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29589U - 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29589U CN203229589U CN 201320138223 CN201320138223U CN203229589U CN 203229589 U CN203229589 U CN 203229589U CN 201320138223 CN201320138223 CN 201320138223 CN 201320138223 U CN201320138223 U CN 201320138223U CN 203229589 U CN203229589 U CN 2032295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w silk
- silk
- godet roller
- hygrometric state
- trave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缫丝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缫丝生产中湿态生丝聚集的方法是采用手工方式形成丝鞘结构,并以丝鞘的作用来达到对湿态生丝进行聚集,这种方法所带来的绪间丝鞘结构不统一而影响生丝质量,操作复杂劳动生产率低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可通茧丝的接绪翼(1),接绪翼(1)上方设有集绪器(2),集绪器的上方设有上导丝轮(3)、络交钩(4),络交钩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生丝卷绕筒(6),集绪器的生丝出口处或/和络交钩的生丝进口处设有导丝辊,导丝辊采用可通热风的中空的管材结构,表面开有若干小孔(5),导丝辊的生丝进出口处设有定位轮或者导丝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缫丝方法和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缫丝过程中,缫丝中绪下茧的绪丝通过集绪器集绪后,还不能直接卷绕成形。这是因为:(1)缫丝过程中的组成生丝的茧丝丝条上含有大量水分,若直接卷绕成形,不仅不易烘干,影响丝色,而且丝胶相互胶着形成硬胶丝片,在复摇成绞丝时丝条不易退绕,容易造成切断。(2)组成生丝的多根茧丝互相间粘结松散、未能紧密抱合,这样的丝条强力差,容易分裂。(3)经过集绪器后的茧丝表面上仍存在各种微小纇节,这些纇节应尽可能在卷绕之前消除或减少。因此,在缫丝工序中,需要对含有大量水分的湿态生丝,采用人工捻鞘方法形成丝鞘。
长期以来,缫丝时所用的丝鞘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由通过集绪器的茧丝丝条,绕经上鼓轮、下鼓轮,利用丝条本身前后段相互捻绞,再引过定位鼓轮而形成的。通过丝鞘的两段丝条高速回转、相互挤压和摩擦作用,起到发散湿态生丝丝条水分,增强生丝间各茧丝的聚集抱合并除去部分小的纇节,经过丝鞘作用后减少了生丝的含水率,增强了丝条的抱合性能,提高了生丝的圆整度和丝条表面光滑度。由于是采用人工操作,形成丝鞘结构,使得不同缫丝工或同一缫丝工每次所形成的丝鞘长度、形状会不尽相同,不同的丝鞘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从而影响生丝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依靠手工方式操作的缫丝工序,严重制约了缫丝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缫丝生产中湿态生丝聚集的方法是采用手工方式形成丝鞘结构,并以丝鞘的作用来达到对湿态生丝进行聚集,这种方法所带来的绪间丝鞘结构不统一而影响生丝质量,操作复杂劳动生产率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包括有可通茧丝的接绪翼,所述的接绪翼上方设有集绪器,集绪器的上方设有上导丝轮、络交钩,络交钩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生丝卷绕筒,集绪器的生丝出口处或/和络交钩的生丝进口处设有导丝辊,导丝辊采用可通热风的中空的管材结构,表面开有若干直径在3-6mm的小孔,导丝辊的生丝进出口处设有定位轮或者导丝钩。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辊可以缓慢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主动带动湿态生丝运动,起到主动送丝减小丝条张力、提高湿态生丝伸长度的作用。采用此方法加工的生丝具有丝条表面光滑、截面圆整、伸长率好、抱合紧密等优点。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后,可以实现每一绪的湿态生丝保持相同的搓捻结果,得到的丝条也具有相同的品质,杜绝了以往人工操作造成的每一绪丝条的品质差异,这对提高成批生丝质量有明显效果。
络交钩固定在络交杆上,络交杆在缫丝时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形成网上丝片。导丝辊采用中空的管材结构,可以通入热风,对导丝辊起到加热作用,同时小孔中也有大量热风吹出,生丝丝条与导丝辊接触时可以起到干燥,降低生丝含水率的作用,对生丝卷绕成形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绪器的生丝出口处设有下导丝辊,集绪器的上方设有下支架杆,下支架杆通过下支架分别连接有下导丝钩、上导丝钩,下导丝钩、上导丝钩分别位于下导丝辊的生丝进、出口处。上、下导丝钩是具有开放式诱导结构,丝条可以很容易放入,操作方便即可形成湿态生丝与导丝辊保持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绪器的生丝出口处设有下导丝辊,集绪器的上方设有下支架杆,下支架杆通过下支架分别连接有下定位轮、上定位轮,下定位轮、上定位轮分别位于下导丝辊的生丝进、出口处。