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05863U - 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05863U CN202905863U CN2012206519278U CN201220651927U CN202905863U CN 202905863 U CN202905863 U CN 202905863U CN 2012206519278 U CN2012206519278 U CN 2012206519278U CN 201220651927 U CN201220651927 U CN 201220651927U CN 202905863 U CN202905863 U CN 2029058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verse rod
- frame
- grid
- active material
- storage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该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以及交错分布在所述边框内的横筋条和竖筋条,在所述板栅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横筋条至少一侧与边框相互平齐。该蓄电池板栅中的横筋条与边框相互平齐,可以对活性物质起更好的支撑作用,防止活性物质发生脱落。采用该蓄电池板栅制造的蓄电池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
背景技术
自法国普兰特1859年发明铅酸蓄电池(VRLA)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其它所有化学电源一样,是一个电能与化学能互相转换的装置。由于它具有电动势高、充放电可逆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电化学原理清楚、生产工艺易于掌握和原材料丰富而且价格低廉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50年代起,不断对传统的铅酸蓄电池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B)的问世,由于它克服了酸液易于外溢令人头痛的弊病,能与电子设备放在一起,符合用户使用方便的要求,从而使它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已经完全实现了产业化。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正、负极板、包裹于正极板上的隔板、槽盖、以及安装于电池盖上的安全阀所组成,其中正、负极板分别焊成极群。隔板主要起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防止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最常用的为吸液式超细玻璃纤维隔板(AGM隔板);正、负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对板栅构型的要求是要能容纳一定质量的活性物质,同时在电流通过时,电压降的损失小。
板栅的主要构成包括:边框、极耳、板角、横筋条和竖筋条。其中,周围边框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板栅在涂膏过程中变形、撕裂。竖筋条的主要作用是传递电流,横筋条的主要功能是与竖筋条连接以支撑活性物质,极耳用以焊接相同的极板。
现有的板栅中横、竖筋条交叉分布,其中,只有主加强筋与边框平齐,其他的横、竖筋条的厚度要小于边框的厚度,横、竖筋条无法与边框保持平齐,当将活性物质涂覆与板栅上时,平整度不易控制,活性物质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采用该种蓄电池板栅的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不容易脱落,可以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以及交错分布在所述边框内的横筋条和竖筋条,在所述板栅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横筋条至少一侧与边框相互平齐。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横筋条至少一侧与边框相互平齐,可以对活性物质起更好的支撑作用,提高活性物质与所述横筋条的结合强度,更好地防止活性物质的发生脱落,可以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同时为了减少板栅的重量,作为优选,所述横筋条的厚度小于所述边框的厚度,所述横筋条的一侧与边框相互平齐,采用该种方式,可以减少横筋条的重量,同时增加活性物质的涂膏量,提高蓄电池的电池容量。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横筋条为至少两根,相邻的两根横筋条中,其中一根横筋条与边框的正面相互平齐,另外一根横筋条与边框的反面相互平齐,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可以在减少横筋条的重量的同时,保证横筋条对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横筋条的截面形状为菱形,采用该种形状的横筋条,可以进一步加强提高活性物质与所述横筋条的结合强度,采用该种结构,可以减少横筋条的重量,节省板栅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竖筋条为至少两根,相邻两根竖筋条的间距与相邻两根横筋条的间距之比为1∶1.2-2.5,采用该种结构布置,可以使板栅保持较好的强度,能承受制造过程及随后的电池工作期间的机械作用和所遭受的变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相邻两根竖筋条的间距与相邻两根横筋条的间距之比为1∶1.5-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池盒以及盒盖,所述电池盒内带有间隔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带有所述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采用横筋条与边框平齐的设置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横筋条与活性物质的结合强度,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2)相邻的横筋条分别与边框的不同的面相平齐,可以在提高活性物质与横筋条结合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板栅的重量,增加极板上活性物质的量,从而提高蓄电池的容量;
(3)通过设置合理的横、竖筋条的间距比,有效地提高了板栅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的A-A剖视图;图中,1:边框;2:横筋条;3:竖筋条;4: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1、横筋条2、竖筋条3和极耳4,其中,边框1构成板栅四周的框架结构,竖筋条3与边框1的竖直边平行设置,横筋条2在竖筋条3之间交错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竖筋条3和横筋条2皆为多根,相邻两根竖筋条3的间距与相邻两根横筋条2的间距之比为1∶1.5,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板栅的强度。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的A-A剖视图,如图2所示,横筋条2的截面形状为菱形,横筋条2的厚度小于的边框1厚度,采用该种方式,有利于减少整个板栅的重量,节省材料;横筋条2的一侧与边框1相互平齐,其中,相邻的两根横筋条2中,一根横筋条与边框1的正面相互平齐,另外一根横筋条与边框1的反面相互平齐,采用该种方式,横筋条2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撑活性物质。
