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8181U - 二次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二次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98181U CN203198181U CN 201320018982 CN201320018982U CN203198181U CN 203198181 U CN203198181 U CN 203198181U CN 201320018982 CN201320018982 CN 201320018982 CN 201320018982 U CN201320018982 U CN 201320018982U CN 203198181 U CN203198181 U CN 2031981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liftout plate
- fixed
- block
- lifto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其包括:第一顶出板,该第一顶出板具有第一上顶出板及第一下顶出板;第二顶出板,其设于第一顶出板上,该第二顶出板具有第二上顶出板及第二下顶出板;扣机,其可选择性的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套筒,其具有筒子及筒子内的芯子,筒子一端固定于第二顶出板中,另一端顶着产品,芯子一端固定于第一顶出板中,另一端伸入产品内部成型产品及倒勾;入子,其一端固定于公模板中,另一端成型产品,套筒从该入子中穿过;至少一滑块,其成型产品外部的倒勾,该滑块通过母模板上设的滑块束块束紧,且滑块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中贯穿有斜导柱以拨动滑块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生产圆筒类产品内外有倒勾时能够顺利开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产品的塑胶件会使用塑胶模具进行成型,例如为电子产品的外壳等塑胶件。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针对塑胶模具的改进也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
在生产圆筒类塑胶产品时,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中所示的产品10为圆筒类产品10,若圆筒类产品10内外都有倒勾11,使用普通的模具结构则不能顺利开模,无法成型产品10。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二次顶出机构,以解决上述在生产圆筒类产品内外都有倒勾时无法顺利开模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在生产圆筒类产品内外都有倒勾时,该二次顶出机构能够解决无法顺利开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固定板、母模板、推板、公模板、托板、两脚垫及下固定板,该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顶出板,其设于两脚垫间,该第一顶出板具有第一上顶出板及第一下顶出板,该第一顶出板中固定有回位销,且该回位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板中;
第二顶出板,其设于所述第一顶出板上,该第二顶出板具有第二上顶出板及第二下顶出板;
扣机,其可选择性的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
套筒,其具有筒子及筒子内的芯子,所述筒子一端固定于第二顶出板中,另一端顶着产品,所述芯子一端固定于第一顶出板中,另一端伸入产品内部成型产品及倒勾;
入子,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公模板中,另一端成型产品,所述套筒从该入子中穿过;
至少一滑块,其成型产品外部的倒勾,该滑块通过母模板上设的滑块束块束紧,且该滑块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中贯穿有斜导柱以拨动所述滑块运动。
特别地,所述回位销外缘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以辅助该回位销回位,该第一弹性元件一侧固定于所述托板中,另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出板中。
特别地,所述扣机具有控制杆、卡扣部、拨块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于第一顶出板中,以模具开模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两个竖直孔及与竖直孔相垂直的水平孔,所述控制杆及卡扣部分别贯穿于所述竖直孔中,所述拨块贯穿于所述水平孔中,且该拨块一侧与水平孔的侧壁间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该拨块另一侧抵触所述控制杆,该控制杆一端固定于下固定板中,该控制杆另一端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角度的第一斜面,相应地所述拨块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角度的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配合,且所述拨块上还设有竖直孔以供卡扣部从中穿过,该卡扣部一端固定于第二顶出板中,该卡扣部另一端还设有卡勾可选择性的勾扣于所述拨块上。
特别地,所述卡扣部的卡勾勾扣于所述拨块上时,所述扣机锁着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所述卡扣部的卡勾脱离所述拨块后,所述扣机则不再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
特别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及第二弹性元件为弹簧。
特别地,所述托板与第二顶出板间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顶出板上还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避空槽。
特别地,所述母模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斜导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公模板中,另一端设于母模板上的容纳槽中。