下定位轮、上定位轮可以起到减少缫丝张力,提高生丝伸长度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集绪器的生丝出口处设有下导丝钩,络交钩的生丝进口处设有上导丝辊,络交钩通过上支架连接在上支架杆上。利用松丝导丝轮的定位作用,固定在络交杆的络交钩左右往复运动带动生丝径向与上导丝辊纵向作相对运动。再进一步上导丝辊也可以纵向左右移动,往复运动方向与络交杆运动方向相反,起到更明显的相对运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支架的下端连接有下定位轮,下定位轮位于上导丝辊的生丝进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丝辊的生丝出口处设有检测移位轮,检测移位轮的上方设有纤度检测器,上导丝轮的生丝出口处设有松丝导丝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结构的导丝辊连接有采用真空抽吸的装置,把紧贴在导丝辊表面并往复运动时产生的生丝表面水分吸走,同样可以起到降低生丝含水率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丝辊外表面包覆有一层耐磨防滑橡胶。为了使丝条更加容易扭转、起到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导丝辊表面采用包覆一层耐磨防滑橡胶的方法来实现,可以使湿态生丝能随着丝条与导丝辊相对运动而扭转,从而起到挤压丝条、去除纇节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接绪翼、集绪器、下导丝钩、上导丝钩、上导丝轮、络交钩、生丝卷绕筒、检测移位轮、纤度检测器、松丝导丝轮各为两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支架、下支架各为两个以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实现对湿态生丝更紧密地聚集,减少丝条纇节和散发大量水分,满足缫丝工艺要求,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自动缫丝机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用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图5的C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图7的D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图9的E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接绪翼1、集绪器2、上导丝轮3、络交钩4、小孔5、生丝卷绕筒6、下导丝辊7、下支架杆8、下支架9、下导丝钩10、上导丝钩11、下定位轮12、上定位轮13、上导丝辊14、上支架15、上支架杆16、检测移位轮17、纤度检测器18、松丝导丝轮19、茧丝20、湿态生丝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如图1、图2,包括有可通茧丝20的多个接绪翼1,接绪翼上方依次设有集绪器2、下导丝钩10、上导丝钩11,下导丝钩、上导丝钩固定在下支架9上,下支架固定在下支架杆8上。上下导丝钩之间设有下导丝辊7,下导丝辊7采用可通热风的中空的管材结构,表面开有若干直径在3-6mm的小孔5,下导丝辊连接有采用真空抽吸的装置。下导丝辊外表面包覆有一层耐磨防滑橡胶。上导丝钩的上方设有检测移位轮17,检测移位轮的上方设有纤度检测器18、上导丝轮3,上导丝轮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络交钩4,络交钩连接在上支架杆16上,上导丝轮与络交钩之间生丝经过的路径上设有松丝导丝轮19,络交钩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生丝卷绕筒6。
使用时,茧丝经过接绪翼高速旋转聚集成湿态生丝21,含有大量水分的湿态生丝穿过集绪器,经下导丝钩和上导丝钩,使湿态生丝与下导丝辊紧密接触并形成一定包角,湿态生丝与下导丝辊紧密接触,下导丝辊加热并且缓慢转动后,使生丝丝条在与下导丝辊接触时能被干燥,降低生丝含水率。湿态生丝与下导丝辊产生相对运动,下导丝辊左右移动时,在上导丝钩到下导线钩之间的湿态生丝产生扭转而对丝条起到挤压作用,在摩擦的时候把组成生丝的若干根茧丝丝胶搓揉到生丝周围,使湿态生丝聚集紧密,从而去除了丝条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及丝条表面的茧丝纇节。经过紧密聚集后的生丝受到检测移位轮的简歇移动作用,可以使丝条间歇进出纤度检测器,判断生丝纤度粗细并发出相应检测信号,实现生丝纤度的实时检测和监控。丝条再经上导丝轮和松丝导丝轮,穿过络交钩卷绕到生丝卷绕筒上,完成缫丝工作,络交杆在缫丝时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形成网上丝片。
实施例2:本例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如图3、图4,包括有可通茧丝20的多个接绪翼1,接绪翼上方依次设有集绪器2、下定位轮12、上定位轮13,下定位轮、上定位轮固定在下支架9上,下支架固定在下支架杆8上。上下定位轮之间设有下导丝辊7,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例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如图5、图6,包括有可通茧丝20的多个接绪翼1,接绪翼上方设有集绪器2、下导丝钩10。下导丝钩上方设有检测移位轮17,检测移位轮的上方设有纤度检测器18、上导丝轮3,上导丝轮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络交钩4,上导丝轮与络交钩之间生丝经过的路径上设有松丝导丝轮19,络交钩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生丝卷绕筒6。络交钩的生丝进口处设有上导丝辊14,络交钩通过上支架15连接在上支架杆16上。上导丝辊采用可通热风的中空的管材结构,表面开有若干直径在3-6mm的小孔5,上导丝辊连接有采用真空抽吸的装置。上导丝辊外表面包覆有一层耐磨防滑橡胶。
