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27822U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27822U CN203027822U CN2013200247734U CN201320024773U CN203027822U CN 203027822 U CN203027822 U CN 203027822U CN 2013200247734 U CN2013200247734 U CN 2013200247734U CN 201320024773 U CN201320024773 U CN 201320024773U CN 203027822 U CN203027822 U CN 2030278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itoring system
- environment monitoring
- soil
- energy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Abstract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顶部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大棚本体内设有智能控制器、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供电,充分保证实时传输给智能控制器各种监测数据,使种植者能及时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降低人工实时监测调控的管理成本和人为失误,提高种植监测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利于对种植环境进行有利、合理、科学的人为管理,大大提高植物生长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调节生长周期,对增加大棚种植收益具有重大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一种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多采用人工进行管理,人工劳动强度大,管理成本高,而且对植物的光照时间、空气温度及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干湿度等因素不能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也不能在理想的条件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周期,经济效益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人工劳动强度小、管理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顶部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大棚本体内设有智能控制器、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智能控制器连接。
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电池板、铺设在太阳能薄膜电池板上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和蓄电池,太阳能薄膜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或通过逆变器与电网连接,电网和/或蓄电池为智能控制器、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供电。
所述照明系统为设在大棚本体顶部的高压卤化灯和高压钠化灯。
所述空气环境监测系统为对大棚本体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大气压、光照量、风速、风量、露点进行监测的空气监测仪。
所述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为对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肥力进行监测土壤环境监测仪。
所述病虫害监测系统采用视频监控的摄像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光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玻璃和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照射到大棚本体内。同时太阳能光伏玻璃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或者输送到电网中,电网或蓄电池为各个系统供电。智能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数据,结合大棚本体内植物不同生长周期和以及各个实时监测仪反馈来的数据,合理控制水泵、照明系统、风机等设备的开闭,达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供电,充分保证实时传输给智能控制器各种监测数据,使种植者能及时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降低人工实时监测调控的管理成本和人为失误,提高种植监测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利于对种植环境进行有利、合理、科学的人为管理,大大提高植物生长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调节生长周期,对增加大棚种植收益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大棚本体1顶部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大棚本体1内设有智能控制器2、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3和风机4,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3和风机4分别通过数据线5与智能控制器2连接。
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电池板6、铺设在太阳能薄膜电池板6上的太阳能光伏玻璃7和蓄电池8,太阳能薄膜电池板6通过导线9与蓄电池8连接或通过逆变器10与电网连接,电网和/或蓄电池8为智能控制器2、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3和风机4供电。太阳能供电系统还包括稳压电路、充电器、电池电量监测及弱光情况技术处理等部分组成,这样对充电器和弱光情况下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照明系统为设在大棚本体1顶部的高压卤化灯11和高压钠化灯12。在大棚本体1里具有全光谱的光照对植物生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早期所使用的植物照明光源非全光谱光源,无法全面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光照。采用高压卤化灯11和高压钠化灯12结合方式,具有全光谱特性,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光照,能够极大的缩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时间。高压钠化灯12一般用在植物的生长期,而高压卤化灯11一般用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期。
运用植物生长灯和对光照时间以及温度的控制可完全模拟大多数植物的生长条件,如果是生长期,只要有植物生长灯,并把光照时间定在每天(每24小时)12小时以上,那么大多数植物的生物钟就会认为现在正值夏天,并把自己调整到生长的阶段。而把光照时间调整到每天(每24小时)12小时一下,那么大多数植物就会进入开花和结果期。具体的光照要根据植物在当地的生长情况而定,并可根据市场需要,人为改变生长周期,让植物提前成熟上市。
空气环境监测系统为对大棚本体1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大气压、光照量、风速、风量、露点进行监测的空气监测仪13。主要采集大棚本体1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大气压、光照、风速、风量、露点等环境参数,以直观的图标和区县的方式在智能控制器2上显示,也可通过各监测点视频显示数据,为指导种植户进行真确的栽培管理,当温度湿度等参数超过设定值时,提供环境报警信息。
