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26927U - 一种液力缓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力缓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26927U
CN202926927U CN 201220622937 CN201220622937U CN202926927U CN 202926927 U CN202926927 U CN 202926927U CN 201220622937 CN201220622937 CN 201220622937 CN 201220622937 U CN201220622937 U CN 201220622937U CN 202926927 U CN202926927 U CN 202926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ear
tap changer
main shaft
hydrodynamic reta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229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金文
许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defu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defu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defu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defu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2293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26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26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269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1)和传动主轴(2),在传动主轴(2)上设置有前转动叶轮(3)和后转动叶轮(4),在壳体(1)上设置有刹车调压开关、齿轮泵和水泵,所述齿轮泵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水泵与齿轮泵连接,所述前转动叶轮(3)通过动轮法兰(5)与传动主轴(2)连接,后转动叶轮(4)通过行星齿组与传动主轴(2)连接,所述在前转动叶轮(3)上均布设置有进油孔(6)和排油孔(7)。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刹车效率高、可靠性强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液力缓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 
背景技术
在CN201896889U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机械增压调节液力涡轮缓速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外壳、传动主轴、制动结构和回油结构,外壳设有水冷却系统,在外壳上设有储油器、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储油器的出油口通过进油通道与工作腔的进油口连通,工作腔的出油口通过回油通道与储油器的回油口连通;回油结构由进油调节开关、排油开关和多个回油腔构成;进油调节开关设置在进油通道中,进油调节开关控制储油器的出油口与工作腔的进油口之间连通/关闭;排油开关设置回油通道中,排油开关控制储油器的回油口与工作腔的出油口之间连通/关闭。虽然这样结构的缓速器能够起到刹车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存在如下的缺点: 
1.由于后转动叶轮固定不转动,在前转动叶轮切割液压油时,其切割功率较低,导致液力缓速器超负荷工作,使用寿命较短; 
2.由于后转动叶轮是固定在壳体上,而后传动叶轮与壳体的材料又不相同,导致其制造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3.由于前转动叶轮相反后转动叶轮转动时,对于与后转动叶轮连接的壳体会产生反作用力,导致其壳体的寿命缩短。 
4.由于是分别设置有独立进油调压开关、排油开关和调压开关,导致它们占用了较多的壳体空间,使得壳体的面积增大,不但安装不方便,而且也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5.由于该进油调压开关、排油开关和调压开关均为分开设置,而用于连接它们之间的油道相隔距离太远,影响供油效能,在供油时具有一定的延迟,导致液力缓速器反应缓慢; 
6.由于调压开关是由开关套、弹簧、钢球、螺栓和开关套后端的侧壁上的通孔组成,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在调压时,调压力度不精确,使得刹车不平稳; 
7.由于排油开关是位于壳体内,在工作时产生高温,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活塞的密封件老化,导致排油开关容易产生漏油的问题; 
8.由于进油调压开关的安装位置设计不合理,壳体在向外排油时,受到进油调节开关的阻碍,使得壳体产生高温,刹车效能降低,并且,由于进油调压开关的弹簧过长,容易发生卡死现象,导致弹簧失效,使得进油调压开关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导致液力缓速器一直处于刹车状态。 
