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5658U - 一种可升降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升降轨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45658U CN203345658U CN 201320325094 CN201320325094U CN203345658U CN 203345658 U CN203345658 U CN 203345658U CN 201320325094 CN201320325094 CN 201320325094 CN 201320325094 U CN201320325094 U CN 201320325094U CN 203345658 U CN203345658 U CN 2033456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rail
- bearing
- slide
- lif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4279 Orbi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轨道,所述可升降轨道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完成指定轨道的上升或下降,所述可升降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垫块、动力元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垫块固定在轨道本体下方,并且在沿轨道本体方向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该垫块下方由支撑组件支撑,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动力元件的动作部位相连,该动力元件的动作部位被驱动后能够推动支撑组件沿轨道本体的延伸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升降轨道,其结构简单可行,可有效地实现了轨道的升降,并且可通过采用沿轨道本体延伸方向具有不同厚度的垫块实现轨道的平稳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可升降轨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输送设备所使用的轨道,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升降轨道。背景技术
[0002] 轨道输送线是一种制造业常用的输送线类型。在大运量、较长距离的运输场合中尤为常见,并且形式多样。由于滑板输送线的设备要求较为简单,变化比较灵活,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适应性比较好,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 由于生产工艺和加工场地等实际情况的需要,滑板输送线通常要进行必要的变向。
[0004]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铺设连续渐变的弯轨来完成滑板输送线的变向。这种技术可以较简单地实现轨道的变向,又不需要额外的设备。但也存在很多局限性。
[0005] 首先,弯轨加工难度较大。常用的弯轨生产方法有冲压成型、铸造成型等,这些加工方法需要的设备比较复杂,模具精度要求较高,且单一模具只能生产一种角度的弯轨,力口工的成本大。
[0006] 其次,弯轨的变向角度一般不大。由于本身制造工艺的限制,和行走轮在轨道上平稳行走的要求,变向弯轨的轨道变化角度必须是渐变的,工作区域又是有限的,所以这种变向弯轨变化角度一般不会太大。
[0007] 最后,这种弯轨比较占用空间,并且变向角度越大,占用空间越大。由于行走轮和弯轨的啮合要求,轨道的曲率不能太大。为满足变向的角度要求,轨道就会相应增长,因此比较占用空间。同理,变向角度越大,轨道就越长,占用空间随之变大。
[0008] 对于连续渐变弯轨完成滑板输送线变向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下一般采用原地旋转设备实现转向,即直接驱动滑板在转向位置原地旋转相应角度。该技术方案能够较好的解决渐变弯规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
[0009] 首先,采用原地旋转设备需要一定的旋转转向空间,对空间同样有一定要求,并且还要求前后滑板不能距离太接近,影响滑板输送线的输送节拍。
[0010] 其次,原地旋转设备一般结构比较复杂,故障率相应较高,造价也相应较高。
[0011] 最后,最重要的是,通过原地旋转设备转向,会使滑板上的工件摆放方向发生改变。在许多场合,希望转向前后滑板上的工件摆放方向不发生改变。例如,在某个输送线上,希望6m*4m的滑板在转向前后均为6m的长边方向为东西方向布置;如果进行90度的转向,采用上述原地旋转设备后,滑板的6m长边方向将成为南北方向,其上摆放的大型工件,例如车身等,摆放方向相应改变;这种改变在许多场合下不符合工艺需求。
[0012]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并且转向后滑板能够保持转向前摆放方向的转向装置。为此,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该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采用交叉轨道和与之相配合的行走轮代替原有的弯轨装置完成轨道的转向。该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的转向原理就是与新方向轨道相配合的行走轮进入该方向的轨道,与之前方向轨道相配合的行走轮脱离该所述方向上的轨道,从而完成了滑板在不同方向上轨道的转换,即完成转向。
