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6414U -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6414U
CN202796414U CN 201220353872 CN201220353872U CN202796414U CN 202796414 U CN202796414 U CN 202796414U CN 201220353872 CN201220353872 CN 201220353872 CN 201220353872 U CN201220353872 U CN 201220353872U CN 202796414 U CN202796414 U CN 202796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ost
connecting groove
terminal board
connector
plu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538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激
吴剑强
吴上财
姚学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KLE M&E (CHINA) Co Ltd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DINKLE M&E (CHINA) Co Ltd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KLE M&E (CHINA) Co Ltd,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DINKLE M&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538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6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6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64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包括:一个绝缘支撑架、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绝缘支撑架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槽;第一侧的接线槽和第二侧的接线槽对应设置,且位置相对的第一侧的接线槽和第二侧的接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每个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一侧的一个接线槽内,每个第二接线端子位于第二侧的一个接线槽内;其中,设置在位置相对的接线槽内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通过位于所述接线槽之间的连接通道内的导体短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至少之一能够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连接到一个第一连接头。

Description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流互感器(CT,Current Transformer)端子排。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但一般的测量和保护装置不能直接接入一次高压设备,而需要将一次系统的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小电流,供给测量仪表或继电保护等装置使用。电流互感器就起到了变流和电气隔离的作用,是电力系统中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电流信息的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将高电流按比例转换成低电流,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接在一次系统上,二次侧接到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设备上。
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利用两级电流互感器进行大电流到小电流的变换,例如,利用一级电流互感器将一次系统的大电流降至5A后,再利用二级电流互感器将一级互感器输出的5A降至毫安级,之后输出给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设备。
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用于在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之间进行转接,或用于在所述两级电流互感器之间进行转接。电流互感器端子包括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其中,外部接线端用于与设备箱体外部的电流互感器相连,内部接线端用于与设备箱体内部的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或二级电流互感器相连,且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以可导电的方式彼此相连。
电流互感器端子排中,通常包括一个塑料支撑架,该塑料支撑架对应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的位置具有对应设置的多个接线槽,每个接线槽内设置有接线端的一个接线端子。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的相应接线端子通过位于塑料支撑架内部的导体短接。其中,电流互感器或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通常装配在PCB板上。这样,通常首先将电流互感器端子的内部接线端与PCB板侧进行装配,之后将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固定在设备箱体上,之后再将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外部接线端与外侧线路连接,例如与另一个电流互感器连接。这样来自外部电源线的电流就被连接至设备箱体内部的电流互感器或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上了。
在传统电流互感器端子排中,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均采用螺丝和导电片的旋紧连接方式来固定电流互感器端子内、外两侧的接线,且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的导电片通过导体短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其能够提高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连接效率,并更为优选地提高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和整个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包括一个绝缘支撑架、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绝缘支撑架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槽;第一侧的接线槽和第二侧的接线槽对应设置,且位置相对的第一侧的接线槽和第二侧的接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
每个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一侧的一个接线槽内,每个第二接线端子位于第二侧的一个接线槽内,其中,设置在位置相对的接线槽内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通过位于所述接线槽之间的连接通道内的导体短接;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至少之一适于耦合到一个电流互感器,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至少之一能够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连接到一个可插拔式的连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接线槽,每排接线槽包括至少两个接线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能够以可插拔方式连接到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一为导电插片,其能够与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插片上具有与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上的卡紧结构相配合的卡紧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插片上的卡紧结构为一卡槽,其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上的卡扣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插片的接入端具有引导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插入的导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插片适于连接到具有卷边头部的可插拔式的连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的另一个包括:紧固螺丝和位于所述紧固螺丝下方的导电片;
位置相对的导电插片与导电片构成一个侧视图呈
Figure BDA00001912275100031
形的一体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排安装在一个箱体上,且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连接到置于箱体内侧的第一接线端子或第二接线端子。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任一侧或双侧采用可插拔式的连接方式,因此简化了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连接方式,提高了连接效率,同时更为优选地还避免了由于螺丝松动带来的检查环节。