9.由于缓速器上的齿轮泵不具有冷却功能,所以导致齿轮泵内的液压油温度较高,在高温环境下,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10.由于缓速器上的齿轮泵在安装后,盖体两边公差较大,导致在泵油时,油压较低,使得液力缓速器工作效率低; 
11.由于齿轮泵上的外齿和内齿均为非标件,制造困难,导致制造成本较高; 
12.由于齿轮泵上的内齿与外出是偏心啮合,内齿转动过快时,导致外齿离心力增大,使得外齿磨损外壳,外壳使用寿命较短。 
13.该结构上的冷却系统无法对液力缓速器上的用于支持和固定传动主轴的轴承冷却,一旦轴承工作时间过长,轴承温度升高,轴承寿命就会大大缩短; 
14.该结构上的冷却系统无法对液力缓速器上的齿轮泵进行冷却,导致齿轮泵上的液压油温度升高,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导致了齿轮泵内的齿轮寿命缩短; 
15、由于该结构上的冷却系统采用外置水泵,使得系统的制造成本较高; 
16.由于缓速器上的水泵采用电力作为动能,一旦电路出现故障,该水泵无法工作,导致冷却系统无法进行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刹车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的液力缓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和传动主轴,在传动主轴上设置有前转动叶轮和后转动叶轮,在壳体上设置有刹车调压开关、齿轮泵和水泵,所述齿轮泵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水泵与齿轮泵连接,所述前转动叶轮通过动轮法兰与传动主轴连接,后转动叶轮通过行星齿组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在前转动叶轮上均布设置有进油孔和排油孔。 
其中,所述前转动叶轮包括本体A,在本体A的内侧面上均布设置有弧形叶片A,所述进油孔设置在弧形叶片A的外弧线中部处且贯穿本体A,所述排油孔均布设置在本体A的外沿上;所述后转动叶轮包括本体B,在本体B的中心设置有与本体B一体的传动外齿套,在本体B上相对弧形叶片A的内侧面上均布设置有弧形叶片B。 
为了提高排油速度,所述排油孔的开口方向与弧形叶片A的弧度方向相同,且所述 弧形叶片A和弧形叶片B的个数均为24~38片。 
进一步描述,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和均布在传动齿轮外侧且与传动齿轮啮合的三个行星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主轴上且与传动主轴一体设置,所述传动齿轮位于传动外齿套内且通过行星齿轮与传动外齿套啮合。 
进一步,在所述前转动叶轮的外侧面上均布设置有进油加强叶片,所述进油加强叶片与进油孔相对应,其中,所述进油加强叶片与本体A之间的夹角为25°~4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刹车调压开关包括壳体B,在壳体B内设置有独立的油腔A以及相互连通的油腔B和油腔C; 
在壳体B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与油腔A、油腔B和油腔C连通的外置排油孔、外置加力进油孔和排油口,以及均穿入壳体B且分别穿过油腔A和油腔C的排油开关和调压开关A、调压开关B; 
在壳体B的背面设置有与油腔A连通的工作腔排油孔、与油腔B连通的进油孔A和进油孔B以及与油腔C连通的泄压孔A和泄压孔B, 
其中,排油开关与工作腔排油孔相对应,调压开关A和调压开关B与泄压孔A和泄压孔B)相对应;在所述油腔B内设置有分离开关。 
其中,所述分离开关包括横向设置的进油调压开关套、进油调压开关活塞、进油调压开关阀和回位弹簧,所述进油调压开关套伸入壳体B且与壳体B连接,所述进油调压开关活塞位于进油调压开关套内且与进油调压开关阀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调压开关阀的另一端顶在回位弹簧的一端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油腔C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调压开关A包括活塞阀、弹簧、活塞和调压开关套,所述活塞阀的一端顶在泄压孔A处,另一端穿入调压开关套内,所述活塞位于调压开关套内,且一端穿入弹簧内,所述弹簧位于活塞阀内;所述排油开关包括排油活塞和排油开关套,所述排有活塞位于排油开关套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齿轮泵包括相互连接的齿轮泵盖和齿轮泵套,在齿轮泵盖内设置有独立的齿轮搁置腔和进油通道,在所述齿轮搁置腔内设置有通过外啮合进行连接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在齿轮搁置腔内设置有出油口和与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口。 
其中,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位于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处的两侧,所述出油口与进油通道之间通过搁板分隔。 
进一步,所述进油通道位于齿轮搁置腔外侧,且围绕主动齿轮设置,所述进油通道通过挡板与齿轮搁置腔分隔。 
为了加强齿轮泵盖的强度,在进油通道内均布有加强筋。 