特别地,所述滑块与推板间设有耐磨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于模具开模后,扣机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共同向上顶出运动,将产品向上顶出,然后在扣机的作用下第一顶出板与第二顶出板脱离,第二顶出板继续向上顶出运动,使产品脱模被顶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生产圆筒类产品内外有倒勾时能够顺利开模。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于模具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中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于模具第一开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于模具第二开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分别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于模具合模状态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中扣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固定板100、母模板110、推板120、公模板130、托板140、两脚垫150及下固定板160,于本实施例中,以模具开模方向为竖直方向,该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顶出板200,其设于两脚垫150间,该第一顶出板200具有第一上顶出板210及第一下顶出板220,该第一顶出板200中固定有回位销230,且该回位销23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的推板120中,该回位销230外缘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240,该第一弹性元件240一侧固定于所述托板140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40为弹簧,该第一弹性元件240辅助回位销230回位;
第二顶出板300,其设于第一顶出板200上,该第二顶出板300具有第二上顶出板310及第二下顶出板320,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40另一侧固定于该第二顶出板300中;
扣机400,其可选择性的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200及第二顶出板300,所述扣机400具有控制杆410、卡扣部420、拨块430及连接块440,所述连接块440设于第一顶出板200中,该连接块440上设有两个竖直孔4401及与竖直孔4401相垂直的水平孔4402,所述控制杆410及卡扣部420分别贯穿于所述的两个竖直孔4401中,所述拨块430贯穿于所述水平孔4402中,且该拨块430一侧与水平孔4402的侧壁间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4301,该拨块430另一侧抵触所述控制杆410,该控制杆410一端固定于下固定板160中,该控制杆410另一端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角度的第一斜面4101,相应地所述拨块430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角度的第二斜面4302,该第二斜面4302与第一斜面4101相配合,且所述拨块430上还设有竖直孔4401以供卡扣部420从中穿过,该卡扣部420一端固定于第二顶出板300中,该卡扣部420另一端还设有卡勾4201可选择性的勾扣于所述拨块430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301为弹簧,于模具合模时该第二弹性元件4301处于伸展状态;
套筒500,其具有筒子510及筒子510内的芯子520,所述筒子510一端固定于第二顶出板300中,另一端顶着产品10,所述芯子520一端固定于第一顶出板200中,另一端伸入产品10内部成型产品10及倒勾11;
入子600,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的公模板130中,另一端成型产品10,所述的套筒500从该入子600中穿过;
至少一滑块700,其成型产品10外部的倒勾11,该滑块700通过母模板110上设的滑块束块710束紧,且该滑块700上设有通孔720,该通孔720中贯穿有斜导柱730以拨动所述滑块700运动,所述母模板110上设有容纳槽1101,该斜导柱730一端固定于所述公模板130中,另一端设于母模板110上的容纳槽1101中。
其中,所述卡扣部420的卡勾4201勾扣于所述拨块430上时,所述扣机400锁着第一顶出板200及第二顶出板300;所述卡扣部420的卡勾4201脱离所述拨块430后,所述扣机400则不再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200及第二顶出板300。
其中,所述托板140与第二顶出板300间设有限位块1401,所述第二顶出板300上还设有与限位块1401相配合的避空槽,在扣机400则不再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200及第二顶出板300时,该限位块1401防止第一顶出板200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其中,所述滑块700与推板120间设有耐磨块740,以减小磨损,延长模具寿命,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3所示,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于模具第一开模状态的示意图。模具开模时,在注塑机的拉力作用下模具的公模侧与模具的母模侧分开,分开到设定位置后停止;然后,由于卡扣部420的卡勾4201勾扣于所述拨块430上,在注塑机顶杆的作用下,第一顶出板200及第二顶出板300共同向上顶出运动,并带动所述回位销230、推板120、套筒500及产品10向上运动;推板120向上运动后,所述斜导柱730接触滑块700上的通孔720后拨动滑块700向后退出产品10外部的倒勾11;同时,第一顶出板200及第二顶出板300向上运动带动扣机400中的连接块440、拨块430及卡扣部420向上运动;当拨块430向上运动到第二斜面4302与第一斜面4101接触时,拨块430向后退出,第二弹性元件4301被压缩,卡扣部420的卡勾4201逐渐脱离所述拨块430,直至第二斜面4302完全脱离第一斜面4101时,卡扣部420上的卡勾4201完全脱离拨块430,此时完成模具的第一次顶出,产品10外圆已脱模被固定在套筒500上;
请参阅图4所示,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于模具第二开模状态的示意图。当卡扣部420上的卡勾4201完全脱离拨块430而不再被拨块430阻挡后,所述扣机400不再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200及第二顶出板300,第一顶出板200停止运动,在注塑机的顶杆作用下,第二顶出板300向上顶出运动,并带动套筒500的筒子510向上运动,而套筒500的芯子520不再运动,因此将产品10顶出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顶出机构在生产圆筒类产品10内外有倒勾11时能够顺利开模,且该二次顶出机构的稳定性强,保证了成型的可行性,且提高了成型产品10的良率。
Claims (7)
1.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固定板、母模板、推板、公模板、托板、两脚垫及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该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顶出板,其设于两脚垫间,该第一顶出板具有第一上顶出板及第一下顶出板,该第一顶出板中固定有回位销,且该回位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板中;
第二顶出板,其设于所述第一顶出板上,该第二顶出板具有第二上顶出板及第二下顶出板;
扣机,其可选择性的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
套筒,其具有筒子及筒子内的芯子,所述筒子一端固定于第二顶出板中,另一端顶着产品,所述芯子一端固定于第一顶出板中,另一端伸入产品内部成型产品及倒勾;
入子,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公模板中,另一端成型产品,所述套筒从该入子中穿过;
