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0346U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40346U CN203240346U CN2013202147637U CN201320214763U CN203240346U CN 203240346 U CN203240346 U CN 203240346U CN 2013202147637 U CN2013202147637 U CN 2013202147637U CN 201320214763 U CN201320214763 U CN 201320214763U CN 203240346 U CN203240346 U CN 2032403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mitting diode
- emitting device
- lampshade
- backlight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95 ligh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导光灯罩、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一波长转换结构。导光灯罩配置在基座上且与基座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导光灯罩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连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底面。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外表面的曲率。发光二极管模块配置在基座上且位于容置空间中。波长转换结构配置在发光二极管模块上且位于容置空间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光源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具有诸如寿命长、体积小、高抗震性、低热产生及低功率消耗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用及各种设备中的指示器或光源。近年来,发光二极管已朝高功率发展,因此其应用领域已扩展至道路照明、大型户外看板、交通号志灯及相关领域。在未来,发光二极管甚至可能成为兼具省电及环保功能的主要照明光源。
在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中,大多将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座上,且灯罩与基座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而发光二极管位于此容置空间内。由于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线具指向性强,因此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线穿透厚度皆相同的灯罩而传递至外界时,易产生光线的均匀度不佳及眩光(glare)而让使用者感到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一导光灯罩,可提高发光装置的出光均匀度及发光角度(即全周角)。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基座、一导光灯罩、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一波长转换结构。导光灯罩配置在基座上且与基座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导光灯罩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连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底面,其中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外表面的曲率。发光二极管模块配置在基座上且位于容置空间中。波长转换结构配置在发光二极管模块上且位于容置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在基板上且与基板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结构与基板共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形状包括圆环状或多角形环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呈等间距排列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为多个相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为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结构接触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多个出光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反射结构,配置在基座上且环绕发光二极管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反射膜,配置在导光灯罩的内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反射层,配置在导光灯罩的内表面上。反射层具有多个反射粒子,且反射粒子在反射层内的密度由底面朝向远离底面的方向逐渐递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灯罩为一抛物面导光灯罩或一椭球导光灯罩。
基于上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具有导光灯罩,且导光灯罩的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外表面的曲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具有较佳的出光均匀度,从而避免眩光的问题,且具有较大的发光角度(即全周角)。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为图1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a、100b、100c、100d:发光装置;
110:基座;
120a:导光灯罩;
122a:内表面;
124a:外表面;
126a:底面;
130:发光二极管模块;
132:基板;
134:发光二极管芯片;
135:出光面;
140:波长转换结构;
142:荧光层;
150:反射结构;
160:反射膜;
170:反射层;
172:反射粒子;
S: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示出为图1的发光装置的剖面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0a包括一基座110、一导光灯罩120a、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以及一波长转换结构140。导光灯罩120a配置在基座110上且与基座110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S。导光灯罩120a具有一内表面122a、一外表面124a以及一连接内表面122a与外表面124a的底面126a。特别是,内表面122a的曲率大于外表面124a的曲率。发光二极管模块130配置在基座110上且位于容置空间S中。波长转换结构140配置在发光二极管模块130上且位于容置空间S中。
更具体来说,请再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导光灯罩120a例如是为一抛物面导光灯罩,其中内表面122a的曲率大于外表面124a的曲率。即,导光灯罩120a具有一不均匀的厚度。此处,底面126a连接内表面122a与外表面124a,其中底面126a是由直线所组成且其曲率为0。如图2所示,导光灯罩120a的厚度由邻近发光二极管模块130朝向远离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方向逐渐递减。此种设计使得发光二极管模块130发出的光在导光灯罩120a内传递时,可以均匀在导光灯罩120a上出光,不会使光线过于集中在导光灯罩120a的某一部分,例如是正视方向。换句话说,导光灯罩120a相较于现有厚度相同的灯罩具有较佳的导光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导光灯罩120a的外形,虽然此处所述的导光灯罩120a具体化为抛物面导光灯罩。但,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导光灯罩120a也可为一椭球导光灯罩,此仍属于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围。
请再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0包括一基板132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134,其中发光二极管芯片134配置在基板132上且呈等间距排列设置。发光二极管芯片134与基板132电性连接,且发光二极管芯片134通过基板132与基座110内的驱动器(未示出)电性连接。此处,发光二极管芯片134可为相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或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组合,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基板132与波长转换结构140可共形设置,即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基板132的形状与波长转换结构140的形状相同,例如是圆环状。当然,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基板132与波长转换结构140的形状也可为矩形环状、其他适当的多角形环状或是不规则环状,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此外,如图2所示,由于本实施例的波长转换结构140直接接触发光二极管芯片134的多个出光面135,因此发光二极管芯片134所发出的光可直接通过波长转换结构140转换成不同颜色的光,例如是白光,再通过导光灯罩120a的导光效果的来进行传递,而使发光装置100a到均匀化的出光效果。此处,波长转换结构140例如是由至少一荧光层142所组成,其中荧光层142例如是黄色荧光层、蓝色荧光层、红色荧光层或绿色荧光层,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由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a具有导光灯罩120a,且导光灯罩120a的内表面122a的曲率大于外表面124a的曲率。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发光二极管芯片134所发出的光可通过导光灯罩120a的设计而不易集中在正视方向,即均匀化。故,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a可具有较佳的出光均匀度,从而避免眩光的问题。再者,发光二极管模块130所发出的光可通过导光灯罩120a的导光效果,而使得整体发光装置100a相较于现有的发光装置具有较大的发光角度(即全周角)。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3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b与图2的发光装置100a相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b可还包括一反射结构150,其中反射结构150配置在基座110上且环绕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由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b具有反射结构150,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发光二极管芯片134所发出的侧向光,可通过反射结构150反射至发光二极管芯片134的出光面135,再通过波长转换结构140转换成不同的颜色,例如是白光,再通过导光灯罩120a使其具有较佳的出光均匀度。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b可通过反射结构150的反射效率以及导光灯罩120a的导光效果来提高整体的出光均匀度及出光效率。