为了利用多余动力,在被动齿轮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被动齿轮与传动轴为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齿轮泵套上设置有外置进油孔、外置排油孔、齿轮泵进油孔和齿轮泵排油孔,所述外置进油孔与齿轮泵进油孔连通,所述外置排油孔与齿轮泵排油孔连通,所述齿轮泵进油孔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齿轮泵排油孔与出油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泵包括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和水泵本体,所述水泵主体连接在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的外端面上,在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内设置有冷却水道,该冷却水道与水泵主体连通。 
其中,所述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却盖体A和冷却盖体B,在冷却盖体A和冷却盖体B的中心均设置有传动主轴安装孔,所述冷却水道分别设置在冷却盖体A和冷却盖体B内,在冷却盖体A上设置有贯穿冷却盖体A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水泵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水泵盖体A和水泵盖体B,所述水泵盖体B与冷却盖体A的外端面连接,在水泵盖体B上设置有放置腔,在放置腔内设置有带有传动轴的水泵叶轮,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过水泵盖体B、冷却盖体A和冷却盖体B,所述冷却水道与放置腔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刹车效率高、可靠性强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转动叶轮和后转动叶轮的相反转动,提高了切割液压油的效率,使切割时所产生的涡流具有更大的反作用力,刹车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在前转动叶轮上增设了进油加强叶片,使得前转动叶轮与后转动叶轮内产生的涡流最大强度的时间减少,有效提高了涡流的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排油孔的开口方向与弧形叶片A的弧度方向相同,使得工作完后,排油时没有阻力,大大提高了排油速度; 
4.由于后转动叶轮独立部件,不但制造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也较低; 
5.本实用新型中,前转动叶轮和后转动叶轮均为独立部件,在相反转动时,不会对壳体会产生反作用力,延长了壳体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调压开关它能够快速的对缓速器进行供油,提高了灵敏性和反应速度,使得刹车平稳,同时,由于回位弹簧长度适中,防止了弹簧卡死现象的发生,使得工作状态稳定,故障率低。 
7.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泵不但能够降低齿轮泵内液压油的温度,延长液压油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均与齿轮泵盖无接触,工作时不 具有磨损,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均为标准件,制造安装方便,降低了成本。 
8.本实用新型的水泵不但能对液力缓速器的传动主轴上的轴承进行降温,而且还能对液力缓速器上油泵中的液压油进行降温,延长了传动主轴上的轴承和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机械能作为动力,使得水泵工作更具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转动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转动叶轮的正面图; 
图4为图3的后视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转动叶轮的正面图; 
图6为带有行星齿轮组的后转动叶轮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调压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后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A-A剖视立体图; 
图11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12为图7的C-C剖视图; 
图13为图7的D-D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泵盖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泵套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1和传动主轴2,在传动主轴2上设置有前转动叶轮3和后转动叶轮4,在壳体1上设置有刹车调压开关、齿轮泵和水泵,所述齿轮泵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水泵与齿轮泵连接,所述前转动叶轮3通过动轮法兰5与传动主轴2连接,后转动叶轮4通过行星齿组与传动主轴2连 接,所述在前转动叶轮3上均布设置有进油孔6和排油孔7。 
其中,上述前转动叶轮3包括本体A8,在本体A8的内侧面上均布设置有弧形叶片A9,所述进油孔6设置在弧形叶片A9的外弧线中部处且贯穿本体A8,所述排油孔7设置在本体A8的外沿上;所述后转动叶轮4包括本体BlO,在本体BlO的中心设置有与本体BlO一体的传动外齿套11,在本体B1O上相对弧形叶片A9的内侧面上均布设置有弧形叶片B12。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完后,排油过程中没有阻力,能够快速的进行排油,所述排油孔7的开口方向与弧形叶片A9的弧度方向相同,且所述弧形叶片A9和弧形叶片B12的个数均为24~38片。 
