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92394U - 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92394U CN202692394U CN 201220406348 CN201220406348U CN202692394U CN 202692394 U CN202692394 U CN 202692394U CN 201220406348 CN201220406348 CN 201220406348 CN 201220406348 U CN201220406348 U CN 201220406348U CN 202692394 U CN202692394 U CN 2026923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water
- instant
- heating devic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5000011389 fruit/vegetable juice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包括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入水管路和控制电路,即热式管道加热器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入水管路接通,出口与出水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可延长和缩短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加热时间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所述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电路、即热式管道加热器电性连接。此款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具有可延长和缩短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加热时间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从而通过调节加热时间来控制出水温度,或者,通过控制出水时间来控制出水量,以符合泡茶的高标准要求,从而泡出高品质的茶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即热式水加热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010154136.X于2011年11月9日公开了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壶,包括设置有水箱以及电源开关的壶体,所说的水箱通过水泵以及水管与一溢流管的底部进水口相连通,溢流管底部的出水口与一发热管底部的进水口相连通,发热管与溢流管均竖直平行布置,发热管顶端的出热水口位置高于溢流管顶端的位置,发热管的出热水口与设置在壶体上的出热水嘴相连通而与溢流管顶端相隔绝。此即热式电热水壶存在以下不足:(1)通过按下电源开关后,发热管及水泵启动,从而泵出热水,但是出来热水量通过手动控制,不够精确,而且,在泡茶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茶叶量,而注入不同量的水,出水量的不确定,则严重影响泡茶的质量;尤其是使用不同的泡茶器皿时,由于不同器皿的容量不同,凭感觉按压开关并向器皿内放水的水量难以控制,因此影响了泡茶质量;(2)由于水经过发热管的时间是预先设定的,所以,随着储水箱中水的原始温度不同,加热后出水温度也往往不能达到用户要求,例如,被加热的水同样是经过发热管的时间为5秒,但是在夏天,储水箱中水的原始温度为20摄氏度,而冬天只有5摄氏度,所以,明显出来的水温是难以控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热时间可调、出水温度和出水量可控的即热式水加热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包括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入水管路和控制电路,即热式管道加热器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入水管路接通,出口与出水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延长和缩短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加热时间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所述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电路、即热式管道加热器电性连接。此款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具有可延长和缩短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加热时间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从而通过调节加热时间来控制出水温度,或者,通过控制出水时间来控制出水量,以符合泡茶的高标准要求,从而泡出高品质的茶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时间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时间控制装置包括用户操作端、以及时间执行端,时间执行端与执行装置连接。
所述时间控制装置包括延长或缩短时间的时间设定芯片。
所述时间控制装置上还设置有时间显示器,用户操作端系时间调节按键,时间显示器和时间调节按键分别与时间设定芯片电性连接。
所述执行装置系延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的线圈部分通过时间执行端与时间控制装置的时间设定芯片电性连接,开关部分与即热式管道加热器电性连接。
所述时间控制器上还电性连接有在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加热时间结束时发出提示音的声音提醒装置。
所述入水管路包括平衡水箱和水泵及水管,平衡水箱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平衡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有水泵,其出水口接通即热式管道加热器的入口,水管一端连接水泵,另一端作为水源入口,水泵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即热式管道加热器系外壁发热、内腔通水的石英玻璃加热管。
作为更具体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用户操作端系时间调节旋钮,时间调节旋钮与时间设定芯片电性连接,时间调节旋钮外围还设置有时间标识。
作为更具体的又一种方案,所述控制电路中还设置有手动控制开关,手动控制开关与时间控制器并联设置,且手动控制开关设于时间调节旋钮的中央通孔。
作为更具体的再一种方案,所述时间控制装置上还设置有时间显示器,用户操作端系时间调节旋钮,时间显示器和时间调节旋钮分别与时间设定芯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如下:
