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5660U - 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45660U CN203245660U CN 201320137060 CN201320137060U CN203245660U CN 203245660 U CN203245660 U CN 203245660U CN 201320137060 CN201320137060 CN 201320137060 CN 201320137060 U CN201320137060 U CN 201320137060U CN 203245660 U CN203245660 U CN 203245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joint pin
- auxiliary section
- sliding seat
- tooth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包括支撑架、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其中,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均包括有连接柱、取料装置、滑动座及升降装置,而升降装置包括有一对配合部及升降驱动装置,其中之一的配合部设于连接柱上,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滑动座并且其连接于另一配合部。具体为,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的移动装卸,主要由其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其连接的配合部,再借由该配合部与另一配合部之间的配合而带动连接柱的上下移动,以此使到对应的取料装置便于取料,另外,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对应的连接柱移动平稳、传动载荷大,较佳地保证板料的升降。本案还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输送机有关的物件或物料搬运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切割设备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激光切割机,其板料传送装卸一般仍由人工操作,但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速度慢,而且难以适应现代化高效率的需求。为此,一些技术人员研发出板料传送装卸系统,以期降低人力操作强度及人力成本,还有借此提高生产效率,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如公开号为CN202389948U的中国专利,在2012年8月22日公开了一种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包括有支撑架、上料装置及下料装置,而该上料装置与下料装置对应的吸料机构、叉料机构的上下移动,主要为通过其对应配置的汽缸的伸缩性,具体为,上料装置的汽缸的输出轴与吸料机构连接,下料装置的汽缸的输出轴与叉料机构连接,以使吸料机构、叉料机构通过其对应的输出轴的伸缩性而实现上下移动。但是,采用汽缸达到升降的目的,不但结构复杂,安装麻烦,而且当拾取较重的板料时,其上下移动较不稳定;同理,也可推断现有技术存在着此种缺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下移动平稳并且承载较好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而且还提供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包括支撑架、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呈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架的第一端,并且其包括有第一连接柱、第一取料装置、第一滑动座及驱动该第一连接柱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取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方,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呈相对滑动配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配合部、与该第一配合部呈配合设置的第二配合部及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座,并且该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连接于该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一配合部而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上下移动;所述下料机构呈滑动地设置于相对于该支撑架的第一端的第二端,并且其包括有第二连接柱、第二取料装置、第二滑动座及驱动该第二连接柱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取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方,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呈相对滑动地配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三配合部、与该第三配合部呈配合设置的第四配合部及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座,并且该第二升降驱动装置连接于该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三配合部而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与该第一齿轮呈啮合设置的第一齿条,并且该第一齿条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配合部为第二齿轮,所述第四配合部为与该第二齿轮呈啮合设置的第二齿条,并且该第二齿条沿着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长度方向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齿条为直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为与之对应的直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与为直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为与之对应的直齿轮。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一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二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二滑块。
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均为电机,并且该电机配置有用以辅助减速的减速机。
