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2438U -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52438U CN202752438U CN 201220186595 CN201220186595U CN202752438U CN 202752438 U CN202752438 U CN 202752438U CN 201220186595 CN201220186595 CN 201220186595 CN 201220186595 U CN201220186595 U CN 201220186595U CN 202752438 U CN202752438 U CN 2027524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clutch shaft
- plate
- clamping plate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涉及模具领域,包括顶针、顶针孔、上夹板、凸模、下模浮底、滚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板、限位板、缓冲夹板、第一轴承固定板、导板和缓冲弹簧,上夹板包括圆弧内嵌位,上折弯公内嵌于上夹板内,滚轴两头套上所述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分别由第一轴承固定板固定,第二轴承等间距地固定在第二轴承固定板上,并且第二轴承与滚轴紧靠,导板设置在滚轴两端,并且紧靠缓冲夹板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所述缓冲夹板相对的外侧分别设有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一次成形之后无需二次加工,即可使产品外观无压痕,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模具领域,涉及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客户目前对钣金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大量钣金产品作为各类机箱外观面,所以客户要求不可以在产品表面上有模印,目前,批量钣金成型均为模具加工,在成型过程中由于产品材料硬度远低于模具折弯公,,所以会在产品表面留下模具摩擦的痕迹,发黑,发白,漏基材,导致生锈并影响外观,所以目前钣金行业对应取出模痕的方法普遍是增加二次加工,电镀,喷粉,擦纹以遮掩模痕,增加了产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可以通过一次成模做到无痕加工产品的无痕,而且本模具装配简单,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凸模、下模浮底、滚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板、限位板、缓冲夹板、第一轴承固定板、导板和缓冲弹簧,所述上夹板包括圆弧内嵌位,所述凸模内嵌于所述上夹板内的圆弧内嵌位上,所述凸模可以绕圆弧内嵌位转动,所述滚轴两头套上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分别由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二轴承至少有两个,其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板上且同轴心放置,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滚轴紧靠,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缓冲夹板上,所述下模浮底紧靠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导板设置在所述滚轴两端,并且紧靠所述缓冲夹板与第一轴承固定板,所述缓冲夹板的末端分别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限位板及缓冲夹板之间。
所述凸模由两块相同的模具构成,并且关于上夹板的竖直中线对称而设置。所述缓冲弹簧等间距设置在限位板内,并且所述的限位板也与缓冲夹板接触。所述限位板由螺丝固定在操作台上,螺丝的固定位置连线呈弧形。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板为梳形结构,由螺丝固定在操作台上,螺丝的固定位置连线呈弧形。所述导板平行设置,并且由螺丝固定在在操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夹板的凸模可以绕内嵌位微小转动,达到调节产品成形时的力度,使产品成形位置成90°角,由于第二轴承紧靠第一轴承,并且第二轴承均匀分布在第二轴承固定板8,当工作的时候,第二轴承和第一轴承相向转动,这时候可以使第一轴承均匀受力,转动流畅,螺丝固定位置连线呈弧形,能有效减少使工作时模具的微小偏转,利用冲压过程中产品材料表面与折弯下公表面无相对摸彩,且可受力成形这一工艺,能一次成形之后无需二次加工,大大满足了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降低了产品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承固定板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板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包括顶针1、顶针孔15、上夹板2、凸模3、下模浮底4、滚轴5、 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第二轴承固定板8、限位板9、缓冲夹板10、第一轴承固定板11、导板12和缓冲弹簧13,所述顶针孔15在设置在所述上夹板2上,并且每一所述顶针1插入一所述顶针孔15,当产品加工完毕,顶针1可以把产品顶出所述上夹板2包括圆弧内嵌位14,所述凸模3内嵌于上夹板2内的圆弧内嵌位上14,所述凸模3可以绕圆弧内嵌位14转动,当凸模3向下压产品加工的时候,凸模3向上调整,可以使产品的折弯角保持90°,所述滚轴5两头套上所述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分别由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11固定,所述第二轴承7包括至少2个,其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板8上,并且所述第二轴承7与所述滚轴5紧靠,这样能使滚轴5在成型过程中旋转顺畅并且受力均匀,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11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板8都固定在所述缓冲夹板10上,所述下模浮底4紧靠所述第一轴承6,所述导板12设置在所述滚轴5两端,并且紧靠所述缓冲夹板10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11,所述缓冲夹板10相对的外侧分别设有缓冲弹簧13,所述缓冲弹簧13设置在限位板9内。工作的时候,产品位于所述凸模3和所述滚轴5之间,所述凸模3往下压产品,所述滚轴5与产品相对运动,由于摩擦力带动第一轴承6向凸模3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轴承7运动方向与第一轴承6运动方向相反,成型中消除摩擦力对产品的影响,下模浮底4可以在第一轴承6之间上下浮动,导板12可以引导滚轴5的位置不向一方偏转,由于工作的时候产生不同方向的压力,缓冲夹板10能有效缓冲这些压力对滚轴5造成位移偏转,所述的缓冲弹簧13能有效缓冲所述的缓冲夹板10对所述缓冲弹簧13的侧向压力。
