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9382U - 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 - Google Patents
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49382U CN203249382U CN 201320280843 CN201320280843U CN203249382U CN 203249382 U CN203249382 U CN 203249382U CN 201320280843 CN201320280843 CN 201320280843 CN 201320280843 U CN201320280843 U CN 201320280843U CN 203249382 U CN203249382 U CN 203249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pipe
- shaft
- furnace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属集中供热的加热炉具领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炉座、炉身、炉顶、烟囱,炉座连接着进冷水管,炉身顶部接有出热水管,所述炉身内设有若干层盘旋形的多弯水管,每层多弯水管由多段平行直管和多截连接弯管首尾相接组成,每相邻两层多弯水管垂直靠紧设置,形成多数个上下通透的吸风空间,所述炉身由多段分体炉身组合而成,炉座、多段分体炉身、炉顶均为夹层水胆,炉桥为盘旋形的空心水管。本实用新型使被加热水流经水胆系统预加热后再经多弯水管系统加热,能反复吸收热量,热利用率高,炉内无压力,通过自来水水压实现自动冷水流入、热水流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宾馆、饭店、住宅小区集中供热水用的节能热水炉,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
背景技术
目前,宾馆、饭店、住宅小区的集中供热水一般的采用锅炉供热,锅炉有压力,需要专人照看,有爆炸隐患;而且随水蒸汽及烟气带走的热量难以被回收利用,热损耗较大;锅炉烧热水耗时较长。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循环式节能热水炉,如申请号为CN200920140527的循环储热交换快速节能炉灶,包括灶体外壳、灶胆、灶门、炉桥、出水管、入水口、烟道、烟囱、灶膛、夹水层,其特征在于大小灶膛之间的烟道之间装有带水夹层的分隔板;烟囱是带水夹层的烟囱;灶门的顶面是圆弧形;炉桥是盘旋形带夹水层的炉桥。灶体内外壳之间是水夹层。但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热能利用不充分,且只能用于家庭供水,不适合宾馆、饭店等规模供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没有高汽压、水热得快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通过多弯水管、水胆式结构的炉座、炉身、炉顶等设计使得燃料能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能被反复吸收,热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炉座、炉身、炉顶、烟囱,炉座内固设有炉桥,所述炉桥将炉座内腔分为燃料室和存渣室,燃料室开有燃料添加门,存渣室开有开度可调的进风排渣门,炉座上接有进冷水管,炉身顶部接有出热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内设有若干层盘旋形的多弯水管,每层多弯水管由多段平行直管和多截连接弯管首尾相接组成,每相邻两层多弯水管垂直靠紧设置,并通过连层接管相连通,一纵一横叠放设置的多弯水管形成多数个上下通透的吸风空间,最下层多弯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进冷水管直接或间接连通,最上层的多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热水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炉身由多段分体炉身组合而成,最上方的分体炉身与炉顶之间、最下方的分体炉身与炉座之间、中间若干层的分体炉身之间均通过带螺钉的连接片连接固定,中间若干层的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上层多弯水管通过炉身接管与其相邻上方的分体炉身的最下层多弯水管相连接,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下层多弯水管通过炉身接管与其相邻下方的分体炉身的最上层多弯水管相连接。
所述中间若干层的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上层多弯水管的出水接头、最下层多弯水管的进水接头均伸出至炉体外,所有炉身接管也设置在炉体外。
所述炉座、多段分体炉身、炉顶均为夹层水胆,炉桥为盘旋形的空心水管;炉桥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冷水管相连,出水端与炉座水胆相连,炉座水胆、从下往上的多段炉身水胆、炉顶水胆依次通过连胆水管相连,炉顶水胆与最下方分体炉身内的最下层多弯水管通过连接长管相连。
所述炉座水胆、各段分体炉身水胆、炉顶水胆的进水口均位于底部,出水口均位于顶部,且上述各独立水胆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应最大限度的隔远设置。
所述各独立水胆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为对角设置或对面设置。
所述炉身内壁上固设着用于叠放多弯水管的安装凸台。
所述出热水管与蓄热水池相连,蓄热水池通过增压水泵与输出水管相连,输出水管分流成供热水管、循环加热水管两支路水管,供热水管连接至用户水龙头,循环加热水管连接至所述进冷水管,所述供热水管、循环加热水管都装有开关阀,所述进冷水管装有可调水流量的开关阀,所述炉身顶部的出热水管装有开关阀。