具体地,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平移机构,该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三齿轮、与该第三齿轮呈啮合配置的第三齿条及第一平移驱动装置,该第三齿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该第一平移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座上,并且该第一平移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平移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三齿轮驱动所述上料机构于所述支撑架上滑动;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平移机构,该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四齿轮、与该第四齿轮呈啮合配置的第四齿条及第二平移驱动装置,该第四齿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该第二平移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座上,并且该第二平移驱动装置连接于第四齿轮,所述第二平移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四齿轮而驱动所述下料机构于所述支撑架上滑动;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四齿条沿着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该两者呈直线地排列设置。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三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三滑块;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四滑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四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四滑轨沿着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该两者呈直线地排列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及若干呈阵列地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架上的真空吸盘;所述第二取料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及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架上的料叉,该料叉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叉条。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呈直线地连接的横梁及用以固定该若干横梁的固定脚架;所述固定脚架包括有上杆、中杆及下杆,所述上杆与所述下杆之间呈平行设置并且均垂直于所述中杆,所述上杆与所述中杆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一支撑杆,并且所述上杆、所述中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三者围成有第一三角形,所述下杆与所述中杆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二支撑杆,并且所述下杆、所述中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三者围成有第二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包括有上料区、加工区、卸料区、安装于所述加工区的激光切割机及上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所述板料传送装卸系统之支撑架穿设于所述上料区、所述加工区及所述卸料区三者,所述上料机构呈滑动地设于所述上料区与所述加工区两者,所述下料机构呈滑动地设于所述卸料区与所述加工区两者;所述激光切割机分别与所述上料机构及所述下料机构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的移动装卸主要由其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其连接的配合部,再借由该配合部与另一配合部之间的配合而带动连接柱的上下移动,以此使到对应的取料装置便于取料,另外,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对应的连接柱移动平稳、传动载荷大,较佳地保证板料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板料传送装卸系统的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板料传送装卸系统的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下料机构的部分分解图,以展示其升降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6为图2板料传送装卸系统的支撑架的固定脚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料传送装卸系统10,包括支撑架20、上料机构30及下料机构40,上料机构30呈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架20的第一端21,并且其包括有第一连接柱33、第一取料装置34、第一滑动座32及驱动该第一连接柱33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装置31,第一取料装置34安装于第一连接柱33的下方,第一滑动座32与第一连接柱33呈相对滑动地配置;第一升降装置31包括有第一配合部311、与该第一配合部311呈配合设置的第二配合部312及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13,第二配合部312设于第一连接柱33上,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13安装于第一滑动座32,并且该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13连接于该第一配合部311,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13通过驱动第一配合部311而驱动第一连接柱33的上下移动;下料机构40呈滑动地设置于相对于该支撑架20的第一端21的第二端22,并且其包括有第二连接柱43、第二取料装置44、第二滑动座42及驱动该第二连接柱43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装置41,第二取料装置44安装于第二连接柱43的下方,第二滑动座42与第二连接柱43呈相对滑动地配置;第二升降装置41包括有第三配合部411、与该第三配合部411呈配合设置的第四配合部412及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13,第四配合部412设于第二连接柱43上,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13安装于第二滑动座42,并且该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13连接于该第三配合部411,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13通过驱动第三配合部411而驱动第二连接柱43的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料机构30及下料机构40的移动装卸主要由其对应的升降驱动装置313、413驱动其连接的配合部311、411,再借由该配合部311、411与另一配合部312、412之间的配合而带动连接柱33、43的上下移动,以此使到对应的取料装置34、44便于取料,另外,上料机构30及下料机构40对应的连接柱33、43移动平稳、传动载荷大,较佳地保证板料的升降。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第一配合部311为第一齿轮311a,而所述第二配合部312为与该第一齿轮311a呈啮合设置的第一齿条312a,并且该第一齿条312a沿着第一连接柱3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配合部411为第二齿轮411a,而第四配合部412为与该第二齿轮411a呈啮合设置的第二齿条412a,并且该第二齿条412a沿着第二连接柱43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通过设置一配合部311、411为齿轮311a、411a,而另一配合部312、412为与其啮合的齿条312a、412a,不但简单地实现连接柱33、43的上下移动,继而使到取料装置34、44上下移动,而且其移动位置的精度高、载荷能力大,保证了取料装置34、44进行板料装卸,另外,齿轮311a、411a与齿条312a、412a为标准化工业零件,其取材较为方便,并且便于安装人员安装。上料机构30与下料机构40的具体操作为:当取料装置34、44需要下移时,控制系统控制升降驱动装置313、413工作,而升降驱动装置313、413会驱动齿轮311a、411a向着促使连接柱33、43下移的方向转动,接着,通过齿轮311a、411a与齿条312a、412a的啮合而使到连接柱33、43逐渐下移,继而带动取料装置34、44下移;同理,当取料装置34、44需要上移时,控制系统控制升降驱动装置313、413工作,而升降驱动装置313、413会驱动齿轮311a、411a向着促使连接柱33、43上移的方向转动,接着,通过齿轮311a、411a与齿条312a、412a的啮合而使到连接柱33、43逐渐上移,继而带动取料装置34、44上移。较佳地,第一齿条312a为直齿条,第一齿轮311a为与之对应的直齿轮;第二齿条412a与为直齿条,第二齿轮411a为与之对应的直齿轮。其中,齿轮按齿线形状分为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轮、曲线齿轮,其中直齿轮指轮齿平行于轴线的齿轮,而本案中采用直齿条,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相关部件的直线运动,促使其传送或移动更加平稳。