(1)此款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具有可延长和缩短即热式管道加热器加热时间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从而通过调节加热时间来控制出水温度,或者,通过控制出水时间来控制出水量,以符合泡茶的高标准要求,从而泡出高品质的茶汁。
(2)时间调节的操作方式有按键式和旋钮式,以适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3)调节时间的显示方式有显示器显示,也有标记指示,同样适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4)采用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其体积更小,安装更加方便。
(5)出水量通过电子式时间控制器来实现电脑控制,即使使用不同容量的泡茶器皿,用户也能随心所欲的往器皿内注入合适的水量,以泡出高品质的茶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发热体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包括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入水管路和控制电路1,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入水管路接通,出口与出水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可延长和缩短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加热时间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所述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电路1、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电性连接。
所述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时间控制装置2和执行装置3,时间控制装置2包括用户操作端22、以及时间执行端,时间执行端与执行装置3连接。
所述时间控制装置2包括延长或缩短时间的时间设定芯片21。
所述时间控制装置2上还设置有时间显示器5,用户操作端22系时间调节按键221,时间显示器5和时间调节按键221分别与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
所述执行装置3系延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的线圈部分31通过时间执行端与时间控制装置2的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开关部分32与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电性连接。
所述时间控制器上还电性连接有在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加热时间结束时发出提示音的声音提醒装置7。
所述入水管路包括平衡水箱453和水泵108及水管,平衡水箱453设有入水口、出水口以及回流口,平衡水箱453的入水口连接有水泵108,其出水口接通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的入口,水管一端连接水泵108,另一端作为水源入口,水泵108与控制电路1电性连接;所述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系外壁发热、内腔通水的石英玻璃加热管。
结合图2所示,为即热式水壶的分解图,包括水壶上盖101、上盖扣件102、控制面板103、水壶桶身104、微动开关105、插头106、底座小盖107、水泵108、接水底座109、接水盖板110、前面板111、按钮开关112、按键113、面板小扣件114、面板扣件115、按键扣件116、水视窗透明件117、发热体组件118和底座119。其中,微动开关105系设置在水壶桶身104底部的,水壶桶身104底部还设有一管体,管体内部设有用于触碰微动开关105的浮球、并与水壶桶身104连通,当水壶桶身104水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时,浮球触碰微动开关105,使整个控制电路断电,水壶不能工作,直至等到水壶桶身104水位上升,浮球升起,微动开关105复位后,水壶才可继续工作。另外,发热体组件118系与水壶桶身104隔离设置的,避免相互影响,且加工更加方便。还有,所述按键113系采用自锁微动触点开关,操作更加轻便、安全、可靠。
结合图3所示,为发热体组件118分解图,包括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玻璃发热管)、污垢水箱盖41、污垢箱42、电极铜片43、综合管道44、综合水箱45、综合水箱盖46、五金壳47和五金盖板48。其中,综合水箱45包括顶部连通的出水腔451、热水腔452和平衡水箱453(热水腔452和平衡水箱453之间隔板的顶部设有连通两者的通道,以便回流口畅顺),综合水箱45顶部热熔焊接有所述综合水箱盖46。出水腔451底部设有出水嘴,出水嘴两侧设有排气管454,排气管454上端位于出水腔451上部。平衡水箱453的入水口、出水口以及回流口连接有由三根管道连成一体的综合管道44,综合管道44的一管道的一端与出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污垢箱42及污垢水箱盖41与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的入口接通,另一管道两端分别与入水口和水泵108连接,又一管道与回流口连接。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系两根并排的玻璃发热管,玻璃发热管的两端外臂是导电极,两玻璃发热管的导电极外套有箍状的电极铜片43,电极铜片43中部设有接线连接孔,电源线通过一螺钉与接线连接孔连接的同时,可以将电极铜片43中部收紧(同时两根玻璃发热管也被收紧),确保电极铜片43与玻璃发热管导电极良好接触,两根玻璃发热管更加稳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用户操作端22系时间调节旋钮222,时间调节旋钮222与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时间调节旋钮222外围还设置有时间标识223(可以不用设置时间显示器)。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电路1中还设置有手动控制开关6,手动控制开关6与时间控制器并联设置,且手动控制开关6设于时间调节旋钮222的中央通孔。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时间控制装置2上还设置有时间显示器5,用户操作端22系时间调节旋钮222,时间显示器5和时间调节旋钮222分别与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
Claims (10)
