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7830U - 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17830U CN202817830U CN 201220469897 CN201220469897U CN202817830U CN 202817830 U CN202817830 U CN 202817830U CN 201220469897 CN201220469897 CN 201220469897 CN 201220469897 U CN201220469897 U CN 201220469897U CN 202817830 U CN202817830 U CN 2028178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hargeable battery
- charger
- voltage detection
- detection module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它包括具有充电电路的功率转换模块,用于控制功率转换模块和充电电池之间的连接通断的开关模块,电连接并定时检测所述充电电池的当前电压值的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存储器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存储器及开关模块并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当前电压值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状态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器有效避免充电完成后未及时拔下充电电池时因为充电电池的自放电或充电器的漏电而导致的充电电池受损或电量减少,确保了用户随时取下电池使用时,电量都是足够满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当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如果充电电池没有从充电器上拔下,而充电器又没有断电,此时,由于充电电池自身的内阻或保护电路存在自放电,加上有些充电器有电压检测电路接在输出端或输出端接有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的内部等效电阻等都会使得充电器对于电池组来说存在漏电,所以有可能使充电电池处于持续放电状态而损耗较多电量,在取用充电电池时常常会发现其电量并非充足状态,这种漏电现象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充电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能有效避免充电完成后未及时拔下充电电池时因为充电电池的自放电或充电器的漏电而导致的充电电池受损或电量减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包括具有充电电路的功率转换模块,所述充电器还包括:
用于控制功率转换模块和充电电池之间的连接通断的开关模块;
电连接并定时检测所述充电电池的当前电压值的第一电压检测模块;
存储有第一电压值和大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的存储器;以及
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存储器及开关模块并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当前电压值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状态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充电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互对接,且功率转换模块输出端的正极和充电电池正极之间还串联有所述开关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充电电池的正极,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的第二电压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池包括电池组和与电池组并联的保护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存储器及控制器集成于一单片机中。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与接地端之间还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电阻R1、场效应管Q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充电电池的正极,而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单片机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R3与场效应管驱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驱动器还分别与功率转换模块和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还与电容C1并联,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负极和充电电池的负极均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定时检测充电电池的当前电压值的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及根据当前电压值控制开关模块及时导通或断开的控制器的技术手段,从而有效避免充电完成后未及时拔下充电电池时因为充电电池的自放电或充电器的漏电而导致的充电电池受损或电量减少,确保了用户随时取下电池使用时,电量都是足够满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器包括功率转换模块1、开关模块2、第一电压检测模块3、存储器6和控制器5。
功率转换模块1电连接于外部的市电,用于将市电经过变压整流等转换为充电需要的电信号。
开关模块2,用于控制功率转换模块1和充电电池7之间的电连接的通断。其中,所述充电电池7包括电池组71和与电池组71并联设置的、用于保护电池组71的保护电路72。
第一电压检测模块3,电连接并定时检测所述充电电池7的当前电压值。
存储器6为电可擦写只读存储器,其内存储有第一电压值和大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
控制器5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3、存储器6及开关模块2并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3检测到的当前电压值和存储于存储器6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开关模块2的状态。
所述功率转换模块1的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充电电池7的正极和负极相互对接,开关模块2串联于功率转换模块1输出端的正极和充电电池7正极之间;第一电压检测模块3的第一端连接于充电电池7的正极,第一电压检测模块3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5。
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5和功率转换模块1的输出端的正极的第二电压检测模块4。具体地,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4第一端连接于控制器5,第二端分别连接于功率转换模块1的一端及开关模块2的一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3、第二电压检测模块4、存储器6及控制器5集成于一单片机8中。
请参考图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充电电池7的正极与接地端之间还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电阻R1、场效应管Q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充电电池7的正极,而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单片机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R3与场效应管驱动器9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驱动器9还分别与功率转换模块1和单片机8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还与电容C1并联,功率转换模块1的输出端负极和充电电池7的负极均接地。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压检测模块4是用于充电前检测功率转换模块1提供充电电压是否正常,正常再进行后续操作;开关模块2可以是继电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或其他开关元件,作用为充满电后断开充电器的输出端和电池组71的连接,避免电池组71在充满电后过充或电池组71反向对充电器放电;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分得的电压由单片机8进行检测,单片机8连接于场效应管驱动器9,场效应管驱动器9使用功率转换模块1提供的电压来驱动场效应管Q1,单片机8又控制场效应管驱动器9的工作状态,也即充电完毕后,需检测电池的电压时单片机8才通过控制场效应管驱动器9工作来控制场效应管Q1导通;电容C1可以滤除一些干扰或杂讯;场效应管Q1在充电器需要对电池组71进行电压检测时导通(即维持充电模式),如果充电器没有接入输入电源,场效应管Q1是截止的,这样可以避免在没有输入电源,而电池组71又接入充电器时电池组71通过电压检测电阻放电。因而,有了这个场效应管Q1,则可以避免上述漏电问题,可以在充满后还定时检测电池组71的电压或容量,如果电池组71的电压或容量由于自放电或充电器的漏电而降到设定的第一电压值,充电器可以再次进入一个维持充电模式。这个维持充电模式可以是涓流充电的模式,也可是一个恒定电压充电的模式,还可是一个脉冲充电的模式。当电池重新充满后,充电器会再次进入充满状态,并重复上面的过程。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包括具有充电电路的功率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