具体地,第一连接柱33设置有第一滑轨331,而第一滑动座32上设置有与该第一滑轨331呈配合设置的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柱43设置有第二滑轨431,而第二滑动座42上设置有与该第二滑轨431呈配合设置的第二滑块421。通过滑轨与滑块之间的滑动配合,可以简单有效地使到上料机构30、下料机构40的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13及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13均为电机,并且该电机配置有用以辅助减速的减速机。
在图3中,上料机构30还包括有第一平移机构35,该第一平移机构35包括第三齿轮(图中未示出)、与该第三齿轮呈啮合配置的第三齿条352及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51,该第三齿条352设置于支撑架20上,具体为,其安装于支撑架20的第一端21;该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51安装于第一滑动座32上,并且该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51连接于第三齿轮,而该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51通过驱动第三齿轮而驱动上料机构30于支撑架20上滑动;在图4及图5中,下料机构40还包括有第二平移机构45,该第二平移机构45包括第四齿轮451、与该第四齿轮451呈啮合配置的第四齿条452及第二平移驱动装置453,该第四齿条452设置于支撑架20上,具体为,其安装于支撑架20的第二端22;该第二平移驱动装置453安装于第二滑动座42上,并且该第二平移驱动装置453连接于第四齿轮451,而该第二平移驱动装置453通过驱动第四齿轮451而驱动下料机构40于支撑架20上滑动;第三齿条352与第四齿条452沿着支撑架2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该两者呈直线地排列设置。具体地说,第一平移机构35与第二平移机构45的工作原理,均是通过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配合,具体为,齿轮设于上料机构30、下料机构40上,而齿条设于支撑架20上,再借由其中一方,即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上料机构30、下料机构40的平移。
进一步地,支撑架上20设置有第三滑轨25,具体为,其安装于支撑架20的第一端21,而第一滑动座32上设置有与该第三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三滑块322;支撑架20上设置有第四滑轨26,具体为,其安装于支撑架20的第二端22,而第二滑动座42上设置有与该第四滑轨26呈配合设置的第四滑块422;第三滑轨25与第四滑轨26沿着支撑架2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该两者呈直线地排列设置。
请再参阅图3所示,第一取料装置34包括第一安装架341及若干呈阵列地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架341上的真空吸盘342,具体地,真空吸盘342即为用真空产生的负压吸紧工件的吸盘,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真空吸盘342通过接管与真空设备接通,然后与待提升物接触,启动真空设备抽吸,使吸盘内产生负气压,从而将待提升物吸牢,即可开始搬送待提升物。当待提升物搬送到目的地时,平稳地充气进真空吸盘342内,使真空吸盘内由负气压变成零气压或稍为正的气压,真空吸盘342就脱离待提升物,从而完成了提升搬送重物的任务。另外,本案也可选用电磁吸盘代替真空吸盘342,即用电磁力吸紧工件的吸盘,但本案的实施不以此为限。第二取料装置44包括第二安装架441及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架441上的料叉442,该料叉442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叉条442a。其中,第二取料装置44配置有料叉442,便于拾取已加工成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板料。
请参阅图6所示,支撑架20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呈直线地连接的横梁23及用以固定该若干横梁23的固定脚架24;固定脚架24包括有上杆241、中杆242及下杆243,上杆241与下杆243之间呈平行设置并且均垂直于中杆242,上杆241与中杆242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一支撑杆244,并且上杆241、中杆242、第一支撑杆244三者围成有第一三角形247,下杆243与中杆242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二支撑杆245,并且下杆243、中杆242、第二支撑杆245三者围成有第二三角形248,第一支撑杆244与第二支撑杆245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三支撑杆246。其中,由于固定脚架24配置有第一三角形247及第二三角形248,大大地提高固定脚架24的稳定性。另外,固定脚架24的下杆243设置有两个用以固定安装的安装面,而上杆241设置有一个用以固定安装的安装面。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100,包括有上料区50、加工区60、卸料区70、安装于加工区60的激光切割机80及上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10;板料传送装卸系统10之支撑架20穿设于上料区50、加工区60及卸料区70三者,该上料机构30呈滑动地设于上料区50与加工区60两者,而该下料机构40呈滑动地设于卸料区70与加工区60两者;激光切割机80分别与上料机构30及下料机构40电连接。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案中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10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启动激光切割机切割生产线100,当该激光切割机80需要切割板料时,其会向上料机构30发出指令,而上料机构30接到指令后,其会控制第一平移机构35工作,以使第一平移机构35带动上料机构30至上料区50,具体为,第一平移机构35的第一平移驱动装置353会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由于第三齿轮与设于支撑架20的第三齿条352啮合,再加之,第一滑动座32上设置有第三滑块322,而支撑架20上设置有与第三滑块322配合的第三滑轨25,从而使到上料机构30沿着支撑架20的横梁23移至上料区50的指定位置,而当其到达后,第一平移机构35会停止工作。此刻,若上料机构30需要取料时,其会控制第一升降装置31工作,这时,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13会启动,并且其会驱动第一齿轮311a向着促使第一连接柱33下移的方向转动,接着,通过第一齿轮311a与第一齿条312a的啮合,加之,由于第一滑动座32上设置有第一滑块,而第一连接柱33上设置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第一滑轨331,从而使到第一连接柱33逐渐平稳下移,继而带动第一取料装置34平稳下移。而下移至指定位置时,第一连接柱33会停止下移,即此时第一升降装置31停止工作。此时,可控制第一安装架341上的真空吸盘342吸取板料。完后,第一升降装置31会继续工作,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313会重新启动,并且其会驱动第一齿轮311a向着促使第一连接柱33上移的方向转动,继而将板料提升至指定位置,到达后,第一升降装置31停止工作。接着,第一平移机构35会重新工作,而上料机构30会通过第一平移机构35移至加工区60,然后,上料机构30会通过第一升降装置31将板料下移至激光切割机80的工作台上;接着,只要控制真空吸盘342将板料卸下即可。之后,上料机构30会自动处于待命状态,只要激光切割机80再向其发出取料指令,其会重复上述上料操作。
