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7896U -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7896U
CN203237896U CN 201320222795 CN201320222795U CN203237896U CN 203237896 U CN203237896 U CN 203237896U CN 201320222795 CN201320222795 CN 201320222795 CN 201320222795 U CN201320222795 U CN 201320222795U CN 203237896 U CN203237896 U CN 203237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disc base
counterweight wheel
dis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227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昌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ESTER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227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7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7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78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涉及一种与电梯相互配合工作的部件,旨在解决无机房电梯的对重装置径向转动问题。它包括设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对重轮和连接下支架的上封板,上、下支架为开口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在上、下支架两侧边外侧固定设有前、后侧板,并且对重轮轴穿过两侧板,下支架底部还焊接有圆盘底座;所述上封板通过上、下固定座固定,上固定座上焊接的圆盘与圆盘底座大小相同,且能够通过若干螺纹孔连接固定;在下支架、圆盘底座、上固定座、上封板和下固定座的中心贯设有长螺栓,并通过下固定螺母将长螺栓贯穿的部件固定。该实用新型可任意角度径向转动对重装置,且操作方便,稳固性能好,可大大降低改造成本。

Description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涉及与电梯相互配合工作的部件,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梯中,特别是有机房电梯,对重装置大都设置在轿厢的后侧,因此对重装置在上下运动中会占用轿厢后壁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为了扩大轿厢背部空间,提出了一种可以将对重装置放在轿厢两侧面的无机房电梯,这种电梯针对对重装置位置的改变需要调整轿顶轮、也引论、导向轮的位置和角度,因此对原有的电梯结构进行改造变得十分复杂,成本也相应变大。
考虑到上述难点,如果对重装置能够相对于对重轮组件做径向转动,那么就可以通过转动对重装置90°使得轿厢后侧的对重装置与轿厢侧面平行,只要再利用相应的导向轮就可以将对重装置放置在轿厢侧面,为了扩大对重装置的适用范围,径向转动的角度不能仅仅限于此,而是对重装置可以径向转动若干个不同角度使得对重装置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转动设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机房电梯对重装置进行改造时存在的改造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相对于对重轮做径向转动从而改进对重装置位置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对重轮和连接下支架的上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下支架为开口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在上支架、下支架两侧边外侧固定设有前侧板和后侧板,并且对重轮的对重轮轴分别固定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两侧,下支架底部还焊接有圆盘底座;所述上封板通过上、下固定座固定,该上、下固定座分别由圆盘和焊接在圆盘上的开口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支架体构成,上固定座上部的圆盘与下支架底部的圆盘底座大小相同,且该圆盘与圆盘底座表面上设有固定圆盘和圆盘底座用的若干个大小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若干螺纹孔的圆心均匀分布在圆盘或圆盘底座的同心圆周上;所述下支架、圆盘底座、上固定座、上封板和下固定座的中心贯设有长螺栓,该长螺栓和下固定螺母将下支架与下固定座之间的部件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只需要调节上固定座的圆盘与圆盘底座的径向转动位置,并通过对应的螺纹孔进行固定,即可直接旋转上、下固定座固定的上封板,由于上封板是对重装置的一部分,这样也就直接径向旋转了对重装置,再通过导向轮将对重装置放置在轿厢四周的需要位置。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下支架的凹槽径向长度D等于前、后侧板的横向宽度,所述上固定座的支架体径向长度d等于下固定座的支架体径向长度,且d≤2D/3。这样可以使得固定对重轮的上、下支架和前、后侧板更加有整体性,也有利于制造,同时采用较小的上、下固定座使得对重装置在旋转时更加灵活。
优选地,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端沿对重轮轴径向上各设有一个L型挡绳架,其中一个挡绳架的一条边固定在前侧板,另一个挡绳架的一条边固定在后侧板,同时两个挡绳架的另一条边均封挡住对重轮。这样挡绳架可以将缠绕在对重轮上的绳子完全限定在对重轮上,同时也防止了绳子的脱落。
优选地,在对重轮轴表面与前、后侧板连接部位的外侧各设有缺口,该缺口中插接有与缺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的挡块,所述挡块分别固定在前、后侧板上,对重轮轴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两端设有内螺纹并通过与内螺纹匹配的对重轮轴螺栓固定。这样可以确保对重轮轴不会发生径向和轴向的偏移,从而将前后侧板和对重轮完全固定住。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相对的U型凹槽两侧边分别设有等宽度的U型缺口。通过该U型缺口可以防止对重轮与上、下支架之间的碰擦,同时也增大对重轮的使用空间。
