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20000U - 板簧支架 - Google Patents

板簧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20000U
CN203020000U CN 201220678758 CN201220678758U CN203020000U CN 203020000 U CN203020000 U CN 203020000U CN 201220678758 CN201220678758 CN 201220678758 CN 201220678758 U CN201220678758 U CN 201220678758U CN 203020000 U CN203020000 U CN 203020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flat spring
spring bracket
hole
ri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787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清乐
刘知汉
邓勋
徐锦
赵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787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20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20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200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簧支架,该板簧支架包括底板(10)、从该底板(10)的右侧向上延伸的立板(20)和从该底板(10)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吊耳(30),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立板(2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所述吊耳(30)上设置有吊耳销孔(31),其中,所述底板(10)和/或所述立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轻孔(40)。通过在所述底板或所述立板上设置减轻孔可以保证在铸造所述板簧支架时各部分同时凝固,减少所述板簧支架内部的气孔,提高所述板簧支架的强度。

Description

板簧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板簧支架。
背景技术
板簧支架是汽车上支承钢板弹簧的重要部件,在汽车运行的条件下,所述板簧支架承受巨大的交变载荷。通常,板簧支架包括底板、从该底板的左侧向上延伸的立板和从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吊耳,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吊耳上设置有吊耳销孔。
所述板簧支架的底板与车架的下翼面贴合,所述板簧支架的立板与车架的外侧面贴合,然后分别通过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紧固件将板簧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板簧的连接端设置在两个吊耳之间,并通过穿过吊耳销孔的销轴与板簧支架固定相连。
通常板簧支架通过铸造而得。但是铸造获得的板簧支架内往往存在大量的气孔,降低了板簧支架的总体强度。因此,如何减少铸造板簧支架时产生的气孔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簧支架,铸造该板簧支架时,板簧支架内部气孔较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簧支架,该板簧支架包括底板、从该底板的右侧向上延伸的立板和从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吊耳,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吊耳上设置有吊耳销孔,其中,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立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轻孔。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减轻孔,该减轻孔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该减轻孔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底板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减轻孔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减轻孔,该两个减轻孔的纵截面积之和为所述立板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立板上的两个所述减轻孔位于所述立板的中部。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吊耳上设置有锁紧孔,该锁紧孔与所述吊耳销孔相贯通。
优选地,所述锁紧孔的轴线沿所述吊耳销孔的径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固定孔,该三个第二固定孔分布在所述立板的边缘部。
通过在所述底板或所述立板上设置减轻孔可以保证在铸造所述板簧支架时各部分同时凝固,减少所述板簧支架内部的气孔,提高所述板簧支架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簧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底板        11    第一固定孔
20    立板        21    第二固定孔
30    吊耳        31    吊耳销孔
32    锁紧孔      40    减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左”是指图1中的x轴的正方向,“右”是指x轴的负方向,“前”是指图1中的y轴的正方向,“后”是指图1中y轴的负方向,“上”是指图1中的z轴的正方向,“下”是指图1中z轴的负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簧支架,该板簧支架包括底板10、从该底板10的右侧向上延伸的立板20和从该底板10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吊耳30,底板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立板2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吊耳30上设置有吊耳销孔31,其中,底板10和/或立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轻孔40。
在利用所述板簧支架支撑板簧时,所述板簧支架的底板10与车架的下翼面贴合,所述板簧支架的立板20与车架的外侧面贴合,然后分别通过穿过第一固定孔11和第二固定孔21的紧固件将板簧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板簧的连接端设置在两个吊耳30之间,并通过穿过吊耳销孔31的销轴与所述板簧支架固定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减轻孔40之后,可以使得铸造时所述板簧支架的各部分同时凝固,从而可以减少所述板簧支架内部的气孔,提高所述板簧支架的整体强度。并且,在底板10和/或立板20上设置减轻孔40之后可以减轻板簧支架的重量,从而减少金属用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只在底板10上设置减轻孔40,也可以只在立板20上设置减轻孔40。优选地,可以同时在底板10和立板20上设置减轻孔40。
优选地,可以在底板10上设置有一个减轻孔40。为了便于制造,优选地,减轻孔40的横截面为圆形。并且优选地,减轻孔40的横截面积为底板10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从而可以在降低所述板簧支架中的气孔的同时不降低板簧支架的强度。
为了便于成型,优选地,底板10上的减轻孔40可以位于底板10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立板20上设置有两个减轻孔40(图1中只示出了其中的一个减轻孔40)。同样优选地,该两个减轻孔40的纵截面积之和为立板20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从而可以在降低所述板簧支架中的气孔的同时不降低板簧支架的强度。
为了便于成型,立板20上的两个减轻孔40可以位于立板20的中部。可以根据立板20的具体形状确定设置在该立板20上的减轻孔40的形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减轻孔40可以为矩形孔。
为了固定将板簧与所述板簧支架相连的销轴,优选地至少一个吊耳30上设置有锁紧孔32,该锁紧孔32与吊耳销孔31相贯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锁紧孔32可以是螺纹孔,当将固定板簧的销轴设置在吊耳销孔31中之后,可以在锁紧孔32中设置螺钉,将螺钉拧紧,从而将销轴固定在吊耳销孔31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锁紧孔32还可以是光孔。此时,在将板簧与所述板簧支架相连的销轴上也设置一个与锁紧孔32同轴的光孔,将螺栓穿过锁紧孔32和所述销轴上的光孔,并利用螺母固定,可以将所述销轴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锁紧孔32与吊耳销孔相贯通即可。为了便于拧紧螺钉,优选地,锁紧孔32的轴线可以沿吊耳销孔31的径向设置。
为了将板簧支架牢固地固定在车架上,优选地,可以在立板20上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21。如图1中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立板20上设置有三个第二固定孔21,该三个第二固定孔21分布在立板20的边缘部。
通过在所述底板或所述立板上设置减轻孔可以保证在铸造所述板簧支架时各部分同时凝固,减少所述板簧支架内部的气孔,提高所述板簧支架的强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板簧支架,该板簧支架包括底板(10)、从该底板(10)的右侧向上延伸的立板(20)和从该底板(10)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吊耳(30),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所述立板(2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所述吊耳(30)上设置有吊耳销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和/或所述立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轻孔(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减轻孔(40),该减轻孔(40)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该减轻孔(40)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底板(10)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的所述减轻孔(40)位于所述底板(10)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0)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减轻孔(40),该两个减轻孔(40)的纵截面积之和为所述立板(20)面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0)上的两个所述减轻孔(40)位于所述立板(20)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吊耳(30)上设置有锁紧孔(32),该锁紧孔(32)与所述吊耳销孔(31)相贯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32)的轴线沿所述吊耳销孔(31)的径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0)上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二固定孔(21),该三个第二固定孔(21)分布在所述立板(20)的边缘部。
CN 201220678758 2012-12-10 2012-12-10 板簧支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20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8758 CN203020000U (zh) 2012-12-10 2012-12-10 板簧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8758 CN203020000U (zh) 2012-12-10 2012-12-10 板簧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20000U true CN203020000U (zh) 2013-06-26

