多次转换做功才能达到目的,如叶片式泵,首先高压气体带动气动马达旋转,然后气动马达带动泵内的叶片旋转,只有高速旋转的叶片才能达到泵的目的。即便转换较为简单的容积式泵也要通过活塞、隔膜、齿轮等机械装置来改变容积实现泵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节能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过去噪音大,能耗高,效率低,寿命短的气动泵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噪音小,能耗低,效率高,寿命长的新一代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水泵,其依靠高压气体直接对液体做功,没有机械传动,没有机械密封,排水高度和排水量可以调节,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气动水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以及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所述第一、第二容器通过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与一高压气源切换连通,所述第一、第二容器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第二进水口均与一供水源相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包括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排水时间的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与所述高压气源相连通的进气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容器内气体的第一排气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容器内气体的第二排气口、用于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通气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相切换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切换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与所述高压气源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调压阀,所述第一、第二容器内部远离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第二出水口均与一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第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一允许向所述出水管排水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第二进水口处分别设有一允许向所述第一、第二容器内部进水的第二单向阀。
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上分别设置有一用于加快排出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内气体的快速排气阀。
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横向并排设置。
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纵向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利用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分别向两个容器中注入一定量的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水压入出水管。工作状态下两个容器一个进气出水,另一个则对应地出气进水,循环往复地将水排出到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依靠高压气体直接对液体做功,没有机械传动,没有机械密封,排水高度和排水量可以调节,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气动水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水泵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水泵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水泵包括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以及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
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通过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一高压气源(图中未示)切换连通,即当所述第一容器1与所述高压气源接通时,所述第二容器2则不能与所述高压气源接通,当所述第二容器2与所述高压气源接通时,所述第一容器1则不能与所述高压气源接通,而所述高压气源在工作状态下始终与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两者之一连通。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通过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的切换控制与所述高压气源相连通,使得高压气体能够进入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内。
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21,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21均与一供水源(图中未示)相连通,所述第一容器1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11与所述供水源连通,且所述第一进水口11处设有一第二单向阀7,使得供水源的水仅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一容器1内而不会回流,所述第二容器2通过所述第二进水口21与所述供水源连通,且所述第二进水口21处设有一第二单向阀7,使得水能够进入到所述第二容器2内而不会回流。
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内部远离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22,所述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22均与一出水管5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22处分别设有一第一单向阀6,使得所述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内的水经所述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22仅能够向所述出水管5排出而不会回流。
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包括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排水时间的第一节流阀37和第二节流阀38、与所述高压气源相连通的进气口32、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容器1内气体的第一排气口33、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容器2内气体的第二排气口34、用于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所述第一容器1的第一通气管35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所述第二容器2的第二通气管36。所述第一节流阀37作用在第一通气管35上,所述第二节流阀38作用在第二通气管36上,通过分别调节第一节流阀37和第二节流阀38能够控制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的进气流量,进而控制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的排水时间。所述第一通气管35分别与所述进气口32和所述第一排气口33相切换连通,即当所述第一通气管35与所述进气口32连通时,所述第一排气口33则不能与所述第一通气管35连通,当所述第一通气管35与所述第一排气口33连通时,所述进气口32则不能与所述第一通气管35连通,而所述第一通气管35在工作状态下始终与所述进气口32和所述第一排气口33两者之一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36分别与所述进气口32和所述第二排气口34相切换连通,即当所述第二通气管36与所述进气口32连通时,所述第二排气口34则不能与所述第二通气管36连通,当所述第二通气管36与所述第二排气口34连通时,所述进气口32则不能与所述第二通气管36连通,而所述第二通气管36在工作状态下始终与所述进气口32和所述第二排气口34两者之一连通。
所述第一通气管35和所述第二通气管36上分别设置有一用于加快排出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内气体的快速排气阀8。在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的排气过程中,快速排气阀8打开,辅助所述第一容器1或所述第二容器2内的气体快速排出;在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的进气过程中,快速排气阀8处于关闭状态,且允许气流进入到所述第一容器1或所述第二容器2内。快速排气阀8的安装使用加快了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的排气效率,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
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所述高压气源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调压阀4,调节调压阀4,可以改变进气压力。进气压力决定排水高度(扬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当排水高度(扬程)一定时,调节调压阀4的大小的同时调节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的延时时间的短长,可以改变水泵的出水量。
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横向并排设置,这样的机构使得装置较为紧凑,能够相对地减少使用空间,成本低,适合小排量的情况。
