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4294U - 加热送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热送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44294U CN203044294U CN 201220466954 CN201220466954U CN203044294U CN 203044294 U CN203044294 U CN 203044294U CN 201220466954 CN201220466954 CN 201220466954 CN 201220466954 U CN201220466954 U CN 201220466954U CN 203044294 U CN203044294 U CN 2030442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ing
- hot
- air inlet
- hot bl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送风系统,包括加热送风箱体、设于加热送风箱体的新风管道、回风管道、中效过滤区、冷热气体混合区、热交换器、风机、马达及热风进风管道。加热送风箱体的进风一端设有从初效洁净风区出来的新风进风口和从干燥箱内部出来的热风回风口。新风进风口连接新风管道,热风回风口连接热风回风管道。冷热气体混合区、中效过滤区、热交换器、风机、马达依次设于加热送风箱体内,且冷热气体混合区与新风进风口和热风回风口连通,由设在热交换器后面的耐高温风机将混合区冷热混合好的气体抽过热交换器完成对气体的加热,风机的马达设在整个加热送风系统外箱体的外侧;新风管道、热风进风管道、热风回风管道均为带保温夹层的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加热送风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保温节能并具有中效洁净的加热送风系统,其能够为光学级无尘涂布干燥箱连续提供高热量的中效洁净风,并便于施工人员安装和清洁的加热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膜、屏幕保护膜、汽车隔热膜、汽车防爆膜、模内装饰(IMD,In-Mold Decoration)、墙膜、各种型号的胶带、柔性或硬性覆铜板及各种柔性线路板的生产必须用光学级精密无尘涂布设备。一般加热送风系统常作为各种干燥箱、干燥炉的热量提供源,但作为给光学级精密无尘涂布设备的干燥箱和干燥炉提供热量就达不到要求了。光学级精密涂布对热风的洁净度及温度要求极高,普通的加热送风系统通过复杂的管道连接,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加热送风系统内部的灰尘杂质无法清除,导致对高温高效过滤器的过滤达不到要求并迅速失效。由此送风系统给干燥箱或干燥炉所提供的热风洁净度就无法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持续提供高热量的中效洁净风,并便于施工人员安装和清洁的加热送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送风系统,其包括加热送风箱体、设于加热送风箱体的新风管道、回风管道、中效过滤区、冷热气体混合区、热交换器、风机、马达及热风进风管道。加热送风箱体的进风一端设有一个从初效洁净风区出来的新风进风口和一个从干燥箱内部出来的热风回风口。新风进风口连接新风管道,热风回风口连接热风回风管道。冷热气体混合区、中效过滤区、热交换器、风机、马达依次设于加热送风箱体内,且冷热气体混合区与新风进风口和热风回风口连通,由设在热交换器后面的耐高温风机将混合区冷热混合好的气体抽过热交换器完成对气体的加热,风机的马达设在整个加热送风系统外箱体的外侧;新风管道、热风进风管道、热风回风管道均为带保温夹层的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送风系统还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包括硅酸铝作为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加热送风箱体设于所述外箱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管道、回风管道、中效过滤区、冷热气体混合区、热交换区及热风进风管道的外部,以及所述新风管道、回风管道、热风进风管道上的法兰连接件、阀门,其外壳均采用碳钢、内衬均采用不锈钢,保温材料作为夹层设于外壳与内衬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马达通过一根轴心与同样是风机相连,然后该风机将经加热后的风通过热风进风管道和热风进风口送入干燥箱对涂布面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其中一端用于和新风管道的连接,另一端用于和新风进风口的密封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风回风口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其中一端用于和热风回风管道的连接,另一端用于和热风回风口的密封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风回风管道上另接有排风管道,并设有风量调节阀和排风机,通过调整排风和热风回风阀的开启度不停的通过排风机排到废气总管保持气体的安全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材料选用的是硅酸铝棉、硅酸铝毡或者硅酸铝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效过滤袋采用耐高温玻璃纤维滤纸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采用耐高温风机,并且风机外壳采用碳钢、内衬采用不锈钢,设于外壳和内衬之间的保温层则选用的是硅酸铝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清洗时可以随时拆卸,方便安装维护无需重做保温;在新风口和回风口加装的中效过滤袋,可以进一步对初效新风和干燥箱回风过滤处理达到中效洁净,并可经混合段先混合均匀有利于后续加热均匀;再加上整个加热送风系统自身全部用硅酸铝材料作为保温材质,使热能损失大幅降低,节约了能源。