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52501U -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 Google Patents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52501U CN202652501U CN 201220278244 CN201220278244U CN202652501U CN 202652501 U CN202652501 U CN 202652501U CN 201220278244 CN201220278244 CN 201220278244 CN 201220278244 U CN201220278244 U CN 201220278244U CN 202652501 U CN202652501 U CN 202652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sound box
- knob
- circuit board
- pcb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3284 Horn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1 modify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516311 Watermelon virus 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它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共振发声器和PCB电路板,其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音腔,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喇叭,所述喇叭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喇叭与共振音响结合为一体,使得该共振音响具有较好的高音和低音效果,带给用户更好的音质体验。
Description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背景技术】
[0002] 习知的传动音响是通过设置在音响内的电感线圈及扬声器进行发声,这种传统音响的音质与扬声器有密切的关系,扬声器是音响内唯一的发声装置,其音质是固定不变的,使用者不能随意改变扬声器的音质,此外,其扬声器的音源为点声源,使其发声具有方向性,干涉性及空间性等。
[0003]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音响概念认识的共振音响,这种共振音响的发声系统本身没有振膜,它利用共振的原理,将音频信号转化为音频机械振动,输出 给与它接触的任何硬质物体,使该硬质物体作为发声介质发声,其声音柔和均匀,无指向 性,呈360°环绕发声,且根据不同的发声介质可形成不同的音色效果。但是,也存在音质、只有单声道、闻首效果差等缺点。
[0004] 然而,市场上并没有将现行的共振音响与传统的扬声器相结合为一体,以此来对两者进行扬长避短,因此,将两者完美结合为一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传统喇叭与共振音响结合为一体的双喇机共振便携式音响。即该音响将高音与低音完美结合,同时具有良好的高音和低音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它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共振发声器和PCB电路板,其改进在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音腔,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喇机,所述喇叭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7]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
[0008] 所述音腔为一个音腔,两喇叭设置于该音腔内。
[0009] 所述音腔通过隔离件隔离形成的两个子音腔,两喇叭分别独立于两个子音腔内。
[0010] 所述壳体上部套设有调节旋钮。
[0011] 所述壳体上部包括互成一夹角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其中一子音腔位于第一部分,另一子音腔位于第二部分。
[0012] 所述调节旋钮包括第一调节旋钮及第二调节旋钮,第一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第一部分,第二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第二部分。
[0013] 所述第一调节旋钮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第一部分的第一旋钮部及固设于壳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一旋钮部驱动旋转的第一拨盘,所述第一旋钮部与所述第一拨盘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旋钮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第二部分的第二旋钮部及固设于壳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旋钮部驱动旋转的第二拨盘,所述第二旋钮部与所述第二拨盘连接。
[0014] 所述PCB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一蓝牙模块。[0015] 所述PCB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一收音模块。
[0016] 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卡座,卡座上具有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的SD卡接口、MICRO SD 接口、MMC 接口。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喇叭与共振音响结合为一体,使得该共振音响具有较好的高音和低音效果,带给用户更好的音质体验;其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一调节旋钮及第二调节旋钮,有利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相关调节,例如音量调节、调频等等,其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丰富了用户体验;其三、壳体上部设计为互成一夹角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使得安装于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内的喇叭互成一夹角,两喇叭相对于水平面形成一仰角,这一人性化仰角设计给使用者带来更猛烈的视觉及听觉冲击;其四、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简单而又美观大方,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21] 图中:壳体I ;第一部分2 ;第二部分3 ;共振发声器4 ;第一隔离架5 ;第二隔离架
6 ;喇叭7 (8);第一旋钮部9 ;第二旋钮部10 ;第一拨盘11 ;第二拨盘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 参照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它包括壳体I及设置于壳体I内的共振发声器4和PCB电路板,所述壳体I内形成有音腔,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喇叭7、8,所述喇叭7、8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
[0024] 本实施例中,所述音腔通过隔离件隔离形成两个子音腔,一喇叭7设置于其中一子音腔内,另一喇叭8设置于另一子音腔内。所述壳体I上部包括互成一夹角的第一部分2及第二部分3,较佳的,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呈120°,所述其中一子音腔位于第一部分2,另一子音腔位于第二部分3,共振发声器4位于壳体I的下部。所述的隔离件包括两个一体成型的第一隔离架5及第二隔离架6,较佳的,所述第一隔离架5与第二隔离架6为两对称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所述音腔也可以不进行隔离,直接将两个喇叭7、8设置于整个音腔的内壁。
[0025] 所述壳体I上部的第一部分2上套设有第一调节旋钮,壳体I上的第二部分3上套设有第二调节旋钮套。所述第一调节旋钮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I上部第一部分2的第一旋钮部9及固设于壳体I内并通过所述第一旋钮部9驱动旋转的第一拨盘11,所述第一旋钮部9与所述第一拨盘1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旋钮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I上部第二部分3的第二旋钮部10及固设于壳体I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旋钮部10驱动旋转的第二拨盘12,所述第二旋钮部10与所述第二拨盘12连接。当第一拨盘11或第二拨盘12转动时,产生控制信号输入至PCB电路板中的电路,通过电路控制音量等。
