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5694U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15694U CN202715694U CN 201220283226 CN201220283226U CN202715694U CN 202715694 U CN202715694 U CN 202715694U CN 201220283226 CN201220283226 CN 201220283226 CN 201220283226 U CN201220283226 U CN 201220283226U CN 202715694 U CN202715694 U CN 2027156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cut
- waste channel
- punch
- bou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由上向下顺序设置的上模座、上夹板和脱料板,下模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上模内设置有等高螺栓、弹簧和内导柱,上夹板内设置有凸模、而下模板内则设置有与凸模对应的凹模,凸模包括设置在上夹板左右两侧的粗冲凸模和精切凸模,而凹模也包括两组,分别为凹模A和凹模B,凹模A与粗冲凸模上下对应,而凹模B则与精切凸模上下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冲压模具中设置了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大大优化了原本的冲压模具的结构、防止了跳料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冲压模内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属于模具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侧边由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边组成的产品产品而言,其中产品上的光亮带厚度占产品总厚度的30%,然而对于光亮带厚度需达到产品厚度50%以上的高要求产品,利用普通的冲切技术则无法实现,需采用先粗冲后精修的方式达到产品要求,然而在精修时产品废料形状为环型,无法进行正常脱料,容易产生跳料,导致产品有压痕,或者导致模板打裂。针对目前这些现状,急需一种在冲压模内既能够保证正常脱料及提高产品精度,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精度、防止跳料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由上向下顺序设置的上模座、上夹板和脱料板,所述的下模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等高螺栓、弹簧和内导柱,且所述的上夹板内设置有凸模、而所述的下模板内则设置有与所述的凸模对应的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包括设置在上夹板左右两侧的粗冲凸模和精切凸模,而所述的凹模也包括两组,分别为凹模A和凹模B,所述的凹模A与所述的粗冲凸模上下对应,而所述的凹模B则与精切凸模上下对应。
进一步,所述的粗冲凸模内设置有两组平行设置的脱料机构,每组脱料机构中均包括固定螺栓、脱料弹簧和顶杆,所述的脱料弹簧设置在固定螺栓和顶杆之间,且顶杆的前端伸出粗冲凸模。
另外,所述的凹模A中设置有冲切口A和冲切口B,所述的冲切口A设置在凹模A的头部,为竖直向下设置,而所述的冲切口B则设置在凹模A的尾部,为一向下的喇叭口形状。
且所述的凹模A的下部还设置有废料通道。而所述的废料通道包括废料通道A和废料通道B,所述的废料通道A设置在下垫板内,而所述的废料通道B则设置在下模座内,且所述的废料通道A和废料通道B相通。
此外,所述的凹模B中由头部到尾部依次设置有冲切口C、冲切口D和冲切口E,所述的冲切口C处向下还设置有&角,此外,所述的冲切口D为竖直向下设置,而所述的冲切口D为一向下的喇叭口形状。而所述的&角小于竖直方向2-3度。
且所述的凹模B的下部还设置有废料通道。所述的废料通道包括废料通道C和废料通道D,所述的废料通道C设置在下垫板内,而所述的废料通道D则设置在下模座内,且所述的废料通道C和废料通道D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冲压模具中设置了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大大优化了原本的冲压模具的结构、防止了跳料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冲压模内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产品精切冲孔防跳料排样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开模状态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闭模状态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粗冲凸模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粗冲凸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粗冲凸模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精切凸模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精切凸模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凹模A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凹模B侧视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上模座 2、脱料板 3、等高螺栓
4、粗冲凸模 5、弹簧 6、精切凸模
7、上夹板 8、内导柱 9、产品
10、下模座 11、下垫板 12、凹模A
13、废料通道A 14、废料通道B 15、废料通道D
16、废料通道C 17、凹模B 18、下模板
19、废料A 20、废料C 21:废料B
22:冲切口A 23、冲切口B 24、冲切口C
25、冲切口D 26、冲切口E 27、固定螺栓A
28、固定螺栓B 29、脱料弹簧A 30、脱料弹簧B
31、顶杆A 32、顶杆B 33、&角