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加热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加热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加热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加热送风系统,其包括整个加热送风系统的外箱体101,所述的外箱体101全部用硅酸铝作为保温材料;该外箱体101内部设有一个全部采用304号不锈钢的加热送风箱体102。
加热送风箱体102的进风一端下半部设有一个从初效洁净风区103出来的新风进风口104和一个从干燥箱105内部出来的热风回风口106,在新风进风口104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图未示),一端用于和初效新风管道107的连接,一端用于和安装好中效过滤袋108的加热送风箱体102的新风进风口104的密封安装。
加热送风箱体102的进风一端的下半部设有一个热风回风口106,在热风回风口106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图未示),一端用于和热风回风管道114的连接,一端用于和安装好中效过滤袋14的加热送风箱体102热风回风口的密封安装。在中效过滤袋108的后部设冷热气体混合区109,由设在热交换器110后面的耐高温风机111将混合区冷热混合好的气体抽过热交换器110完成对气体的加热,风机111的马达116设在整个加热送风系统外箱体102的外侧,通过一根不锈钢的轴心与同样是不锈钢材质的风机111相连,然后该风机111将经加热后的风通过热风进风管道112和热风进风口115送入干燥箱105对涂布面进行加热。
在热风回风管道114上另接有排风管道113,并设有风量调节阀和排风机(图未示),通过调整排风和热风回风阀的开启度不停的通过排风机排到废气总管保持气体的安全浓度。
初效新风管道107、热风进风管道112、热风回风管道114均为带保温夹层的管道。
该实施例的整个加热送风系统全部处于一个带有保温夹层的外箱体之中,该设计可以使热能损失大幅降低,节约了能源;清洗时又可以随时拆卸,方便安装维护无需重做保温,也没有使用清洁起来极为复杂的传统管道加保温连接设计,只是在新风口和回风口加装了中效过滤袋108,可以进一步对来自初效洁净风区103的初效新风和来自干燥箱105的回风过滤处理达到中效洁净并可经混合段先混合均匀有利于后续加热均匀;该加热送风系统采用了预处理的初效新鲜风和干燥箱105使用过的洁净风,再经本系统的中效处理进一步过滤使到达干燥箱内的洁净风满足中效标准,延长了干燥箱105内耐高温高效过滤器的寿命和出高效的洁净风达到高效标准。将中效过滤袋直接安装在进风口然后用带阀法兰连接外部管道,使整个结构更为紧凑和方便拆卸后清洁和更换中效过滤袋。
实施例二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加热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加热送风系统,其包括加热送风箱体202,该箱体202设置带有初效的新风管道207、回风管道214、由中效过滤袋208形成的中效过滤区、冷热气体混合区209、热交换器210实现的热交换区、风机211、马达216及热风进风管道112。该箱体202所包括的所有上述部件都采用304号不锈钢材料,且带有初效的新风管道207、回风管道214、中效过滤区208、冷热气体混合区209、热交换区210及热风进风管道112的外部,包括所述新风管道207、回风管道214、热风进风管道112上的法兰连接件、阀门等全部用保温材料(图未标)作夹层;该箱体202外部也使用保温材料包覆。该保温材料可以是硅酸铝。
在中效过滤区208的下半部设有一个从干燥箱初效洁净风区203出来的新风进风口204和一个从干燥箱内部出来的热风回风口206,在新风进风口204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图未示),一端用于和初效新风管道207的连接,一端用于和安装好中效过滤袋208的箱体新风进风口204的密封安装;箱体202的进风一端的下半部设有一个热风回风口206,在热风回风口206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图未示),一端用于和热风回风管道214的连接,一端用于和安装好中效过滤袋208的箱体热风回风口206的密封安装。
在中效过滤区的后部设冷热气体混合区209,由设在热交换器210后面的风机211将混合区冷热混合好的气体抽过热交换器210完成对气体的加热,然后该风机211将经加热后的风通过热风进风管道212和热风进风口215送入干燥箱205对涂布面进行加热。在热风回风管道214上另接有排风管道213,并设有风量调节阀和排风机(图未示),通过调整排风和热风回风阀的开启度不停的通过排风机排到废气总管保持气体的安全浓度。