[0026] 此外,所述PCB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一蓝牙模块,可通过蓝牙模块实现与其他设备无线连接,使用更加方便;所述PCB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一收音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共振便携式音响具有收音机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收音功能收听一些新闻、娱乐节目等,丰富了其功能;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卡座,卡座上具有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的SD卡接口、MICRO SD接口、MMC接口,可读取各种存储卡,对存储卡中的存储的MP3数据、WMA格式数据等进行解码播放,满足了人们人性化的要求。
[002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喇叭7、8与共振音响结合为一体,使得该共振音响具有较好的高音和低音效果,带给用户更好的音质体验;其次、壳体I上设置的第一调节旋钮及第二调节旋钮,有利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相关调节,例如音量调节、调频等等,其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丰富了用户体验;再次、互成一夹角的第一部分2及第二部分3,使得安装于第一部分2及第二部分3内的喇叭7、8互成一夹角,两喇叭7、8相对于水平面形成一仰角,这一人性化仰角设计给使用者带来更猛烈的视觉及听觉冲击,这一人性化仰角设计给使用者带来更猛烈的视觉及听觉冲击。
[0028]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 一种双喇机共振便携式音响,它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共振发声器和PCB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音腔,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喇叭,所述喇叭与所述PCB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为一个音腔,两喇叭设置于该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通过隔离件隔离形成的两个子音腔,两喇叭分别独立于两个子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套设有调节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部包括互成一夹角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其中一子音腔位于第一部分,另一子音腔位于第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包括第一调节旋钮及第二调节旋钮,第一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第一部分,第二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第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旋钮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第一部分的第一旋钮部及固设于壳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一旋钮部驱动旋转的第一拨盘,所述第一旋钮部与所述第一拨盘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旋钮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第二部分的第二旋钮部及固设于壳体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旋钮部驱动旋转的第二拨盘,所述第二旋钮部与所述第二拨盘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一蓝牙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一收音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振便携式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卡座,卡座上具有与PCB电路板电性连接的SD卡接口、MICRO SD接口、MMC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78244 CN202652501U (zh) | 2012-06-13 | 2012-06-13 |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78244 CN202652501U (zh) | 2012-06-13 | 2012-06-13 |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52501U true CN202652501U (zh) | 2013-01-02 |
Family
ID=4742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2782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52501U (zh) | 2012-06-13 | 2012-06-13 |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525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14017A1 (zh) * | 2013-01-28 | 2014-07-31 | 深圳市奥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共振音响 |
CN106162416A (zh) * | 2015-04-09 | 2016-11-23 | 深圳市魅动音响有限公司 |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
-
2012
- 2012-06-13 CN CN 201220278244 patent/CN2026525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14017A1 (zh) * | 2013-01-28 | 2014-07-31 | 深圳市奥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共振音响 |
CN106162416A (zh) * | 2015-04-09 | 2016-11-23 | 深圳市魅动音响有限公司 |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43621B (zh) | 共振便携式音响 | |
US20110096949A1 (en) |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low-frequency sound effect | |
CN205610929U (zh) | 一种改善增强低频和摇摆振动的微型扬声器模组 | |
CN103067816A (zh) | 一种360度音效的蓝牙音箱 | |
CN202111839U (zh) | 共振便携式音响 | |
CN202652501U (zh) | 双喇叭共振便携式音响 | |
CN203120137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204046801U (zh) | 一种低频振动器 | |
CN202183865U (zh) | 音频振动波输出装置 | |
CN202435590U (zh) | 新型共振汉堡便携式音箱 | |
CN206061072U (zh) | 耳机 | |
CN202652500U (zh) | 双重360°发声的共振便携式音响 | |
CN103491479A (zh) | 双重360°发声的共振便携式音响 | |
CN203233516U (zh) | 一种多功能音箱 | |
CN202998435U (zh) | 一种360度音效的蓝牙音箱 | |
CN201718040U (zh) | 微型发声器 | |
CN201491243U (zh) | 振膜及使用该振膜的发声器件 | |
CN203193841U (zh) | 具有多动态驱动单元的入耳式耳机 | |
CN106385654A (zh) | 一种骨传导立体声音箱 | |
CN106131738A (zh) | 耳机 | |
CN212628358U (zh) |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微型折叠式结构 | |
CN213280019U (zh) | 一种房车用的隐藏式多功能音箱 | |
CN203522984U (zh) | 一种机器人型usb共振音箱 | |
CN102625217A (zh) | 一种动圈式微型送、受话器 | |
CN202652499U (zh) | 双模式共振便携式音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SHENZHEN MEIDONG ACOUSTICS CO., LTD. Assignor: Mei Qingkai Contract record no.: 201344002035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ual-horn resonance portable soun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1205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