具体实现时,采用可插拔式的连接方式的接线端子可具有与可插拔式的连接头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相连的连接头。其中,可插拔式的连接头可以为任意商用的标准连接头,这样可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接线端子能够与现有标准相兼容。
此外,对于应用于存在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的场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可至少设置内部接线端为可插拔式的连接方式,这样可以简化较不方便检查的内部接线端的连接方式,省去了内部接线端由于螺丝松动带来的检查环节。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a至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2a和图2b为一种卷边接头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图2a和图2b所示卷边接头连接后的不同视角的装配效果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绝缘支撑架  11-第一侧  111-第一侧的接线槽  12-第二侧  121-第二侧的接线槽  13-连接通道  2-第一接线端子  21-第二连接头  211-卡槽  3-第二接线端子  31-紧固螺丝  32-导电片  4-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简化现有电流互感器端子的接线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克服了电流互感器端子领域的惯性思维,考虑在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单侧或双侧采用可插拔式的连接方式替代传统的螺丝连接片的连接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a至图1c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b示出了其局部剖视图。图1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a至图1d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一侧采用可插拔的连接方式,另一侧采用紧固螺丝和导电片的连接方式。该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包括:一个绝缘支撑架1、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端子2和至少一个第二接线端子3。
其中,绝缘支撑架1包括相背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且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槽111、121;第一侧11的接线槽111和第二侧12的接线槽121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第一侧11的接线槽111和第二侧12的接线槽121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13。
实际应用中,第一侧11的接线槽111和第二侧12的接线槽1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本实施例中,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接线槽,每排接线槽又包括至少两个接线槽111、121,从而构成需要数量的接线槽111、121。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每侧也可有且仅有一个接线槽,在另一些特殊情况下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上的接线槽的数量并不必须相等。
每个第一接线端子2位于绝缘支撑架1第一侧11的一个接线槽111内,每个第二接线端子3位于绝缘支撑架1第二侧12的一个接线槽121内,且处于位置相对的接线槽内的第一接线端子2和第二接线端子3通过位于接线槽之间的连接通道13内的导体4短接。
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架1第一侧11的第一接线端子2能够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头6。例如第一接线端子2可以包括一个第二连接头21,其能够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与第一连接头6相连。其中,第一连接头6可以为现有的或新设计出的任意一种可插拔式的连接头。
具体实现时,该第二连接头21可以为与可插拔式的第一连接头采用面接触的第一导电插片。实际应用中,该第一导电插片的接入端可具有引导所述可插拔式的第一连接头6插入的导角。此外,若可插拔式的第一连接头上具有卡紧结构,则该第一导电插片上可具有与可插拔式的第一连接头上的卡紧结构相配合的第一卡紧结构。例如,若可插拔式的第一连接头为图2a和图2b所示的有卷边头部的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简称卷边接头6,则该第一导电插片上的第一卡紧结构可以为与所述卷边接头6的卡扣61相对应的卡槽211。
具体实现时,该第一导电插片可以为镀金铜片或镀锌铜片等。虽然图中的例子仅示出了第一接线端子2为例如第一导电插片6,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接线端子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接触部件,例如其可以是能够与相关第一连接头相适应的导电棒、导电块,或其他形状的可导电接触部。换言之,根据第一连接头的结构和/或形状的不同,第一接线端子2可以采用相应的可插拔结构。
此外,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架1第二侧12的第二接线端子3包括:紧固螺丝31和位于所述紧固螺丝31下方的导电片32。具体实现时,位置相对的第一导电插片与导电片32之间可通过额外的导体短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例如,位置相对的第一导电插片与导电片32可构成如图1d中所示的侧视图呈形的一体成型件。第二侧12的接线槽121具有能够对该
Figure BDA00001912275100052
形的一体成型件进行定位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该电流互感器端子的第二侧12的外围可进一步设置一个防尘外壳5。
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各第一接线端子2可作为内部接线端使用,各第二接线端子3可作为外部接线端使用。此时,与第一接线端子2的第二连接头21通过可插拔方式连接的第一连接头的另一端与设备箱体内的元器件,例如电流互感器相连。这样,相比现有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其不仅可以简化较不容易检查的内部接线端的连接方式,且避免了内部接线端原有螺丝连接方式的螺丝松动情况,省去了内部接线端的检查环节。
当然,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各第一接线端子2也可作为外部接线端使用,相应地,各第二接线端子3可作为内部接线端使用。此时,可简化较外部接线端的连接方式,避免外部接线端原有螺丝连接方式的螺丝松动情况,省去了外部接线端的检查环节。
又或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互感器端子排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应用场合中,例如不分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的场合。
图3a和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图2a和图2b所示卷边接头连接后的不同视角的装配效果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绝缘支撑架1第二侧12的第二接线端子3也可以采用可插拔的连接方式,即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端子排的两侧均采用可插拔的连接方式。此时该第二接线端子23可具有与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相连的第四连接头。同样,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可以为现有的或新设计出的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
具体实现时,该第四连接头可以为与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采用面接触的第二导电插片。同样,该第二导电插片的接入端可具有引导所述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插入的导角。此外,若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上具有卡紧结构,则该第二导电插片上可具有与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上的卡紧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紧结构。例如,若可插拔式的第三连接头为图2a和图2b所示的卷边接头6,则该第二导电插片上的第二卡紧结构可以为与所述卷边接头6的卡扣61相对应的卡槽。
具体实现时,该第二导电插片同样可以为镀金铜片或镀锌铜片等。
此时,第一侧的第一接线端子可以和第二侧的第二接线端子相同,也可以和第二侧的第二接线端子不同。
