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4667U - 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 - Google Patents
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04667U CN203204667U CN 201320130744 CN201320130744U CN203204667U CN 203204667 U CN203204667 U CN 203204667U CN 201320130744 CN201320130744 CN 201320130744 CN 201320130744 U CN201320130744 U CN 201320130744U CN 203204667 U CN203204667 U CN 2032046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fid label
- passive type
- layer
- adhesive film
- type rf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解决3C产品的金属外壳会对保护贴内层的被动式RFID标签产生射频干扰(RFI)或电磁干扰(EMI)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一保护贴本体相对两侧面的一胶膜层与一抗刮层之间设置一被动式RFID标签与一电磁波吸收层,并且该电磁波吸收层隔开该被动式RFID标签与该胶膜层。当该保护贴本体利用该胶膜层吸附在一3C产品的金属外壳时,该电磁波吸收层可以阻隔电池产生的电磁波或其它射频电波透过金属外壳影响该被动式RFID标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特别是指将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于保护贴内层的构造,并进一步在被动式RFID卷标位置处设置有电磁波吸收层。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化票券逐渐普及,将电子化票券结合在3C产品上,可减少用户随身携带的卡片数量,使其使用上更为方便。
较常被使用在电子化票券的技术是无线射频读取辨识技术(RFID),透过RFID读取器和RFID标签的配合,借由RFID读取器将信息写入RFID卷标或由RFID卷标读取信息,由二者配合便达到在RFID标签储值及消费扣款的电子化票券的功能。特别是被动式RFID标签,利用电磁感应驱动,不需要主动式电源,并且具有价格低、体积小的优点,故较适合电子票券的使用。
本设计人曾提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430622号“具有被动式RFID卷标的手持装置保护贴”。该案将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在胶膜层与背胶层组成的保护贴内层;因此该案的保护贴利用胶膜层以静电吸附在手持装置上时,该被动式RFID标签外露在手持装置之外,可以解决早期将被动式RFID卷标设置在手持装置内部或设置在SIM卡上容易受到电磁波干扰而感应不佳的缺点,而仍然具有良好的感应效果。
但是设计人实际使用前述新型的保护贴后发现到,当3C产品的外壳采用金属时,由于被动式RFID标签是由被动式RFID卷标中的天线透过无线电波从RFID读取器吸收能量与指令,而被动式RFID卷标的芯片中的数据也是由天线透过无线电波与RFID读取器沟通,但是传递能量与指令的无线电波会受到天线所贴附的材料影响,金属产品会造成无线电波的反射或折射,使RFID读取器无法辨识,因而造成射频干扰(RFI)或电磁干扰(EMI)的问题,进而影响被动式RFID标签的感应距离,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缺失,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将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于保护贴的内层,并在被动式RFID卷标位置处再设置一电磁波吸收层,来克服3C产品采用金属外壳时,对保护贴内层的被动式RFID标签产生的射频干扰(RFI)或电磁干扰(EMI)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
一种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包含有:
一保护贴本体,该保护贴本体包含有相对两侧面,其中一侧面为一胶膜层,另一侧面为一抗刮层;
一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
一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并且电磁波吸收层隔开被动式RFID标签与胶膜层。
所述的电磁波吸收层的面积大于该被动式RFID标签的面积。
所述的保护贴本体进一步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有一背胶层,并且被动式RFID标签与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背胶层中。
所述的保护贴本体进一步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有一背胶层,并且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在背胶层中,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背胶层与胶膜层之间。
进一步有一离型膜设置在保护贴本体的胶膜层上。
进一步有一表面护膜设置在保护贴本体的抗刮层上。
一种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用以贴附在一电子产品上,该电子产品有一外壳,外壳至少一部分为金属表面,该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包含有:
一保护贴本体,该保护贴本体包含有相对两侧面,其中一侧面为一胶膜层,另一侧面为一抗刮层;