进一步描述,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13和均布在传动齿轮13外侧且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三个行星齿轮14,所述传动齿轮13设置在传动主轴2上且与传动主轴2一体设置,所述传动齿轮13位于传动外齿套11内且通过行星齿轮14与传动外齿套11啮合。 
为了使得前转动叶轮2和后转动叶轮3在相反转动时,产生的涡流达到最大强度的时间减少,以及有效的提高涡流的强度,在所述前转动叶轮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油加强叶片15,所述进油加强叶片15与进油孔6相对应,为了使得效果更好,所述进油加强叶片15与本体A8之间的夹角为25°~45°。 
本实用新型的叶轮是这样工作的:前转动叶轮3与后转动叶轮4上的弧形叶片A9和弧形叶片B12组合在一起,两个叶轮都连接在传动主轴2上,前转动叶轮3直接与传动主轴2连接,前转动叶轮3转动方向与传动主轴2相同,后转动叶轮4经行星齿组与传动主轴2上的传动齿轮13外啮合,进行传动工作,后转动叶轮4与传动主轴2反方向转动,因为行星齿的问题,后转动叶轮4比前转动叶3轮慢,使前、后转动叶轮3、4以正反切割工作腔内涡流产生反作用力到传动主轴上起刹车作用。 
如图7、8、9、10、11、12、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刹车调压开关包括壳体B16,在壳体B16内设置有独立的油腔A17以及相互连通的油腔B18和油腔C19; 
在壳体B16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与油腔A17、油腔B18和油腔C19连通的外置排油孔20、外置加力递油孔21和排油口23,以及均穿入壳体B16且分别穿过油腔A17和油腔C19的排油开关24和调压开关A25、调压开关B26; 
在壳体B16的背面设置有与油腔A17连通的工作腔排油孔27、与油腔B18连通的进油孔A28和进油孔B29以及与油腔C19连通的泄压孔A30和泄压孔B31, 
其中,排油开关24与工作腔排油孔27相对应,调压开关A25和调压开关B26与泄 压孔A30和泄压孔B31相对应;在所述油腔B18内设置有分离开关32。 
其中,所述分离开关32包括横向设置的进油调压开关套33、进油调压开关活塞34、进油调压开关阀35和回位弹簧36,所述进油调压开关套33伸入壳体B16且与壳体B16连接,所述进油调压开关活塞34位于递油调压开关套33内且与进油调压开关阀35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调压开关阀35的另一端顶在回位弹簧36的一端上,回位弹簧36的另一端顶在油腔C19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调压开关A25包括活塞阀37、弹簧38、活塞39和调压开关套40,所述活塞阀37的一端顶在泄压孔A30处,另一端穿入调压开关套40内,所述活塞39位于调压开关套40内,且一端穿入弹簧38内,所述弹簧38位于活塞阀37内。 
进一步,所述排油开关24包括排油活塞41和排油开关套42,所述排油活塞41位于排油开关套42内。 
本刹车调压开关是这样工作的:将排油口23、进油孔B29、泄压孔A30、泄压孔B31、外置加力进油孔21和外置排油孔20均与外置散热油箱连通; 
进油孔A28与缓速器的工作腔进油孔连通;工作腔排油孔27与缓速器的工作腔的排油孔连通; 
当本实用新型刹车调压开关不工作时,分离开关32和排油开关24不工作,此时,调压开关A25、调压开关B26、泄压孔A30和泄压孔B31均关闭,不能向外泄油;外置散热油箱内的油经过进油孔B29进入到油腔B18内,此时进油调压开关活塞34打开,使得油通过油腔B18从油腔C19的排油口23又排回到外置散热油箱内,这样就形成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刹车调压开关是这样工作的:分离开关32和排油开关24工作;外置散热油箱内的油经过进油孔B29进入到油腔B18内,此时,分离开关32工作,使得进油调压开关活塞34关闭,油腔B18与油腔C19关闭,工作油只能通过进油孔A28进入到缓速器的工作腔内,使缓速器起到缓速的作用。 
当需要对缓速器进行加压时,可通过外置加力进油孔21对缓速器的工作腔加压;工作油通过外置加力进油孔21进入到油腔B18内,由于油腔B18与油腔C19关闭,此时,该工作油通过与油腔B18连通的进油孔A28,进入到缓速器的工作腔内对缓速器加压。 
当压力过大,其工作腔内的压力大于调压开关A25或/和调压开关B26时,调压开关A25或/和调压开关B26打开,工作油通过泄压孔A30或/和泄压孔B3l排出,经油腔C19的排油口23排到外置散热油箱内。 
当缓速器工作完成后,分离开关32和排油开关24不工作,排油开关24内的排油活塞41打开,缓速器(的删除)工作腔内的工作油经过工作腔排油孔27进入到油腔A17中,通过与油腔A17连通的外置排油孔20进入到外置散热油箱内散热;同时,分离开关32的进油调压开关活塞34打开,使得油腔B18和油腔C19连通,外置散热油箱内的工作油经过油腔B18的进油孔B29进入到油腔C19内,通过油腔C19从排油口23又排回到外置散热油箱内,此时,调压开关A25和调压开关B26均关闭,泄压孔A30和泄压孔B31不能外泄工作油,只能通过排油口23排出到外置散热油箱进行循环散热。 
如图14、15、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泵包括相互连接的齿轮泵盖43和齿轮泵套44,在齿轮泵盖43内设置有独立的齿轮搁置腔45和进油通道46,在所述齿轮搁置腔45内设置有通过外啮合进行连接的主动齿轮47和被动齿轮48,在齿轮搁置腔45内设置有出油口49和与进油通道46连通的进油口50。 