图4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c与图2的发光装置100a相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c可还包括一反射膜160,其中反射膜160配置在导光灯罩120a的内表面122a上。此处,如图4所示,反射膜160为一具有均匀厚度的膜层,且反射膜160与导光灯罩120a的内表面122a共形设置。即,反射膜160的曲率与内表面122a的曲率实质上相同。由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c具有反射膜160,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发光二极管芯片134所发出的光进入导光灯罩120a后,可通过反射膜160的反射,将方向朝向导光灯罩120a内表面122a的光线反射向外,增加导光灯罩120a的导光效果与均匀度,以增加整体发光装置100c的出光均匀度及出光效率。
图5示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d与图2的发光装置100a相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d可还包括一反射层170,其中反射层170配置在导光灯罩120a的内表面122a上。特别是,本实施例的反射层170具有多个反射粒子172,且反射粒子172在反射层170内的密度由底面126a朝向远离底面126a的方向逐渐递增。由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d具有反射层170,因此发光二极管模块130的发光二极管芯片134所发出的光进入导光灯罩120a后,可通过反射粒子172的反射效率,增加导光灯罩120a的导光效果与均匀度,以增加整体发光装置100d的出光均匀度及出光效率。
此外,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选用于如前述实施例所提及的反射结构150、反射膜160或反射层17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依据实际需求,而选用前述构件,以达到所需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具有导光灯罩,且导光灯罩的内表面的曲率大于外表面的曲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具有较佳的出光均匀度,从而避免眩光的问题,且具有较大的发光角度(即全周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导光灯罩,配置在该基座上且与该基座共同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该导光灯罩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以及一连接该内表面与该外表面的底面,其中该内表面的曲率大于该外表面的曲率;
一发光二极管模块,配置在该基座上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以及
一波长转换结构,配置在该发光二极管模块上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
一基板;以及
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在该基板上且与该基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结构与该基板共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或多角形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二极管芯片呈等间距排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二极管芯片为多个相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二极管芯片为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结构接触该些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多个出光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结构,配置在该基座上且环绕该发光二极管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膜,配置在该导光灯罩的该内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层,配置在该导光灯罩的该内表面上,其中该反射层具有多个反射粒子,且该些反射粒子在该反射层内的密度由该底面朝向远离该底面的方向逐渐递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灯罩为一抛物面导光灯罩或一椭球导光灯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147637U CN203240346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发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147637U CN203240346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发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40346U true CN203240346U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9317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21476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0346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发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4034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6731A (zh) * | 2013-12-09 | 2015-06-10 |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球泡灯 |
CN106949410A (zh) * | 2017-05-18 | 2017-07-14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源装置 |
-
2013
- 2013-04-25 CN CN2013202147637U patent/CN2032403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6731A (zh) * | 2013-12-09 | 2015-06-10 |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球泡灯 |
CN104696731B (zh) * | 2013-12-09 | 2017-02-15 |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球泡灯 |
CN106949410A (zh) * | 2017-05-18 | 2017-07-14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44775U (zh) | Led灯的异形灯罩 | |
CN203240346U (zh) | 发光装置 | |
US20120320592A1 (en) | Multiunit and multifaceted lighting led lamp | |
CN202675156U (zh) | 聚光型led工矿灯透镜 | |
CN201764372U (zh) | 一种低功率贴片式led交通信号灯发光装置 | |
CN202647277U (zh) | 一种内侧光led面光源照明灯 | |
CN202253008U (zh) | Led照明灯 | |
CN202791526U (zh) | 一种导光柱型亮化灯具 | |
CN202834837U (zh) | Led日光灯 | |
CN202598245U (zh) | 大功率半导体光源模组 | |
CN102011954A (zh) | 可集成光束的多光源led照明灯 | |
CN203273679U (zh) | 带状自由曲面led灯具光学面罩 | |
CN203010236U (zh) | 一种led照明装置 | |
CN202769406U (zh) | Led线条灯 | |
CN202432425U (zh) | 一种灯罩及使用该灯罩的灯具 | |
CN201255377Y (zh) | 方便配光和散热的led照明灯 | |
CN104566204A (zh) | 具有聚光和泛光效果的透镜、灯组件和手电筒 | |
CN202629676U (zh) | 可大角度出光的led灯泡 | |
CN109990207A (zh) | 一种植物生长照明灯 | |
CN203240333U (zh) | Led日光灯 | |
CN102829352A (zh) | 反射式宽角度led灯泡 | |
CN203231140U (zh) | 一种双led灯具 | |
CN102759039A (zh) | Led日光灯 | |
CN102418871A (zh) | Led球泡灯内置小夜灯 | |
CN201772287U (zh) | 通过破坏全反射光源的方式以增加出光效率的发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