[0013] 在以上转向装置中,为了顺畅的实现转向,避免未与轨道配合的一组行走轮在转向过程中与交叉轨道的干涉,需要将交叉轨道的其中一组轨道设置为可升降的轨道。进一步的,还要求该可升降轨道可根据实际工艺需求完成轨道的自由升降,并且动作平稳;更进一步的,该可升降轨道的升降高度还应当能够准确限制其升降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1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轨道,该可升降轨道能够根据实际工艺需求完成自由升降。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作过程平稳的升降轨道,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对升降高度进行限位的可升降轨道。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轨道,所述可升降轨道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完成指定轨道的上升或下降,所述可升降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垫块、动力元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垫块固定在轨道本体下方,并且在沿轨道本体方向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该垫块下方由支撑组件支撑,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动力元件的动作部位相连,该动力元件的动作部位被驱动后能够推动支撑组件沿轨道本体的延伸方向运动。
[0016] 可选的,该可升降轨道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延伸方向与轨道本体延伸方向一致,并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组件底面与所述滑轨相配合并可在滑轨上运动。
[0017]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座和支撑元件,所述滑座底面即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支撑组件底面;所述支撑元件安装在滑座上,直接支撑轨道本体。
[0018] 可选的,所述支撑元件为滚轮,该滚轮通过旋转轴安置在滑座上部设置的旋转轴支座上。
[0019] 可选的,所述可升降轨道包括固定于轨道本体一侧或者两侧的轨道运动轨迹限制装置;所述轨道运动轨迹限制装置包括支座体、连接板,所述支座体固定在轨道本体侧面方向区域,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支座体可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轨道本体的侧面可旋转连接。
[0020] 可选的,所述可升降轨道包括用于限制轨道本体任一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极限的轨道升降高度限位装置;所述轨道升降高度限位装置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支座体上设置遮挡板,该遮挡板位于所述支座体与所述连接板的销轴上方,所述连接板向上运动到一定的高度时会被该遮挡板挡住。
[0021]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所述支座体的突起上,可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栓来调节遮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轨道升降高度限位装置的限位极限。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升降轨道,采用动力元件推动与和轨道本体下方固定的并且沿轨道本体延伸方向具有不同厚度的垫块相接触的支撑组件的方法来实现轨道的升降,这种结构简单可行,可有效地实现了轨道的升降,并且通过采用沿轨道本体延伸方向具有不同厚度的垫块实现轨道的平稳动作。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可升降轨道采用滚轮与垫块接触和支撑组件在滑轨上运动的方法,可以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不必要的振动,使轨道升降过程更加平稳,而且提高动力利用率。[0024]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可升降轨道,采用支座体和连接板相配合限制轨道运动轨迹,可以很好地保证轨道本体的运动范围,使得轨道在升降过程中有确定的轨迹。
[0025]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可升降轨道采用遮挡板限制轨道在竖直高度上的升降极限,并且可以通过调节与之相配合的调节螺栓来自由调节所述轨道升降高度限位装置的限制极限。采用这种装置后,可限制轨道本体在水平高度上的运动极限,使得轨道的升降动作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并且可根据实际的工艺需求自由调节。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输送线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底面立体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轨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倒伏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2] 1-1:纵向轨道,1-2:滑板,1-3:横向轨道,1-4:横向可倒伏导向装置,1-5:横向驱动装置,1-6、1_7:固定导向装置,1-8: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1-9:纵向驱动装置,1-10:纵向可倒伏导向装置;
[0033] 4-1:轨道本体,4-2:螺栓,4-3:固定脚,4-4:支座体,4_5:滑座,4_6:第一销轴,
4-7:滑轨,4-8:液压缸,4-9:楔形垫块,4-10:第二销轴,4_11:连接板,4_12:滚轮,4_13:遮挡板,4-14:调节螺栓,4-15:第三销轴;