其中,上述进油口50和出油口49分别位于主动齿轮47和被动齿轮48啮合处的两侧,所述出油口49与进油通道46之间通过搁板51分隔;所述进油通道46位于齿轮搁置腔45外侧,且围绕主动齿轮47设置,所述进油通道46通过挡板52与齿轮搁置腔45分隔。 
为了加强齿轮泵盖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在进油通道46内均布有加强筋53。 
其中,在被动齿轮48上设置有传动轴54,所述被动齿轮48与传动轴54为一体设置,这样做不但可以为液力缓速器上的水泵提供动力,而且也可将传动轴54连接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并且还可以作为其他装置的动力源,节省了多余的动力。 
进一步描述齿轮泵盖结构,在所述齿轮泵套44上设置有外置进油孔55、外置排油孔56、齿轮泵进油孔57和齿轮泵排油孔58,所述外置进油孔55与齿轮泵进油孔57连通,所述外置排油孔56与齿轮泵排油孔58连通,所述齿轮泵进油孔57与进油通道46连通,所述齿轮泵排油孔58与出油口49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泵是这样工作的:主动齿轮47与传动主轴2连接,传动主轴2为主动齿轮47提供动力,同时,齿轮泵套44与液力缓速上的水泵连接。 
液压油经过外置进油孔55进入,经过齿轮泵进油孔57进入到进油通道46内,液压油沿着进油通道46流动,通过进油口50进入到齿轮搁置腔45内,主动齿轮47在传动主轴2的带动下进行转动,转动的主动齿轮47带动被动齿轮48转动,这样就起到了泵油的作用,被加压的液压油又依次通过出油口49、齿轮泵排油孔58和外置排油孔56排出,这样循环,通过水泵的水对液压油进行热交换,使得液压油也起到了冷却的作用。 
如图17、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泵包括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和水泵本体,所述水泵主体连接在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的外端面上,在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内设置有冷却水道59,该冷却水道59与水泵主体连通。 
其中,上述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在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的中心均设置有传动主轴安装孔62,所述冷却水道59分别设置在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内,在冷却盖体A60上设置有贯穿冷却盖体A60的进水口63和出水口64。 
上述水泵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水泵盖体A65和水泵盖体B66,所述水泵盖体B66与冷却盖体A60的外端面连接,在水泵盖体B66上设置有放置腔67,在放置腔67内设置有带有传动轴54的水泵叶轮69,所述传动轴54依次穿过水泵盖体B66、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所述冷却水道59与放置腔6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水泵是这样工作的:先将冷却盖体A60和和冷却盖体B61通过传动主轴安装孔62和位于传动主轴安装孔62内的轴承安装到液力缓速器的传动主轴2上,将冷却盖体B61与液力缓速器上的油泵连接,同时将传动轴54的另一端与液力缓速器上的油泵的主动齿轮47啮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工作时,液力缓速器的传动主轴2带动油泵的主动齿轮47转动,主动齿轮47带动被动齿轮48转动,被动齿轮48再带动传动轴54转动,传动轴54的转动带动水泵叶轮69转动,从而带动水泵中的水流动,使得冷却水道59中的水循环流动,循环流动的水就把轴承和油泵中的液压油的热量带到与进水口63和出水口64连接的外置散热箱散热。 

Claims (18)

1.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1)和传动主轴(2),在传动主轴(2)上设置有前转动叶轮(3)和后转动叶轮(4),在壳体(1)上设置有刹车调压开关、齿轮泵和水泵,所述齿轮泵与传动主轴连接,所述水泵与齿轮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前转动叶轮(3)通过动轮法兰(5)与传动主轴(2)连接,后转动叶轮(4)通过行星齿组与传动主轴(2)连接,所述在前转动叶轮(3)上均布设置有进油孔(6)和排油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前转动叶轮(3)包括本体A(8),在本体A(8)的内侧面上均布设置有弧形叶片A(9),所述进油孔(6)设置在弧形叶片A(9)的外弧线中部处且贯穿本体A(8),所述排油孔(7)设置在本体A(8)的外沿上;所述后转动叶轮(4)包括本体B(10),在本体B(10)的中心设置有与本体B(10)一体的传动外齿套(11),在本体B(10)上相对弧形叶片A(9)的内侧面上均布设置有弧形叶片B(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油孔(7)的开口方向与弧形叶片A(9)的弧度方向相同,且所述弧形叶片A(9)和弧形叶片B(12)的个数均为24~38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13)和均布在传动齿轮(13)外侧且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三个行星齿轮(14),所述传动齿轮(13)设置在传动主轴(2)上且与传动主轴(2)一体设置,所述传动齿轮(13)位于传动外齿套(11)内且通过行星齿轮(14)与传动外齿套(11)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前转动叶轮(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进油加强叶片(15),所述进油加强叶片(15)与进油孔(6)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油加强叶片(15)与本体A(8)之间的夹角为25o~45o。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刹车调压开关包括壳体B(16),在壳体B(16)内设置有独立的油腔A(17)以及相互连通的油腔B(18)和油腔C(19);