34、精切后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产品精切冲孔防跳料排样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开模状态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闭模状态侧视图。
如图1-图3所示: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冲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由上向下顺序设置的上模座1、上夹板7和脱料板2,所述的下模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18、下垫板11和下模座10,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等高螺栓3、弹簧5和内导柱8,且所述的上夹板7内设置有凸模、而所述的下模板18内则设置有与所述的凸模对应的凹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凸模包括设置在上夹板7左右两侧的粗冲凸模4和精切凸模6,而所述的凹模也包括两组,分别为凹模A12和凹模B17,所述的凹模A12与所述的粗冲凸模4上下对应,而所述的凹模B17则与精切凸模6上下对应。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粗冲凸模内部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粗冲凸模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粗冲凸模的侧视图。
如图4-6所示:所述的粗冲凸模4内设置有两组平行设置的脱料机构,即第一组脱料机构中包括固定螺栓A27、脱料弹簧A29和顶杆A31,第二组脱料机构中也包括固定螺栓B28、脱料弹簧B30和顶杆B32,所述的脱料弹簧A29设置在固定螺栓A27和顶杆A31之间,而所述的脱料弹簧B30设置在固定螺栓B28和顶杆B32之间,且顶杆A31和顶杆B32的前端伸出粗冲凸模4。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精切凸模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精切凸模的侧视图。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精切凸模6与粗冲凸模4的结构略有不同,其不具有脱料机构。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凹模A侧视图。
如图9所示:所述的凹模A12中设置有冲切口A22和冲切口B23,所述的冲切口A22设置在凹模A4的头部,为竖直向下设置,而所述的冲切口B23则设置在凹模A4的尾部,为一向下的喇叭口形状。
且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凹模A12的下部还设置有废料通道。而所述的废料通道包括废料通道A13和废料通道B14,所述的废料通道A13设置在下垫板11内,而所述的废料通道B14则设置在下模座10内,且所述的废料通道A13和废料通道B14相通。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凹模B侧视图。
如图10所示:所述的凹模B17中由头部到尾部依次设置有冲切口C24、冲切口D25和冲切口E26,所述的冲切口C24处向下还设置有&角33,此外,所述的冲切口D25为竖直向下设置,而所述的冲切口D26为一向下的喇叭口形状。而所述的&角33小于竖直方向2-3度。
且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凹模B17的下部还设置有废料通道。所述的废料通道包括废料通道C16和废料通道D15,所述的废料通道C16设置在下垫板11内,而所述的废料通道D15则设置在下模座10内,且所述的废料通道C16和废料通道D14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冲压模具开始闭合时(如图3所示)首先顶杆A31、顶杆B32接触产品9,顶杆A31、顶杆B32受力收缩,脱料弹簧A29、脱料弹簧B30受力收缩(如图4所示),接着粗冲凸模4接触产品9,模具继续下降,粗冲凸模4压入凹模A12,将材料9预冲工序完成,上模开启,脱料弹簧A29、脱料弹簧B30失去受力将顶杆A31、顶杆B32弹至原始位置,顶杆A31、顶杆B32将废料A19顶住(如图1、3所示),防止在冲压过程中产生跳料,上模开启完成,废料A19通过废料通道A13、废料通道B14排出模具,产品9粗冲完成,进入精切工序,冲压模具开始闭合,精切凸模6压入凹模B17,产品9精切完成,由于此时产生的废料B21为环形(如图1所示),等同于粗冲时的脱料工序,无法进行脱料,故将冲切口C24处设置有&角33,在普通冲切口原始大小的基础上往内偏2度至3度,将废料B21挤住并且留在凹模B17内,上模开启完成,继续进行精切,产生废料C20,废料C20将废料B21往下挤出凹模B17,通过废料通道C16、废料通道D15排出模具,冲切口C24将废料C20挤住并且留在凹模B17内(如图10所示),如此循环往复,达到精切冲孔防跳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于光亮带厚度需达到50%以上的高要求产品在冲压设备上利用模具大批量生产的涉及。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冲压设备、大量人员、半成品周转箱、场地等等,降低了能耗及零件单价,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市场竞争力。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由上向下顺序设置的上模座、上夹板和脱料板,所述的下模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内设置有等高螺栓、弹簧和内导柱,且所述的上夹板内设置有凸模、而所述的下模板内则设置有与所述的凸模对应的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包括设置在上夹板左右两侧的粗冲凸模和精切凸模,而所述的凹模也包括两组,分别为凹模A和凹模B,所述的凹模A与所述的粗冲凸模上下对应,而所述的凹模B则与精切凸模上下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冲凸模内设置有两组平行设置的脱料机构,每组脱料机构中均包括固定螺栓、脱料弹簧和顶杆,所述的脱料弹簧设置在固定螺栓和顶杆之间,且顶杆的前端伸出粗冲凸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A中设置有冲切口A和冲切口B,所述的冲切口A设置在凹模A的头部,为竖直向下设置,而所述的冲切口B则设置在凹模A的尾部,为一向下的喇叭口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