一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
一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并且电磁波吸收层隔开被动式RFID标签与胶膜层;
该保护贴本体借由该胶膜层贴附在电子产品上的外壳上,且该被动式RFID标签至少一部份重叠该外壳的金属表面,该电磁波吸收层的面积涵盖该被动式RFID标签与该金属表面的重叠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
1、利用前述电磁波吸收层来隔开前述被动式RFID标签与保护贴本体的胶膜层,因此当该保护贴本体利用其胶膜层贴附在3C产品的金属外壳时,前述电磁波吸收层可以阻隔电池产生的电磁波或其它射频电波与电磁波透过金属外壳影响该被动式RFID标签,维持该被动式RFID标签良好的感应效果。
2、构造简单,制程容易,可采用现有的热压成型或塑模射出来将被动式RFID标签及电磁波吸收层嵌入前述背胶层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保护贴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撕除离型膜,将保护贴本体贴在手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将保护贴本体贴在手持装置的后,撕除表面护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保护贴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 保护贴本体 11 胶膜层
12 背胶层 13 抗刮层
2 被动式RFID标签 3 电磁波吸收层
4 离型模 5 表面护膜
6 手持装置 61 金属外壳
1A 保护贴本体 11A 胶膜层
12A 背胶层 13A 抗刮层
2A 被动式RFID标签 3A 电磁波吸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
一保护贴本体1,该保护贴本体1依序有一胶膜层11,一背胶层12设置在该胶膜层11上,以及一抗刮层13设置在该背胶层12上;再有一被动式RFID标签2及一电磁波吸收层3,该被动式RFID标签2及该电磁波吸收层3设置在该背胶层12之中,并且该电磁波吸收层3的面积大于该被动式RFID标签2的面积而将该被动式RFID标签2与该胶膜层11隔开。其中该被动式RFID标签2及该电磁波吸收层3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热压成型或塑模射出而嵌入在该背胶层12中;再将一离型膜4设置在该保护贴本体1的胶膜层11上,以及将一表面护膜5设置在该保护贴本体1的抗刮层13上。
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先将该离型膜4撕除,因此该保护贴本体1可利用该胶膜层11以静电吸附方式吸附在一手持装置6的一外壳上,本实施例该外壳为一金属外壳61,要注意的是,该手持装置6有一电池放置区用以容置该手持装置6的电池,为了避免该被动式RFID标签2受到该电池的电磁波干扰,在该保护贴本体1贴在该手持装置6上时,要使该被动式RFID标签2避开该电池的位置。 而当该胶膜层11完整贴附在该手持装置6的金属外壳61之后,再撕除该表面护膜5。
借此,当该保护贴本体1贴附在该手持装置6的金属外壳61时,由于该电磁波吸收层3将该被动式RFID标签2与该胶膜层11隔开,因此该电磁波吸收层3相同的将该被动式RFID标签2与该手持装置6的金属外壳61隔开。如此,虽然该金属外壳61容易传递电磁波或其它射频电波,也能够透过该电磁波吸收层3阻隔前述电池产生的电磁波或者是其它射频电波透过前述金属外壳61而影响该被动式RFID标签2,维持该被动式RFID标签2良好的感应效果。
上述实施例要说明的是,当该保护贴本体1借由该胶膜层11贴附在一电子产品上的一外壳上,且该被动式RFID标签2至少一部份重叠该外壳的一金属表面时,该电磁波吸收层3的面积要能涵盖该被动式RFID标签2与该金属表面的重叠面积,达到阻隔电磁波或者是其它射频电波的影响。该电子产品如前述手持装置6,该外壳与金属表面则如同前述金属外壳61。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
一保护贴本体1A,该保护贴本体依序有一胶膜层11A,一背胶层12A设置在该胶膜层11A上,以及一抗刮层13A设置在该背胶层12A上;再有一被动式RFID标签2A及一电磁波吸收层3A,该被动式RFID标签2A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热压成型或塑模射出而嵌入在该背胶层12A中,该电磁波吸收层3则设置在该背胶层12A与该胶膜层11A之间,透过该背胶层12A与该胶膜层11A相贴合而固定该电磁波吸收层3A,并借以让该电磁波吸收层3A隔开该被动式RFID标签2A与该胶膜层11A。借此可达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功效。
综合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当可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使用及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功效,惟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保护贴本体,该保护贴本体包含有相对两侧面,其中一侧面为一胶膜层,另一侧面为一抗刮层;
一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