在壳体B(16)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与油腔A(17)、油腔B(18)和油腔C(19)连通的外置排油孔(20)、外置加力进油孔(21)和排油口(23),以及均穿入壳体B(16)且分别穿过油腔A(17)和油腔C(19)的排油开关(24)和调压开关A(25)、调压开关B(26);
在壳体B(16)的背面设置有与油腔A(17)连通的工作腔排油孔(27)、与油腔B(18)连通的进油孔A(28)和进油孔B(29)以及与油腔C(19)连通的泄压孔A(30)和泄压孔B(31),
其中,排油开关(24)与工作腔排油孔(27)相对应,调压开关A(25)和调压开关B(26)与泄压孔A(30)和泄压孔B(31)相对应;在所述油腔B(18)内设置有分离开关(3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分离开关(32)包括横向设置的进油调压开关套(33)、进油调压开关活塞(34)、进油调压开关阀(35)和回位弹簧(36),所述进油调压开关套(33)伸入壳体B(16)且与壳体B(16)连接,所述进油调压开关活塞(34)位于进油调压开关套(33)内且与进油调压开关阀(35)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调压开关阀(35)的另一端顶在回位弹簧(36)的一端上,回位弹簧(36)的另一端顶在油腔C(19)的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调压开关A(25)包括活塞阀(37)、弹簧(38)、活塞(39)和调压开关套(40),所述活塞阀(37)的一端顶在泄压孔A(30)处,另一端穿入调压开关套(40)内,所述活塞(39)位于调压开关套(40)内,且一端穿入弹簧(38)内,所述弹簧(38)位于活塞阀(37)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力缓速器上,其特征是:所述排油开关(24)包括排油活塞(41)和排油开关套(42),所述排油活塞(41)位于排油开关套(42)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齿轮泵包括相互连接的齿轮泵盖(43)和齿轮泵套(44),在齿轮泵盖(43)内设置有独立的齿轮搁置腔(45)和进油通道(46),在所述齿轮搁置腔(45)内设置有通过外啮合进行连接的主动齿轮(47)和被动齿轮(48),在齿轮搁置腔(45)内设置有出油口(49)和与进油通道(46)连通的进油口(5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油口(50)和出油口(49)分别位于主动齿轮(47)和被动齿轮(48)啮合处的两侧,所述出油口(49)与进油通道(46)之间通过搁板(51)分隔;所述进油通道(46)位于齿轮搁置腔(45)外侧,且围绕主动齿轮(47)设置,所述进油通道(46)通过挡板(52)与齿轮搁置腔(45)分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在进油通道(46)内均布有加强筋(53)。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在被动齿轮(48)上设置有传动轴(54),所述被动齿轮(48)与传动轴(54)为一体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在所述齿轮泵套(44)上设置有外置进油孔(55)、外置排油孔(56)、齿轮泵进油孔(57)和齿轮泵排油孔(58),所述外置进油孔(55)与齿轮泵进油孔(57)连通,所述外置排油孔(56)与齿轮泵排油孔(58)连通,所述齿轮泵进油孔(57)与进油通道(46)连通,所述齿轮泵排油孔(58)与出油口(49)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水泵包括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和水泵本体,所述水泵主体连接在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的外端面上,在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内设置有冷却水道(59),该冷却水道(59)与水泵主体连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主轴轴承冷却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在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的中心均设置有传动主轴安装孔(62),所述冷却水道(59)分别设置在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内,在冷却盖体A(60)上设置有贯穿冷却盖体A(60)的进水口(63)和出水口(64)。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是:所述水泵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水泵盖体A(65)和水泵盖体B(66),所述水泵盖体B(66)与冷却盖体A(60)的外端面连接,在水泵盖体B(66)上设置有放置腔(67),在放置腔(67)内设置有带有传动轴(54)的水泵叶轮(69),所述传动轴(54)依次穿过水泵盖体B(66)、冷却盖体A(60)和冷却盖体B(61),所述冷却水道(59)与放置腔(67)连通。