当激光切割机80切割好板料后,其会向下料机构40发出指令,而下料机构40接到指令后,其会控制第二平移机构45工作,以使第二平移机构45带动下料机构40至加工区60,具体为,第二平移机构45的第二平移驱动装置453会驱动第四齿轮451转动,由于第四齿轮451与设于支撑架20的第四齿条452啮合,再加之,第二滑动座42上设置有第四滑块422,而支撑架20上设置有与第四滑块422配合的第四滑轨26,从而使到下料机构40沿着支撑架20的横梁23移至加工区60的指定位置,到达后,第二平移机构45会停止工作。此刻,若下料机构40需要取料时,其会控制第二升降装置41工作,这时,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13会启动,并且其会驱动第二齿轮411a向着促使第二连接柱43下移的方向转动,接着,通过第二齿轮411a与第二齿条412a的啮合,加之,由于第二滑动座4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421,而第二连接柱33上设置有与第二滑块421配合的第二滑轨431,从使到第二连接柱43逐渐平稳下移,继而带动第二取料装置44平稳下移。而下移至指定位置时,第二连接柱43会停止下移,即此时第二升降装置41停止工作。此时,第二安装架441上的料叉442会叉取激光切割机80加工后的板料,完后,第二升降装置41会继续工作,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413会重新启动,并且其会驱动第二齿轮411a向着促使第二连接柱43上移的方向转动,继而将板料提升至指定位置,到达后,第二升降装置41停止工作。接着,第二平移机构45会重新工作,而下料机构40会通过第二平移机构45移至卸料区70,然后,下料机构40会通过第二升降装置41将板料下移至指定位置,接着,料叉442会将板料卸下。之后,下料机构40会自动处于待命状态,只要激光切割机80再向其发出取料指令,其会重复上述下料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呈滑动地设置于该支撑架的第一端,并且其包括有第一连接柱、第一取料装置、第一滑动座及驱动该第一连接柱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取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方,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呈相对滑动配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配合部、与该第一配合部呈配合设置的第二配合部及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座,并且该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连接于该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一配合部而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上下移动;及
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呈滑动地设置于相对于该支撑架的第一端的第二端,并且其包括有第二连接柱、第二取料装置、第二滑动座及驱动该第二连接柱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取料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方,所述第二滑动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呈相对滑动地配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三配合部、与该第三配合部呈配合设置的第四配合部及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配合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柱上,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座,并且该第二升降驱动装置连接于该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三配合部而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与该第一齿轮呈啮合设置的第一齿条,并且该第一齿条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配合部为第二齿轮,所述第四配合部为与该第二齿轮呈啮合设置的第二齿条,并且该第二齿条沿着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长度方向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为直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为与之对应的直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与为直齿条,所述第二齿轮为与之对应的直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一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二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二滑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均为电机,并且该电机配置有用以辅助减速的减速机。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平移机构,该第一平移机构包括第三齿轮、与该第三齿轮呈啮合配置的第三齿条及第一平移驱动装置,该第三齿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该第一平移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座上,并且该第一平移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一平移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三齿轮驱动所述上料机构于所述支撑架上滑动;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平移机构,该第二平移机构包括第四齿轮、与该第四齿轮呈啮合配置的第四齿条及第二平移驱动装置,该第四齿条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该第二平移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座上,并且该第二平移驱动装置连接于第四齿轮,所述第二平移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四齿轮而驱动所述下料机构于所述支撑架上滑动;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四齿条沿着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该两者呈直线地排列设置。