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5249U -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5249U
CN203295249U CN2013202770346U CN201320277034U CN203295249U CN 203295249 U CN203295249 U CN 203295249U CN 2013202770346 U CN2013202770346 U CN 2013202770346U CN 201320277034 U CN201320277034 U CN 201320277034U CN 203295249 U CN203295249 U CN 203295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device
swash plate
district
filter tank
purifi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770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占日
李伟
张美玲
刘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PROVINCI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PROVINCI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PROVINCI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PROVINCI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770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5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5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52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处理高浊度水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混凝、沉淀、过滤于一体,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的净水处理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包括旋流混合反应区、高效斜板沉淀区和浅层过滤区,是一种连续同心圆反应器,设备本体的上部为圆柱壳体,设备本体的下部为圆锥壳体,所述圆柱壳体中部为与圆柱壳体同心的圆形的滤池,所述圆锥壳体围成的区域为旋流混合反应区。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处理高浊度水的净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沉淀工艺形式主要有平流池、小间距斜板和斜管沉淀池等。其中小间距斜板和斜管沉淀池充分体现了浅池的优势,沉淀效率很高,而且斜板的间距越小,沉淀效率越高。但在实际应用中,斜板间距较小的斜板沉淀池运行一段时间后,或者当水质水量变化时,其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明显下降,导致斜管和斜板间严重积泥与堵塞,甚至压塌斜管和斜板。因此很多水厂选用占地大、效率低,但运行相当稳定的平流池。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斜管沉淀池是由于其六边形结构不利于排泥所致。对于斜板沉淀池,由于间距越小,沉淀效率越高,所以多采用于间距较小的斜板沉淀池,但当斜板间距减小后,其排泥就不顺畅,就会导致斜板间积泥与堵塞。
除此不足之外,利用现有的技术对高浓度污水直接进行净化处理时,出水水质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的很少,即便能够勉强达到该标准的,一般都是设备结构复杂、精度高、造价高,或药剂使用量大,或反洗周期短、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水处理装置,集混凝、沉淀、过滤于一体,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包括旋流混合反应区、高效斜板沉淀区和浅层过滤区,是一种连续同心圆反应器,设备本体的上部为圆柱壳体,设备本体的下部为圆锥壳体,所述圆柱壳体中部为与圆柱壳体同心的圆形的滤池,所述圆锥壳体围成的区域为旋流混合反应区,所述圆柱壳体与滤池之间的部分为高效斜板沉淀区,所述滤池内部为浅层过滤区;所述圆锥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环绕在圆锥壳体外的环形的配水管,所述配水管设有多个支管与旋流混合反应区连通,所述旋流混合反应区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下端口位于旋流混合反应区的底部,排泥管的上端口与大气连通,排泥管的中部出泥口伸出设备本体外部;所述高效斜板沉淀区中部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部斜板和下部斜板;所述高效斜板沉淀区上部设置有多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沿径向均布设置,所述滤池与集水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水孔,所述滤池内部设置有配水挡板,所述配水挡板内侧上部设置有环形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高效斜板沉淀区伸出设备本体外部。
所述圆锥壳体的锥角为60˚。
所述上部斜板和下部斜板的斜孔所成的角度为90˚-120˚,所述下部斜板的高度为斜板总高的1/4-1/3。
所述配水管与旋流混合反应区连通的多个支管均与所述设备本体相切。
所述配水挡板内设有双层滤料。
所述双层滤料由下到上级配由粗到细。
所述滤池设置有反洗气管和反洗排水管,所述反洗气管穿过设备本体和高效斜板沉淀区在滤池内部环形布置,所述反洗排水管穿过设备本体和高效斜板沉淀区由滤池中央竖直向上通到低于排水槽槽口的位置。
所述斜板用斜管代替。
所述集水槽的数量为3-6。
所述支管的数量为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配水形式,具体采用切线方向配水,确保进入系统的原水与池壁形成旋流形式,使进入设备的原水形成水力旋流上升效果,在进水端借助进水水压,冲击污泥层,利用已形成的污泥层颗粒为载体,使加入系统的混凝剂与助凝剂形成的絮体,根据水力变化逐渐增大,并利用池壁反射,形成易于沉淀的物质;该形式的反应设计节省了约15%的絮凝药剂使用量,并随着旋流的上升,使形成的絮体不断增加,成为易于沉降的污泥去除掉。