对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及其他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箱体外壳采用碳钢、内衬采用不锈钢,保温材料则选用的是硅酸铝保温材料,进一步说明,保温材料可以是硅酸铝棉、硅酸铝毡或者硅酸铝板,并且优选密度大于140kg/m3、耐温温度800度时导热系数小于0.159V/M.K的硅酸铝保温材料。一般在碳钢外壳和不锈钢内胆之间填充该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10cm,可根据产品加热温度具体确定,一般优选1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高温中效过滤袋208采用耐高温玻璃纤维滤纸制造,进一步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耐高温高效过滤器208连续运行最高耐温:250℃(frsi)、260℃(kseries)以上,更优选进口的具有防水性和阻燃性可适用于1000°F(538℃)的高温H&V3波纤滤料制造的中效过滤袋。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不锈钢热能交换器上可以采用导热油和气体热能交换器、电加热和气体热能交换器和蒸汽和气体热能交换器等,并按不同热能交换器配置相应的温度控制装置。在将不锈钢热能交换器设置与箱体内时交换器无需保温,保温由箱体保温完成,反之则直接用碳钢作外壳,内衬不锈钢,中间采用5-10cm硅酸铝材料保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效过滤袋段108(208)在箱体102(202)的前端,下半部作为新风进口,上半部作为热风回风口,中效过滤袋108(208)外口直接安装在风口处,然后安装带风阀的保温法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管道和保温法兰,均采用和箱体102(202)一样的设计,外壳采用碳钢、内衬采用不锈钢,保温材料则选用的是硅酸铝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优选5-10cm,可根据产品加热温度具体确定,一般优选10cm。本实用新型中的干燥箱回风口至加热箱体的热风回风口、加热风出风口至干燥箱热风进风口保温管道和保温连接法兰均按此设计制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机111(211)必须采用耐高温风机,并且风机外壳采用碳钢、内衬采用不锈钢,保温材料则选用的是硅酸铝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优选5-10cm,可根据产品加热温度具体确定,一般优选10cm。当设计成整体外箱时也可以只采用不锈钢外壳,将风机置于保温箱体内再通过传动轴连接设在保温箱体外部的风机马达驱动,同时马达116(216)后部增设均流出风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送风系统没有使用清洁起来极为复杂的传统管道加保温连接设计,本实用新型直接将保温做在设备夹层中,清洗时可以随时拆卸,方便安装维护无需重做保温;在新风口和回风口加装的中效过滤袋,可以进一步对初效新风和干燥箱回风过滤处理达到中效洁净并可经混合段先混合均匀有利于后续加热均匀;再加上整个加热送风系统自身全部用硅酸铝材料作为保温材质,使热能损失大幅降低,节约了能源。该加热送风系统采用了预处理的初效新鲜风和干燥箱使用过的洁净风,再经本系统的中效处理进一步过滤使到达干燥箱内的洁净风满足中效标准,延长了干燥箱内耐高温高效过滤器的寿命和出高效的洁净风达到高效标准。将中效过滤器直接安装在进风口然后用带阀保温法兰连接外部管道,使整个结构更为紧凑和方便拆卸后清洁和更换中效过滤袋。
该加热送风系统按国家洁净规范采用了初效、中效并和静压式干燥箱内高效过滤器连续接力工作完成了加热气体的洁净过滤,并持续有效的给静压式干燥箱提供符合生产光学薄膜要求的中效热洁净风,延长了高效过滤器的寿命,并比传统加热送风系统更节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送风系统,其包括加热送风箱体、设于加热送风箱体的新风管道、回风管道、中效过滤区、冷热气体混合区、热交换器、风机、马达及热风进风管道,加热送风箱体的进风一端设有一个从初效洁净风区出来的新风进风口和一个从干燥箱内部出来的热风回风口,新风进风口连接新风管道,热风回风口连接热风回风管道,冷热气体混合区、中效过滤区、热交换器、风机、马达依次设于加热送风箱体内,且冷热气体混合区与新风进风口和热风回风口连通,由设在热交换器后面的耐高温风机将混合区冷热混合好的气体抽过热交换器完成对气体的加热,风机的马达设在整个加热送风系统外箱体的外侧;新风管道、热风进风管道、热风回风管道均为带保温夹层的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送风系统进一步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包括硅酸铝作为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加热送风箱体设于所述外箱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回风管道、中效过滤区、冷热气体混合区、热交换区及热风进风管道的外部,以及所述新风管道、回风管道、热风进风管道上的法兰连接件、阀门,其外壳均采用碳钢、内衬均采用不锈钢,保温材料作为夹层设于外壳与内衬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马达通过一根轴心与同样是风机相连,然后该风机将经加热后的风通过热风进风管道和热风进风口送入干燥箱对涂布面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其中一端用于和新风管道的连接,另一端用于和新风进风口的密封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回风口的前端设置一段两端带法兰带风门调节阀接口,其中一端用于和热风回风管道的连接,另一端用于和热风回风口的密封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回风管道上另接有排风管道,并设有风量调节阀和排风机,通过调整排风和热风回风阀的开启度不停的通过排风机排到废气总管保持气体的安全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选用的是硅酸铝棉、硅酸铝毡或者硅酸铝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效过滤袋采用耐高温玻璃纤维滤纸制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耐高温风机,并且风机外壳采用碳钢、内衬采用不锈钢,设于外壳和内衬之间的保温层则选用的是硅酸铝保温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66954 