使用时,茧丝经过接绪翼高速旋转聚集成湿态生丝21,含有大量水分的湿态生丝穿过集绪器,经下导丝钩受到检测移位轮的简歇移动作用,可以使丝条间歇进出纤度检测器,判断生丝纤度粗细并发出相应检测信号,实现生丝纤度的实时检测和监控。湿态生丝经过上导丝辊,使湿态生丝与上导丝辊紧密接触并形成一定包角,湿态生丝与上导丝辊紧密接触,上导丝辊加热并且缓慢转动后,使生丝丝条在与上导丝辊接触时能被干燥,降低生丝含水率。湿态生丝与上导丝辊产生相对运动,上导丝辊左右移动时,在络交钩到松丝导丝轮之间的湿态生丝产生扭转而对丝条起到挤压作用,在摩擦的时候把组成生丝的若干根茧丝丝胶搓揉到生丝周围,使湿态生丝聚集紧密,从而去除了丝条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及丝条表面的茧丝纇节。经过紧密聚集后的生丝丝条再穿过络交钩卷绕到生丝卷绕筒上,完成缫丝工作,络交杆在缫丝时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形成网上丝片。
实施例4:本例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如图7、图8,络交钩4的生丝进口处设有上导丝辊14,络交钩通过上支架15连接在上支架杆16上,上支架的下端连接有下定位轮12,下定位轮位于上导丝辊14的生丝进口处。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5:本例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如图9、图10,包括有可通茧丝20的多个接绪翼1,接绪翼上方依次设有集绪器2、下定位轮12、上定位轮13,下定位轮、上定位轮13固定在下支架9上,下支架固定在下支架杆8上。上下定位轮之间设有下导丝辊7,上定位轮的上方设有检测移位轮17,检测移位轮的上方设有纤度检测器18、上导丝轮3,上导丝轮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络交钩4,络交钩连接在上支架杆16上,上导丝轮与络交钩之间生丝经过的路径上设有松丝导丝轮19,络交钩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生丝卷绕筒6。其中络交钩的生丝进口处设有上导丝辊14,络交钩通过上支架15连接在上支架杆16上,上支架的下端连接有下定位轮12,下定位轮位于上导丝辊14的生丝进口处。上、下导丝辊采用可通热风的中空的管材结构,表面开有若干直径在3-6mm的小孔5,上、下导丝辊连接有采用真空抽吸的装置。上、下导丝辊外表面包覆有一层耐磨防滑橡胶。
使用时,茧丝经过接绪翼高速旋转聚集成湿态生丝21,含有大量水分的湿态生丝穿过集绪器,经下定位轮、上定位轮,使湿态生丝与下导丝辊紧密接触并形成一定包角,湿态生丝与下导丝辊紧密接触,下导丝辊缓慢转动并加热后,使生丝丝条在与下导丝辊接触时能被干燥,降低生丝含水率。湿态生丝与下导丝辊产生相对运动,下导丝辊左右移动时,在上导丝钩到下导线钩之间的湿态生丝产生扭转而对丝条起到挤压作用,在摩擦的时候把组成生丝的若干根茧丝丝胶搓揉到生丝周围,使湿态生丝聚集紧密,从而去除了丝条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及丝条表面的茧丝纇节。经过紧密聚集后的生丝受到检测移位轮的简歇移动作用,可以使丝条间歇进出纤度检测器,判断生丝纤度粗细并发出相应检测信号,实现生丝纤度的实时检测和监控。丝条再经上导丝轮和松丝导丝轮,到达上导丝辊处,再次去除丝条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及丝条表面的茧丝纇节。最后丝条穿过络交钩卷绕到生丝卷绕筒上,完成缫丝工作,络交杆在缫丝时左右往复移动,从而形成网上丝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包括有可通茧丝的接绪翼(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绪翼(1)上方设有集绪器(2),集绪器的上方设有上导丝轮(3)、络交钩(4),络交钩的生丝出口处设有生丝卷绕筒(6),集绪器的生丝出口处或/和络交钩的生丝进口处设有导丝辊,导丝辊采用可通热风的中空的管材结构,表面开有若干小孔(5),导丝辊的生丝进出口处设有定位轮或者导丝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绪器(2)的生丝出口处设有下导丝辊(7),集绪器的上方设有下支架杆(8),下支架杆通过下支架(9)分别连接有下导丝钩(10)、上导丝钩(11),下导丝钩、上导丝钩分别位于下导丝辊的生丝进、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绪器(2)的生丝出口处设有下导丝辊(7),集绪器的上方设有下支架杆(8),下支架杆通过下支架(9)分别连接有下定位轮(12)、上定位轮(13),下定位轮、上定位轮分别位于下导丝辊的生丝进、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交钩(4)的生丝进口处设有上导丝辊(14),络交钩通过上支架(15)连接在上支架杆(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架(15)的下端连接有下定位轮(12),下定位轮位于上导丝辊(14)的生丝进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辊的生丝出口处设有检测移位轮(17),检测移位轮的上方设有纤度检测器(18),上导丝轮的生丝出口处设有松丝导丝轮(1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结构的导丝辊连接有采用真空抽吸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辊外表面包覆有一层耐磨防滑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绪翼、集绪器、下导丝钩、上导丝钩、上导丝轮、络交钩、生丝卷绕筒、检测移位轮、纤度检测器、松丝导丝轮各为两个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架(15)、下支架(9)各为两个以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8223 