Family

ID=4864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7875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20000U (zh) 2012-12-10 2012-12-10 板簧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200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8142A (zh) * 2017-04-13 2017-09-05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的前钢板弹簧吊耳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8142A (zh) * 2017-04-13 2017-09-05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的前钢板弹簧吊耳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1751A (zh) 一种发动机液压悬置软垫总成
CN203020000U (zh) 板簧支架
CN203267707U (zh) 汽车前板簧后支架
CN203651899U (zh) 一种车架前端安装支架
CN102922978A (zh) 一种发动机左悬置总成
CN203666811U (zh) 一种汽车及其备胎安装支架
CN202147647U (zh) 越野车后保险杠
CN202782538U (zh) 用于轻型客车的后拖钩
CN206940347U (zh) 一种车辆拆装举升车
CN204527310U (zh) 副车架及车辆
CN204368277U (zh) 一种车身侧围上部结构
CN203294194U (zh) 一种汽车的钣金结构及汽车
CN201549540U (zh) 车载蓄电池承重架
CN201825113U (zh) 轻量化设计的载货汽车车架前横梁
CN201841895U (zh) 汽车驱动桥板簧可拆式的回字形限位装置
CN103738417A (zh) 一种车厢后板
CN206856425U (zh) 一种轻量化的前钢板弹簧吊耳支架
CN204801448U (zh) 吊耳支架、车辆悬挂系统及车辆
CN203496602U (zh) 一种重卡汽车用板簧支架
CN202624417U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支架
CN203995537U (zh)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CN203543622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结构
CN204567633U (zh) 制动踏板臂
CN203996214U (zh) 防抱死装置固定支架总成
CN201544893U (zh) 车载蓄电池承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