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03391U - 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 Google Patents
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03391U CN203003391U CN 201220701653 CN201220701653U CN203003391U CN 203003391 U CN203003391 U CN 203003391U CN 201220701653 CN201220701653 CN 201220701653 CN 201220701653 U CN201220701653 U CN 201220701653U CN 203003391 U CN203003391 U CN 2030033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ii
- chuck
- clamping
- reinforcement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9203 Road traffic acciden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4994 dea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517 death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远离上部加强件的远端的装夹装置I、用于装夹中部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装夹装置II和用于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的装夹装置III。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能够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远离上部加强件的端部,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I能够将中部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装夹固定,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II能够将上部加强件装夹固定;且通过在夹头I上设置定位杆I、在夹头II上设置定位杆II,能够保证中部加强件的装夹精度,通过在夹头III上设置定位杆III,在夹头IV上设置定位杆IV,能够保证上部加强件的装夹精度。
Description
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夹工装,具体的为一种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现如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一些交通事故中,造成驾驶人员伤亡的大多数是被挤压所致,其在汽车的正面碰撞过程中,汽车正面结构的安全性能尤其重要。汽车D柱总成设置在汽车的侧面,其安全性能对汽车的侧面结构的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 如图1所示,为汽车D柱总成结构示意图。汽车D柱总成包括上部加强件I和中部加强件2,且上部加强件I和中部加强件2的截面均呈类似L型结构,且上部加强件I在其长度方向上弯曲,上部加强件I焊接固定在中部加强件2的一端,上部加强件上设有定位通孔I 3和定位通孔II 4,中部加强件2上设有定位通孔III 5和定位通孔IV 6。由于上部加强件I和下部加强件2均为结构不规则的板件,在其焊接时难以装夹定位,而现有的采用手工定位的方式会导致定位不准和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探索一种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该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能够有效地装夹固定汽车D柱总成的上部加强件I和中部加强件2,便于汽车D柱总成的焊接加工,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该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能够有效地装夹固定汽车D柱总成的上部加强件I和中部加强件2,便于汽车D柱总成的焊接加工,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生产效率。
[0006] 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远离上部加强件的远端的装夹装置1、用于装夹中部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装夹装置II和用于装夹固定上部加强件的装夹装置III ;
[0007] 所述装夹装置I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I,所述支架I上设有夹头I,所述夹头I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紧固定中部加强件的上夹头I和下夹头I,所述下夹头I固定安装在支架I上,所述夹头I上设有用于与定位通孔IV配合的定位杆I;
[0008] 所述装夹装置II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II,所述支架II上设有夹头II,所述夹头II包括用于将中部加强件压紧固定在上部加强件上的上夹头II和与上夹头II配合并固定安装在支架II上的下夹头II,所述上夹头II和下夹头II之间设有用于夹紧固定中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和用于夹紧固定上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I,且所述夹头II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II配合的定位杆II ;
[0009] 所述装夹装置III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II1、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靠近中部加强件的端部的夹头III和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远离中部加强件的端部的夹头IV,所述夹头III固定安装在支架III上,所述夹头IV固定安装在支架III或底座上;
[0010] 所述夹头III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上夹头III和下夹头III,所述下夹头III固定安装在支架III上,且所述夹头III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I配合的定位杆III ;
[0011] 所述夹头IV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上夹头IV和下夹头IV,所述上夹头IV通过双铰连杆IV安装在所述底座或支架III上,所述下夹头IV与所述底座或支架III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下夹头IV朝向上夹头IV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或支架III上的气缸IV和与气缸IV的活塞杆相连的驱动块,所述下夹头IV固定安装在驱动板上,且所述驱动板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配合的定位杆IV。
[0012] 进一步,所述夹头I上设有用于夹持中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II。
[0013] 进一步,所述夹头III上设有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V。
[0014] 进一步,所述夹头IV上设有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夹紧头V。
[0015] 进一步,所述装夹装置I还包括用于夹头I开闭的开闭机构I,所述开闭机构I包括气缸I或液压缸I,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和下夹头I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上。