[0034] 5-1:导向轮组件,5-2:螺栓,5-3:承载架,5_4:轴承,5_5:转轴,5_6:第一液压缸,5-7:第一销轴,5-8:第一转臂,5-9:支座,5-10:支撑块,5_11:支架,5_12:第二转臂,
5-13:第二销轴,5-14:第二液压缸,5-15:限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图1至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板输送线以及该滑板输送线所用的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的实施方式。
[0036] 如图1所示,该图示出滑板输送线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轨道、驱动系统、导向系统和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四大部分。
[0037] 所述轨道是滑板输送线的基础设置,为作为运载工具的滑板提供承载和行进路线。该轨道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轨道1-3和纵向轨道1-1,两个方向的轨道则由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1-8连接。
[0038] 当然,两组相互垂直的轨道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特殊的实施例。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轨道之间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轨道的组数也不仅仅局限于两组,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布置。
[0039] 所述滑板1-2为滑板输送线上的承载工具,多为板型,板的上面为工作平面,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滑板工作平面可有具体设置,这些设置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详述。板的下面安装有行走轮,滑板通过这些行走轮与轨道配合,并在轨道上行走。如图2所示,滑板下方安装有两组相互垂直度行走轮,每四个轮子一组,A所指的行走轮为一组,两组分别对应两条相互垂直的轨道。
[0040] 所述驱动系统为沿轨道分布的摩擦轮驱动站,如图1中的横向驱动装置1-5、纵向驱动装置1-9,所述驱动系统有与滑板1-2边缘紧密接触的摩擦轮,该驱动系统靠这些转动的摩擦轮来驱动滑板1-2在轨道上运动。为保证滑板1-2在轨道上运动平稳,摩擦驱动站一般在轨道两侧成对设置。
[0041] 当然,图1中的横向驱动装置1-5、纵向驱动装置1-10只表明在各自方向上有驱动,不代表具体数量及准确位置。
[0042] 所述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为滑板输送线的主要装置。如图1所示,由于滑板输送线采用的是摩擦驱动,在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附近的滑板1-2设置单侧的驱动站,这样滑板1-2会出现驱动不平衡的现象,对轨道的磨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要在滑板周围的位置安装有固定导向装置1-5、1-6和横向可倒伏导向装置1-4、纵向可倒伏导向装置1-10两种导向装置来配合完成驱动和变向。
[0043] 所述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通过一组新的方向上的行走轮进入相对应的一组轨道并相配合,之前运动方向上的行走轮与相应的轨道相脱离,这样的过程来实现转向。以上动作,可以通过设置可升降轨道来实现。
[0044] 如图3中所示,为所述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包括的可升降轨道一种实例,它可根据工艺需要完成轨道的升降。由于该件由四条可升降轨道组成,其采用相同原理实现动作,现以其中一条为例说明。
[0045] 如图4中所示,轨道本体4-1下方焊接一楔形垫块4-9。轨道本体4_1侧面钻有垂直于轨道本体4-1侧面的轴孔,通过第二销轴4-10与连接板4-11的一端的轴孔可旋转连接,连接板4-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4-15与支座体4-4可旋转连接,支座体4-4通过螺栓4-2与固定脚4-3连接。固定脚4-3与地面接触。轨道本体4-1两侧情况相同。
[0046] 所述滚轮4-12通过旋转轴安置在滑座4-5上部设置的旋转轴支座上,该滚轮4-12圆柱面与楔形垫块4-9接触,支撑轨道本体4-1,并且可在楔形垫块4-9上沿轨道本体4-2延伸方向滚动。
[0047] 所述滑座4-5与安置滚轮4-12旋转轴的支座为一体机构,该滑座4_5的底面与滑轨4-7配合并可在滑轨4-7上运动。所述滑轨4-7滑轨延伸方向与轨道本体4-1延伸方向一致,并通过螺栓连接支撑脚固定在地面。
[0048] 液压缸4-8通过第一销轴4-6与滑座4_5活动连接。在支座体4_4上位于第三销轴4-15上方设置遮挡板4-13,该遮挡板4-13在轨道本体4_1和支座体4_4之间,与调节螺栓4-14垂直相连,通过支座体4-4上突起竖直方向的螺纹孔固定。
[0049] 该装置按下面方式工作:液压缸4-8推动滑座4-5在滑轨4_7上向前运动,安装在滑座4-5上并与垫块4-9接触的滚轮4-12随滑座4-5 —起向前运动。由于垫块4_9为楔形,运动过程中,轨道本体4-1上与第二销轴4-10配合的轴孔这一点是以第三销轴4-15为铰接点做圆周运动,可完成轨道本体4-1的下降动作。同理,当液压缸4-8回拉滑座4-5时,可实现轨道本体4-1的上升动作。当上升到目标位置时,遮挡板4-13可以抵住连接板
4-11的继续转动,从而实现限制轨道本体4-1升降高度的问题。[0050] 所述滑板采用摩擦驱动的方式在轨道上运动,该驱动系统为沿轨道分布的摩擦轮驱动站,所述摩擦驱动站包括与滑板1-2边缘紧密接触的摩擦轮,该驱动系统靠动力元件带动摩擦轮来驱动滑板1-2在轨道上运动。