优选地,所述下固定螺母与下固定座之间设有软垫片,长螺栓穿过下固定螺母的延伸部分水平插置有开口销。由于位于下固定座下方的对重装置非常重,软垫片可以确保上、下固定座紧固上封板,开口销能防止下固定螺母的脱落。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座上方的圆盘平面两侧的部分螺纹孔相互贯通形成圆盘平面上的两个圆弧定位孔,使得圆盘上的定位孔内至少有一个圆盘底座上的螺纹孔可以通过螺栓来固定连接圆盘和圆盘底座。圆弧定位孔的设置使得上固定座上方的圆盘可相对于圆盘底座做连续的径向转动,这样通过定位孔内的螺纹孔便可将圆盘和圆盘底座固定
优选地,所述圆盘底座上的相邻两个螺纹孔之间的夹角α满足:15°≤α≤45°,圆弧形定位孔所对的圆心角角度θ=90°。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机房电梯对重装置进行改造时存在的改造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对重装置可相对于对重轮做径向转动的组件使得无机房电梯的对重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对重装置的安装位置,并且操作方便,稳固性能好,可大大降低改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X-X剖面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Y-Y剖面向示意图;
图4为图1的Z-Z剖面向示意图;
图5为图1对重轮及其对重轮轴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架示意图;
图7为图5左视图;
图8为图5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支架示意图;
图10为图9左视图;
图11为图9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座示意图;
图13为图12左视图;
图14为图12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支架1和下支架2之间的对重轮4和连接下支架2的上封板6,所述上支架1、下支架2为开口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在上支架1、下支架2两侧边外侧固定设有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并且对重轮4的对重轮轴43分别固定在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两侧,下支架2底部还焊接有圆盘底座21;所述上封板6被上固定座51和下固定座52连接固定,该上固定座51由圆盘511和焊接在圆盘511上的U型凹槽支架体构成,下固定座52同样由圆盘521和焊接在圆盘521上的U型凹槽支架体构成,两U型凹槽支架体开口相对设置且固定连接上封板6,上固定座51上部的圆盘511与圆盘底座21大小相同,且该圆盘511与圆盘底座21表面上设有固定圆盘511和圆盘底座21用的若干个大小对应的螺纹孔43,所述若干螺纹孔43的圆心均匀分布在圆盘511或圆盘底座21的同心圆周上;所述下支架2、圆盘底座21、上固定座51、上封板6和下固定座52的中心贯设有长螺栓7,该长螺栓7和下固定螺母71将下支架2与下固定座52之间的部件固定。
所述上支架、下支架的凹槽径向长度D等于前、后侧板的横向宽度,所述上固定座的支架体径向长度d等于下固定座的支架体径向长度,且d≤2D/3
该具体实施例的上支架1、下支架2的凹槽径向长度D等于前侧板31、后侧板32的横向宽度,所述上固定座51的支架体径向长度d等于下固定座52的支架体径向长度,且d≤2D/3,这样可以使得固定对重轮4的上支架1、下支架2、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更加有整体性,也有利于制造,同时采用较小的上固定座51和下固定座52使得对重装置在旋转时更加灵活。
如图1所示,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左右两端沿对重轮轴43径向上各设有一个L型挡绳架41,其中一个挡绳架的一条边固定在前侧板31,另一个挡绳架的一条边固定在后侧板32,同时两个挡绳架41的另一条边均封挡住对重轮4使得缠绕在对重轮4上的绳子完全限定在对重轮4上,同时也防止了绳子的脱落。
如图1、图4-5所示,在对重轮轴43表面与前侧板31、后侧板32连接部位的外侧各设有缺口44,该缺口44中插接有与缺口44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的挡块42,所述挡块42分别固定在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上,对重轮轴43中心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两端设有内螺纹并通过与内螺纹匹配的对重轮轴螺栓固定。插入缺口44的挡块32固定在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上后可以确保对重轮轴43不会发生径向和轴向的偏移,从而将前侧板31、后侧板32和对重轮4完全固定住。
如图6-11所示,上支架1的U型凹槽两侧边分别设有宽度为W的上U型缺口11,下支架2的U型凹槽两侧边分别设有宽度同样为W的下U型缺口23,通过该上U型缺口11和下U型缺口23的配合可以防止对重轮4与上、下支架1、2之间的碰擦,同时也增大对重轮4的使用空间。
如图1和图3所示,下固定螺母71与下固定座52的圆盘521之间设有软垫片72,该软垫片72可以确保上固定座51、下固定座52紧固上封板6,长螺栓7穿过下固定螺母71的延伸部分水平插置有开口销73,该开口销73能防止下固定螺母71的脱落,保证了对重装置特别是电梯设备的安全。
如图12-14所示为较佳的一种实施例,上固定座51上方的圆盘511平面两侧的部分螺纹孔43相互贯通形成圆盘511平面上的两个圆弧定位孔512,该定位孔512内至少有一个圆盘底座21上的螺纹孔43可以通过螺栓来固定连接圆盘511和圆盘底座21。如此的定位孔设计可以使得上固定座51上方的圆盘511可相对于圆盘底座21做连续的径向转动,而原有的圆盘511和圆盘底座21上均匀周分布的螺纹孔43需要相互对应后才能固定连接,因此圆盘511以及对重装置相对于圆盘底座21做径向转动的角度只能是相邻两个螺纹孔43夹角的整数倍,这使得圆盘仅仅只能旋转数个不同角度,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在设置了两个圆弧定位孔512后,由于定位孔512内至少有一个来自圆盘底座21上的螺纹孔43实现固定连接,因此定位孔不需要与螺纹孔相互对应,从而使得对重装置可以相对对重轮组件进行任意角度的径向旋转,当设定好合适的旋转角度后,就可以通过定位孔512和螺纹孔43将圆盘511和圆盘底座21固定,更好地情况是圆盘底座21上的相邻两个螺纹孔43之间的夹角α满足:15°≤α≤45°,圆弧形定位孔512所对的圆心角角度θ=90°,这是因为圆盘底座21上的螺纹孔43太多不易制造,并且还会影响圆盘底座21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只需要调节上固定座的圆盘与圆盘底座的径向转动位置,并通过对应的螺纹孔进行固定,即可转动上、下固定座固定的上封板,由于上封板是对重装置的一部分,这样也就直接径向旋转了对重装置,再通过导向轮可将对重装置放置在轿厢四周的需要位置,并且该实用新型稳固性能好,可大大降低改造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对重轮和连接下支架的上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下支架为开口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在上支架、下支架两侧边外侧固定设有前侧板和后侧板,并且对重轮的对重轮轴分别固定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两侧,下支架底部还焊接有圆盘底座;