[0016] 进一步,所述装夹装置II还包括用于夹头II开闭的开闭机构II,所述开闭机构II包括气缸II或液压缸II,所述气缸II或液压缸I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I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I和下夹头II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I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I或液压缸I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上。
[0017] 进一步,所述装夹装置III还包括用于夹头III开闭的开闭机构III,所述开闭机构III包括气缸III或液压缸III,所述气缸III或液压缸II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II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II和下夹头III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II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II或液压缸II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I上。
[0018] 进一步,所述装夹装置III还包括用于开闭上夹头IV的开闭机构IV,所述开闭机构IV包括气缸IV或液压缸IV,所述气缸IV或液压缸IV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V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V或液压缸IV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I或底座上。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能够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远离上部加强件的端部,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I能够将中部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装夹固定,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II能够将上部加强件装夹固定;且通过在夹头I上设置定位杆1、在夹头II上设置定位杆II,能够保证中部加强件的装夹精度,通过在夹头III上设置定位杆III,在夹头IV上设置定位杆IV,能够保证上部加强件的装夹精度,使中部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的装夹精度更高,便于汽车D柱总成的焊接加工,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汽车D柱总成结构示意图;[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装夹装置I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装夹装置II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装夹装置II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7]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2远离上部加强件的远端的装夹装置I 10、用于装夹中部加强件2和上部加强件I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装夹装置II 20和用于装夹固定上部加强件2的装夹装置III 30。
[0028] 所述装夹装置I 10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的支架I 11,所述支架I 11上设有夹头I 12,所述夹头I 12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紧固定中部加强件2的上夹头I 13和下夹头I 14,所述下夹头I 14固定安装在支架I 11上,所述夹头I 12上设有用于与定位通孔IV 6配合的定位杆I 15。
[0029] 优选的,所述夹头I 12上设有用于夹持中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II 18,能够夹紧固定中部加强件2的两端,夹持更加稳固。
[0030] 优选的,所述装夹装置I 10还包括用于夹头I 12开闭的开闭机构I,所述开闭机构I包括气缸I 16或液压缸I,所述气缸I 16或液压缸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 13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 13和下夹头I 14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 17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 16或液压缸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 11上。本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采用气缸I 16,在气缸I16的作用下,拉动上夹头I 13相对于下夹头I 14旋转,实现开闭。
[0031] 所述装夹装置II 20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的支架II 21,所述支架II 21上设有夹头II 22,所述夹头II 22包括用于将中部加强件2压紧固定在上部加强件I上的上夹头II 23和与上夹头II 23配合并固定安装在支架II 21上的下夹头II 24,所述上夹头II23和下夹头II 24之间设有用于夹紧固定中部加强件2的夹紧头I 25和用于夹紧固定上部加强件I的夹紧头II 26,且所述夹头II 22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II 5配合的定位杆II27。
[0032] 优选的,所述装夹装置II 20还包括用于夹头II 22开闭的开闭机构II,所述开闭机构II包括气缸II 28或液压缸II,所述气缸II 28或液压缸I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I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I 23和下夹头II 24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I 29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I 28或液压缸I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 21上。本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I采用气缸
II 28,在气缸II 28的作用下,拉动上夹头II 23相对于下夹头II 24旋转,实现开闭。
[0033] 所述装夹装置III 30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III 31、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I靠近中部加强件2的端部的夹头III 32和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I远离中部加强件2的端部的夹头IV 37,所述夹头III 32固定安装在支架III 31上,所述夹头IV 37固定安装在支架III 31或底座7上,本实施例的夹头IV 37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
[0034] 所述夹头III 32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上夹头III 33a和下夹头III 33b,所述下夹头III 33b固定安装在支架III 31上,且所述夹头III 32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I 4配合的定位杆III 34。优选的,夹头III 32上设有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I的夹紧头IV 32a。