[0051] 由于滑板1-2在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上的运动方向是变化的,而摩擦驱动站的高度又与滑板1-2上的板一致,所以若摩擦驱动站仍在轨道两侧成对布置的话,有的摩擦驱动站会阻碍滑板1-2在轨道上的运动。从而,要在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附近设置单侧的摩擦驱动站,同时,在没有设置摩擦驱动站一侧的轨道也不能设置固定的导向装置。这样滑板1-2会出现驱动不平衡的现象,对轨道的磨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0052]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完成竖起、倒伏动作的导向装置,它可以在能阻碍滑板1-2运动的时候倒伏,让滑板1-2顺利通过;不阻碍滑板1-2的运动的时候竖起,协助摩擦驱动站完成对滑板1-2的驱动。
[0053] 如图5中所示,为可倒伏导向装置一种实例。
[0054] 导向轮组件5-1通过螺栓5-2固定在承载架5-3顶端,承载架5_3底面有一带键槽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轴套,该轴套通过键槽和转轴5-5固定在一起。该转轴5-5被两个滑动轴承5-4固定支撑且有一端伸出一段,该轴承5-4的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地面接触的支座5-9上;由轴承5-4伸出的转轴5-5与第一转臂5-8 —端固定相连,第一转臂
5-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5-7与第一液压缸5-6相连。
[0055] 所述第二转臂5-12通过竖直方向的第二销轴5-13安装支架5_11上,可绕第二销轴5-13在水平面内运动。在支架5-11 —侧的第二转臂5-12部分与第二液压缸5_14通过旋转轴相连,在支架5-11另一侧的第二转臂5-12部分与支撑块5-10相连,该支撑块5-10安装在转臂5-12下方且支撑块5-10底面与地面接触。
[0056] 所述限位元件5-15为承载架5-3上一突起,随承载架5_3 —起运动。所述突起在承载架5-3处于工作状态时,突起正好转到第二转臂5-12的上方,且与第二转臂5-12的上平面相接触。为保证动作流畅,在该突起上安装有可自由活动的小轮。
[0057]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第一液压缸5-6带动第一转臂5-8旋转,从而带动转轴5_5旋转,转轴5-5与承载架5-3通过键连接,从而实现带动承载架5-3的旋转;当旋转到目标位置时,第二转臂5-12在第二液压缸5-14的作用下实现旋转,转动到目标位置卡住限位组件5-15,实现限位目的。此时该部件处于竖起状态,图中位置所示;当该部件需转为平倒状态时以上步骤逆向进行即可。
[0058] 该变向系统按如下方式工作:滑板1-2在纵向轨道1-1行走,纵向可倒伏导向装置1-10处于平倒状态,纵向可倒伏导向装置1-4处于竖起状态;滑板1-2在纵向驱动装置1-9的作用下在纵向轨道1-1上运动至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1-8上,横向轨道1-3上升,纵向轨道1-1下降,滑板1-2纵向行走轮与纵向轨道1-1脱离,横向行走轮与横向轨道1-3配合,并最终停止在如图1所示位置;然后横向可倒伏导向装置1-4运动至平倒状态,纵向可倒伏导向装置1-10运动至竖起状态,继而滑板1-2在横向驱动装置1-5的作用下实现横向移动。完成变向过程。
[005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例如,通过改变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中交叉轨道夹角或轨道组数,和相应的行走轮,可实现多种角度或多角度的转向。对于可升降轨道,可改变垫块的形状,或采用其他机械结构完成这种升降。对旋转导向装置,也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机械结构完成这个动作。
[0060]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轨道以用于滑板输送线以及该滑板输送线的转向装置为例,但并不排除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用于其它需要轨道升降的场合。尤其是用于工厂轨道输送设备中需要采用升降轨道的场合。
[006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升降轨道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可升降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轨道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完成指定轨道的上升或下降,所述可升降轨道包括轨道本体、垫块、动力元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垫块固定在轨道本体下方,并且在沿轨道本体方向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厚度,该垫块下方由支撑组件支撑,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动力元件的动作部位相连,该动力元件的动作部位被驱动后能够推动支撑组件沿轨道本体的延伸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延伸方向与轨道本体延伸方向一致,并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组件底面与所述滑轨相配合并可在滑轨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座和支撑元件,所述滑座底面即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支撑组件底面;所述支撑元件安装在滑座上,直接支撑轨道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为滚轮,该滚轮通过旋转轴安置在滑座上部设置的旋转轴支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轨道包括固定于轨道本体一侧或者两侧的轨道运动轨迹限制装置;所述轨道运动轨迹限制装置包括支座体、连接板,所述支座体固