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三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三滑块;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四滑轨,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置有与该第四滑轨呈配合设置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轨与所述第四滑轨沿着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该两者呈直线地排列设置。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及若干呈阵列地设置于该第一安装架上的真空吸盘;所述第二取料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及设置于该第二安装架上的料叉,该料叉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叉条。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相互之间呈直线地连接的横梁及用以固定该若干横梁的固定脚架;所述固定脚架包括有上杆、中杆及下杆,所述上杆与所述下杆之间呈平行设置并且均垂直于所述中杆,所述上杆与所述中杆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一支撑杆,并且所述上杆、所述中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三者围成有第一三角形,所述下杆与所述中杆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二支撑杆,并且所述下杆、所述中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三者围成有第二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该两者的第三支撑杆。
10.一种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包括有上料区、加工区、卸料区及安装于所述加工区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板料传送装卸系统;所述板料传送装卸系统之支撑架穿设于所述上料区、所述加工区及所述卸料区三者,所述上料机构呈滑动地设于所述上料区与所述加工区两者,所述下料机构呈滑动地设于所述卸料区与所述加工区两者;所述激光切割机分别与所述上料机构及所述下料机构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7060 CN203245660U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7060 CN203245660U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45660U true CN203245660U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9372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3706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5660U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4566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8931A (zh) * | 2015-02-13 | 2015-05-27 | 维特罗伯特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全自动激光切割生产线 |
CN105438829A (zh) * | 2014-08-21 | 2016-03-30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CN110315226A (zh) * | 2019-08-07 | 2019-10-11 | 重庆市灵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板簧送料及装配装置 |
CN111302049A (zh) * | 2020-02-26 | 2020-06-19 |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2013
- 2013-03-25 CN CN 201320137060 patent/CN2032456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38829A (zh) * | 2014-08-21 | 2016-03-30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CN105438829B (zh) * | 2014-08-21 | 2018-06-01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CN104648931A (zh) * | 2015-02-13 | 2015-05-27 | 维特罗伯特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全自动激光切割生产线 |
CN110315226A (zh) * | 2019-08-07 | 2019-10-11 | 重庆市灵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板簧送料及装配装置 |
CN111302049A (zh) * | 2020-02-26 | 2020-06-19 |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34544B (zh) | 一种板材自动送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792623B (zh) | 液晶面板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101901773B (zh) | 一种适用于自动设备中叠堆硅片自动上料的系统 | |
CN109623926B (zh) | 用于非金属矩形板类零件加工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 |
CN103420085A (zh) | 一种使用倍速链的传送线 | |
CN203245660U (zh) | 板料传送装卸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激光切割机加工生产线 | |
CN211003521U (zh) | 一种冲床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4110812U (zh) | 滑撬输送自动返回式设备 | |
CN211619318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03602054U (zh) | 卸瓶垛机的隔板取放机构 | |
CN105819221A (zh) | 一种空调底托自动化下线系统 | |
CN106586585B (zh) | 分拣定位送料机 | |
CN205464032U (zh) | 一种钢板冲压上料机 | |
CN203049055U (zh) | 自动接液装置 | |
CN110641993A (zh) | 一种载台传输机构、一种转载流水线 | |
CN207224131U (zh) | 一种自动裁切滚剪开料系统 | |
CN109051835A (zh) | 一种托盘自动收发系统 | |
CN213106893U (zh) | 一种负压检测式横移取料机构 | |
CN213386674U (zh) | 上料输送设备及应用其的板材制造系统 | |
CN104174781A (zh) | 一种传递包芯冲工件的机械手 | |
CN211594181U (zh) | 一种载台传输机构、一种转载流水线 | |
CN211140821U (zh) |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7189803U (zh) | 车边机自动送片装置 | |
CN110153607B (zh) | 一种钢板自动切割装置 | |
CN208560982U (zh) | 一种托盘自动收发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