所述上封板通过上、下固定座固定,该上、下固定座分别由圆盘和焊接在圆盘上的开口相对设置的U型凹槽支架体构成,上固定座上部的圆盘与下支架底部的圆盘底座大小相同,且该圆盘与圆盘底座表面上设有固定圆盘和圆盘底座用的若干个大小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若干螺纹孔的圆心均匀分布在圆盘或圆盘底座的同心圆周上;
所述下支架、圆盘底座、上固定座、上封板和下固定座的中心贯设有长螺栓,该长螺栓和下固定螺母将下支架与下固定座之间的部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下支架的凹槽径向长度D等于前、后侧板的横向宽度,所述上固定座的支架体径向长度d等于下固定座的支架体径向长度,且d≤2D/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两端沿对重轮轴径向上各设有一个L型挡绳架,其中一个挡绳架的一条边固定在前侧板,另一个挡绳架的一条边固定在后侧板,同时两个挡绳架的另一条边均封挡住对重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重轮轴表面与前、后侧板连接部位的外侧各设有缺口,该缺口中插接有与缺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的挡块,所述挡块分别固定在前、后侧板上,对重轮轴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两端设有内螺纹并通过与内螺纹匹配的对重轮轴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相对的U型凹槽两侧边分别设有等宽度的U型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螺母与下固定座之间设有软垫片,长螺栓穿过下固定螺母的延伸部分水平插置有开口销。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上方的圆盘平面两侧的部分螺纹孔相互贯通形成圆盘平面上的两个圆弧定位孔,使得圆盘上的定位孔内至少有一个圆盘底座上的螺纹孔可以通过螺栓来固定连接圆盘和圆盘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底座上的相邻两个螺纹孔之间的夹角α满足:15°≤α≤45°,圆弧形定位孔所对的圆心角角度θ=90°。
CN 201320222795 2013-04-27 2013-04-27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7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2795 CN203237896U (zh) 2013-04-27 2013-04-27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2795 CN203237896U (zh) 2013-04-27 2013-04-27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7896U true CN203237896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22795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7896U (zh) 2013-04-27 2013-04-27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78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0967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0967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天奥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多角度旋转式对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7774U (zh) 一种多方位调节装置
CN202624233U (zh) 安装座及机车
CN203237896U (zh) 多向对重轮调节装置
CN202214856U (zh) 幕墙万向调节装置及幕墙
CN101993004A (zh) 一种带防旋转装置的吊钩
CN203868555U (zh) 对中式法兰
CN202465164U (zh) 可调工作制动器
CN201678405U (zh) 可升降安全架
CN204025915U (zh) 自动调节横梁角度的电缆支架
CN204416944U (zh) 一种起重机导电架
CN208929582U (zh) 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
CN204947818U (zh) 一种双向调节底座
CN211775426U (zh) 一种旋转地板高度调整装置
CN202431666U (zh) 八棱柱型材直角连接件
CN105979735A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气控制柜
CN207157499U (zh) 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CN202021458U (zh) 水平安装重型螺母的装置
CN207069837U (zh) 一种盘式电机转子总成安装机
CN206635652U (zh) 钢索滚动索鞍
CN202717493U (zh) 重型机械手用可调节机构
CN209957201U (zh) 一种应用于大型铁板焊接的起吊装置
CN203905587U (zh) 铁塔对接结构
CN204738872U (zh) 一种马达并联驱动防松结构
CN202186843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回转制动机构
CN219351163U (zh) 支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