1.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包括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入水管路和控制电路(1),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入水管路接通,出口与出水嘴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延长和缩短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加热时间的电子式时间控制器,所述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分别与控制电路(1)、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子式时间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时间控制装置(2)和执行装置(3),时间控制装置(2)包括用户操作端(22)、以及时间执行端,时间执行端与执行装置(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时间控制装置(2)包括延长或缩短时间的时间设定芯片(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时间控制装置(2)上还设置有时间显示器(5),用户操作端(22)系时间调节按键(221),时间显示器(5)和时间调节按键(221)分别与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执行装置(3)系延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的线圈部分(31)通过时间执行端与时间控制装置(2)的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开关部分(32)与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用户操作端(22)系时间调节旋钮(222),时间调节旋钮(222)与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时间调节旋钮(222)外围还设置有时间标识(2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1)中还设置有手动控制开关(6),手动控制开关(6)与时间控制器并联设置,且手动控制开关(6)设于时间调节旋钮(222)的中央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时间控制装置(2)上还设置有时间显示器(5),用户操作端(22)系时间调节旋钮(222),时间显示器(5)和时间调节旋钮(222)分别与时间设定芯片(21)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时间控制器上还电性连接有在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加热时间结束时发出提示音的声音提醒装置(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即热式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水管路包括平衡水箱和水泵及水管,平衡水箱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平衡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有水泵,其出水口接通即热式管道加热器(4)的入口,水管一端连接水泵,另一端作为水源入口,水泵与控制电路(1)电性连接;所述即热式管道加热器系外壁发热、内腔通水的石英玻璃加热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06348 CN202692394U (zh) | 2012-08-16 | 2012-08-16 | 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06348 CN202692394U (zh) | 2012-08-16 | 2012-08-16 | 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92394U true CN202692394U (zh) | 2013-01-23 |
Family
ID=4754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0634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92394U (zh) | 2012-08-16 | 2012-08-16 | 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9239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11390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边江 | 恒温即热饮水机 |
CN113294916A (zh) * | 2021-05-27 | 2021-08-24 | 冉顶权 | 一种安装在墙外侧热水器上的开关系统 |
-
2012
- 2012-08-16 CN CN 201220406348 patent/CN2026923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11390A (zh) * | 2015-12-15 | 2016-03-23 | 边江 | 恒温即热饮水机 |
CN105411390B (zh) * | 2015-12-15 | 2018-01-09 | 边江 | 恒温即热饮水机 |
CN113294916A (zh) * | 2021-05-27 | 2021-08-24 | 冉顶权 | 一种安装在墙外侧热水器上的开关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55140U (zh) | 一种可设置水量且分离烧水的饮水机 | |
CN202692394U (zh) | 即热式水加热装置 | |
CN103307736A (zh) | 一种超薄型即热式加热器 | |
CN203336804U (zh) | 超薄型即热式加热器 | |
CN206651727U (zh) | 一种智能控温防溢柜式饮水机 | |
CN105078251A (zh) | 一种水果榨汁饮水机 | |
CN207793279U (zh) | 一种多功能家用发酵箱 | |
CN102228364A (zh) | 咖啡壶 | |
CN201085481Y (zh) | 即热电水壶 | |
CN205072673U (zh) | 一种水果榨汁饮水机 | |
CN202636614U (zh) | 电热开水机 | |
CN206160437U (zh) | 一种建筑装修用安装有直饮水的茶吧机 | |
CN201449000U (zh) | 智能型特陶即开式电开水器 | |
CN203885297U (zh) | 全自动电磁炉开水壶 | |
CN203182682U (zh) | 即热式电水壶 | |
CN212394719U (zh) | 一种大容量预即双模集成热水浴室柜 | |
CN203244273U (zh) | 即热型饮水机 | |
CN201657995U (zh) | 带即沸式电热饮水装置的茶几 | |
CN206612613U (zh) | 多功能液体加热器 | |
WO2016074476A1 (zh) | 一种多功能咖啡壶 | |
CN106419530A (zh) | 一种多功能养生壶 | |
CN204889593U (zh) | 一种玻璃养生壶 | |
CN216876004U (zh) | 台上式上水器 | |
CN203824048U (zh) | 可调温饮水加热装置 | |
CN104921598B (zh) | 一种快热式饮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