定在轨道本体侧面方向区域,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支座体可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轨道本体的侧面可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升降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限制轨道本体任一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极限的轨道升降高度限位装置;所述轨道升降高度限位装置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支座体上设置遮挡板,该遮挡板位于所述支座体与所述连接板的销轴上方,所述连接板向上运动到一定的高度时会被该遮挡板挡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升降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所述支座体的突起上,可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栓来调节遮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轨道升降高度限位装置的限位极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25094 CN203345658U (zh) | 2013-06-06 | 2013-06-06 | 一种可升降轨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25094 CN203345658U (zh) | 2013-06-06 | 2013-06-06 | 一种可升降轨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45658U true CN203345658U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974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3250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5658U (zh) | 2013-06-06 | 2013-06-06 | 一种可升降轨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456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4877A (zh) * | 2020-08-31 | 2020-12-25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三通无线供电变轨轨道及其变轨方法 |
-
2013
- 2013-06-06 CN CN 201320325094 patent/CN2033456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24877A (zh) * | 2020-08-31 | 2020-12-25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三通无线供电变轨轨道及其变轨方法 |
CN112124877B (zh) * | 2020-08-31 | 2022-02-01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三通无线供电变轨轨道及其变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48012U (zh) | 用于汽车白车身的高速自动化柔性输送设备 | |
CN102166715B (zh) | 扶梯龙门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3350893B (zh) | 一种滑板输送线转向装置及其滑板输送线 | |
CN207480176U (zh) | 精密自动对中装置 | |
CN104670831B (zh) | 一种车型切换装置及切换控制方法 | |
CN205021824U (zh) | 数控桥切生产线 | |
CN201619868U (zh) | 可垂直转向运输台车 | |
CN104889643A (zh) | 一种汽车白车身焊接定位系统 | |
CN203345652U (zh) | 一种用于滑板输送线的可倒伏的导向装置 | |
CN203345658U (zh) | 一种可升降轨道 | |
CN104695975A (zh) | 矩形盾构管片拼装系统 | |
CN206088193U (zh) | 一种用于小半径轨道行走的小车机构 | |
CN205574942U (zh) | 一种输送小车输送定位装置 | |
CN204711437U (zh) | Lh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小车车架组焊定位装置 | |
CN106829370B (zh) | 一种巷道式直角转弯装置及转弯方法、生产线 | |
CN205768758U (zh) | 自动导引式搬运装置的驱动机构 | |
CN106829450B (zh) | 一种t型机器人 | |
CN107512544A (zh) | 一种辊床滑撬输送的导向定位装置 | |
CN206229935U (zh) | 一种新型钢冷弯机 | |
CN104764580B (zh) | 桥上移动车辆模型三维抗风试验装置 | |
CN103129636A (zh) | 履带工程机械的可转向履带底盘及具有其的下车行走系统 | |
CN102765026A (zh) | 全自动数控倒角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481151A (zh) | 数控倒角机 | |
CN203409516U (zh) |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超高速五轴立式铣床 | |
CN215968869U (zh) | 一种机器人抓取物品箱体四角定位对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