至少一滑块,其成型产品外部的倒勾,该滑块通过母模板上设的滑块束块束紧,且该滑块上设有通孔,该通孔中贯穿有斜导柱以拨动所述滑块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销外缘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以辅助该回位销回位,该第一弹性元件一侧固定于所述托板中,另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出板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机具有控制杆、卡扣部、拨块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于第一顶出板中,以模具开模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两个竖直孔及与竖直孔相垂直的水平孔,所述控制杆及卡扣部分别贯穿于所述竖直孔中,所述拨块贯穿于所述水平孔中,且该拨块一侧与水平孔的侧壁间连接有第二弹性元件,该拨块另一侧抵触所述控制杆,该控制杆一端固定于下固定板中,该控制杆另一端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角度的第一斜面,相应地所述拨块上设有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角度的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配合,且所述拨块上还设有竖直孔以供卡扣部从中穿过,该卡扣部一端固定于第二顶出板中,该卡扣部另一端还设有卡勾可选择性的勾扣于所述拨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的卡勾勾扣于所述拨块上时,所述扣机锁着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所述卡扣部的卡勾脱离所述拨块后,所述扣机则不再锁着所述第一顶出板及第二顶出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与第二顶出板间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顶出板上还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避空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板上设有容 纳槽,所述斜导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公模板中,另一端设于母模板上的容纳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推板间设有耐磨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8982 CN203198181U (zh) | 2013-01-15 | 2013-01-15 | 二次顶出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18982 CN203198181U (zh) | 2013-01-15 | 2013-01-15 | 二次顶出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98181U true CN203198181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2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1898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8181U (zh) | 2013-01-15 | 2013-01-15 | 二次顶出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9818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37872A (zh) * | 2013-12-25 | 2014-04-23 | 宁波和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二次刚性顶出顺序控制装置 |
CN103921411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二次顶出机构 |
CN109571885A (zh) * | 2018-10-16 | 2019-04-05 | 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方向控制二次顶出模具 |
-
2013
- 2013-01-15 CN CN 201320018982 patent/CN2031981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1411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二次顶出机构 |
CN103921411B (zh) * | 2013-01-15 | 2016-12-28 | 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二次顶出机构 |
CN103737872A (zh) * | 2013-12-25 | 2014-04-23 | 宁波和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二次刚性顶出顺序控制装置 |
CN103737872B (zh) * | 2013-12-25 | 2015-11-25 | 宁波和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简易二次刚性顶出顺序控制装置 |
CN109571885A (zh) * | 2018-10-16 | 2019-04-05 | 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方向控制二次顶出模具 |
CN109571885B (zh) * | 2018-10-16 | 2021-05-04 | 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方向控制二次顶出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21411A (zh) | 二次顶出机构 | |
CN202378252U (zh) | 一种多方位抽芯的塑料模具 | |
CN103158235B (zh) | 母模顶出机构 | |
CN104690912A (zh) | 一种塑料模具内藏式型针抽芯二次顶出机构及其模具 | |
CN202021713U (zh) | 内滑块机构 | |
CN203198181U (zh) | 二次顶出机构 | |
CN101954723A (zh) | 改进型倒扣瓶盖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
CN103057049A (zh) | 斜滑块机构 | |
CN102019397A (zh) | 一种拉钩式二级推出模具机构 | |
CN103909632B (zh) | 侧推承压式保险杠模具脱模机构 | |
CN202572829U (zh) | 注塑模具 | |
CN202213142U (zh) | 一种线圈绝缘骨架注塑模具 | |
CN205167447U (zh) | 一种外拉杆强脱倒扣结构 | |
CN204546968U (zh) | 借位顶出结构 | |
CN103817878A (zh) | 强制脱模机构 | |
CN103909630B (zh) | 司筒顶出机构 | |
CN202952470U (zh) | 母模防粘结构 | |
CN102294802B (zh) | 注塑模具杠杆双脱模机构 | |
CN202293217U (zh) | 斜滑块机构 | |
CN204546959U (zh) | 自动断浇口结构 | |
CN202922906U (zh) | 汽车空调出风口注塑模具的侧壁斜孔抽芯装置 | |
CN202952502U (zh) | 强制脱模机构 | |
CN202388705U (zh) | 模具结构 | |
CN202271507U (zh) | 注塑模具杠杆双脱模机构 | |
CN202781724U (zh) | 新型二次顶出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