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9967U - 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49967U CN203049967U CN 201320051882 CN201320051882U CN203049967U CN 203049967 U CN203049967 U CN 203049967U CN 201320051882 CN201320051882 CN 201320051882 CN 201320051882 U CN201320051882 U CN 201320051882U CN 203049967 U CN203049967 U CN 2030499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ortion
- facial canal
- bent
- handrail
- handrail fac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包括用于将扶手面管固定支撑在固定件上的支撑件本体,支撑件本体的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用于连接扶手面管的第一连接部,支撑件本体的另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用于连接固定件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弯折形成的支撑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美观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扶手面管的安装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
背景技术
扶手面管一般采用接头安装到墙体、立柱等固定件上,其中,接头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连接并支撑扶手面管。现有用于安装扶手面管的接头均采用焊接工艺制成,为整体焊接结构,其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焊疤的存在也影响了接头及扶手面管安装后的整体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美观性好的扶手面管支撑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包括用于将所述扶手面管固定支撑在固定件上的支撑件本体,所述支撑件本体的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用于连接扶手面管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件本体的另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用于连接固定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弯折形成的支撑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撑部设有一对竖直布置的加强筋板。
各加强筋板均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一个所述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支撑部为一对竖直布置的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的一端相连并弯折形成一对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各层支撑板的另一端均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用于安装紧固连接件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扶手面管支撑件,用于连接扶手面管的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固定件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支撑部均通过弯折形成,为采用弯折工艺制作的一体成型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接头,更加易于制作,制作成本更低,美观性也更好;同时,该扶手面管支撑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支撑部设有一对加强筋板或者支撑部为一对支撑板,加强筋板和支撑板均竖直布置,提高了支撑件本体的支撑强度和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具体应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撑部;11、加强筋板;12、支撑板;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扶手面管;5、固定件;6、紧固连接件;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扶手面管支撑件的第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扶手面管支撑件包括用于将扶手面管4固定支撑在固定件5上的支撑件本体,支撑件本体的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第一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2通过紧固连接件6与扶手面管4连接,支撑件本体的另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第二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3通过紧固连接件6与固定件5(墙体)连接,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之间为弯折形成的支撑部1。本实用新型的扶手面管支撑件为采用弯折工艺制作的一体成型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接头,更加易于制作,制作成本更低,美观性也更好;同时,该扶手面管支撑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设有一对竖直布置的加强筋板11,一对加强筋板11相互贴合,各加强筋板11均弯折形成一个第一连接部2和一个第二连接部3,即支撑件本体共具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和两个第二连接部3,如图1所示,整个支撑件本体由一整块金属板构成,加强筋板11竖直布置,其支撑强度和支撑稳定性高。制作时,可先根据支撑件本体的结构、尺寸冲压出一块平板状的金属板,再将该金属板弯折成贴合状的双层板结构,最后在各层金属板的两端弯折出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
本实施例中,紧固连接件6为螺钉,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均设有用于安装紧固连接件6的通孔7,紧固连接件6安装时直接穿过通孔7与扶手面管4或固定件5连接,其安装方便快捷。该通孔7可在金属板冲压的同时制出,也可在支撑件本体弯折成形后再制出。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扶手面管支撑件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支撑件本体的支撑部1为一对竖直布置的支撑板12,一对支撑板12的一端相连并弯折形成一对第一连接部2,各支撑板12的另一端均弯折形成一个第二连接部3。本实施例的一对支撑板12也为竖直布置并相互贴合,其支撑强度和支撑稳定性高。本实施例的扶手面管支撑件制作时,可先根据支撑件本体的结构、尺寸冲压出一块平板状的金属板,再将该金属板弯折形成双层板结构的第一连接部2和相互贴合的支撑板12,最后在各支撑板12与第一连接部2相对的一端弯折出第二连接部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包括用于将所述扶手面管(4)固定支撑在固定件(5)上的支撑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本体的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用于连接扶手面管(4)的第一连接部(2),所述支撑件本体的另一端为弯折形成的用于连接固定件(5)的第二连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之间为弯折形成的支撑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面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设有一对竖直布置的加强筋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面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各加强筋板(11)均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和一个所述的第二连接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面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为一对竖直布置的支撑板(12),所述一对支撑板(12)的一端相连并弯折形成一对所述的第一连接部(2),各支撑板(12)的另一端均弯折形成一个所述的第二连接部(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面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均设有用于安装紧固连接件(6)的通孔(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51882 CN203049967U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51882 CN203049967U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49967U true CN203049967U (zh) | 2013-07-10 |
Family
ID=48732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5188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9967U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4996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3127A (zh) * | 2014-11-21 | 2015-03-25 | 重庆大军建材有限公司 | 侧墙扶手架 |
CN107115058A (zh) * | 2017-07-05 | 2017-09-01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及加固方法 |
-
2013
- 2013-01-30 CN CN 201320051882 patent/CN2030499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3127A (zh) * | 2014-11-21 | 2015-03-25 | 重庆大军建材有限公司 | 侧墙扶手架 |
CN107115058A (zh) * | 2017-07-05 | 2017-09-01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及加固方法 |
CN107115058B (zh) * | 2017-07-05 | 2024-02-09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卫生间的分体式连接可调节安全扶手固定组件及加固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61300U (zh) | 一种电梯门板的新型一体式结构 | |
CN203049967U (zh) | 一种扶手面管支撑件 | |
CN201461627U (zh) | 一种连接件 | |
CN204899114U (zh) | 一种陶土板连接组件 | |
CN204529056U (zh) | 一种自动扶梯外装饰板的固定方式 | |
CN203049792U (zh) | 一种新型连栋温室或单体大棚的拱梁连接件 | |
CN205064469U (zh) | 一种储物柜用壁板拼装连接件 | |
CN204098325U (zh) | 龙骨连接件 | |
CN203485912U (zh) | 一种管接头总成 | |
CN203066252U (zh) | 淋浴房用侧边连接固定片 | |
CN202917819U (zh) | 一种配电箱导轨 | |
CN207250743U (zh) | 新型led柔性灯带连接器 | |
CN206130900U (zh) | 一种冲压成型的超薄灯面板 | |
CN203947619U (zh) | 一种墙体连接结构 | |
CN203443602U (zh) | 传感器支架 | |
CN203531199U (zh) | 一种幕墙转角连接柱 | |
CN203943595U (zh) | 淋浴房转角座 | |
CN205351446U (zh) | 油烟机安装支架 | |
CN203373950U (zh) | 一种二级吊顶型材装饰线 | |
CN205196154U (zh) | 控制器外壳结构 | |
CN204878535U (zh) | 钢丝绳的螺旋扣 | |
CN202433426U (zh) | 三相数智电力仪表 | |
CN203051974U (zh) | 一种用于试压机的试压管座 | |
CN201608810U (zh) | 电视机壁挂结构 | |
CN205257738U (zh) | 一种轿顶定位矫正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13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