2、高效斜板沉淀区采用双层斜板,上部斜板和下部斜板的斜孔呈现(90-120˚)布置,所述下部斜板的高度为斜板总高的1/4-1/3,延长了原水在斜板区的流行时间,减小了紊流的现象的出现,使出水效果更好,减轻了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提高了沉淀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斜板设计提高沉淀效率的同时并不要求斜板间距。
3、浅层过滤区进水采用配水挡板进入,过滤形式为同向流进入,水流方向与滤料级配方向相同,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滤料的截污能力,延长了过滤反洗周期;滤料形式采用双层滤料,原水由下部进入,依次通过级配由粗到细的滤料,最大程度发挥滤料的截污能力;反洗采用正向气洗与水洗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了滤层的膨胀,经过空气的擦洗,使附着在滤料的污染物在水流的作用下排出系统。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反洗能耗节省40%-50%,反洗用水量节省40%-60%。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的净水指标与传统工艺装置对比,可以处理浊度高达2000mg/L的污水,并且使澄清效果悬浮物含量能够达到5mg/L,相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规定的10mg/L提高了50%;排出的污泥耗水量比现有技术低3%-5%,更易于压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1-1剖视图。
图3为配水管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为旋流混合反应区,2为高效斜板沉淀区,3为浅层过滤区,4为设备本体,5为滤池,6为配水管,7为排泥管,8为斜板,9为集水槽,10为配水挡板,11为排水槽,12为出水管,13为反洗气管,14为反洗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包括旋流混合反应区1、高效斜板沉淀区2和浅层过滤区3,是一种连续同心圆反应器,设备本体4的上部为圆柱壳体,设备本体4的下部为圆锥壳体,所述圆柱壳体中部为与圆柱壳体同心的圆形的滤池5,所述圆锥壳体围成的区域为旋流混合反应区1,所述圆柱壳体与滤池5之间的部分为高效斜板沉淀区2,所述滤池5内部为浅层过滤区3;所述圆锥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环绕在圆锥壳体外的环形的配水管6,所述配水管6设有多个支管与旋流混合反应区1连通,所述旋流混合反应区1设置有排泥管7,所述排泥管7的下端口位于旋流混合反应区1的底部,排泥管7的上端口与大气连通,排泥管7的中部出泥口伸出设备本体4外部;所述高效斜板沉淀区2中部设置有斜板8,所述斜板8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部斜板和下部斜板;所述高效斜板沉淀区2上部设置有多个集水槽9,所述集水槽9沿径向均布设置,所述滤池5与集水槽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水孔,所述滤池5内部设置有配水挡板10,所述配水挡板10内侧上部设置有环形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11连通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穿过高效斜板沉淀区2伸出设备本体4外部。
所述述圆锥壳体的锥角为60˚。
所述上部斜板和下部斜板的斜孔所成的角度为90˚-120˚,所述下部斜板的高度为斜板8总高的1/4-1/3。
所述配水管6与旋流混合反应区1连通的多个支管均与所述设备本体4相切。
所述配水挡板10内设有双层滤料。
所述双层滤料由下到上级配由粗到细。
所述滤池5设置有反洗气管13和反洗排水管14,所述反洗气管13穿过设备本体4和高效斜板沉淀区2在滤池5内部环形布置,所述反洗排水管14穿过设备本体4和高效斜板沉淀区2由滤池5中央竖直向上通到低于排水槽11槽口的位置。
所述斜板8用斜管代替。
所述集水槽的数量为3-6。
所述支管的数量为3-6。
使用时,原水由配水管6经支管以旋流形式进入旋流混合反应区1,形成水力旋流上升效果,在进水端借助进水水压,冲击污泥层,利用已形成的污泥层颗粒为载体,使加入系统的混凝剂与助凝剂形成的絮体,根据水力变化逐渐增大,并利用池壁反射,形成易于沉淀的物质;原水在旋流混合反应区1内上升,经过斜板8进入高效斜板沉淀区2的上部,并由集水槽9进入浅层过滤区3,在配水挡板10的作用下由滤池5的底部由下至上经过滤料过滤,过滤后的清水由与排水槽11连通的出水管12排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包括旋流混合反应区(1)、高效斜板沉淀区(2)和浅层过滤区(3),是一种连续同心圆反应器,设备本体(4)的上部为圆柱壳体,设备本体(4)的下部为圆锥壳体,所述圆柱壳体中部为与圆柱壳体同心的圆形的滤池(5),所述圆锥壳体围成的区域为旋流混合反应区(1),所述圆柱壳体与滤池(5)之间的部分为高效斜板沉淀区(2),所述滤池(5)内部为浅层过滤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壳体的下部设置有环绕在圆锥壳体外的环形的配水管(6),所述配水管(6)设有多个支管与旋流混合反应区(1)连通,所述旋流混合反应区(1)设置有排泥管(7),所述排泥管(7)的下端口位于旋流混合反应区(1)的底部,排泥管(7)的上端口与大气连通,排泥管(7)的中部出泥口伸出设备本体(4)外部;所述高效斜板沉淀区(2)中部设置有斜板(8),所述斜板(8)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上部斜板和下部斜板;所述高效斜板沉淀区(2)上部设置有多个集水槽(9),所述集水槽(9)沿径向均布设置,所述滤池(5)与集水槽(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水孔,所述滤池(5)内部设置有配水挡板(10),所述配水挡板(10)内侧上部设置有环形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11)连通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穿过高效斜板沉淀区(2)伸出设备本体(4)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