一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并且电磁波吸收层隔开被动式RFID标签与胶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波吸收层的面积大于该被动式RFID标签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贴本体进一步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有一背胶层,并且被动式RFID标签与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背胶层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贴本体进一步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有一背胶层,并且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在背胶层中,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背胶层与胶膜层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有一离型膜设置在保护贴本体的胶膜层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有一表面护膜设置在保护贴本体的抗刮层上。
7.一种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其特征在于,贴附在一电子产品上,该电子产品有一外壳,外壳至少一部分为金属表面,该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包含有:
一保护贴本体,该保护贴本体包含有相对两侧面,其中一侧面为一胶膜层,另一侧面为一抗刮层;
一被动式RFID标签,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
一电磁波吸收层,设置在胶膜层与抗刮层之间,并且电磁波吸收层隔开被动式RFID标签与胶膜层;
该保护贴本体借由该胶膜层贴附在电子产品上的外壳上,且该被动式RFID标签至少一部份重叠该外壳的金属表面,该电磁波吸收层的面积涵盖该被动式RFID标签与该金属表面的重叠面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0744 CN203204667U (zh) | 2013-03-21 | 2013-03-21 | 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0744 CN203204667U (zh) | 2013-03-21 | 2013-03-21 | 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04667U true CN203204667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307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4667U (zh) | 2013-03-21 | 2013-03-21 | 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046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47010A (zh) * | 2016-08-31 | 2017-02-22 | 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护和加密功能的应答器 |
-
2013
- 2013-03-21 CN CN 201320130744 patent/CN2032046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47010A (zh) * | 2016-08-31 | 2017-02-22 | 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护和加密功能的应答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30206844A1 (en) | Protective cover of mobile electronic product | |
CN201590480U (zh) | 手持终端及供电电池 | |
CN202268924U (zh) | 附rf-id标签的手机外壳及手机 | |
TWM459635U (zh) | 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及包括該元件的接收設備 | |
CN101737389B (zh) | 一种实现有射频标签功能的钉子 | |
CN202975608U (zh) | 具有非接触式智能感应钥匙功能的手表 | |
CN103268512A (zh) | 一种手机保护壳及其中集成抗电磁干扰智能卡的方法 | |
CN203204667U (zh) | 具有被动式rfid标签的保护贴 | |
CN201745273U (zh) | 一种电子档案袋 | |
CN201622598U (zh) |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电子标签 | |
CN205545437U (zh) | 集成智能卡功能的手机保护套 | |
CN202696670U (zh) | 射频识别手机保护壳 | |
CN203457195U (zh) | 一种内置集成电路ic卡的手机保护套 | |
CN205281508U (zh) | 一种智能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 | |
CN201638258U (zh) | 一种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 |
CN207965957U (zh) |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市民卡充值系统 | |
CN202396712U (zh) | 行动电子部品的保护套 | |
CN202013583U (zh) | 可以发声的非接触式ic卡 | |
CN203746106U (zh) | 一种nfc装置以及无线支付装置 | |
CN203338389U (zh) | 智能卡片 | |
CN202003440U (zh) | 一种非接触式金融ic卡电子钱包账户金额查询器 | |
CN206271005U (zh) | 具有可移出存储卡的非接触ic卡 | |
CN203535673U (zh) | 一种分离式射频ic卡 | |
CN205547675U (zh) | 一种集成有智能卡功能的智能手环 | |
CN202306574U (zh) | 具有导磁体的感应结构和pos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