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纵向并排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有足够大的容量,适合大排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前,第一容器1内充满水,第二容器2内充满气体。连接高压气源,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开始工作,此时进气口32与第一通气管35连通,高压气体进入第一容器1,受气压影响,第一容器1的第二单向阀7和第二容器2内的第一单向阀6关闭,第一容器1的第一单向阀6打开,第一容器1内的水则被压入出水管5;同时,第二通气管36与第二排气口34连通,第二容器2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口34排出,此时第二通气管36上的快速排气阀8打开,辅助第二容器2内的气体快速排出,第二容器2内的压力减小,第二容器2的第二单向阀7受压打开,供水源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12进入第二容器2内。调节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上的第一节流阀37使得延时时间刚好能将第一容器1内的水排完的同时,第二容器2内的水刚好充满,然后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换向,使得进气口32与第二通气管36连通,第二通气管36上的快速排气阀8关闭,高压气体进入第二容器2内,受气压影响,第二容器2的第二单向阀7和第一容器1内的第一单向阀6关闭,第二容器2内的第一单向阀6打开,第二容器2中的水被压入出水管5;同时,第一通气管35与第一排气口33连通,第一容器1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口33排出,此时第一通气管35上的快速排气阀8打开,辅助第一容器1内的气体快速排出,第一容器1内的压力减小,第一容器1的第二单向阀7受压打开,供水源的水通过第一进水口12自动流入第一容器内。调节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上的第二节流阀38使得延时时间刚好能将第二容器2内的水排完的同时,第一容器1内的水刚好充满。如此反复循环,达到泵水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气动水泵,包括第一容器(1)、第二容器(2)以及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所述第一、第二容器(1、2)通过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一高压气源切换连通,所述第一、第二容器(1、2)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进水口(21),所述第一、第二进水口(11、21)均与一供水源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包括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排水时间的第一节流阀(37)和第二节流阀(38)、与所述高压气源相连通的进气口(32)、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容器(1)内气体的第一排气口(33)、用于排出所述第二容器(2)内气体的第二排气口(34)、用于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所述第一容器(1)的第一通气管(35)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所述第二容器(2)的第二通气管(36),所述第一通气管(35)分别与所述进气口(32)和所述第一排气口(33)相切换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36)分别与所述进气口(32)和所述第二排气口(34)相切换连通,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与所述高压气源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调压阀(4),所述第一、第二容器(1、2)内部远离所述双向气动延时换向阀(3)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22),所述第一、第二出水口(12、22)均与一出水管(5)相连通,所述第一、第二出水口(12、22)处分别设有一允许向所述出水管(5)排水的第一单向阀(6),所述第一、第二进水口(11、21)处分别设有一允许向所述第一、第二容器(1、2)内部进水的第二单向阀(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35)和所述第二通气管(36)上分别设置有一用于加快排出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内气体的快速排气阀(8)。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横向并排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和所述第二容器(2)纵向并排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09318.6U CN203384004U (zh) | 2013-07-10 | 2013-07-10 | 气动水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09318.6U CN203384004U (zh) | 2013-07-10 | 2013-07-10 | 气动水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84004U true CN203384004U (zh) | 2014-01-08 |
Family
ID=49872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093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4004U (zh) | 2013-07-10 | 2013-07-10 | 气动水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84004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78030A (zh) * | 2016-12-05 | 2017-05-17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新型水泵的气压调节装置 |
CN106704164A (zh) * | 2016-12-05 | 2017-05-24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新型水泵的气压调节机构 |
CN106704166A (zh) * | 2016-12-05 | 2017-05-24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水泵的进水结构 |
CN106704169A (zh) * | 2016-12-05 | 2017-05-24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水泵 |
CN109026634A (zh) * | 2018-08-13 | 2018-12-18 | 天津市之井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水泵排水组件及气动水泵控制方法 |
-
2013
- 2013-07-10 CN CN201320409318.6U patent/CN2033840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78030A (zh) * | 2016-12-05 | 2017-05-17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新型水泵的气压调节装置 |
CN106704164A (zh) * | 2016-12-05 | 2017-05-24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新型水泵的气压调节机构 |
CN106704166A (zh) * | 2016-12-05 | 2017-05-24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水泵的进水结构 |
CN106704169A (zh) * | 2016-12-05 | 2017-05-24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水泵 |
CN106704166B (zh) * | 2016-12-05 | 2018-07-17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气动水泵的进水结构 |
CN106678030B (zh) * | 2016-12-05 | 2018-11-30 | 宁波兴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水泵的气压调节装置 |
CN109026634A (zh) * | 2018-08-13 | 2018-12-18 | 天津市之井科技有限公司 | 气动水泵排水组件及气动水泵控制方法 |
WO2020034917A1 (zh) * | 2018-08-13 | 2020-02-20 | 宋心朋 | 气动水泵排水组件及气动水泵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84004U (zh) | 气动水泵 | |
CN108180128B (zh) | 主动配流的单柱塞泵 | |
CN201078334Y (zh) | 自吸式离心泵 | |
CN200974767Y (zh) | 负压条件下液体物料的转移装置 | |
CN101737362A (zh) | 自控流体喷射引流提升泵 | |
CN201747554U (zh) | 一体化混联式多功能排水机组 | |
CN202391484U (zh) | 一种汽轮机可调补汽机构 | |
CN201310470Y (zh) | 自控流体喷射引流提升泵 | |
CN209115450U (zh) | 一种液压泵站 | |
CN204574855U (zh) | 一种凝汽器抽真空装置 | |
CN206359947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导水装置 | |
CN201106589Y (zh) | 钻机用变量柱塞泵 | |
CN203641137U (zh) | 一种开式液压系统马达节能系统 | |
CN211547882U (zh) | 一种虹吸抽水管道组 | |
CN202954982U (zh) | 离心泵供水装置 | |
CN202347636U (zh) | 半地下式循环水泵房的集水坑排水装置 | |
CN202811382U (zh) | 一种用于替代自吸泵工作的装置 | |
CN203627346U (zh) | 一种五合一液压系统绞车 | |
CN202317938U (zh) | 龙门磨工作台无冲击液压系统 | |
CN207583716U (zh) | 全液压全自动采煤机控制系统 | |
CN202090905U (zh) | 水平定向钻机旋转系统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1874923U (zh) | 电液执行器 | |
CN202144803U (zh) | 捆绑式多级气动水泵 | |
CN106763934A (zh) | 双驱动快速关闭的升降式逆止和截止组合阀 | |
CN207230125U (zh) | 一种改善进油的转子式机油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U01 |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
Correction item: Termination upon expiration of patent Correct: Revocation of Patent Expiration and Termination False: On July 28, 2023, the expir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the 39-volume 3002 patent Number: 30-02 Volume: 39 |
|
CU01 |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