所述炉座、炉身为方形体或圆形体,炉顶为下大上小的梯形体或圆锥体,烟囱顶部有防雨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层盘旋形的多弯水管,水胆式结构的炉座、炉身、炉顶设计,水管式炉桥等设计能,使被加热水流经水胆系统预加热后再经多弯水管系统加热,能反复吸收燃料燃烧的热量,使从烟囱排出的气体温度与外界常温基本相似,热利用率高;吸风空间和开度可调的进风排渣门,使炉内气流畅通,燃料能充分燃烧;通过开关阀调节进冷水管中冷水流量、通过调节进风排渣门的开度和燃料添加门调节燃料的添加量,三者配合可灵活调节出热水管中的热水流量及温度;增压水泵和循环加热水管可使蓄热水池内热水温度偏低时使蓄热水池内热水循环再次加热达到所需温度;多段式分体炉身设计和装于炉体外的炉身接管和连胆水管,可便于检修和安装,并能根据供热规模可方便地增加或减少分体炉身的数量级,调节炉体规格,节约能源、降低能损、节省原材料;各独立水胆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应最大限度的隔远设置,利用水均匀加热;适用多种燃料,如煤炭、木材、桔梗、家禽杂肥、可燃性垃圾、气体燃料和废油燃料等,炉内无压力,无爆炸事故隐患,通过自来水水压实现自动冷水流入、热水流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弯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炉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炉座1、炉顶2、烟囱3、炉桥4、燃料室5、存渣室6、燃料添加门7、进风排渣门8、进冷水管9、出热水管10、多弯水管11、连层接管12、吸风空间13、连接片14、炉身接管15、出水接头16、进水接头17、连胆水管18、连接长管19、进水口20、出水口21、安装凸台22、蓄热水池23、增压水泵24、输出水管25、供热水管26、循环加热水管27、用户水龙头28、开关阀29、防雨盖30、空心水管31、分体炉身3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炉座1、炉身、炉顶2、烟囱3,炉座1内固设有炉桥4,所述炉桥4将炉座内腔分为燃料室5和存渣室6,燃料室开有燃料添加门7,存渣室开有开度可调的进风排渣门8,炉座上接有进冷水管9,炉身顶部接有出热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内设有若干层盘旋形的多弯水管11,每层多弯水管11由多段平行直管和多截连接弯管首尾相接组成,每相邻两层多弯水管垂直靠紧设置,并通过连层接管12相连通,一纵一横叠放设置的多弯水管形成多数个上下通透的方形或多形吸风空间13,最下层多弯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进冷水管直接或间接连通,炉身最上层的多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热水管相连。所述炉身由多段分体炉身32组合而成,最上方的分体炉身32与炉顶之间、最下方的分体炉身与炉座之间、中间若干层的分体炉身32之间均通过带螺钉的连接片14连接固定,中间若干层的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上层多弯水管通过炉身接管15与其相邻上方的分体炉身的最下层多弯水管相连接,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下层多弯水管通过炉身接管15与其相邻下方的分体炉身的最上层多弯水管相连接。所述中间若干层的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上层多弯水管的出水接头16、最下层多弯水管的进水接头17均伸出至炉体外,所有炉身接管15也设置在炉体外。所述炉座1、多段分体炉身32、炉顶2均为夹层水胆,炉桥4为盘旋形的空心水管31;炉桥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冷水管9相连,出水端与炉座水胆相连,炉座水胆、从下往上的多段炉身水胆、炉顶水胆依次通过连胆水管18相连,炉顶水胆与最下方分体炉身内的最下层多弯水管通过连接长管19相连。所述炉座水胆、各段分体炉身水胆、炉顶水胆的进水口20均位于底部,出水口21均位于顶部,且上述各独立水胆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应最大限度的隔远设置。所述各独立水胆的进水口20与出水口21为对角设置或对面设置。所述炉身内壁上固设着用于叠放多弯水管的安装凸台22。所述出热水管10与蓄热水池23相连,蓄热水池23通过增压水泵24与输出水管25相连,输出水管分流成供热水管26、循环加热水管27两支路水管,供热水管26连接至用户水龙头28,循环加热水管27连接至所述进冷水管9,所述供热水管、循环加热水管都装有开关阀29,所述进冷水管9装有可调水流量的开关阀29,所述炉身顶部的出热水管装有开关阀29。所述炉座1、炉身为方形体,炉顶2为下大上小的梯形体,烟囱顶部有防雨盖30。
工作时,打开进冷水管9的开关阀29,循环加热水管的开关阀同时关闭,从燃料添加门7加入燃料点火关门,将进风排渣门8开启进风,冷水从进冷水管9进入炉桥4水管,再流经炉座水胆、从下至上的各段分体炉身水胆、炉顶水胆后,经连接长管19进入最下方分体炉身3内的最下层多弯水管,再从下至上流经各段分体炉身3的全部多弯水管后到达炉身最上层的多弯水管的出水口,再流出至出热水管10,再进入蓄热水池23。燃烧室大火时,约10℃的冷水从进冷水管9经上述加热过程到达出热水管10时,温度可达85℃,燃烧室中火时能加热到65℃,燃烧室小火时保火过夜的水温达到10℃-30℃。当蓄热水池内热水温度偏低不能达到用户要求时,可关闭进冷水管9的开关阀,打开循环加热水管27的开关阀,使蓄热水池内热水经过增压水泵24、输出水管25、循环加热水管27、进冷水管9进入炉内再次循环加热达到所需温度。如果楼房楼层过高,可在供热水管上增设一台自动增压水泵,当用户用水时水泵自动增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炉座、炉身、炉顶、烟囱,炉座内固设有炉桥,所述炉桥将炉座内腔分为燃料室和存渣室,燃料室开有燃料添加门,存渣室开有开度可调的进风排渣门,炉座连接着进冷水管,炉身顶部接有出热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内设有若干层盘旋形的多弯水管,每层多弯水管由多段平行直管和多截连接弯管首尾相接组成,每相邻两层多弯水管垂直靠紧设置,并通过连层接管相连通,一纵一横叠放设置的多弯水管形成多数个上下通透的吸风空间,最下层多弯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进冷水管直接或间接连通,最上层的多弯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热水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由多段分体炉身组合而成,最上方的分体炉身与炉顶之间、最下方的分体炉身与炉座之间、中间若干层