相较于传统的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排,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线端子排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对于传统接线端子排而言,在装配时,首先需要将安装在设备箱体上的端子排的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中每个端子的螺丝拧松,之后将箱体外部电流互感器或箱体内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的O型或U型的接头插入相应接线端的螺丝与连接片之间,最后以设定的扭矩分别将相应的螺丝拧紧以确保将所述O型或U型的接头紧固在连接片上,内部接线端和外部接线端中相应端子的连接片通过导体相连。然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线端子排,例如至少设备箱体内侧的内部接线端可以采用可插拔方式连接到箱体内部的电流互感器。这样就避免了无需工作人员逐个的拧松、拧紧每个螺丝,从而提高了这种连接方式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端子连接是否充分与手动拧紧的螺丝松紧无关,从而增加了端子接触的可靠性,减少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此外,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例子中至少在接线端子排的一侧没有使用螺丝,因而也防止了由于热胀冷缩而导致螺丝松动带来的危险。而且,更不需要工作人员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定期的逐个检查每个螺丝是否旋紧。从而,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时间、增加了维护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包括:一个绝缘支撑架、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绝缘支撑架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槽;第一侧的接线槽和第二侧的接线槽对应设置,且位置相对的第一侧的接线槽和第二侧的接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每个第一接线端子位于第一侧的一个接线槽内,每个第二接线端子位于第二侧的一个接线槽内;其中,设置在位置相对的接线槽内的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通过位于所述接线槽之间的连接通道内的导体短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至少之一能够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连接到一个第一连接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和整个设备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包括:一个绝缘支撑架(1)、至少一个第一接线端子(2)和至少一个第二接线端子(3);
所述绝缘支撑架(1)包括相背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且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接线槽(111,121);第一侧(11)的接线槽(111)和第二侧(12)的接线槽(121)对应设置,且位置相对的第一侧(11)的接线槽(111)和第二侧(12)的接线槽(121)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13);
每个第一接线端子(2)位于第一侧(11)的一个接线槽内(111),每个第二接线端子(3)位于第二侧(12)的一个接线槽内(121),其中,设置在位置相对的接线槽内的第一接线端子(2)和第二接线端子(3)通过位于所述接线槽(111,121)之间的连接通道(13)内的导体(4)短接;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中至少之一适于耦合到一个电流互感器,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中至少之一能够以可插拔的连接方式连接到一个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接线槽(111,121),每排接线槽(111,121)包括至少两个接线槽(111,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能够以可插拔方式连接到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和第二接线端子(3)之一为导电插片(21),其能够与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1)上具有与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上的卡紧结构(61)相配合的卡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插片上的卡紧结构为一卡槽(211),其适于与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上的卡扣(61)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1)的接入端具有引导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插入的导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1)适于连接到具有卷边头部的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中的另一个包括:紧固螺丝(31)和位于所述紧固螺丝(31)下方的导电片(32);
位置相对的导电插片(21)与导电片(32)构成一个侧视图呈
Figure FDA00001912275000021
形的一体成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安装在一个箱体上,且所述可插拔式的连接头(6)连接到置于箱体内侧的第一接线端子或第二接线端子。
CN 201220353872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6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3872 CN202796414U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53872 CN202796414U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6414U true CN202796414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53872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96414U (zh) 2012-07-20 2012-07-20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641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6767A (zh) * 2013-11-25 2014-03-19 珠海瑞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及交流板
EP2874259A1 (en) 2013-11-15 2015-05-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 residual current device
CN110609153A (zh) * 2019-09-20 2019-12-2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铜质镀锌多接头u型叉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74259A1 (en) 2013-11-15 2015-05-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 residual current device
CN103646767A (zh) * 2013-11-25 2014-03-19 珠海瑞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及交流板
CN103646767B (zh) * 2013-11-25 2016-07-06 珠海瑞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心式电流互感器接线端子及交流板
CN110609153A (zh) * 2019-09-20 2019-12-2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铜质镀锌多接头u型叉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66934A1 (en) Junction Box for Solar Cell Component and Solar Cell Component
CN103116051A (zh) 插拔式电表箱
CN202796414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端子排
CN203205560U (zh) 螺钉连接的分断测试端子
CN104849522A (zh) 一种三相插拔式电能表安装座及使用方法
CN206098944U (zh) 二次回路防错插接头
CN205389056U (zh) 紧凑型电涌保护器
CN204497499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3278147U (zh) 一种母线槽连接器
CN112701651A (zh) 一种电气设备及其电缆连接端子排
CN106936047B (zh) 一种桥接型插拔电连接器
CN209748146U (zh) 一种轨道式小母线配电设备
CN104393496B (zh) 贯通母线卡接式超大负载容量环形配线高可靠pdu
CN213302273U (zh) 信号集成器及应用该信号集成器的控制器
KR200383307Y1 (ko) 입출력전원선이 일체형으로 결합된 전력량계
CN109004602B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母线槽
CN207542737U (zh) 一种防漏电型母线槽
CN102290202B (zh) 一种用于分框式铁心变压器的铁心接地装置
CN202084876U (zh) 一种配电室电缆固定装置
US20180269827A1 (en) Parallel-connected solar power converter system
CN217983819U (zh) 一种双芯连接器
CN216054240U (zh) 一种开合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CN220692423U (zh) 拼接式连接结构、电连接器及供电系统
CN219458205U (zh) 一种柜间连线防误插电压型扩展端子
CN211826319U (zh) 绝缘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