A的下部还设置有废料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料通道包括废料通道A和废料通道B,所述的废料通道A设置在下垫板内,而所述的废料通道B则设置在下模座内,且所述的废料通道A和废料通道B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B中由头部到尾部依次设置有冲切口C、冲切口D和冲切口E,所述的冲切口C处向下还设置有&角,此外,所述的冲切口D为竖直向下设置,而所述的冲切口D为一向下的喇叭口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小于竖直方向2-3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B的下部还设置有废料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料通道包括废料通道C和废料通道D,所述的废料通道C设置在下垫板内,而所述的废料通道D则设置在下模座内,且所述的废料通道C和废料通道D相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83226 CN202715694U (zh) | 2012-06-15 | 2012-06-15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83226 CN202715694U (zh) | 2012-06-15 | 2012-06-15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15694U true CN202715694U (zh) | 2013-02-06 |
Family
ID=4761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2832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15694U (zh) | 2012-06-15 | 2012-06-15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1569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16969A (zh) * | 2012-06-15 | 2012-10-10 |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CN104259298A (zh) * | 2014-09-10 | 2015-01-07 | 滁州亚利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防跳废料冲压模具 |
CN107351186A (zh) * | 2017-09-04 | 2017-11-17 | 上海外贸界龙彩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生产包装盒的清废模 |
-
2012
- 2012-06-15 CN CN 201220283226 patent/CN2027156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16969A (zh) * | 2012-06-15 | 2012-10-10 |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CN102716969B (zh) * | 2012-06-15 | 2015-07-15 | 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CN104259298A (zh) * | 2014-09-10 | 2015-01-07 | 滁州亚利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防跳废料冲压模具 |
CN104259298B (zh) * | 2014-09-10 | 2016-11-30 | 滁州亚利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防跳废料冲压模具 |
CN107351186A (zh) * | 2017-09-04 | 2017-11-17 | 上海外贸界龙彩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生产包装盒的清废模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16627B (zh) | 一种改进的用于密封环制造的级进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1653801B (zh) | 冲切搭边和四周翻边同步成型的冲压模具 | |
CN201625714U (zh) | 扇形板件冲压成型模具 | |
CN203887063U (zh) | 成型修边翻边复合模具结构 | |
CN102284592A (zh) | 一种连续模具向上的冲裁方法 | |
CN102716969B (zh)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
CN202762844U (zh) | 一种带切角工艺的拉延模具 | |
CN202845598U (zh) | 一种金属罐盖一次冲压成型及卷口模具 | |
CN201702259U (zh) | 带有折边整体顶料装置的翻边模具 | |
CN202006242U (zh) | 一种翻边成型模具 | |
CN202715694U (zh) | 精切冲孔防跳料机构 | |
CN203565673U (zh) | 一种支承座模具 | |
CN202779454U (zh) | 一种上模带压料活块的拉延模具 | |
CN202779449U (zh) | 拉延模 | |
CN202270849U (zh) | 一种冲压成型模具结构 | |
CN201768869U (zh) | 模内铆合装置 | |
CN205763292U (zh) | 一种汽车专用零件气箱盖专用连续模具 | |
CN201470753U (zh) | 冲切搭边和四周翻边同步成型的冲压模具 | |
CN202169316U (zh) | 冲切成型一体模具 | |
CN204773303U (zh) | 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4842505U (zh) | 用于制造杯杆型冷挤压件的模具 | |
CN203875184U (zh) | 冲压模具 | |
CN202893988U (zh) | 负角折弯模具 | |
CN205660043U (zh) | 一种自动清理废料的侧冲孔模具 | |
CN103111524A (zh) | 翻边高度精控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