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为对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肥力进行监测土壤环境监测仪14。系统基于无线传输数据采集终端,根据连接的各土壤环境监测传感器,针对大棚内土地湿度、土地温度、土地费力概况进行精确测量,采集传输给智能控制器2,当土壤水分、温度、肥力达到临界值,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监测人员采取措施。
病虫害监测系统采用视频监控的摄像头15,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智能判断虫害情况。将高清图像传送至智能控制器2,可以提前防范规模性病虫害,大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对增加大棚种植收益具有重大意义。
太阳光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玻璃7和太阳能薄膜电池板6照射到大棚本体1内。同时太阳能光伏玻璃7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蓄电池8中或者输送到电网中,电网或蓄电池8为各个系统供电。智能控制器2根据预设的数据,结合大棚本体1内植物不同生长周期和以及各个实时监测仪反馈来的数据,合理控制水泵3、照明系统、风机4等设备的开闭,对大棚本体1内进行供水、增光和通风,达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Claims (6)
1.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顶部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大棚本体内设有智能控制器、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智能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电池板、铺设在太阳能薄膜电池板上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和蓄电池,太阳能薄膜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或通过逆变器与电网连接,电网和/或蓄电池为智能控制器、照明系统、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泵和风机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为设在大棚本体顶部的高压卤化灯和高压钠化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环境监测系统为对大棚本体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大气压、光照量、风速、风量、露点进行监测的空气监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为对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肥力进行监测土壤环境监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监测系统采用视频监控的摄像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0247734U CN203027822U (zh) | 2013-01-17 | 2013-01-17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0247734U CN203027822U (zh) | 2013-01-17 | 2013-01-17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27822U true CN203027822U (zh) | 2013-07-03 |
Family
ID=4867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0247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27822U (zh) | 2013-01-17 | 2013-01-17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2782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3363A (zh) * | 2013-01-17 | 2013-04-24 | 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CN105850596A (zh) * | 2016-05-27 | 2016-08-17 | 林少明 | 一种农业种植大棚 |
CN108718820A (zh) * | 2018-05-10 | 2018-11-02 | 合肥学院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种植大棚 |
-
2013
- 2013-01-17 CN CN2013200247734U patent/CN2030278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3363A (zh) * | 2013-01-17 | 2013-04-24 | 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CN105850596A (zh) * | 2016-05-27 | 2016-08-17 | 林少明 | 一种农业种植大棚 |
CN108718820A (zh) * | 2018-05-10 | 2018-11-02 | 合肥学院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种植大棚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3363A (zh)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
CN206671924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植物养护管理控制系统 | |
CN203950179U (zh) | 一种农业温室、大棚内的环境监控调节系统 | |
CN205229869U (zh) | 一种智能温室大棚系统 | |
CN203745872U (zh) | 一种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 | |
CN203950191U (zh) |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植物监控装置 | |
CN103592924A (zh) | 一种光伏大棚智能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
CN205320731U (zh) | 温室二氧化碳智能补偿系统 | |
CN205105774U (zh) | 一种花卉培育装置 | |
CN106873480A (zh) | 一种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3027822U (zh) | 一体化智能式节能光伏大棚 | |
CN206573898U (zh) | 植物智能养护终端 | |
CN104155941A (zh) |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7232112A (zh) | 一种种植与水产养殖协同工作系统 | |
CN204837399U (zh) | 一种智能种植装置 | |
CN207995733U (zh) | 一种智能温室大棚 | |
CN107065797A (zh) | 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及其栽培方法 | |
CN204948992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花草照料系统 | |
CN207232798U (zh) | 一种黄瓜温室智能控制装置 | |
CN211427177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 |
CN103444418A (zh) | 基于植物生长特性和规律的流水线式植物工厂的实现方法 | |
KR20160109581A (ko) | 신재생 에너지를 이용한 식물농장 시스템 | |
CN205176700U (zh) | 智能大棚黑木耳栽培自动化控制系统 | |
CN203232340U (zh) | 一种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5830590U (zh) | 一种温室种子育苗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