的分体炉身之间均通过带螺钉的连接片连接固定,中间若干层的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上层多弯水管通过炉身接管与其相邻上方的分体炉身的最下层多弯水管相连接,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下层多弯水管通过炉身接管与其相邻下方的分体炉身的最上层多弯水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若干层的每段分体炉身内的最上层多弯水管的出水接头、最下层多弯水管的进水接头均伸出至炉体外,所有炉身接管也设置在炉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多段分体炉身、炉顶均为夹层水胆,炉桥为盘旋形的空心水管;炉桥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进冷水管相连,出水端与炉座水胆相连,炉座水胆、从下往上的多段炉身水胆、炉顶水胆依次通过连胆水管相连,炉顶水胆与最下方分体炉身内的最下层多弯水管通过连接长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水胆、各段分体炉身水胆、炉顶水胆的进水口均位于底部,出水口均位于顶部,且上述各独立水胆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应最大限度的隔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独立水胆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应对角设置或对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内壁上固设着用于叠放多弯水管的安装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热水管与蓄热水池相连,蓄热水池通过增压水泵与输出水管相连,输出水管分流成供热水管、循环加热水管两支路水管,供热水管连接至用户水龙头,循环加热水管连接至所述进冷水管,所述供热水管、循环加热水管都装有开关阀,所述进冷水管装有可调水流量的开关阀,所述炉身顶部的出热水管装有开关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炉身为方形体或圆形体,炉顶为下大上小的梯形体或圆锥体,烟囱顶部有防雨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80843 CN203249382U (zh) | 2013-05-17 | 2013-05-17 | 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80843 CN203249382U (zh) | 2013-05-17 | 2013-05-17 | 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49382U true CN203249382U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937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808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9382U (zh) | 2013-05-17 | 2013-05-17 | 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493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5424A (zh) * | 2017-03-20 | 2017-05-24 | 杨军 | 一种交叉式多循环管式加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热水锅炉 |
-
2013
- 2013-05-17 CN CN 201320280843 patent/CN2032493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5424A (zh) * | 2017-03-20 | 2017-05-24 | 杨军 | 一种交叉式多循环管式加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热水锅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92486U (zh) | 冷水回流燃气热水器 | |
CN100595495C (zh) | 敞口反水往复烟道式常压锅炉 | |
CN203249382U (zh) | 自动循环节能热水炉 | |
CN202792487U (zh) | 预热型燃气热水器 | |
CN201973861U (zh) | 多燃烧器燃气热水器 | |
CN206191626U (zh) | 一种厨房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
CN105276626A (zh) | 一种节能燃煤采暖炉 | |
CN204540267U (zh) | 一种养猪场的沼气供暖系统 | |
CN202792549U (zh) | 冷水储存燃气热水器 | |
CN203163081U (zh) | 一种带有盖体的供暖主水箱 | |
CN201412949Y (zh) | 浸没式热水炉 | |
CN206160468U (zh) | 一种安全节能环保的热水加热装置 | |
CN201149285Y (zh) | 双层加温热水旋风节煤柴灶 | |
CN106287916A (zh) | 一种基于多功能多用途火炉的供暖系统 | |
CN202613731U (zh) | 分体式智能热水器系统 | |
CN110726166A (zh) | 一种低压蒸汽锅炉 | |
CN104713227B (zh) | 一种家用水暖锅炉 | |
CN202419906U (zh) | 水暖、风暖一体式反烟燃烧常压热水锅炉 | |
CN201680574U (zh) | 烧柴热水器 | |
CN101586873B (zh) | 内燃式蒸汽热水锅 | |
CN202928081U (zh) | 立式燃煤热水锅炉 | |
CN201508029U (zh) | 柴草热水器 | |
CN208750808U (zh) | 一种低压蒸汽锅炉 | |
CN200996679Y (zh) | 一种家用采暖装置 | |
CN201476267U (zh) | 全自动即沸型燃气开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