[0035] 优选的,所述装夹装置III 30还包括用于夹头III 32开闭的开闭机构III,所述开闭机构III包括气缸III 35或液压缸III,所述气缸III 35或液压缸II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II 33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II 33和下夹头III 34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II36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II 35或液压缸II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I 31上。本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II采用气缸III 35,在气缸III 35的作用下,拉动上夹头III 33相对于下夹头
III 34旋转,实现开闭。
[0036] 所述夹头IV 37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I的上夹头IV 38和下夹头
IV 39,所述上夹头IV 37通过双铰连杆IV 40安装在所述底座7或支架III 31上,所述下夹头IV 39与所述底座7或支架III 3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下夹头IV 39朝向上夹头IV 38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7或支架III 31上的气缸IV 41和与气缸IV 41的活塞杆相连的驱动块42,所述下夹头IV 39固定安装在驱动板42上,且所述驱动板42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 3配合的定位杆IV 43。本实施例的上夹头IV37通过双铰连杆IV 40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驱动机构设置在下夹头IV 39与所述底座7,气缸IV41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优选的,所述夹头IV 37上设有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I的夹紧头
V 44,能够夹紧固定上部加强件I远离中部加强件2的端部。
[0037] 优选的,所述装夹装置III 30还包括用于开闭上夹头IV 38的开闭机构IV,所述开闭机构IV包括气缸IV 45或液压缸IV,所述气缸IV 45或液压缸IV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V 38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V 45或液压缸IV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I 31或底座7上,本实施例的气缸IV 45或液压缸IV铰接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本实施例的开闭机构IV采用气缸IV 45,在气缸IV 45的作用下,拉动上夹头IV 38相对于下夹头IV 39旋转,实现开闭。
[0038] 进一步,底座的地面上设有滚轮8,便于移动。
[0039] 本实施例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 10能够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2远离上部加强件I的端部,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I 20能够将中部加强件2和上部加强件I之间的连接部位装夹固定,通过设置装夹装置III 30能够将上部加强件I装夹固定;且通过在夹头I 12上设置定位杆I 15、在夹头II 22上设置定位杆II 27,能够保证中部加强件2的装夹精度,通过在夹头III 32上设置定位杆III 34,在夹头IV 37上设置定位杆IV 43,能够保证上部加强件I的装夹精度,使中部加强件2和上部加强件I的装夹精度更高,便于汽车D柱总成的焊接加工,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生产效率。
[004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装夹固定中部加强件远离上部加强件的远端的装夹装置1、用于装夹中部加强件和上部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位的装夹装置II和用于装夹固定上部加强件的装夹装置III ; 所述装夹装置I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I,所述支架I上设有夹头I,所述夹头I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紧固定中部加强件的上夹头I和下夹头I,所述下夹头I固定安装在支架I上,所述夹头I上设有用于与定位通孔IV配合的定位杆I ; 所述装夹装置II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II,所述支架II上设有夹头II,所述夹头II包括用于将中部加强件压紧固定在上部加强件上的上夹头II和与上夹头II配合并固定安装在支架II上的下夹头II,所述上夹头II和下夹头II之间设有用于夹紧固定中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和用于夹紧固定上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I,且所述夹头II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II配合的定位杆II ; 所述装夹装置III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II1、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靠近中部加强件的端部的夹头III和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远离中部加强件的端部的夹头IV,所述夹头III固定安装在支架III上,所述夹头IV固定安装在支架III或底座上; 所述夹头III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上夹头III和下夹头III,所述下夹头III固定安装在支架III上,且所述夹头III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I配合的定位杆III; 所述夹头IV包括相互配合并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上夹头IV和下夹头IV,所述上夹头IV通过双铰连杆IV安装在所述底座或支架III上,所述下夹头IV与所述底座或支架III之间设有用于驱动下夹头IV朝向上夹头IV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或支架III上的气缸IV和与气缸IV的活塞杆相连的驱动块,所述下夹头IV固定安装在驱动板上,且所述驱动板上设有与定位通孔I配合的定位杆I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I上设有用于夹持中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I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III上设有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夹紧头IV。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IV上设有用于夹持上部加强件的夹紧头V。