CN 201220622937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液力缓速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26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22937 CN202926927U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液力缓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22937 CN202926927U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液力缓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26927U true CN202926927U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1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22937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26927U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液力缓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2692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3831A (zh) * 2012-11-22 2013-02-27 重庆津德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103362991A (zh) * 2013-06-24 2013-10-23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113623340A (zh) * 2021-08-13 2021-11-09 山东泰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液力缓速器上的反制动力控制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3831A (zh) * 2012-11-22 2013-02-27 重庆津德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102943831B (zh) * 2012-11-22 2015-05-20 重庆津德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103362991A (zh) * 2013-06-24 2013-10-23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113623340A (zh) * 2021-08-13 2021-11-09 山东泰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液力缓速器上的反制动力控制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3831B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202659519U (zh) 一种输送易气化介质的内部加压型多级屏蔽泵
CN205639582U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供油系统
CN202926927U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
CN108087180B (zh) 立式后置灯泡体垂直轴伸贯流水轮发电机组
CN202511648U (zh) 水电平衡动力式冷却塔
CN108412778A (zh) 一种电机前置式潜水贯流泵
CN104564717A (zh) 直驱高速透平真空泵及其操作方法
CN204828615U (zh) 减速器冷却润滑油循环装置
CN202900657U (zh) 螺杆压缩机和油路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CN201739172U (zh) 带加热或冷却腔的输送齿轮泵
CN213744563U (zh) 水轮发电机导轴承冷却结构
CN202531384U (zh) 锅炉给水前置泵与汽动给水泵组同轴布置结构
CN202417954U (zh) 一种1000mw核电站用核二级泵上充泵
CN201818334U (zh) 带储油器的涡轮增压器轴承体
CN201884915U (zh) 一种具有双出油口的机油泵
CN208330756U (zh) 一种电机前置式潜水贯流泵
CN202371408U (zh) 水轮发电机组润滑油外循环系统
CN201953674U (zh) 微型真空液压泵
CN201284720Y (zh) 一种水动力风机的水轮机
CN103591004B (zh) 一种微水头流体能抽水系统
CN202182459U (zh) 汽前泵与除氧器水箱循环管路系统
CN203477277U (zh) 取力器轴外置式强制润滑装置
CN202900639U (zh) 一种用于液力缓速器上的齿轮泵
CN202500655U (zh) 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