所述凸模3由两块相同的模具构成,并且关于上夹板2的竖直中线对称而设置。所述缓冲弹簧13等间距设置在限位板9内,缓冲的力的作用效果均匀,并且所述的限位板9也与缓冲夹板10接触。所述限位板9由螺丝固定在操作台上,螺丝的固定位置连线呈弧形,使固定位置更加合理,而且符合受力规则,所述第二轴承7固定板为梳形结构,结构的凹陷处用来设置第二轴承7,并且第二轴承7能等间距排列,这样能使滚轴5受力均匀,转动流畅,并且所述第二轴承7固定板由螺丝固定在操作台上,螺丝的固定位置连线呈弧形。所述导板12平行设置,并且由螺丝固定在在操作台上,能有效防止滚轴5往一方偏转。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凸模、下模浮底、滚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板、限位板、缓冲夹板、第一轴承固定板、导板和缓冲弹簧,所述上夹板包括圆弧内嵌位,所述凸模内嵌于所述上夹板内的圆弧内嵌位上,所述凸模可以绕圆弧内嵌位转动,所述滚轴两头套上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分别由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二轴承至少有两个,其等间距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板上且同轴心放置,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滚轴紧靠,所述第一轴承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缓冲夹板上,所述下模浮底紧靠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导板设置在所述滚轴两端,并且紧靠所述缓冲夹板与第一轴承固定板,所述缓冲夹板的末端分别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限位板及缓冲夹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由两块相同的模具构成,并且关于上夹板的竖直中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等间距设置在限位板内,并且所述的限位板也与缓冲夹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由螺丝固定在操作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平行设置,并且由螺丝固定在在操作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针和顶针孔,所述顶针孔设置在所述上夹板上,并且每一顶针对应插入一顶针孔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86595 CN202752438U (zh) | 2012-04-27 | 2012-04-27 |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86595 CN202752438U (zh) | 2012-04-27 | 2012-04-27 |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52438U true CN202752438U (zh) | 2013-02-27 |
Family
ID=4773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18659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52438U (zh) | 2012-04-27 | 2012-04-27 |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5243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9391A (zh) * | 2014-08-28 | 2014-12-17 | 合力叉车有限公司 | 灯架下料模 |
CN106040863A (zh) * | 2016-07-26 | 2016-10-26 | 滁州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气弹簧加强板级进模具 |
-
2012
- 2012-04-27 CN CN 201220186595 patent/CN2027524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09391A (zh) * | 2014-08-28 | 2014-12-17 | 合力叉车有限公司 | 灯架下料模 |
CN106040863A (zh) * | 2016-07-26 | 2016-10-26 | 滁州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气弹簧加强板级进模具 |
CN106040863B (zh) * | 2016-07-26 | 2017-11-28 | 滁州达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气弹簧加强板级进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79384U (zh) | 凸模可水平移动的冲孔模 | |
CN203635754U (zh) | 铝材v型折弯无擦伤模具 | |
CN202752438U (zh) | 一种折弯无刮痕模具 | |
CN203330235U (zh) | 一种冲压模具内部侧面冲孔机构 | |
CN202591361U (zh) | 冲压模双斜楔机构 | |
CN203170848U (zh) | 一种大型瓦楞形工件折弯用的分段滚轮自由折弯模具 | |
CN203002993U (zh) | 一种冲压料片定位装置 | |
CN104209398A (zh) | 一种洗衣机侧板拉凸冲孔模具 | |
CN203061703U (zh) | 一种v形折弯模具 | |
CN102847790B (zh) | 一种过滤器外壳用翻板整形模具 | |
CN205914611U (zh) | 一种钢片冲切模具 | |
CN203875200U (zh) | 活动v型冲压模具 | |
CN202934027U (zh) | 多孔类产品冲孔整形连续模具 | |
CN203002937U (zh) | 双斜楔冲压模 | |
CN204710932U (zh) | 一种具有定位缓冲预热功能的冲切模具 | |
CN102688942A (zh) | 一种底座转接件的冲压模具 | |
CN102699206A (zh) | 一种机芯托架的连续冲切模具 | |
CN201183093Y (zh) | 板簧支架的压弯模具 | |
CN202114156U (zh) | 热成型冲压试验模具所用的通用模架 | |
CN103386695A (zh) | 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铝塑膜冲坑模具 | |
CN202572486U (zh) | 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铝塑膜冲坑模具 | |
CN202683731U (zh) | 一种机芯托架的连续冲切模具 | |
CN201921934U (zh) | 一种无凹模连续冲压模具 | |
CN207076924U (zh) | 一种四角压铆模具 | |
CN206296356U (zh) | 一种旋切模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