CN203044294U (zh) | 2012-09-14 | 2012-09-14 | 加热送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66954 CN203044294U (zh) | 2012-09-14 | 2012-09-14 | 加热送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44294U true CN203044294U (zh) | 2013-07-10 |
Family
ID=4872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6695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4294U (zh) | 2012-09-14 | 2012-09-14 | 加热送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442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6876A (zh) * | 2015-07-24 | 2015-10-14 | 无锡中易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气缸连接的涂布机烘箱 |
-
2012
- 2012-09-14 CN CN 201220466954 patent/CN2030442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6876A (zh) * | 2015-07-24 | 2015-10-14 | 无锡中易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气缸连接的涂布机烘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40168A (zh) | 带热量回收和废气净化的送排风系统 | |
CN103017353B (zh) | 一种玻璃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 |
CN102824995A (zh) | 加热送风系统 | |
CN203044294U (zh) | 加热送风系统 | |
CN201964765U (zh) | 一种带余热回收系统的节能建筑瓷窑炉 | |
CN102062533A (zh) | 无网带硅电池片烧结炉的炉膛温区气流隔热装置 | |
CN203672129U (zh) | 热风排胶炉 | |
CN202993578U (zh) |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 |
CN101881553A (zh) | 催化燃烧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 |
CN210862269U (zh) | 一种用于水泥生产的余热回收装置 | |
CN2909058Y (zh) | 一种电磁炉取暖器 | |
CN202263701U (zh) | 催化燃烧热回收装置 | |
CN202993583U (zh) | 一种玻璃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 |
CN212511543U (zh) | 一种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 |
CN202074779U (zh) | 一种电磁能导热油热风循环低压锅炉装置 | |
CN208547258U (zh) | 一种余热再利用装置 | |
CN209431895U (zh) | 一种具有可回收热量功能的窑炉 | |
CN113237371A (zh) | 瓦斯蓄热氧化熔盐储热模型装置 | |
CN206598427U (zh) | 一种直燃气喷式环保整芯输送带塑化装置 | |
CN208952418U (zh) | 一种燃气导热油炉 | |
CN202219232U (zh) | 四元体热风炉 | |
CN102022912A (zh) | 带余热回收系统的节能建筑瓷窑炉 | |
CN202157087U (zh) | 一种高效电炉炼钢系统 | |
CN207379346U (zh) | 烟气余热回收器 | |
CN219120918U (zh) | 一种余热利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6 Address after: 215400, 8, Kai Xing Road, old gate area, pontoon bridge, Suzhou, Jiangsu, Taicang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LI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 building 2481, building 2, Xincheng Road, mud town,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20012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ilin Opt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