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I还包括用于夹头I开闭的开闭机构I,所述开闭机构I包括气缸I或液压缸I,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和下夹头I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或液压缸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II还包括用于夹头II开闭的开闭机构II,所述开闭机构II包括气缸II或液压缸II,所述气缸II或液压缸I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I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I和下夹头II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I铰接连接, 所述气缸II或液压缸I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III还包括用于夹头III开闭的开闭机构III,所述开闭机构III包括气缸III或液压缸III,所述气缸III或液压缸III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II铰接连接,所述上夹头III和下夹头III之间通过双铰连杆III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II或液压缸III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I 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III还包括用于开闭上夹头IV的开闭机构IV,所述开闭机构IV包括气缸IV或液压缸IV,所述气缸IV或液压缸IV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头IV铰接连接,所述气缸IV或液压缸IV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架III或底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01653 CN203003391U (zh) | 2012-12-18 | 2012-12-18 | 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01653 CN203003391U (zh) | 2012-12-18 | 2012-12-18 | 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03391U true CN203003391U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8595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016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03391U (zh) | 2012-12-18 | 2012-12-18 | 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0339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6225A (zh) * | 2014-12-09 | 2015-04-22 | 重庆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焊接汽车转向支撑加强支架总成的夹具 |
CN104551495A (zh) * | 2014-12-09 | 2015-04-29 | 重庆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焊接汽车转向柱安装支架总成的前后夹紧机构 |
CN105269218A (zh) * | 2015-12-01 | 2016-01-27 | 重庆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压臂式焊接夹具压紧装置 |
CN108908102A (zh) * | 2018-06-19 | 2018-11-30 | 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人智能磨抛的车门框夹具 |
CN108972264A (zh) * | 2018-06-19 | 2018-12-11 | 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车门框磨抛的机器人智能磨抛系统 |
-
2012
- 2012-12-18 CN CN 201220701653 patent/CN2030033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6225A (zh) * | 2014-12-09 | 2015-04-22 | 重庆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焊接汽车转向支撑加强支架总成的夹具 |
CN104551495A (zh) * | 2014-12-09 | 2015-04-29 | 重庆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焊接汽车转向柱安装支架总成的前后夹紧机构 |
CN104551495B (zh) * | 2014-12-09 | 2016-03-23 | 重庆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焊接汽车转向柱安装支架总成的前后夹紧机构 |
CN105269218A (zh) * | 2015-12-01 | 2016-01-27 | 重庆大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压臂式焊接夹具压紧装置 |
CN108908102A (zh) * | 2018-06-19 | 2018-11-30 | 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人智能磨抛的车门框夹具 |
CN108972264A (zh) * | 2018-06-19 | 2018-12-11 | 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车门框磨抛的机器人智能磨抛系统 |
CN108908102B (zh) * | 2018-06-19 | 2020-01-24 | 禹奕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机器人智能磨抛的车门框夹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8953B (zh) | 汽车前碰撞横梁焊接工装 | |
CN203003391U (zh) | 汽车d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 |
CN202943402U (zh) | 前底板下纵梁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 |
CN202943403U (zh) | 汽车b柱总成焊接装夹工装 | |
CN205184139U (zh) | 车身板材自适应夹紧机构 | |
CN208023404U (zh) | 一种桥梁伸缩缝安装调节工具 | |
CN202943401U (zh) | 汽车前碰撞横梁焊接工装 | |
CN201801291U (zh) | 吊具对角定位机构 | |
CN201086416Y (zh) | 一种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定位结构 | |
CN202053049U (zh) | 卸料门体组焊工装 | |
CN212559302U (zh) | 一种升降式汽车新能源用维修平台 | |
CN203448472U (zh) | 载货车保险杠支架用弯管装置 | |
CN203765213U (zh) | 轿车零件夹紧定位机构 | |
CN207908133U (zh) | 一种塑料燃油箱锤击试验机 | |
CN202861710U (zh) | 一种电动平台车液压缸焊接装置 | |
CN208219460U (zh) | 一种噪声屏蔽环保设备 | |
CN203610882U (zh) | 双导杆气缸推动定位夹紧销机构 | |
CN201922188U (zh) | 卸料门体组焊工装 | |
CN205290184U (zh) | 气动压臂式面包车焊接夹具压紧机构 | |
CN205290183U (zh) | 面包车焊接夹具压臂式夹持装置 | |
CN205254397U (zh) | 用于汽车后轴总成焊接工装的夹持定位机构 | |
CN205254442U (zh) | 后轴总成双气缸气动式衬管定位机构 | |
CN100480033C (zh) | 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夹紧结构 | |
CN201625840U (zh) | 车体总组成车内焊接移动小车 | |
CN212397801U (zh) | 一种汽车包角生产用冲孔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