壳体的锥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斜板和下部斜板的斜孔所成的角度为90˚-120˚,所述下部斜板的高度为斜板(8)总高的1/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管(6)与旋流混合反应区(1)连通的多个支管均与所述设备本体(4)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挡板(10)内设有双层滤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滤料由下到上级配由粗到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5)设置有反洗气管(13)和反洗排水管(14),所述反洗气管(13)穿过设备本体(4)和高效斜板沉淀区(2)在滤池(5)内部环形布置,所述反洗排水管(14)穿过设备本体(4)和高效斜板沉淀区(2)由滤池(5)中央竖直向上通到低于排水槽(11)槽口的位置。
8.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8)用斜管代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9)的数量为3-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数量为3-6。
CN2013202770346U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95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70346U CN203295249U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70346U CN203295249U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5249U true CN203295249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71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77034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95249U (zh) 2013-05-21 2013-05-21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52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1815A (zh) * 2013-05-21 2013-08-14 山西省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净水处理装置
CN104961203A (zh) * 2015-06-15 2015-10-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分子分离技术的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8285210A (zh) * 2018-02-02 2018-07-17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1815A (zh) * 2013-05-21 2013-08-14 山西省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净水处理装置
CN103241815B (zh) * 2013-05-21 2014-07-30 山西省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净水处理装置
CN104961203A (zh) * 2015-06-15 2015-10-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分子分离技术的废水净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8285210A (zh) * 2018-02-02 2018-07-17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3677B (zh) 一种一体化水处理净水器
CN103011448B (zh) 一种组合式双旋流高效浊水净化装置
CN201330186Y (zh) 带螺旋斜板的高效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2620796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108525353A (zh) 一种高效分离的沉淀箱
CN202729869U (zh) 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
CN102774992A (zh)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CN201890788U (zh) 双层压力式除油器
CN203295249U (zh) 一种净水处理装置
CN102515383B (zh) 一种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及工艺
CN201033264Y (zh) 一种高效澄清水处理装置
CN103241815B (zh) 净水处理装置
CN201842724U (zh) 组合式澄清器
CN202460292U (zh) 一体化水处理净水器
CN101596374B (zh) 旋涡流反应斜管沉淀池
CN202844656U (zh) 旋流絮凝澄清设备
CN202876533U (zh) 煤矿设备废水处理系统
CN101327982B (zh) 净水用反应沉淀器
CN2442991Y (zh) 新型高浊度污水净化器
CN201890787U (zh) 双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CN201534028U (zh) 一种圆形梯田式沉淀过滤污水处理装置
CN110204103B (zh) 基于水力流态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203269640U (zh) 高效一体化净水器
CN202322535U (zh) 一种节水型澄清净化系统
CN216639004U (zh)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7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