CN203229589U (zh) | 2013-03-26 | 2013-03-26 | 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8223 CN203229589U (zh) | 2013-03-26 | 2013-03-26 | 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29589U true CN203229589U (zh) | 2013-10-09 |
Family
ID=49285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382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9589U (zh) | 2013-03-26 | 2013-03-26 | 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2958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28417A (zh) * | 2018-01-03 | 2018-07-27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减少断丝的制丝装置 |
CN114059176A (zh) * | 2021-11-19 | 2022-02-18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偏心导丝的茧丝集聚装置及茧丝集聚方法 |
-
2013
- 2013-03-26 CN CN 201320138223 patent/CN2032295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28417A (zh) * | 2018-01-03 | 2018-07-27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减少断丝的制丝装置 |
CN114059176A (zh) * | 2021-11-19 | 2022-02-18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偏心导丝的茧丝集聚装置及茧丝集聚方法 |
CN114059176B (zh) * | 2021-11-19 | 2023-09-01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偏心导丝的茧丝集聚装置及茧丝集聚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29590U (zh) | 一种平行辊移动的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 |
CN103320871B (zh) | 一种绞装生丝的缫丝方法及专用装置 | |
CN1131898C (zh) | 纺制和卷绕长丝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797046B (zh) | 替代丝鞘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3229588U (zh) | 一种大彧卷绕的缫丝装置 | |
CN100507131C (zh) | 经纱染色多轴卷绕联合机 | |
CN103233276B (zh) | 一种湿态生丝聚集方法及专用装置 | |
CN103334161B (zh) | 一种替代丝鞘的带式摩擦方法及装置 | |
CN202164392U (zh) | 一种蚕丝被专用蚕丝的加工设备 | |
CN203229589U (zh) | 一种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 |
CN2871588Y (zh) | 经纱染色多轴卷绕联合机 | |
CN105821540A (zh) | 一种生丝可加热式假捻装置 | |
CN103233277B (zh) | 一种湿态生丝挤压式聚集方法及专用装置 | |
CN210481743U (zh) | 一种纱线用染色烘干整理一体机 | |
CN103233278B (zh) | 一种湿态生丝双搓捻聚集方法及专用装置 | |
CN203229587U (zh) | 一种缠绕式湿态生丝聚集装置 | |
CN104674459B (zh) | 旋转式铺纬法制造非织造网格复合无纺布的机构 | |
CN205711159U (zh) | 一种生丝可加热式假捻装置 | |
CN101920873A (zh) | 卷绕平衡装置 | |
CN105839198A (zh) | 一种用于丝条缠绕式挤压搓捻装置 | |
CN110965167B (zh) | 喷气涡流纺耐磨包芯纱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3960436U (zh) | 可转动的细纱前区压力棒 | |
CN205711060U (zh) | 一种用于丝条缠绕式挤压搓捻装置 | |
CN210341208U (zh) | 转杯纺长丝与短纤维包芯纱和包覆纱生产装置 | |
CN105821485A (zh) | 一种代替丝鞘的缠绕式丝条假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