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5930U - 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05930U CN203205930U CN 201320167650 CN201320167650U CN203205930U CN 203205930 U CN203205930 U CN 203205930U CN 201320167650 CN201320167650 CN 201320167650 CN 201320167650 U CN201320167650 U CN 201320167650U CN 203205930 U CN203205930 U CN 2032059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groove
- double
- spring
- upper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电路板、铜头、负极弹片、支架、LED装置和弹簧,电路板、铜头、支架和弹簧均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后盖,上壳扣合于下壳,上壳和下壳分别与后盖固定连接,上壳设置有通槽,LED装置卡设于通槽且位于电路板上方,电路板设置有至少两个USB接口,铜头通过弹簧与支架连接,并且支架与负极弹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小巧、精美、携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输出端设置有至少两个USB接口,每个USB接口为2.1A的输出电流,这样实现了同时为两个设备充电,能对市场上大部分手机、电子书等数码产品进行快速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便携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比不可少的日常用品,而这些设备一般均配备有可充电电池、专用充电器和数据线,数据线的一端设置于便携产品配套的接口,另一端设置有标准USB接口,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电脑等USB接口后,即可通讯或对电池充电。但由于专用充电器和电脑等均需要使用交流电源,如果在野外,这些产品的充电就成了问题,而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均存在外形不够精巧、不便于携带和使用、电流较小,充电较慢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小巧、精美、携带使用方便,可同时为两个设备充电,能对市场上大部分手机、电子书等数码产品进行快速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电路板、铜头、负极弹片、支架、LED装置和弹簧,所述电路板、所述铜头、所述支架和所述弹簧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后盖,所述上壳扣合于所述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分别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所述上壳设置有通槽,所述LED装置卡设于所述通槽且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方,所述电路板设置有至少两个USB接口,所述铜头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且所述支架与所述负极弹片连接。
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架通过螺丝与所述电路部连接,两个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固定部,并且两个所述USB接口并列设置。
所述LED装置包括LED灯罩和设置于所述LED灯罩内的LED灯,所述LED灯罩设置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通槽相匹配。
所述后盖设置有两个USB开口,并且两个所述USB开口分别与两个所述USB接口相对应。
所述负极弹片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负极弹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扣接处。
所述通槽设置为长条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电路板、铜头、负极弹片、支架、LED装置和弹簧,电路板、铜头、支架和弹簧均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后盖,上壳扣合于下壳,上壳和下壳分别与后盖固定连接,上壳设置有通槽,LED装置卡设于通槽且位于电路板上方,电路板设置有至少两个USB接口,铜头通过弹簧与支架连接,并且支架与负极弹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小巧、精美、携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输出端设置有至少两个USB接口,每个USB接口为2.1A的输出电流,这样实现了同时为两个设备充电,能对市场上大部分手机、电子书等数码产品进行快速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1、电路板2、铜头3、负极弹片4、支架5、LED装置6和弹簧7,电路板2、铜头3、支架5和弹簧7均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1包括上壳8、下壳9和后盖10,上壳8扣合于下壳9,上壳8和下壳9分别与后盖10固定连接,壳体1的一部分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上壳8设置有通槽11,LED装置6卡设于通槽11且位于电路板2上方,电路板2设置有至少两个USB接口12,铜头3通过弹簧7与支架5连接,并且支架5与负极弹片4连接。
优选的,电路板2包括电路部13和固定部14,支架5通过螺丝15与电路部13连接,两个USB接口12位于固定部14,并且两个USB接口12并列设置。
优选的,LED装置6包括LED灯罩16和设置于LED灯罩16内的LED灯(图未示),LED灯罩16设置卡接部18,卡接部18与通槽11相匹配。
优选的,后盖10设置有两个USB开口17,并且两个USB开口17分别与两个USB接口12相对应。
优选的,负极弹片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负极弹片4分别设置于上壳8和下壳9扣接处,负极弹片4的设置控制着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实现导通或不导通。
优选的,通槽11设置为长条形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槽1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6)
1. 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电路板、铜头、负极弹片、支架、LED装置和弹簧,所述电路板、所述铜头、所述支架和所述弹簧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后盖,所述上壳扣合于所述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分别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置有通槽,所述LED装置卡设于所述通槽且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方,所述电路板设置有至少两个USB接口,所述铜头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且所述支架与所述负极弹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USB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架通过螺丝与所述电路部连接,两个所述USB接口位于所述固定部,并且两个所述USB接口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USB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装置包括LED灯罩和设置于所述LED灯罩内的LED灯,所述LED灯罩设置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通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USB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设置有两个USB开口,并且两个所述USB开口分别与两个所述USB接口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USB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弹片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负极弹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扣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USB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设置为长条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67650 CN203205930U (zh) | 2013-04-07 | 2013-04-07 | 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67650 CN203205930U (zh) | 2013-04-07 | 2013-04-07 | 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05930U true CN203205930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676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5930U (zh) | 2013-04-07 | 2013-04-07 | 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0593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8347A1 (zh) * | 2013-10-21 | 2015-04-30 | 刘骏涛 | 一种usb集线器 |
WO2019029042A1 (zh) * | 2017-08-11 | 2019-02-14 | 深圳市和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镂空散热车充 |
-
2013
- 2013-04-07 CN CN 201320167650 patent/CN2032059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8347A1 (zh) * | 2013-10-21 | 2015-04-30 | 刘骏涛 | 一种usb集线器 |
WO2019029042A1 (zh) * | 2017-08-11 | 2019-02-14 | 深圳市和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镂空散热车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86395U (zh) | 双usb车载充电器 | |
CN101820083B (zh) | 万能充电器 | |
CN203205930U (zh) | 一种双usb车载充电器 | |
CN203205931U (zh) | 双usb车载充电器 | |
CN205039769U (zh) | 一种磁性太阳能充电器 | |
CN204947634U (zh) |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 |
CN203104056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202004288U (zh) | 多功能usb排插 | |
CN203521439U (zh) | 太阳能电池模组 | |
CN208401582U (zh) | 变灯显示的手机充电器 | |
CN201797201U (zh) | 具有usb充电模块及接口的插座 | |
CN203205933U (zh) | 带线车载充电器 | |
CN205195365U (zh) | 双充充电器 | |
CN203014499U (zh) | 一种调压式移动储电装置 | |
CN202309112U (zh) | 吸盘式移动电源装置 | |
CN205319784U (zh) |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 |
CN201616493U (zh) | 万能充电器 | |
CN204361708U (zh) | 移动式太阳能充电站 | |
CN203554032U (zh) |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 |
CN202444154U (zh) | 直充插座 | |
CN102684254A (zh) | 固定插座式多功能充电器 | |
CN202333920U (zh) |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 |
TW201306436A (zh) | 太陽能手機充電裝置 | |
CN203086212U (zh) | 一种组合式移动电源 | |
CN201178122Y (zh) | 装配在台灯或地灯上的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