用于控制功率转换模块和充电电池之间的连接通断的开关模块;
电连接并定时检测所述充电电池的当前电压值的第一电压检测模块;
存储有第一电压值和大于第一电压值的第二电压值的存储器;以及
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存储器及开关模块并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当前电压值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状态的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充电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互对接,且功率转换模块输出端的正极和充电电池正极之间还串联有所述开关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充电电池的正极,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和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的第二电压检测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包括电池组和与电池组并联的保护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存储器及控制器集成于一单片机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与接地端之间还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电阻R1、场效应管Q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充电电池的正极,而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单片机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还通过第三电阻R3与场效应管驱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驱动器还分别与功率转换模块和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还与电容C1并联,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负极和充电电池的负极均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69897 CN202817830U (zh) | 2012-09-14 | 2012-09-14 | 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69897 CN202817830U (zh) | 2012-09-14 | 2012-09-14 | 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17830U true CN202817830U (zh) | 2013-03-20 |
Family
ID=4787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69897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17830U (zh) | 2012-09-14 | 2012-09-14 | 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1783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1054A (zh) * | 2016-01-25 | 2016-04-06 |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
CN105515136A (zh) * | 2016-02-19 | 2016-04-20 |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系统整流器及其实现方法 |
CN106026323A (zh) * | 2016-05-16 | 2016-10-12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快速充电的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
CN106774761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服务器 |
-
2012
- 2012-09-14 CN CN 201220469897 patent/CN2028178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1054A (zh) * | 2016-01-25 | 2016-04-06 |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蓄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
CN105515136A (zh) * | 2016-02-19 | 2016-04-20 |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系统整流器及其实现方法 |
CN106026323A (zh) * | 2016-05-16 | 2016-10-12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快速充电的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
CN106774761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服务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91729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 operational methods | |
CN202712892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负载检测电路 | |
US8773068B2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 operational methods | |
US10038326B2 (en) | Power bank with charging management including charging interface | |
CN203205845U (zh) | 具有放电过流保护后自恢复功能的电池保护电路 | |
JP2019047721A (ja) | 太陽光充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この出願は、2017年9月1日に中国特許局に出願された出願特許公開第201710780286.3号、「太陽光充電補助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である中国特許出願の優先権を主張し、その開示内容の全ては参照により本出願に組み込まれる。 | |
US20120187909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s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 operational methods | |
CN103825329A (zh) | 一种双向电源转换电路 | |
CN103199579B (zh) | 电池组单元电池均衡充电控制器 | |
CN202817830U (zh) | 具有维持充电功能的充电器 | |
CN102904291A (zh) | 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05356421A (zh) | 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保护电路 | |
CN103812147B (zh) | 电池充电控制系统 | |
CN202333884U (zh) | 并联型锂离子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系统 | |
CN102751763A (zh) | 电池充放电装置及电池充放电系统 | |
CN103094935B (zh) | 一种电池均衡电路及mos管开关电路 | |
CN10290432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一体化充电器和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 | |
CN105207332A (zh) | 电动车充电器智能控制电路 | |
CN203278384U (zh) | 车载视频终端供电系统 | |
CN103078369B (zh) | 锂电池亏电激活装置 | |
CN105743146A (zh) | 终端电池及其充放电的控制方法 | |
CN205070581U (zh) | 光伏充电电路 | |
CN204721218U (zh) | 升压与线性充电共用功率器件的移动电源转换器 | |
CN106329594B (zh) | 储能系统电池充电限流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4426139A (zh) | 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30 Address after: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Northern Ireland 8 District Cardiff CF15 Reed Joyce Ge Road No. 29 Patentee after: Martin Morgan Vennar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City, Baoan Province, the first floor of the comprehensive building of the gold zone, the 34 floor, building 5 Patentee before: Lei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