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板栅涂上相应的活性物质之后,分别得到正极板和负极板,然后经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工艺流程制成蓄电池。所制得的蓄电池中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不容易脱落,比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具有更长久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增加蓄电池极板上的涂膏量,从而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1)以及交错分布在所述边框(1)内的横筋条(2)和竖筋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栅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横筋条(2)至少一侧与边框(1)相互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2)的厚度小于所述边框(1)的厚度,所述横筋条(2)的一侧与边框(1)相互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2)为至少两根,相邻的两根横筋条(2)中,其中一根横筋条(2)与边框(1)的正面相互平齐,另外一根横筋条(2)与边框(1)的反面相互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筋条(2)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筋条(3)为至少两根,相邻两根竖筋条(3)的间距与相邻两根横筋条(2)的间距之比为1∶1.2-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竖筋条(3)的间距与相邻两根横筋条(2)的间距之比为1∶1.5-2。
7.一种蓄电池,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池盒以及盒盖,所述电池盒内带有间隔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带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6519278U CN202905863U (zh) | 2012-11-29 | 2012-11-29 | 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6519278U CN202905863U (zh) | 2012-11-29 | 2012-11-29 | 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05863U true CN202905863U (zh) | 2013-04-24 |
Family
ID=48126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6519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05863U (zh) | 2012-11-29 | 2012-11-29 | 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058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20271A (zh) * | 2016-04-06 | 2016-06-29 |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铅酸蓄电池板栅与活性物质结合的筋条 |
CN111864213A (zh) * | 2019-09-16 | 2020-10-30 |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 铅蓄电池用铅网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11-29 CN CN2012206519278U patent/CN2029058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20271A (zh) * | 2016-04-06 | 2016-06-29 | 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铅酸蓄电池板栅与活性物质结合的筋条 |
CN111864213A (zh) * | 2019-09-16 | 2020-10-30 |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 铅蓄电池用铅网板栅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08633A (zh) | 一种水平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931415A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复合板栅以及极板和电池 | |
CN103762359A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 | |
CN201812884U (zh) | 铅酸蓄电池板栅 | |
CN202905863U (zh) | 一种防活性物质脱落的蓄电池板栅及蓄电池 | |
CN202817101U (zh) | 蓄电池板栅 | |
CN202977599U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复合板栅以及极板和电池 | |
CN205081170U (zh) | 一种改进的蓄电池 | |
CN201682021U (zh) | 新型结构胶体密封蓄电池 | |
CN203312411U (zh) |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 | |
CN108682900B (zh) | 一种含有差异化极板的铅酸蓄电池 | |
CN208570773U (zh) | 一种铅蓄电池板栅 | |
CN103199307B (zh) | 一种内化成铅酸电池工艺 | |
CN101651202A (zh) | 蓄电池的电极设置方法及蓄电池 | |
CN202231110U (zh) | 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1399365A (zh) | 一种准胶体阀控铅酸蓄电池 | |
CN205319232U (zh) | 一种起动铅酸蓄电池铅钙极板 | |
CN104835940A (zh) | 高性能电动车电池极板 | |
CN204927421U (zh) | 一种起动用高功率薄型板栅 | |
CN202231100U (zh) | 一种新型结构的铅酸蓄电池板栅 | |
CN204118192U (zh) | 双极耳蓄电池 | |
CN203119054U (zh) | 动力型铅酸蓄电池极群组 | |
CN201532990U (zh) | 蓄电池 | |
CN202905912U (zh) | 一种防短路的蓄电池极群及蓄电池 | |
CN202888275U (zh) | 一种设置衬板的铅酸蓄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